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Z Event|硅谷线下局,自动化的最后一公里,当机器人与自动驾驶真正走进现实世界
Z Potentials· 2025-07-18 11:04
在AI浪潮之后,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正成为下一个技术主战场。但这些技术要真正"走进现实世界"—— 不是demo,不是实验室,而是真正落地到城市、工厂、供应链——还有多少坑要踩?多少基础设施 还未跟上?又有哪些机会可以被抢先抓住? 图片来源: U nsplash Z Potentials 联合湾区创业社群 EntreConnect ,举办一场关于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面向创始人,工 程师,投资人等的线下高质量活动, 同时感谢 JJ Lake 和 Abaka AI的友情赞助 : 活动亮点 本次活动分为两大主题 Panel, 集结了来自自动驾驶、机器人、AI数据平台等领域的创业者、科学家 和工程负责人 ,聚焦真实世界中技术落地的第一线经验: Panel A|Autonomy at Scale:自动驾驶的规模化之路 Panel B|Robotics in the Real World:机器人的真正落地 时间:2025/07/23周三晚5:30 地点:MTV(具体地点报名后通知) Thomas Tang |Anyware Robotics 联合创始人 & CEO(伯克利PhD,$17M融资) Calvin Zhou |Robo ...
马斯克:将就投资xAI进行特斯拉(TSLA.US)股东投票
智通财经网· 2025-07-14 14:43
公司动态 - 特斯拉计划就投资xAI一事征求股东意见 [1] - SpaceX准备向xAI投资20亿美元 [1] - 马斯克表示最终是否支持xAI由股东决定而非他个人 [1] - 马斯克去年曾试探市场反应询问特斯拉是否应向xAI投资50亿美元 [1] - xAI与社交媒体服务X合并后估值分别达到800亿美元和330亿美元 [1] - 合并后的xAI控股公司融资谈判中估值高达2000亿美元 [1] - 马斯克正试图将旗下公司更紧密整合 [1] 业务合作 - 特斯拉将在车辆中采用Grok机器人技术 [2] - xAI是特斯拉2023年的客户 产生1 983万美元费用 [2] - 其中1 91亿美元涉及xAI购买特斯拉Megapack储能电池 [2] 市场表现 - 电动汽车销量已出现大幅下滑 [2] - 部分特斯拉投资者呼吁加强与xAI的合作关系 [2]
环球时报研究院发布中国首次大范围“中拉互视”民调报告:友好关系对中拉未来发展很重要
环球时报· 2025-07-05 06:39
中拉互视民意调查核心发现 - 中国与拉美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新阶段 习近平主席提出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1] - 首次在中拉开展大范围互视民调 中国样本2099份 拉美样本3373份 覆盖6个国家[2] - 97%中国民众和96%拉美民众对彼此文化事物有高度兴趣[4] - 94%中国民众认可拉美发展潜力 84%拉美民众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5] - 2024年中拉贸易额达历史性5184亿美元 中国直接投资存量6008亿美元[6][12] 民众相互认知特征 - 中国民众对拉美首要印象:足球(最高频) 热情 桑巴 热带雨林 美食 文化 咖啡[2] - 拉美民众对中国突出印象:技术 经济 文化 食物 产品 中美博弈 人工智能[2] - 55%中国受访者认为拉美人"热情奔放" 拉美人眼中中国人最突出特点是"聪明有创造力"[3] - 拉美年轻群体关注中国电动汽车 机器人技术 游戏《黑神话:悟空》等科技文化产品[3] 双边合作领域与成果 - 拉美20多国加入一带一路 中国实施200多个基建项目 创造百万就业[11] - 93%拉美受访者认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 最认同中国是"关键贸易伙伴"和"主要出口市场"[11] - 近八成拉美民众受益于中国在5G 交通基建 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发展援助[11] - 89%拉美受访者愿考虑在中资企业工作 巴西古巴巴拿马意愿超60%[12] 未来合作方向 - 六成拉美受访者期待加强贸易投资合作 超四成关注人工智能 基建 环保领域[12] - 中国受访者最希望在绿色发展(首位) 贸易投资 基建等领域深化合作[12] - 巴西智利墨西哥巴拿马超70%民众认为金砖国家能代表全球南方发声[13] - 80%拉美民众认同中国国际影响力上升 巴西巴拿马认可度近90%[14] 外部影响因素 - 超四成中拉受访者认为"美国施压"是关系发展主要障碍 过半视美为"麻烦制造者"[10] - 35%中国受访者和40%拉美民众不认同拉美是美"后院" 完全肯定者仅13-19%[14] - 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行为被近半中国受访者认为破坏贸易秩序[15] - 在拉美国家发展作用排名中 中国平均1.9位(第一) 美国2.3位[15]
哈工大校友团创业,斯坦德冲刺港股,小米智造加持创始人却已清仓?
