Workflow
铝冶炼
icon
搜索文档
累计成交量近7亿吨!
中国能源报· 2025-09-24 19:04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表现 - 截至2024年8月底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近7亿吨累计成交额约480亿元人民币[1] - 2024年全年成交额181.14亿元创2021年市场启动以来年度新高[1] - 2024年市场运行242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日均成交量较上一履约周期上涨43.55%全年累计成交量1.89亿吨[1] - 2024年全国电力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降10.8%碳市场发挥重要作用[1]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容 - 2025年3月国务院批准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1] - 扩容后新增重点排放单位超过1300家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比例提高至60%以上[1]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 2025年3月首批新登记核证自愿减排量开展交易[2] - 截至2025年8月底自愿减排市场累计成交量270.61万吨累计成交额2.29亿元[2] - 市场成交均价屡次超过每吨100元[2] 碳市场未来发展 - 未来将稳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和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2] - 目标为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2]
聚焦重点行业绿色转型 “国家标准走基层”活动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20:07
国家标准宣贯活动 - 市场监管总局在甘肃兰州举办“国家标准走基层”活动,旨在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准确掌握和执行碳排放最新国家标准 [1] - 活动聚焦能源、化工、有色、新材料等五大关键领域,针对碳排放量化方法、监测规范、报告要求及核查要点进行专业解读 [1] - 近500名来自相关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和科研院的专业代表参加活动,提升了碳排放管理能力 [1] 双碳政策成果与标准建设 - 中国已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 [1] - 中国已发布790多项双碳相关国家标准,推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1] -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1] 甘肃省市场化绿色转型实践 - 甘肃省以国家碳排放标准为引领,推动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等60多家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2] - 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连续5个年度提前100%完成配额清缴履约 [2] - 甘肃省碳排放配额交易量达1502万吨,交易额达9.25亿元,市场交易活跃度稳步提升 [2] 气候投融资与资金支持 - 全国首个省级气候投融资政策在甘肃省落地生效,撬动约160亿元资金支持绿色项目 [2] - 政策助力企业主动优化能源结构、实施节能降碳改造 [2]
首次“国家标准走基层”活动在兰举行 聚焦五大重点行业助力绿色转型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14:11
会议活动概况 -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生态环境厅联合主办“国家标准走基层--甘肃省重点行业碳排放系列国家标准宣贯会” [1] - 会议针对五项最新发布的碳排放国家标准开展权威解读与系统宣贯 [1] - 国家级技术专家团队聚焦能源、化工、有色、新材料等关键领域进行专业解读 [1] - 近500名来自相关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科研院的专业代表参加培训 [1] 全国双碳目标进展 - 全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风电及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目标 [2] - 全国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 [2] - 全国已发布790多项双碳相关国家标准 [2] - 全国2030年碳强度目标为较2005年下降65% [2] 甘肃省碳排放管理成效 - 甘肃省以国家标准引领,推动60多家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2] - 甘肃省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连续5个年度提前100%完成配额清缴履约 [2] - 甘肃省碳排放配额交易量达1502万吨,交易额9.25亿元 [2] - 甘肃省碳强度累计已较2005年下降56.3% [2] 绿色金融支持 - 全国首个省级气候投融资政策在甘肃省落地生效,撬动约160亿元资金支持绿色项目 [2]
“十四五”以来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人民日报· 2025-09-20 05:46
可再生能源体系 - 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 -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1] - “十四五”以来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1] 全国碳市场建设 - 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1] - 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实现对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 [1] - 截至9月18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 [1] 碳排放数据管理 - 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大幅提升 [1]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
期货日报网· 2025-09-19 16:48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曲德辉 见习记者 肖佳煊)9月1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 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发布会上表 示,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事关人类未来和各国发展。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 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李高介绍,截至2025年9月18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 了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到了489.61亿元。与此同时,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 性大幅提升。全国碳市场实现了稳起步、稳运行,已经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力举措,成为中国积 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在积极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方面,李高表示,生态环境部建成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 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今年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实现了对全国60%以上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还启动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推动出台《关于推进绿色低碳 转型 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先后制定3 ...
