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

搜索文档
关税“叫停”,几多利好?
2025-05-29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未提及具体公司,涉及全球贸易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美国贸易政策受法院判决影响**:国际贸易法院要求特朗普在一定期限内撤销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利法案》施加的关税,叫停对等关税和芬太尼类物质关税,打乱美国贸易谈判节奏,使其他国家在谈判中更有利,欧盟和日本可能借机拖延谈判迫使美国让步[2] - **对中国贸易谈判的影响**:美国取消对等关税和芬太尼类物质关税,让中国在与美国贸易谈判中更有利,可等待他国与美达成协议后行动,避免过早介入复杂谈判;若今年取消对华所有加征关税,中国出口压力大幅放缓,增速可达3% - 4%,但此情形概率小;若维持30%关税,今年中国出口和名义GDP将分别受约5.5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拖累[1][3][9][14] - **美国面临的挑战及对贸易策略的影响**:美国面临国际贸易法院叫停部分关税、俄乌冲突升级和国内政治压力,在全球贸易谈判中地位削弱;若7月初无法达成协议,美国将重新评估关税政策[5] - **特朗普政府的应对措施**:需加强外交沟通推进关税政策,向海外伙伴展示解决内部法律问题和保持政策稳定的能力,调整国内经济政策增强实力[6] - **美国实施关税政策的工具**:国家紧急状态因诉讼暂无法用;301条款和232条款需调查,周期长;1974年贸易法案第122条可征临时性关税,最高税率15%,期限150天,未被使用过;1938年贸易法案第338条款无需调查,税率上限50%,较适合当前情况[7] - **诉讼解决问题的方式及结果**:上诉周期长,结果不确定;暂缓执行可争取谈判时间,若成功拖延到年底谈判仍有机会,若失败未来一到两个月暂停关税,前期工作无效[8][9] - **美国关税和减税政策对财政赤字的影响**:美国考虑未来十年每年关税收入2 - 3万亿美元,使减税法案对赤字影响小;若法院阻止关税实施,减税额外赤字将明显;与日欧达成协议情况较好,谈判失败财政赤字可能扩大[11] - **美国国债市场压力**:财政赤字扩大使美债发行量增加、需求缺失,市场面临资产压力;短期内美股和美元表现不错,长期美债压力仍在,需警惕下跌[12] - **特朗普政府未来关税政策预期**:因法律暂缓部分关税,但可能采取更极端或严厉政策,6月底至7月初贸易谈判可能不顺,市场动荡风险加大[13] - **未来全球市场走势预测**:短期内宏观波动放缓,美元、美股和全球风险资产将反弹;6月底至7月初美国贸易谈判可能不顺,需警惕美元资产压力,后续纠纷和反弹风险仍存在[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有3名由特朗普提名,但不能确保上诉获多数支持[8] - 白宫希望7月4日前通过国会审议减免相关法案,若通过或参议院版本减免赤字扩大,将推动市场情绪,投资者应关注美债市场动态并调整投资策略[10]
解读:特朗普关税行政令遭法院“红牌”,关税战就结束了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23:17
关税政策裁决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决阻止特朗普总统4月2日宣布的全面关税政策生效,直指其"越权"行为 [1][3] - 裁决核心质疑特朗普援引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征收关税的合法性,认为"贸易赤字"不构成国家紧急状态 [3] - 法院明确IEEPA未授权总统出台全球性关税令,相关行政令将被解除并永久禁止执行 [3] 司法与行政博弈 - 裁决由三位分别由里根、奥巴马和特朗普任命的法官一致作出 [4] - 特朗普政府已提起上诉,白宫表态将"动用一切行政权力"应对,但禁令理论上应立即执行 [5][6] - 截至4月底,已有108项司法裁决阻止特朗普政府政策推进,显示司法机构对行政权力扩张的制衡 [5] 市场与经济影响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道指涨0.17%,标普500涨0.87%,纳指涨1.49%,亚洲主要股指涨幅超1.8% [7] - 美元指数重回100关口上方,反映市场对贸易紧张缓解的乐观预期 [7] - 高额关税已导致美国小企业出口受他国报复,进口商品减少可能引发物价上涨和通胀压力 [7] 国际贸易体系冲击 - 关税政策不明朗导致美国港口面临政策"真空",每日到港商品处理陷入混乱 [8] - 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进入调整周期,可能引发国际贸易结构重组,削弱他国对美贸易信任 [7] - 裁决使美国与贸易伙伴的谈判难度增加,部分国家或暂停妥协等待司法明确结果 [9][10] 政策后续走向 - 上诉期间若裁决成立,特朗普大部分关税将被暂停,但最高法院保守派占多数使结果难预测 [9] - 特朗普政府可能通过其他法律途径征收关税,或主张"法院无权干涉总统权限"进行反诉 [9] - 国际贸易法院给予10天行政命令期限,案件最终走向将影响全球贸易规则 [9]