搜狐财经· 2025-07-02 11:42
上市申请与公司背景 - 斯坦德机器人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目标成为港股市场中的"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由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创业团队源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现由王永锟和李洪祥等哈工大校友领导,共同拥有并控制公司30.9%的投票权 [1] - 公司吸引了小米智造、博华资本、蔚来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小米智造持有8.4%股份,D轮融资估值达21亿元 [1] 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核心业务是为工业场景提供一站式机器人解决方案,包括核心机器人技术平台、多功能工业智能机器人产品系列及RoboVerse智能协同系统 [2] - 在全球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五,在3C行业和汽车行业均位居第二,半导体行业排名第五 [2] - 公司实现自主研发全栈技术,是中国首批开发工业智能机器人专有操作系统的企业之一,并首批发布SLAM技术和VLA模型 [2] 财务表现与客户情况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净亏损持续存在,经调整净亏损规模逐渐收窄,毛利率从12.9%增长至38.8% [4] - 2024年研发投入大幅下降,占比从57.7%降至14.6% [4] - 为超过400家客户提供服务,关键客户留存率超过60%,包括小米汽车、富士康、OPPO等知名企业 [4] 未来发展计划 -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加强核心机器人技术平台、开发新产品及专有技术、扩展销售及服务网络、提升生产能力及营运资金 [4]
英伟达股价飙升,市值一夜暴涨万亿,重返全球市值巅峰?
搜狐财经· 2025-06-26 12:36
美股市场表现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微跌0.2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31%,标普500指数收盘持平 [1] - 科技板块涨跌互现:英伟达股价上涨4.33%,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上涨2%,微软与苹果温和上涨,特斯拉下跌3%,亚马逊与Meta小幅下滑 [1]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上涨1.02%至54264.32点 [2] 科技巨头股价变动 - 英伟达股价上涨4.33%至154.31美元,总市值增加1560亿美元至3.77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企业 [3] - 谷歌股价上涨2.24%至171.49美元,苹果上涨0.63%至201.56美元,微软上涨0.44%至492.27美元 [2] - 亚马逊下跌0.37%至211.99美元,Meta下跌0.49%至708.68美元,特斯拉下跌3.79%至327.55美元 [2] 加密货币与中概股表现 - 加密货币概念股Coinbase上涨3.03%,Robinhood上涨0.9%,稳定币发行商Circle下跌超10% [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0.6%,小鹏汽车下跌超3%,好未来与金山云跌幅超2%,新东方、理想汽车与唯品会跌幅超1% [3] - 老虎证券股价飙升22%,富途控股上涨近6%,中通快递与京东上涨超1%,携程集团与哔哩哔哩小幅上涨 [3] 贵金属市场 - COMEX白银期货价格上涨0.52%至每盎司36.3美元,现货黄金与COMEX黄金期货价格均上涨 [3] 英伟达业务展望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机器人技术是公司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自动驾驶汽车将是首个主要商业应用领域 [4]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代表数万亿美元级别的增长潜力 [4] 美联储政策动态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不急于调整利率,维持当前货币政策立场 [1] - 摩根士丹利预计美联储2026年七次降息,最终利率达2.5%~2.75% [4] - 美联储内部分歧达十年来最高,官员对2025年联邦基金利率预测差距达50个基点 [4]
市值一夜涨超1万亿元!英伟达重回“全球股王”
搜狐财经· 2025-06-26 10:00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道指跌0.25% 纳指涨0.31% 标普500指数平收 [1]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上涨1.02%至54264.32点 [4]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0.6% [5] 科技股表现 - 英伟达股价上涨4.33%至154.31美元 总市值增加1560亿美元至3.77万亿美元 [3][7] - 谷歌上涨2.24%至171.49美元 微软上涨0.44%至492.27美元 苹果上涨0.63%至201.56美元 [4] - 特斯拉下跌3.79%至327.55美元 亚马逊下跌0.37%至211.99美元 Meta下跌0.49%至708.68美元 [3][4] 加密货币概念股 - Coinbase上涨3.03% Robinhood上涨0.90% 稳定币第一股Circle下跌超10% [4] 中概股表现 - 小鹏汽车下跌超3% 好未来和金山云下跌超2% 新东方和理想汽车下跌逾1% [5] - 老虎证券上涨超22% 富途控股上涨近6% 