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
仪器信息网· 2025-09-18 11:58
中国碳市场体系框架 - 中国已建立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两个独立运行但相互衔接的碳市场体系 实现对减排主体的全覆盖[4] - 强制碳市场覆盖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60%以上[4] - 自愿碳市场支持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能效提升和林业碳汇等领域 未来将扩展至生物质利用、固废处理等领域[6] 市场交易数据表现 - 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超6.8亿吨 成交额达474.1亿元[4] - 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 成交额达2.1亿元[4] 制度体系建设进展 - 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30余项制度和技术规范 形成多层级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4] - 采用基于强度控制的配额分配方法 未来将逐步实施配额总量控制[7] - 建立"国家—省—市"三级联审制度 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提升数据监管效能[9] 碳市场发展路线图 - 到2027年强制碳市场将逐步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6] - 到2027年自愿碳市场实现对重点领域的全覆盖[6] - 到2030年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自愿碳市场[6] 市场机制创新举措 - 研究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配额分配方式 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8] - 探索开发碳质押、碳回购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拓展重点排放单位融资渠道[11] - 将引入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和自然人参与交易[11]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 2023年以来出台造林碳汇、海上风电等6个方法学 支持领域逐步扩大[4] - 加快构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体系 重点开发生态系统碳汇、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方法学[9][11] - 对企业排放关键数据实施月度存证 智能预警数据质量风险[9]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16.9亿平方米
新京报· 2025-09-13 16:38
绿色建筑发展 - 2024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达16.9亿平方米 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高达97.9% [1][2] 能源结构转型 - 截至2025年6月底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达22.2亿千瓦 占总装机容量比例60.9% [2] - 天然气生产和利用量稳步提升 煤电行业通过"三改联动"淘汰落后产能 [2] 新能源汽车产业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2] - "十四五"以来光伏组件产量增长3.7倍以上 锂电池产量增长6.4倍以上 [2] 碳市场建设 - 全国碳市场完成首次扩围 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 覆盖全国碳排放量超60% [2] - 截至2025年6月底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7亿吨 累计成交额459.3亿元 [2] 政策法规推进 - 将推动制修订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 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专项法律 [3] - 加快出台生态环境法典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3] 气候适应体系 - 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3] - 气候系统监测向多圈层拓展 气象灾害预警能力持续提升 [3] 目标管理机制 - 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 [4] - 持续开展形势分析和调度提醒 全力落实"十四五"碳强度下降目标 [4]
沪铝 下方支撑转强
文华财经· 2025-09-12 10:08
供应端分析 - 国内电解铝行业开工率超95% 西南地区因风光电项目加快电力供应充裕 枯水季未出现大规模停产检修 供应趋于稳定 [1] - 海外市场存在产能扩张计划但面临电力基础设施不足问题 新增产能释放节奏偏慢 整体供应增量有限 [1] 需求端分析 - 下游初端加工开工率持续抬升 光伏与汽车领域订单保持放量增长 风电/光电/特高压输电/新能源汽车板块增长预期强劲 [2] - 铜铝价格比接近4:1 以铝代铜需求占比维持较高水平 对整体铝需求形成拉动 [1][2] - 铝产品出口结构转型升级 铝材出口量同比明显下滑 铝制成品出口显著增长 出口需求保持韧性 [2] 库存与成本结构 - 国内铝锭库存维持历史偏低水平 海外电解铝显性库存处于相对低位 存在仓单持有集中度过高问题 [3] - 铝土矿价格支撑较强 几内亚出口表现坚挺 雨季临近出港量预计环比下滑 对矿价形成支撑 [3] - 氧化铝价格持续快速下跌对铝价拖累可能性较低 因国内处于反内卷政策预期中 氧化铝作为产能过剩品种易受情绪带动 [3]
绿电点亮新“铝途”:中铝集团达茂旗12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全容量并网
新华网· 2025-09-11 20:24
