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零售

搜索文档
“苹果公司最焦虑”!“对等关税”背后的强盗逻辑→
第一财经· 2025-04-14 09:47
美方豁免部分产品"对等关税"的影响 - 美方宣布豁免计算机、智能手机、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等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中方正在评估影响 [3] - 此次豁免受益最深的是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及其整个供应链和相关供应商是赢家 [3] - 苹果公司从中国进口销往美国的苹果产品的通关总价值大约为700亿美元,如果支付145%的关税,需贡献1015亿美元的"买路钱" [4][6] "对等关税"的掠夺性本质 - 美方计算"对等关税"的公式是掠夺式的强盗逻辑,要求贸易盈余的一半归美国 [6] - 高精尖技术产品在短期之内根本找不到替代生产商 [3][6] - 苹果公司在美国市场销售了价值大约为1250亿美元的产品,其中700亿美元来自中国进口 [6] 苹果公司的供应链和定价压力 - 苹果供应链的核心仍在亚洲,绝大多数iPhone、超过50%的Mac产品和75%~80%的iPad在中国生产 [6] - 如果关税持续,苹果可能将iPhone价格定在2000美元以上,零售价需涨90%才能转嫁关税 [6][7] - 苹果在美国的销售占其全部销售总额的45%,每天销售约27万部手机 [9]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不可替代性 - 尽管苹果向越南和印度转移产能,但90%的苹果产品仍在中国组装 [9] - 印度组装厂年产仅1500万部手机,无法满足苹果的产能需求 [9] -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4400亿美元产品大部分是日常生活必需品,无法快速找到替代来源 [9] 沃尔玛等美国进口商的困境 - 沃尔玛约20%的产品从中国进口,2024年进口额约680亿美元 [10] - 145%的关税税率意味着沃尔玛需支付986亿美元关税 [10] - 沃尔玛的毛利只有23%,远低于iPhone的60%,难以承担关税成本 [10]
多方携手助外贸产品拓内销:内外贸一体化加速市场融合 激活内需潜力
央视网· 2025-04-13 11:50
外贸企业转内销政策支持 - 商务部加大力度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指导行业协会、商超、电商平台与外贸企业合作[1] - 京东宣布未来一年大规模采购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1] - 阿里、抖音电商等14家电商平台推出订单直采、外贸专区等8方面举措,已对接1200家有内销需求企业[3] 零售企业具体行动方案 - 永辉超市开通"绿色通道"实现15天极速上架,设立内外贸一体化商品展区[5] - 华润万家、物美等企业为外贸产品开通"内销直通车"[5] - 联商网、蚂蚁商联等零售联盟以全渠道赋能助力外贸企业[5] 地方政府配套措施 - 安徽将举办电商平台招商会[7] - 重庆组织电商资源对接大会[7] - 浙江开展"外贸国货严选"活动[7] 政策战略意义 - 商务部将持续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搭建内销平台[8] - 该决策是应对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主动布局,通过供给侧改革激活内需潜力[8] - 促进超过2万亿元外贸产能寻找新出口,与产业链风险战略目标高度契合[12] 经济效益分析 - 外贸企业进入内销市场可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优化资源配置[10] - 政策具有乘数效应,财政投入撬动社会资本效果显著[10] - 外贸标准反哺国内将推动消费市场品质革命,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体系[12]
5毛的袜子1块的碗,“穷鬼超市”万客来都是谁消费?