美国关税战新动向:法院判决与白宫上诉
2025-05-29 22:1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未提及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法院叫停的关税情况**:法院叫停基于IEPA加征的关税,使整体关税税率年初以来提高约6.7个百分点;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约2.7万亿美元商品额外加征20%关税,对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且不符合USMCA协定的价值约40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 [1] - **法院叫停关税的理由**:法院认为国会通过IEPA给总统加关税的权力宽泛,属“违宪的无限制的权力授予”,缺乏明确指导原则,不符合宪法权力制衡精神;政府以国家紧急状态、长期贸易逆差为加税理由,不符合IEEPA法律中“不寻常和非常的威胁”标准 [2] - **政府可能的后手**:即便IEPA加税途径受阻,政府还有其他法律工具;如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款,允许总统为解决国际收支逆差在最多150天内加征最高15%关税,启动快;第301条款可能扩大到药品、半导体、电子产品等领域,但针对性差;第338条款可对搞贸易歧视国家加征最高50%关税,不用长时间调查,但对加征关税总额有限制 [3][4] - **上诉可能性**:报告认为10天内通过上诉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到最高法院彻底推翻判决可能性不大 [4] - **贸易环境趋势**:贸易政策博弈换场地,贸易紧张气氛和不确定性短期内会持续;政府可能通过其他渠道弥补叫停IEPA关税损失的约2000亿美元税收 [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行政部门扩大贸易权力与司法系统审查的拉锯对未来国际经济关系格局的影响,以及贸易紧急状态概念的定义和边界未来的演变值得思考 [6]
商务部回应中美经贸磋商新动向
证券时报· 2025-05-29 16:03
中美经贸沟通现状 - 中美双方在日内瓦经贸会谈后通过多双边场合在多个层级保持经贸领域沟通 [1] - 中方近期多次就美方在半导体领域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等做法与美方进行交涉 [1] -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并停止对华歧视性限制措施以共同维护日内瓦高层会谈共识 [1]
东南亚向中国和中东靠近
日经中文网· 2025-05-28 15:12
贸易格局变化 - 东盟与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2024年贸易额达9439亿美元,是东盟与美国贸易额(4727亿美元)的2倍 [1][3] - 自2017年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东盟对中国和GCC贸易额增加4142亿美元,超过对美贸易额增幅(2375亿美元) [3] - 东盟、GCC与中国GDP合计占全球两成以上,人口规模达21.5亿,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3] 区域经济合作动向 - 东盟首次邀请中国参加与GCC的经济峰会,讨论应对特朗普关税及深化经济合作 [1][2] - 东盟与GCC启动自由贸易协定(FTA)可行性研究,中国提议将GCC纳入不包括美国的RCEP框架 [2] - 中国通过高层访问(如习近平4月访问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强化与东盟贸易联系 [4] 产业竞争与市场份额 - 东盟与日本贸易额占比从10年前的9.5%降至2023年的7%,同期中国占比从13.9%升至19.8% [5] - 中国纯电动汽车在东南亚汽车市场渗透,冲击日本传统优势领域 [5] - 特朗普对柬埔寨、越南、泰国分别加征49%、46%、36%关税,迫使东盟寻求替代市场 [3] 地缘经济策略 - 东盟将中国和GCC作为替代美国的关键出口市场,以应对保护主义政策 [3][5] - 海湾国家与美国达成3.2万亿美元商业协议,但中国通过东盟平台加强与GCC经济纽带 [5]