中通快递和京东上涨超1% [5] 贵金属市场 - COMEX白银期货上涨0.52%至36.3美元/盎司 [5] 英伟达发展前景 - 公司CEO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是最大增长机会 预计未来将有数十亿个机器人和数亿辆自动驾驶汽车 [7] - 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机器人技术的第一个主要商业应用 [7] - 近90%分析师对公司持买入评级 [7]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不急于降息 等待经济对新政策做出反应 [8] - 摩根士丹利预计美联储将在2026年七次降息 最终利率料达到2.5%~2.75% [8] - 掉期市场预计7月降息概率提升至40% 预计今年剩余四次会议总降息幅度升至60个基点 [8] 美联储内部状况 - 美联储内部的分歧程度创下十年新高 官员对2025年联邦基金利率预测呈现两极化分布 差距达50个基点 [9] - 官员们在核心PCE通胀预测上的分歧达到过去十年最高的1个百分点 [9] - 分歧源于对美国经济基本面的不同解读 以及如何平衡通胀与经济增长 [9]
新股消息 | 斯坦德机器人递表港交所 为全球第五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06:52
公司上市申请 - 斯坦德机器人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全球领先的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赋能多种工业场景中的智慧工厂 [4] - 公司是提供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先驱,提供一站式机器人解决方案包括核心机器人技术平台、多功能工业智能机器人产品系列以及all-in-one智能协同系统RoboVerse [4] - 按2024年销量计算,公司为全球第五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及第四大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4] - 公司服务全球超过400名客户,其中许多是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 [4] - 按2024年出货量计,公司在3C行业位居第二、汽车行业位居第二,半导体行业位居第五 [4] 技术优势 - 公司是行业内少数实现自主研发全栈技术的企业之一 [5] - 公司是中国工业智能机器人系统工程的先驱,也是中国首批自主开发适用于工业智能机器人的专有操作系统的企业之一 [5] - 公司是首批发布SLAM技术的企业之一,也是行业首批开发适用工业场景的VLA模型的企业之一 [5] - 公司在定位、导航、控制及感知与操作技术方面有顶尖突破 [5] - 公司为中国首家实现工业机器人系统世界模型及群体智能的公司 [5] - 公司为少数具备在单一模拟场景中调度超过2,000台机器人能力的公司之一 [5]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客户主要为3C、汽车和半导体等高科技行业的制造商,也包括系统集成商 [6] - 客户主要在中国内地 [6]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收益分别约为9627.5万元、1.62亿元、2.51亿元人民币 [7] -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约为1.28亿元、1亿元、4514.4万元人民币 [7] - 2022年、2023年、2024年毛利分别为12,382千元、51,169千元、97,158千元人民币 [8] - 2022年、2023年、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55,525千元、56,098千元、36,611千元人民币 [8]
德国推出大规模减税方案重振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6-23 05:59
德国企业减税方案核心内容 - 德国政府批准460亿欧元企业减税方案 旨在通过税收优惠重振经济 应对生产成本高企 贸易紧张和投资信心不足等挑战 [1] - 减税方案包括加速折旧(2025-2027年新购可移动资产享30%折旧优惠 电动汽车当年可折旧75%) 下调企业所得税(2028年起联邦税率从15%降至10%) 提升研发补贴(大型企业250万欧元/年 中小企业350万欧元/年) [2] - 减税方案使德国企业总税负降至25%以下 低于当前30%的税负水平 也低于欧盟平均水平 [2] 对行业的影响 - 制造业 汽车行业和科技行业将显著受益 西门子 大众 宝马等企业有望因机械设备投资和研发支出的税收优惠而获益 [2] - 加速折旧政策将在2025-2027年形成"甜蜜窗口" 为企业提供即时现金流支持 刺激自动化和绿色技术投资 [2] - 资本市场对制造业 汽车行业和科技板块表现出乐观情绪 预计这些行业将在2025-2027年实现盈利 [3] 经济预期 - 伊福经济研究所预测德国GDP将在2025年增长0.3% 2026年增长1.5% 经济危机将在冬季达到最低点 [3] - 减税方案的短期刺激效应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显现 尤其在制造业 建筑和科技行业 [3] - 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预计2025年德国经济零增长 意味着德国经济或将连续三年未能实现增长 [1] 政策背景 - 德国今年3月通过突破性财政改革 设立5000亿欧元基建基金 用于交通 医疗 能源 教育和数字化等领域 [1] - 新方案规模大于2023年320亿欧元减税计划 覆盖范围更广 激励力度更强 30%折旧和10%税率目标更具吸引力 [5] - 政策标志着德国从"债务刹车"传统向更宽松财政政策的转变 允许联邦和州政府增加净借款 [1] 实施挑战 - 减税方案预计2025年减少25亿欧元税收 2028年减少120亿欧元 2025-2029年总计减少812亿欧元 联邦政府损失333亿欧元 [3] - 地方预算可能因税收下降受限 影响公共服务 萨尔州州长警告地方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支出可能受挤压 [3] - 方案需联邦议院和参议院批准 部分州政府对财政成本持反对意见 2023年类似减税计划因争议被削弱 [4]
