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维持特斯拉“增持”评级 看好AI生态破局
快讯· 2025-06-10 21:25
摩根士丹利对特斯拉的评级与观点 - 维持特斯拉"增持"评级 目标价410美元 [1] - 特斯拉在电动汽车以外的领域拥有优势 包括自动驾驶汽车 机器人技术 储能和制造基础设施 [1] - 特斯拉在物理AI能力方面具有巨大增长潜力 [1] - 没有其他公司在数据 人工智能 机器人技术和支持网络方面能与特斯拉匹敌 [1] - 尽管传统电动汽车面临阻力 特斯拉更广泛的技术生态系统仍然引人注目 [1] 特斯拉的技术生态系统与协同效应 - 展望马斯克旗下公司未来的协同效应 例如SpaceX与特斯拉汽车的整合 [1] - xAI和Optimus等人工智能系统的协同工作 [1] - 特斯拉仍然是美国汽车行业的首选 [1]
中国电车的统治时代!大摩4月全球电车市场统计:比亚迪、吉利位居前二,特斯拉份额下滑
华尔街见闻· 2025-06-10 18:46
全球电动车市场概况 - 2025年4月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38%至107.97万辆,中国市场贡献超六成销量,同比增速51% [1] - 全球电动车市场进入"中国主导时代",产业格局发生根本性重构,中国品牌在销量、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上建立护城河 [4] - 中国电动车取得系统性胜利,体现在地区销量、制造商排名、畅销车型和电池技术等多个维度 [5] 分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销量66.25万辆,同比大增51%,渗透率从22.4%提升至30.2% [7] - 欧洲市场销量21.43万辆,同比增长30%,渗透率达19.9% [7] - 美国市场表现疲软,销量9.54万辆,同比下降4%,渗透率从7.4%下滑至6.5% [7] 电动车制造商排名 - 比亚迪以18.1万辆销量和17%市场份额领跑,同比增长40% [8] - 吉利汽车销量10.08万辆,市场份额9%,较去年同期3.94万辆大幅增长 [9] - 通用汽车销量9.60万辆位居第三,主要依靠中国合资企业五菱宏光Mini等车型 [10] - 特斯拉销量8.48万辆,同比下降17%,全球市场份额从10.7%下滑至7.9% [11] - 前十大电动车制造商合计销量72.45万辆,占全球总销量67% [12] 畅销电动车型 - 特斯拉Model Y以5.72万辆位居全球最畅销电动车型首位 [13] - 比亚迪海鸥/海豚Mini以3.78万辆紧随其后 [13] - 前20名畅销车型中包括五菱宏光Mini、吉利几何星愿、小米SU7等多款中国品牌车型 [14] - 美国传统车企电动车型表现不佳,Ford Mustang Mach-E销量仅4132辆,F-150 Lightning销量2197辆 [13] 电池技术发展 - 4月全球电池部署量达6.68万MWh,同比增长32% [17] - 磷酸铁锂(LFP)电池占比从35%提升至44%,三元锂(NMC)电池占比从54%下降至47% [19]
马斯克政界退场 特斯拉卷土重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7:50
马斯克脱离政治事务 -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正式脱离特朗普政府相关事务,承诺回归企业经营 [2] - 马斯克离开白宫后,特斯拉股价开启飙升模式,市场对特斯拉未来前景重燃信心 [2] - 马斯克此前频繁参与政治事务导致特斯拉品牌形象受损,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担忧 [2] 特斯拉面临的挑战 - 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是自2022年以来表现最糟的季度,欧洲多国销量腰斩 [8] -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竞争,5月中国批发销量同比下滑15%,为连续第8个月下滑 [9] - 特斯拉在北美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福特、雪佛兰等品牌不断发起冲击 [9] 欧洲市场表现 - 特斯拉在德国、荷兰、挪威等核心欧洲市场销量急剧萎缩 [8] - 2024年5月特斯拉在瑞典销量同比下跌53.7%,法国下跌67%,葡萄牙下跌68% [9] - 分析师将欧洲销量下滑归咎于马斯克的政治活动及车型阵容陈旧 [9] 技术布局与创新 - 特斯拉计划6月在美国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被视为重振市场信心的关键 [11] - 特斯拉公布最新电池技术路线图,计划通过4680圆柱电池迭代与固态电池预研提升续航 [11] - 人形机器人Optimus正在测试,预计年内试生产,马斯克认为其商业潜力可能超过汽车业务 [11] 财务表现 - 特斯拉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9%,净利润同比暴跌71% [4] - 马斯克与特朗普矛盾公开化后,特斯拉股价单日下跌14.26%,市值蒸发约1500亿美元 [7] 供应链与成本压力 - 特朗普政府加征汽车零部件关税政策严重影响特斯拉供应链 [9] - 电池原料、芯片、驱动电机等关键组件被纳入加征范围,导致特斯拉单车生产成本飙升 [9] - 特斯拉推进电池供应链本土化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11]
4月抄底成功后,韩国、日本散户开始“撤离”美股
华尔街见闻· 2025-06-10 15:59
周二,最新数据显示:韩国散户在5月份首次转为美股净卖方,这是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的首次。韩国 证券托管所数据显示,韩国散户5月份抛售了超过10亿美元的美股。 与此同时,日本散户同月成为美国ETF的净卖方,东京证券交易所数据则显示,日本散户抛售了约1.66 亿美元的美国主题ETF,创下自2023年4月以来的最大减持规模。 新加坡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当地券商数据显示,5月份购买美股的交易员数量较前月骤降25%。 抄底神话的短暂辉煌 正当对冲基金"追高"美股之际,亚洲散户"抄底热情"反而退潮,韩日散户转身做空,新加坡买盘骤 降...... 4月份的市场太容易了,因为它像新冠疫情时一样崩盘,在那个月大量买入特斯拉等科技 股。我已经完成了预定的买入计划,现在只是持有。 散户需求放缓、机构恐慌追涨 亚洲散户需求放缓恰逢标普500反弹失去动力。过去三周,这一基准指数涨幅不足1%,在经历数月剧烈 波动后迎来罕见的平静时刻。 不过,这种退却可能只是暂时的。过去十年间,美股市场已成为亚洲投资者相对安全且可靠的赚钱工 具,在大型科技股飙升推动下,其表现远超亚洲本土股指。 反观,对冲基金恐慌性"追涨"美股,此前华尔街见闻文章提及,高 ...
撕破脸后,马斯克亏了多少钱?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3:16
特斯拉评级与股价表现 - 两家机构Argus Research和Baird将特斯拉股票评级下调至"持有"水平 [2] - 2025年以来特斯拉股价累计下跌超20%,成为"美股七巨头"中表现最差的股票 [2] - 自2024年1月特朗普就职以来,特斯拉股价累计下跌33%,同期标普500指数下跌不到1% [9] - 6月5日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4%,市值蒸发1530亿美元 [5] 马斯克个人财富变动 - 2024年8月至11月马斯克净资产从2300亿美元增至2900亿美元,12月达4860亿美元峰值 [4] - 2025年1月出任政府职务后,净资产缩水至3000亿美元 [4] - 6月5日因与特朗普矛盾,马斯克净资产单日减少330亿美元 [5] SpaceX政府合作与风险 - SpaceX估值3500亿美元,2000年以来从美国国防部和NASA获得超220亿美元合同 [6] - 提供"星链"卫星服务、卫星发射及载人登月火箭,对美军情报和NASA任务至关重要 [7] - NASA因波音飞船故障曾依赖SpaceX"龙"飞船接回宇航员 [7] - 特朗普威胁终止政府合同,NASA正加速联系至少三家商业航天公司寻求替代方案 [7] 特斯拉政策依赖与财务影响 - 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可能为特斯拉带来数十亿美元收益,特朗普拟取消该政策 [10] - 特斯拉六年内向其他车企出售监管积分超80亿美元,特朗普放宽排放标准或影响销售 [10] - 摩根大通估计取消税收抵免和积分销售或使特斯拉年损失32亿美元(12亿+20亿) [10] X平台与xAI监管挑战 - SEC正调查马斯克收购推特前购股行为是否违规 [12] - xAI计划发行50亿美元债券,但因马斯克与特朗普矛盾导致投资者需求低于预期 [12] - SpaceX和xAI融资活动可能受政治因素影响 [12]