克鲁格曼“公开信”喊话欧洲:别哄特朗普了,你们无法做出实质性让步,像大国一样行事
华尔街见闻· 2025-05-28 14:09
上周五,特朗普声称对欧洲的谈判策略感到不满。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5月23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建议自6月1日起对欧盟征收50%的关 税。 然而,周日,在与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通话后,新华社报道称,特朗普同意将对欧盟征收50%关税的起征时间从6月1日延至7月9日。 对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27日通过一篇"公开信"向欧洲领导人发出严厉警告,敦促他们停止对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哄骗"策 略,并呼吁欧洲像一个真正的"大国"一样行事。 他指出,欧洲在经济上并非弱者,其对美出口政策已然有利,且贸易顺差存在会计因素。欧洲需要克服"习得性无助"。 "你比你想象的要强大。行动起来。" 克鲁格曼的劝告:勿向特朗普妥协 冯德莱恩25日稍早前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说,她与特朗普有一次"好的通话",但"要达成好的协议,我们需要时间,直至7月9日"。冯德莱恩表示,欧盟 准备好"迅速且果断地"推进与美方的谈判。 克鲁格曼表示,"我不知道冯德莱恩说了什么",但他强调,"一个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威胁巨大的关税,在6周内会大大增加破坏性的不确定性。" 他随即向欧盟委员会和整个欧盟提出了建议: "不要试图安抚特朗 ...
Trump's Tariffs EU Plans to ‘Fast Track’ Trade Talks With US - Bloomberg
2025-05-27 22: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美欧贸易、中国电动汽车行业 - **公司**:波⾳公司、比亚迪、理想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欧贸易方面 - **核心观点**:欧盟与美国加快贸易谈判以避免贸易战,特朗普推迟加征关税期限,但谈判仍面临诸多问题 [1][2][3] - **论据**: - 欧盟委员会主席与特朗普通电话后,双方同意加快贸易谈判并保持密切联系 [2] - 特朗普将向欧盟征收50%关税的最后期限推迟至7月9日 [3] - 谈判存在诸多问题,欧洲抱怨不清楚美国诉求和代表,美国称欧盟不公平针对美国公司 [4] - 此前美国拒绝了欧盟关于共同取消工业品关税、扩大美国农产品准入和合作开发AI数据中心的提案 [8][9] - 特朗普50%关税威胁将冲击价值3210亿美元的美欧商品贸易,使美国GDP下降近0.6%,推动物价上涨超0.3% [7][8]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方面 - **核心观点**:比亚迪大幅降价引发行业股价下跌和价格战,行业竞争加剧且库存高企 [19][20][21] - **论据**: - 比亚迪上周对22款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降价达34%,周一其股价在香港最多跌8.3%,同行股价跌幅超5% [19][20] - 为刺激消费需求,汽车制造商纷纷降价,但上月经销商库存达350万辆,库存天数57天,为2023年12月以来最高 [22][23] - 比亚迪海鸥降价20%,海豹双电机混动轿车降价34% [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欧贸易**:欧盟已批准对价值239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还准备对950亿欧元美国产品加征额外关税;部分成员国呼吁谈判前保持冷静 [12][13][14] -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尽管电动汽车销售创年度新高,但增长减速;比亚迪清理旧车型库存给经销商带来财务压力 [21][25]
中国行,印度也行?中美谈妥后,印也硬刚美国加税,结果几天滑跪
搜狐财经· 2025-05-27 13:42