36氪· 2025-04-13 09:24
公司定位与商业模式 - 公司定位为"全家人的衣橱、鞋柜",主打低价服装百货超市,商品涵盖服饰、鞋帽、家居用品、零食等非生鲜品类 [5][15] - 采用薄利多销策略,通过"百店同采,千厂直供"模式降低采购成本,直接与厂家合作减少中间环节 [15][16] - 选址策略为"好地段,差位置",选择核心商圈的地下楼层以降低租金成本,如北京双井店位于富力广场B2层 [16] 产品与价格策略 - 服装类商品价格显著低于市场水平:帽子6-29元/顶(竞品约60元),短袖25元起,外套29-89元,套装/西装100-200元 [5][8] - 实施多层次价格策略:日常低价基础上设置限购商品(如2元/双拖鞋)和每日4个时段的秒杀活动(部分商品5折) [10] - 存在价格分层现象:白牌商品价格优势明显(如9.9元/斤零食),但部分知名品牌商品维持正价销售,某些白牌厨具/玩具价格甚至高于电商平台 [15][20] 消费者画像与购买行为 - 核心客群包括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年轻女性(25元短袖)、儿童家长(100元以内童装)、老年人(几十元老年服装)及实习学生群体 [6][8] - 观察到典型消费场景:4位实习女生单次购买3件以上服装,年轻母亲选择低价易弃型童装,老年人偏好高性价比基础款 [6][8] - 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部分认可"所见即所得"的实体购物体验,部分认为款式老旧不如线上同类产品 [12] 运营现状与挑战 - 商品结构问题:女装多为均码/L码,对非标准身材覆盖不足;存在疑似大牌仿款产品,可能引发知识产权风险 [11][12] - 质量把控待加强:出现秒杀商品开线等质量问题,部分商品做工粗糙影响用户体验 [13][14] - 新店客流培育中:双井店人流量尚未达预期,显著低于昌平等外环门店,店员坦言初期可能亏损 [17][18] 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 - 反映消费降级趋势:一线城市高生活成本推动低价零售需求,消费者对品牌溢价接受度降低 [21] - 对标电商竞争:商业模式与拼多多、淘工厂等相似,但通过实体店提供"筛选"价值规避线上购物质量不确定性 [12][21] - 面临传统商超竞争:同地段物美超市等对手在部分品类(如零食)通过促销缩小价差 [15]
北京大风来,打碎日常的24小时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12 21:52
超市抢购潮 - 4月11日北京极端大风预警引发超市抢购潮 盒马蔬菜水果被抢购一空 货架出现螺蛳粉和大薯片替代生鲜 [5] - 盒马门店因抢购人流量过大 使用喇叭呼吁消费者理性购买 承诺次日线上供应充足 [6] - 山姆超市同样出现抢购 蔬菜区被清空 但代购仍专注于限时折扣商品如蜡笔小新玩偶 [6][7] - 小象超市前置仓因订单暴增停止接单 分拣员单日处理超2000件商品 配送站点积压订单达1200单 [10][12] 线上配送系统 - 本地生活APP配送系统在大风天前崩溃 盒马 小象超市等平台蔬菜补货后秒没 [9] - 消费者被迫选择高价商品如云南高山有机娃娃菜和澳洲谷饲肥牛卷 配送时间延迟至晚上9点半 [9] - 小象超市因订单过多取消部分已下单商品 分拣员单小时步数超2000步 配送员工作至凌晨3点 [9][10][12] 零售行业应对 - 超市理货员因总部远程监控要求 不得不以非生鲜商品填补空货架 [5] - 山姆超市在大风天代购消失 普通客户获得更多购买机会 [19] - 社区超市货架在大风次日恢复供应 线上配送系统1小时内可完成订单 [24] 物流行业影响 - 外卖平台在极端天气下禁止专送骑手请假 提供每单2元补贴 [18] - 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因大风天客流量减少 部分司机提前收工 [19][21] - 华北地区机场取消航班超1200架次 北京两机场取消航班超900架次 占总量四成以上 [21][22] 城市基础设施 - 北京交通部门启动应急响应 停驶221条山区公交线路和15条地铁高架段 [24] - 园林部门出动21956人次处理倒伏树木843棵和折枝2572处 [24] - 大风带来空气质量改善 "北京大风把蓝天白云吹来了"登上热搜 [25]
北京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商超及电商平台提高备货量、补充配送运力
新京报· 2025-04-12 10:36