Robotaxi泡沫预警+“政治包袱”拖累 特斯拉(TSLA.US)遭华尔街两大机构降级
智通财经· 2025-06-10 12:33
评级下调与市场预期 - 特斯拉遭Baird与Argus两家机构同时下调评级至"中性",反映短期不确定性及市场对Robotaxi的"过高预期" [1] - Baird分析师指出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公开争执带来"关键人物风险",增加了公司前景不确定性及品牌损害担忧 [1] - Argus分析师认为特斯拉股价近期受"非基本面事件"驱动,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可能削弱新车需求 [1] Robotaxi业务与竞争环境 - Baird分析师认为Robotaxi业务推进难度将超出预期,盈利能力可能低于投资者乐观预估 [1] - 市场对Robotaxi的"过高预期"与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被列为短期不确定性因素 [1] 交付量预期调整 - Baird将2026年第二季度交付量预期从40.48万辆下调至37.7万辆,反映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取消的影响 [2]
中国电车的统治时代!大摩4月全球电车市场统计:比亚迪、吉利位居前二,特斯拉份额下滑
华尔街见闻· 2025-06-10 09:48
全球电动车市场概况 - 2025年4月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38%至107.97万辆,中国市场贡献超六成销量,同比增速51% [1] - 全球电动车市场进入"中国主导时代",中国品牌在销量、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上建立护城河 [7] - 磷酸铁锂(LFP)电池占比从35%提升至44%,三元锂(NMC)电池占比从54%下降至47%,反映中国企业技术路线优势 [16] 分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销量66.25万辆,同比大增51%,渗透率从22.4%提升至30.2% [8] - 欧洲市场销量21.43万辆,同比增长30%,渗透率19.9% [8] - 美国市场销量9.54万辆,同比下降4%,渗透率从7.4%下滑至6.5% [8] 分品牌竞争格局 - 比亚迪以18.1万辆销量和17%市场份额领跑,同比增长40% [11] - 吉利汽车销量10.08万辆,市场份额9%,较去年同期3.94万辆大幅增长 [11] - 特斯拉销量8.48万辆,同比下降17%,全球市场份额从10.7%下滑至7.9%,美国市场份额从46.0%降至41.0% [6][12] - 前十大电动车制造商合计销量72.45万辆,占全球总销量67% [12] 车型与电池技术 - 特斯拉Model Y以5.72万辆位居全球最畅销车型榜首,比亚迪海鸥/海豚Mini以3.78万辆紧随其后 [12] - 前20名畅销车型中多款来自中国品牌,包括五菱宏光Mini、吉利几何星愿、小米SU7等 [12] - 全球电池部署量达6.68万MWh,同比增长32% [14]
极氪能源香港充电地图上线,冯兴亚卸任广汽埃安董事长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05:30
极氪能源香港充电地图上线 - 极氪能源香港充电地图正式上线 接入170余个核心场站和逾2300个充电桩 覆盖中环商业区等电动车主高频区域 日均提供超1500次高效补能支持 [1] - 极氪能源与香港最大公共充电网络平台易充站达成战略合作 这是公司在中国大陆以外首个上线的充电地图区域 [1] - 该合作将提升香港核心区域充电便利性 强化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竞争力 同时推动香港电动汽车产业链改善 [1] 广汽埃安人事变动 - 冯兴亚卸任广汽埃安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 由閤先庆接任 公司注册资本约78.03亿人民币 [2] - 广汽埃安成立于2017年7月 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制造 电车制造等 由广汽集团等共同持股 [2] - 此次变更是冯兴亚担任广汽集团董事长后的正常职务调整 此前已卸任广汽传祺相关职务 [2] 具身大模型汽车制造应用 - 东风柳汽与智平方科技签署战略协议 