中美贸易协议 - 2025年5月中美签署贸易协议 将关税降回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的10% 并承诺不再互相加税 [1] - 协议被视为中国成功反制美国的标志 中国通过多年努力建立强大供应链体系 迫使美国重新考虑立场 [1] - 协议达成后全球贸易环境暂时缓和 各国关注并有意效仿中国策略 [1][3] 印度对美贸易策略 - 印度因美国钢铁和铝高额关税每年损失19 1亿美元 曾试图谈判零关税协议未果 [3] - 2025年5月13日印度宣布对美国商品加税 试图复制中国强硬策略 但5月15日迅速软化立场 [3][6] - 2024年印美双边贸易总额1290亿美元 印度出口占比较高但以农产品和低端制造品为主 对美国高科技进口依赖性强 [5] 印度策略失败原因 - 印度对美出口占总出口13% 经济无法承受长期贸易对抗 加税可能引发美国反制影响就业和产业 [6] - 印度国内经济问题较多 农业团体反对市场开放 政策执行受地方势力拖累 [5] - 中美和解后全球贸易环境趋稳 印度若持续强硬可能被孤立 [6] 行业影响与启示 - 国际贸易是综合实力较量 印度模仿中国策略失败显示供应链地位和产业竞争力是关键 [5][8] - 印度需优先提升国内经济建设和供应链能力 否则难以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动 [8] - 事件表明低端制造品易被替代 而高科技产品依赖性强 行业需加强技术自主性 [5][8]
马来西亚政府谈及贸易战:与美国难达成0关税 10%算得上是积极结果
智通财经网· 2025-05-27 12:43
关税谈判进展 - 马来西亚政府认为美国将拟对其商品加征的关税下调至10%的基准水平是一个积极举措 [1] -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长表示10%似乎是美国不可谈判的贸易底线 [1] - 马来西亚希望将特朗普提出的最高24%对等关税降至10%左右的最低阈值水平 [1] - 双方的谈判代表将于下周重返谈判桌 [1][3] 贸易现状与影响 - 按特朗普最初版本的对等关税方案,东南亚国家部分面临高达49%的税率 [2] - 目前针对东南亚国家的激进对等关税已被暂缓90天实施,期间税率均为10% [2] - 去年美国对马来西亚的货物贸易逆差达248亿美元 [2] - 美国是马来西亚最大规模的出口市场和最大投资来源 [4] 贸易多元化策略 - 马来西亚正寻求深化与中国及海湾国家的贸易关系以减轻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4] - 马来西亚已启动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4] - 马来西亚正实施更严格规定以防止受限敏感物资转运至被禁国家 [4] 贸易流程管理 -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自5月6日起成为所有运往美国的非特惠原产地证书唯一签发人 [4] - 马来西亚已增加人手与资源确保对美出口流程顺畅 [4] - 美国曾施压马来西亚严控经由其转运至亚洲市场的半导体产品 [4] 全球贸易环境 - 中美贸易争端降温后宣布将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 [4] - 最新共识使美国对华新增关税从145%降至30%(芬太尼20%+对等关税10%) [4] - 该关税调整期限为90天 [4]
特朗普关税政策再生变数 美欧谈判延期至7月9日
经济观察网· 2025-05-27 02:32
全球金融市场表现 - 美股期货全线走高 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0.88% 道指期货涨0.74% 纳指期货涨幅达1.06% [1] - 贵金属市场承压 现货黄金价格下跌16美元至3347.58美元/盎司 [1] - 加密货币市场表现活跃 比特币突破109337美元关口 日内涨幅近2% [1] 美欧关税谈判进展 - 美国与欧盟同意将关税谈判最后期限延长至7月9日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双方进行了非常愉快的对话并同意延长谈判期限 [1] - 谈判延期为双方提供缓冲期 但根本分歧仍未解决 [2] 贸易争端起源与立场 - 特朗普声称欧盟成立的目的是在贸易上占美国便宜 并威胁自6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加征50%关税 [1] -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明确表态面对勒索欧盟不会退缩 指责美方恐吓行为不可容忍 [1] - 德国经济与能源部长指出关税冲突没有赢家 德国副总理警告若谈判破裂欧盟将采取坚决果断的反制措施 [2] 谈判分歧焦点 - 谈判陷入僵局的关键在于美方要求欧盟单方面开放市场 而欧盟坚持寻求互利协议 [2] -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强调如果美国想让欧盟照单全收那就是敲错了门 [2] - 欧盟委员会表示虽然始终愿意本着诚意合作 但已做好捍卫自身利益的准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