文章核心观点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后 各大商超及电商平台迅速响应 提高部分商品备货量 增加配送补货车辆 并采取保障骑手安全等措施全力保障供应 [1] 各企业应对措施 叮咚买菜 - 自4月10日起增加蔬菜肉蛋奶等全品类商品供应 与供应商、原产地提前沟通 进行商品保温保棚措施 提前配送到仓 加量生产生鲜商品 [1] - 4月10日北京市场备货量增加约20% 预计11日、12日备货量将持续增加40%左右 补充配送运力 [1] - 做好员工安全教育工作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配送 [2] 盒马 - 商品货源充足 安排门店采买护目镜 开展极端大风的安全培训 增加出勤车辆 缓解线上订单压力 [1][2] - 4月11日所有门店已安排检查 12日早间和中午将为骑手提供餐食 针对骑手的配送安全 专门开通应急处理通道 [2] 物美 - 门店已及时补货 即日起至14日 备货量提高到日常的2至3倍 [1] - 提示骑手安全骑行 可携带捆扎带 做好订单货物打包固定 后仓负责人关注异常天气实时联动 总部根据具体情况响应并与客服联动预警 [2] 多点 - 门店保持正常营业 员工正常配送 配送时效延迟 多点App增加配送延迟致歉公告 北京履约调整配送时效 联动客服对因超时而投诉的顾客安抚致歉 [1] 永辉超市 - 线下门店正常营业 门店物资加大储备 肉禽水果商品提升35% 蔬菜备货量储备超2倍以上 增加配送补货车辆 实现所有门店及时补货 [2] - 永辉生活App通过弹屏提示 因恶劣天气取消骑手配送时效要求 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好顾客保供需求 关注员工、顾客和骑手安全 [2]
零售业薪资天花板?胖东来店长月薪7.8万,员工近1万
搜狐财经· 2025-04-12 02:52
文章核心观点 胖东来公开八级薪酬体系具体数据,各级别薪资较去年显著提升,企业通过涨薪平衡战略投资与保障管理团队生活质量,其高薪是精细化运营和高利润分配的结果,体现经营哲学 [1][2][7] 企业薪酬情况 - 今年前两个月基层员工平均实发薪资达9886元/月,门店店长平均月收入达78058元,管理层薪资整体较去年显著提升 [1] - 企业执行八级薪酬体系,各级别实发工资不含税、不含社保,如店助2025年1 - 2月平均月收入48787元,2024年为31765元 [2] 企业经营策略 - 为配合“梦之城”等重大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50 - 70亿元),企业调整利润分配策略,集中资金用于战略投资,通过涨薪保障管理团队生活质量 [2] - 今年首季度已实现62亿元销售额,全年目标控制在200亿元规模,预计产生约10亿元利润,用于升级门店设施回馈社会,企业拒绝盲目扩张,关注服务品质与社会价值提升 [2] 高薪经营逻辑 - 企业采用“高利润 + 高分配”模式,利润的90%以上用于员工薪酬和福利,形成“高薪→高积极性→高业绩→更高薪资”正向循环 [3] - 员工流失率长期低于5%,远低于零售业30% - 50%的普遍水平,减少招聘、培训成本,提升服务品质和品牌竞争力 [4] - 实行八级薪酬体系,店长、管理层薪资与门店业绩、利润直接挂钩,薪资越高责任越大 [5] - 深耕河南市场,不追求门店数量,专注单店盈利能力,如许昌时代广场单店年销售额超10亿,坪效远超行业均值 [6] - 创始人秉持“利他经营”理念,认为员工收入提高能提供更好服务,企业才能长久发展,使企业在消费者和员工心中形成高忠诚度 [7]
山姆,突然被曝!网友:太离谱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6 20:24
大额采购纠纷事件 - 消费者杨先生通过山姆会员店深圳龙岗店采购651.36万元商品,其中550万元货物被他人冒领[3][11] - 交易过程中张某以山姆大单经理身份对接业务,使用山姆官方渠道和沃尔玛对公账户收款[3][17] - 后续调查发现张某已于2021年2月离职,但山姆未及时切断其相关权限或向消费者发出警示[15][21] 公司管理问题 - 山姆在《大单购物协议》中约定对授权人员身份无审核义务,被指涉嫌免除企业责任[21][23] - 多名采购商遭遇类似事件,反映公司内部存在管理漏洞[18] - 公司回应称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但未就员工身份及监管漏洞问题作出解释[20][21] 法律争议焦点 - 律师认为可能构成"表见代理",山姆需为张某行为承担法律责任[24][25] - 争议核心在于山姆是否履行了550万元货物的合同义务,需提供履约证明[26] - 若被认定根本违约,山姆需承担退款及赔偿等法定义务[27] 食品安全问题 - 2024年公司多次被曝食品安全问题,包括变质牛奶、发霉香蕉等[29][34] - 消费者投诉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如肥牛片变肥油片、猪肉有白色疙瘩等[35][36] - 公司对部分问题回应称由运输或防疫注射等原因造成[36]
港澳有钱人,排队往珠海「送钱」
36氪· 2025-04-02 21:38
港澳居民北上消费趋势 - 2023年珠海山姆销售额达25亿元 在全球800多家门店中排名第7 港澳消费者贡献显著[3][8][25] - "港车北上"政策实施后 港澳单牌车经港珠澳大桥累计突破500万辆次 带动珠海山姆客流激增[8][25] - 香港游客占珠海山姆新注册会员35% 人均消费额突破6000元[25] 山姆会员店经营特点 - 珠海山姆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 是香港宜家面积的4倍 超大空间满足港澳居民购物需求[19][20] - 采用会员制仓储模式 商品包括美国澳洲进口牛排 惠氏奶粉等 价格较港澳本地便宜30%-50%[25][26] - 深圳福田山姆连续15年全球单店销售冠军 港澳消费者是重要客群[25] 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盒马鲜生进驻珠海 