将探索具身大模型在汽车制造全方位场景的首次深度应用 [3] - 搭载智平方GOVLA大模型的AlphaBot 2机器人将进驻东风柳汽工厂 执行上下料等智能化作业 [3] - 这是国产具身大模型首次获得汽车制造全场景验证 预计将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3]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主管变动 - 特斯拉Optimus项目工程主管米兰·科瓦奇离职 自动驾驶负责人阿肖克·埃卢斯瓦米将接手 [4] - 马斯克曾预计今年底工厂将有数千台Optimus投入工作 十年末或年产数百万台 [4] - 关键人物交接可能影响项目连续性 短期内或影响特斯拉在AI与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信心 [4] 保时捷生产布局 - 保时捷否认将部分在美销售车型组装从德国转移至美国的计划 [5][6] - 美国是保时捷最大市场 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37% 但4月起进口汽车被征25%关税 [6] - 公司正推进重组 下调财务指引并削减员工及电池项目投资 但保持德国制造传统 [6]
中美刚挂断电话,不到24小时,马斯克情绪失控,送给特朗普4个字
搜狐财经· 2025-06-10 00:35
特斯拉股价暴跌事件 -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布"令人作呕"言论导致特斯拉单日股价暴跌14.26%,市值蒸发1500亿美元[1] - 马斯克个人财富单日缩水340亿美元,相当于其总身家的显著部分[1] - 暴跌引发新能源板块连锁反应,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3] 政策变动影响 - 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支出法案拟取消电动汽车补贴政策,直接影响特斯拉核心利益[4] - 特斯拉历史上依赖政府补贴(购车税收减免/充电桩建设补助/研发费用抵扣)实现快速增长[6] - 政策变动被比喻为"夺走婴儿奶瓶",将显著影响公司盈利模式[6] 政商冲突升级 - 马斯克公开反对特朗普法案,呼吁民众联系议员反对并支持"弹劾特朗普"[14] - 特朗普威胁终止马斯克旗下企业的政府补贴和合同[15] - 双方矛盾源于马斯克认为其政治支持未获回报,特朗普则认为被要挟[14] 市场连锁反应 - 特斯拉股价波动反映出市场对政策敏感度极高[1][3] - 新能源板块整体受拖累,基金经理和分析师紧急评估影响[3] - 政商关系紧张暴露美国制度性缺陷,联盟脆弱性显现[16] 后续发展态势 - 白宫启动危机处理机制安排双方通话,但特朗普公开称马斯克"失去理智"[18] - 历史经验显示和解可能性较大,但双方性格特质增加妥协难度[20] - 事件本质是利益分配冲突,反映政商联盟的脆弱性[22]
盘前飙涨!VinFast(VFS.US)Q1营收超预期 重申今年交付量至少同比翻一番
智通财经网· 2025-06-09 21:12
财务业绩 - Q1营收增长150%至6 565亿美元 高于分析师预期 [1] - Q1每股亏损0 30美元 略高于分析师预测的0 28美元 [1] - Q1净亏损达7 124亿美元 同比增长20% [1] - Q1销售成本为8 875亿美元 同比增长112 9% [1] - Q1运营亏损为4 856亿美元 同比增长20 3% [1] - Q1毛利率从负58 7%改善至负35 2% [1] 业务表现 - Q1全球交付36 330辆汽车 同比增长296% [1] - Q1电动踏板车交付44 904辆 同比增长473% [1] - 2024年全球交付97 399辆电动汽车 [3] - 2025年目标将全球交付量至少翻一番 [3] 资金与支持 - 季末持有9 660万美元现金及等价物 [2] - 创始人潘日旺承诺2026年前再投入20亿美元支持扩张 [2] - Vingroup已向VinFast发放12亿美元贷款 [3] - 潘日旺已发放8 254亿美元无偿资助 [3] - Vingroup提供高达14亿美元贷款 [2] 战略与扩张 - 重点市场转向印度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和越南 [2] - 印度南部工厂将于7月30日开业 比原计划晚一个月 [2] - 计划10月在印度开设另一家工厂 [2] - 2024年越南交付目标超过20万辆汽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