宜信好望角:名校光环不敌行业需求?专业满意度现分化
金投网· 2025-06-17 12:10
本科专业就业满意度 - 人工智能专业成为本科最受关注专业,因其高薪和好就业特性,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月薪约1.8万元,二线城市如苏州、南京、广州月薪约1.4万元,内陆省会城市如成都、重庆月薪约1.3万元 [3] - 自2018年以来全国已有超600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2024年新增备案数量再创新高 [3] - 教育学、经济学门类以4.2分均值领跑本科就业满意度,医学、工学、管理学紧随其后,而文学、农学、法学等门类满意度较低 [5] 专科专业就业满意度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高就业满意度领跑专科领域,中国汽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40%,毕业生可从事传统维修及新能源汽车检测、智能驾驶系统维护等新兴岗位 [3] -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满意度最高,平均分超4.1分,这些专业紧密对接制造业升级与绿色经济转型 [6] - 公安与司法、电子与信息、新闻传播大类满意度较低,部分原因在于岗位竞争激烈或行业薪酬未达预期 [6] 院校层次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 - 双一流高校本科专业中12.1%的专业评分≥4.5分,42.4%≥4.0分,非双一流高校这一比例分别为7.6%和37.9% [8] - 双高院校专科专业中13.6%的专业评分≥4.5分,50.6%≥4.0分,远超非双高院校 [8] - 普通院校中部分专业如物联网工程、工业机器人技术以满分5分满意度超越部分名校,这些专业与区域产业深度绑定 [8] 行业趋势与专业匹配度 - 人工智能、汽修等专业的崛起反映了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的重塑 [10] - 名校与普通院校的差异凸显了资源投入对专业口碑的影响 [10] - 高校需优化专业布局并强化校企合作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10]
上交会硬科技秀肌肉,科技红娘活跃
第一财经· 2025-06-12 21:49
上交会概况 - 14家企业和机构将首发首展新产品、新技术,其中全球或全国首发的有7项 [1] - 上交会是我国首个以技术作为展示和交易标的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性展会,总展出面积3.5万平方米 [3] - 上交会自2013年首次举办以来,累计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9500家企业参展,近两届意向成交项目数均超500项 [7] 首发首展技术亮点 - 东华大学全球首展"月壤成纤"技术及装备,可将月壤转化为高性能纤维材料,用于月球基地建设 [4] - 基于"嫦娥五号"带回的500毫克月壤,研发了用玄武岩矿石自制模拟月壤的技术,并研发出月壤纤维自动成纤装备,可制备直径10~20微米的超细纤维 [6] - 张江专区聚焦脑机接口技术、光量子技术和合成生物等领域,其中医药器械类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6] - 阶梯医疗带来无线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为高位截瘫、渐冻症等患者带来福音 [6] - 乐普心泰医疗科技全球首创的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系列已植入近万例临床患者,惠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武汉新水环保科技首创"杀藻去毒双效合一"解决方案,利用生物酶纳米机器人技术解决河湖藻类问题 [6][7] 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 2024年上海市技术合同登记53864项,比上年增长6%,成交金额5200.73亿元,增长7.2% [8] - 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合同数量为20157项,总体合同金额为36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8] - 本届上交会技术转移专区有12家高质量孵化器首次集体亮相,携手34家初创公司参展 [9] - 青心意创研发全球首款直膝自然变速行走机器人,济声科技自研解决听力障碍人群的手语大模型 [9] - 14家成果转化平台和服务机构集聚专区,现场提供转化全链条服务,展示3000余项国内外待转化成果、500余项待解决需求 [9] - 国科新研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核心服务客户主要来自生命科学领域,提供从基础研究到科技成果商业化的创新服务 [11][12] - 上海探九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来,联合多所高校开展16期"转化门诊",对接具体项目162个,合同登记金额近3亿元 [12][13] 上交会后续活动 - 上交会将在365天举办"技术贸易+"系列活动,链接人才和投融资等资源 [13] - 开展"上交会朋友圈"促进技术供需精准对接,推出分行业和领域的"上交会发布"活动 [13] - 依托"技术贸易促进服务联盟"为参展企业提供常年服务,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贸易与创新发展"公共培训服务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