与山姆形成直接竞争 首店开业当日即排长队[40][41] - 香港本地出现"山姆乐购SAM TESCO"等模仿店铺 通过加价10元左右销售山姆同款商品[31] - 珠海计划2025年新增山姆二店和盒马二店 中山也在筹备山姆门店[41] 消费行为差异 - 港澳居民偏爱批量采购清洁用品 卫生纸等商品 价格仅为香港的三分之二[6][18][25] - 香港中产家庭通过"山姆团"等方式集体北上购物 单次节省开支可达30%-40%[18][22] - 澳门学生群体通过代购模式购买山姆商品 150人微信群单次开团可达20-30单[27] 商业地产发展 - 珠海新兴商业体如华发商都 环宇城吸引品牌首店入驻 成为消费新地标[44] - 老牌商场因业态陈旧陷入困境 诚丰广场等面临淘汰风险[44] - 港澳居民"北上置业"趋势明显 珠海金湾等区域成为热门选择[13][45]
永辉驶入深水区,叶国富接过方向盘
凤凰网财经· 2025-03-31 21:52
公司战略调整 -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正式接管永辉超市,担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主导公司调改工作 [8][3][4] - 提出"433"改革规划,包括"四化三力三变",涉及国际化、现代化、职业化、专业化等方向 [9] - 2025年关键词为减亏,实施"三提两降"策略:提人效、提业绩、提毛利;降成本、降费用 [10] 供应链改革 - 锁定200家核心大供应商,由叶国富亲自筛选并保证每年与供应商董事长至少见面一次 [2] - 坚决反对频繁更换供应商,承诺为战略供应商提供一把手亲自服务 [2] - 推动裸价直采和自有品牌,去掉中间商,保留一线品牌和特色产品 [9] - 计划3-5年内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达到40%,2025年上架60支新品并孵化10支超1亿元单品 [20] 门店调改进展 - 2025年计划调改200家门店,关店250-350家,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调整 [5] - 截至3月已有47家门店完成调改,计划5月底前完成83家调改门店 [6] - 已出售黑龙江、吉林12家门店给比优特集团,符合关店计划并为调改提供现金流支持 [11] 组织架构调整 - 2月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实行"总部-大区-门店"三层管理,全国划分为28个大区 [13] - 改革领导小组统领调改工作,全国调改小组与大区保持实时互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座谈会 [13] - CEO李松峰淡出决策层,公司宣布CEO职位全球招募 [14][15] 市场竞争策略 - 深度绑定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商品结构达到胖东来90%以上,引入其自有品牌专区 [17] - 物美等竞争对手也开始学习胖东来模式,但公司认为这是共同提升行业水平的表现 [18] - 聚焦核心大单品战略,计划三年内与供应商共同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 [20]
江苏宏信港股上市净募0.93亿港元首日平收 固守一方
中国经济网· 2025-03-31 16:54
上市概况 - 江苏宏信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2625 HK,开盘价3 44港元,盘中最低2 39港元,收盘价2 5港元 [1] - 全球发售53 562 000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8 892 000股,国际发售44 670 000股 [1] - 最终发售价2 5港元,所得款项总额133 91百万港元,扣除上市开支41 36百万港元后净额92 55百万港元 [4][5] 发行相关机构 - 独家保荐人为绰耀资本 [3] - 联席整体协调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包括绰耀资本、民银资本、建银国际等 [3] 业务与募资用途 - 公司是粮油批发商,总部位于扬州,以"宏信龙"品牌经营超市及便利店,主要覆盖苏中地区 [5] - 截至2025年1月15日,经营52家超市和107家便利店,其中仅4家位于泰州市,其余均在扬州市 [5] - 募资将用于开设新零售店铺、建立配送中心和中央厨房、增强ERP系统以提升运营效率 [5] 财务表现 - 2023年销售额在江苏省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20位,市场份额约0 4% [6] - 报告期收入分别为14 32亿元、13 29亿元、14 02亿元、10 06亿元,2022年后增速放缓至5 52%、1 82% [6] - 同期溢利分别为3508 0万元、5106 5万元、5160 2万元、2407 8万元,2024年前9个月利润同比下降21 1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