项目概况 - 中铝集团旗下包头铝业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达茂旗120万千瓦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1] - 项目投资超50亿元 包含100万千瓦风电和20万千瓦光伏 配套智慧能源调控系统 储能设施及送出线路 [1] 技术模式 - 企业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 整合自备火电 异地新能源 园区绿电直供 分布式光伏 电网 储能及电解铝负荷 [1] - 系统实现多能互补与统一调度 将达茂旗风光资源转化为稳定高效的绿色电力 [1] - 项目为国内"火电机组+电解铝+新能源"耦合发展积累经验 工程规模庞大且技术复杂 [1] 经济效益 - 项目年均发电量约35亿度 通过"自发自用"模式为包头铝业提供清洁电力 [2] - 绿色电力供应有助于大幅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提升市场竞争力 [2] 环保效益 - 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24.9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万吨 [2] - 项目充实产业"含绿量" 推动电解铝行业从"用煤发电 用电炼铝"向"绿电炼铝"转型 [1][2] 战略规划 - 中铝集团以该项目为契机 持续推进扩绿 兴绿 护绿工作 [2] - 集团坚持绿色低碳 低成本运营和数字化转型道路 推动绿色能源与冶炼产业深度融合 [2]
铝月报:旺季临近,震荡偏强-20250905
五矿期货· 2025-09-05 21: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8月铝价高位震荡,沪铝月差收窄,现货市场区域分化,LME市场转为升水结构;基本面看,国内电解铝库存累积、产能提升,需求呈结构性分化,“金九”家电排产预期偏弱;铝价在宏观预期与基本面现实间博弈,海外降息预期提供支撑,但国内累库及终端需求改善弱抑制价格上行;本月关注旺季需求及库存走势,若库存现拐点铝价有望冲高;本月沪铝主力合约运行区间20300 - 21400元/吨,伦铝3M运行区间2540 - 2720美元/吨 [11][12] 各目录总结 月度评估及策略推荐 - 供应端:截至8月底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约4400万吨,产量373.3万吨,同比增1.22%,9月预计产能延续小幅提升 [12] - 库存&现货:8月末国内铝锭社会库存61万吨,环比增8.5万吨;保税区库存9.9万吨,环比降7.4%;铝棒库存14.3万吨,环比减1.4万吨;LME库存48.1万吨,环比增3.9%;当月国内外铝锭现货基差均走强 [12] - 进出口:2025年7月我国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54.2万吨,环比增逾5万吨,1 - 7月累计出口346.2万吨,同比降8%;8月国内铝现货进口亏损环比扩大 [12] - 需求端:8月末周度下游开工率回升,加工厂增产居多,需求好转,9月传统旺季消费或继续改善 [12] 期现市场 - 期货盘面:8月沪铝高位震荡,月内涨250元/吨,重心上移,伦铝上涨2.11% [22] - 期限价差:8月沪铝月差连续下滑 [27] - 现货基差:8月华东地区铝锭现货短暂升水后转变为贴水,华南和中原地区贴水扩大 [30] - 地区升贴水价差:8月华东现货相对走强 [33] - LME升贴水:8月LME市场Cash/3M由贴水转变为升水 [39] 利润库存 - 电解铝冶炼利润:8月原铝冶炼利润平均为4284.2元/吨,较7月环比下降3.8%,较去年同期上涨104.5% [44] - 电解铝库存:8月末国内铝锭社会库存61万吨,较7月末增8.5万吨,累库延续,同比减24.5%;保税区库存9.9万吨,较7月降7.4%,同比增126.1% [47] - 铝棒库存:8月末国内铝棒库存14.3万吨,较7月末减1.4万吨,铝锭加铝棒库存延续累积 [50] - LME库存:8月末LME库存48.1万吨,较7月末增3.9%,LME铝锭库存中印度铝占比提升,压缩俄铝占比 [53][57] 成本端 - 铝土矿价格:8月国内外铝土矿价格平稳 [65] - 氧化铝价格:8月国内氧化铝价格下降45元/吨,进口价格下降15美元/吨 [70] - 电解铝冶炼成本:8月阳极价格持平,动力煤价格月内增加24元/吨 [75] 供给端 - 氧化铝:8月氧化铝月度产量为773.8万吨,较7月增加8.8万吨,同比增长7.16% [80] - 电解铝:截至8月底,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约4400万吨,产量373.3万吨,同比增1.22%,9月预计产能延续小幅提升 [83] - 铝水比例:8月铝棒加工费震荡,国内铝水比例回升1.3%,电解铝铸锭量同比减10.4%、环比减4.68%至约93.1万吨,预估9月铝水比例继续反弹 [86] - 电解铝分省产量:8月各省产量较7月基本不变,其中山东产量减少1.87万吨,云南增加2.8万吨 [89] 需求端 - 下游开工率:8月中国铝棒产量为153.45万吨,环比增4%,同比增2.1%,产能利用率59%,环比提升1.9%;7月铝型材、铝板带箔、原铝合金锭开工率环比下滑,铝杆开工率高位回落,再生铝合金企业淡季开工偏弱;8月铝锭与铝合金价差下滑504元/吨至424元/吨 [95][104][108] - 终端需求:2025年9月家用空调、冰箱、洗衣机排产较去年同期实际产量均下降,家电需求预期弱;当前地产数据、光伏装机偏弱,汽车产销尚可,相关需求面临压力 [112] 进出口 - 原铝进口:2025年7月,中国原铝进口量为24.82万吨,环比增29.07%,同比升91.19%,1 - 7月累计进口149.75万吨,同比增10.99%;8月铝锭现货进口亏损扩大 [117] - 铝锭进口来源:7月份铝锭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其中俄罗斯进口量为19.08万吨,占比77% [120] - 铝材出口及再生铝进口:2025年7月我国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54.2万吨,环比增逾5万吨,1 - 7月累计出口346.2万吨,同比降8%;7月再生铝进口量为16.0万吨,环比增0.4万吨,同比增18.7%,前7月进口117.3万吨,同比增8.4% [123] - 铝土矿及氧化铝进出口:2025年7月,中国铝土矿进口量2006.3万吨,进口矿占比77.7%,1 - 7月累计进口12331万吨;氧化铝出口22.9万吨,环比增34.2%,同比增9.0%,1 - 7月累计出口157万吨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