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
搜索文档
中国质量(南京)大会召开 推动AI技术在质量治理中的应用
证券日报网· 2025-09-25 11:34
长期以来,质量监管更多依赖人工抽检和企业自查,覆盖面有限、反馈滞后,往往只有在产品出现问题 后才启动召回机制,消费者的信任因此受损。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医疗器械等高技术含量产品 快速普及,传统质量监管方式已难以应对风险。消费者对安全和品质的敏感度不断提升,社会对质量监 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借助科技实现从被动追责到主动防范,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应用正在为这一转型提供可能。在研发环节,AI建模与仿真可在量产前预测潜在 缺陷,降低研发失误和返工率;在制造环节,工业互联网与智能传感器对生产线进行实时监控和自动检 测,显著减少次品率和系统性风险;在流通环节,产品溯源体系为每件商品建立质量信用档案;在售后 与召回阶段,AI算法通过分析用户数据与故障日志,能够迅速锁定高风险批次,使召回更精准、高 效。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实践尤为典型。智能网联平台让远程诊断与OTA升级逐渐普及,"召回"正在从被动修 复转向实时优化和主动防护。在消费品领域,电商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退换货率和用户评价,可提前发 现潜在隐患,推进企业改进工艺。 《2025中国工业白皮书》显示,工业视觉检测系统引入后,企业平均节省约42%的 ...
AI赋能新型工业化 从工博会看制造业基因重构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9:38
工博会展示制造业创新成果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吸引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约3000家展商参展 展出近300项全球首发及近200项中国首秀展品 [1] AI赋能制造业转型 - 海智在线AI工具"以图搜图&以图搜厂"通过图像识别匹配供应链需求 帮助宁波保温杯内胆工厂获得航空航天领域订单 拉伸工艺从1:2.5提升至1:3.2 [3] - 该工厂后续进入医疗器械领域 生产胰岛素存储装置实现1:3.5拉伸比突破 [3] - 平台通过5种AI工具标注中国产能地图 十年来为107个国家28万客户制造超百万种零部件 [3] - 曙光网络推出SugonRI工业编程平台 可配合3D打印机实时输出工业模型 [3] - 公司同步展示SUNA工业网络流量分析平台、工业仿真一体机与国产工业边缘AI计算平台 实现复杂网络运维透明化及关键场景自主可控 [3] 绿色制造技术突破 - 复洁环保展示绿色燃料技术 包括氢能、绿色甲醇和航空燃料(SAF) [4] - 公司开展"沼气全碳定向转化制绿色甲醇"项目中试验证 目标突破千吨级技术并为10万吨级产业应用奠基 [4] - 技术可利用污水、污泥、垃圾等资源制备绿色燃料 为全球船舶提供绿色动力解决方案 [4] 制造业数字化体系构建 - "算控安融合"概念成为数字化底座建设路径 以算力驱动控制决策与安全保障环节融合 [5] - 上海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揭牌 重点开展产业研究、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服务 [5] - 长三角重点产业数智公共服务平台启动 涵盖算力底座与"AI+制造"等五大板块 [5] 工业数字化发展趋势 - 自主技术体系完善、产业生态协同共建加速、安全与性能并重的融合路径将成为主流 [6]
映翰通:现有业务与机器人产业在部分底层技术环节具有一定的技术关联性
格隆汇· 2025-09-24 18:34
行业前景与定位 - 公司高度关注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动态 [1] - 人工智能 传感器 运动控制等技术进步推动该领域未来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1] - 人形机器人整体仍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与应用探索阶段 目前距离大规模产业化尚有一定距离 [1] 技术关联与战略布局 - 现有业务与机器人产业在工业互联网 通信连接 智能控制等底层技术环节具有技术关联性 [1] - 已在相关领域保持前瞻性关注和研究 [1] - 将结合自身业务发展战略和核心优势持续跟踪技术进展与产业应用机会 [1]
映翰通(688080.SH):现有业务与机器人产业在部分底层技术环节具有一定的技术关联性
格隆汇· 2025-09-24 18:26
行业前景与定位 - 公司高度关注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动态 [1] - 人工智能、传感器、运动控制等技术进步推动该领域未来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1] - 人形机器人整体仍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与应用探索阶段 目前距离大规模产业化尚有一定距离 [1] 技术关联与战略布局 - 现有业务与机器人产业在工业互联网、通信连接、智能控制等底层技术环节具有关联性 [1] - 已在相关领域保持前瞻性关注和研究 [1] - 将结合自身业务发展战略和核心优势持续跟踪技术进展与产业应用机会 [1]
中国技工新职业“数智化”趋势明显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21:55
行业趋势 - 中国技工新职业呈现明显"数智化"趋势 人工智能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工业互联网工程 集成电路工程 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等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领域正成为就业市场主流[1]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9年至今公布的90余个新职业中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 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新选择[3] - 前沿技术领域赛项占比超过50% 涵盖智能制造 高端装备 数字技术 新能源等方向[4] 人才需求 - "数智化"程度较高的前沿技术领域具有产业链长 发展空间大 人才需求旺盛的特点[3] - 强动手能力和重实践的技工院校学生及一线工人正成为这些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3] - 服务机器人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已实现从被动交互到主动交互的进阶 具备装配 调试及基础功能部署能力的技工成为紧缺资源[4] 人才培养 - 全国技能大赛专门设置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赛项 涵盖机电设备装调与维护技术 智能检测与传感器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等内容[5] - 大赛旨在有效培养服务机器人技术应用领域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5] - 新职业不同类别人才有不同分工 并不局限于科研型博士 包括各类技术应用人才[4]
《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成效报告(2025)》发布 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发展指数居全国第6位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21:45
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9月,安徽省累计培育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达92家,其中2025年新增22家 [1][2] - 安徽省拥有国家级"双跨"平台3家、特色型平台22家、国家5G工厂80家,数量均位列全国第5位 [1] - 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发展指数居全国第6位,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从全国第15位跃居全国第5位 [1] 行业发展阶段与战略 - 行业从夯基垒台的起步发展期,逐渐进入到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 [1]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从单一场景赋能向链式带动、区域覆盖转变,完成从点到面、从线到网的全面升级 [2] - 行业建设遵循企业主体、市场带动原则,分层级打造纵向连接、横向覆盖的平台体系 [2]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将继续深化建设,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2] - 发展目标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
《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成效报告》发布 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发展指数居全国第6位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21:32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规模 - 安徽省累计培育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达92家 [1] - 2025年以来新增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2家 [2] - 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3家 特色型平台22家 国家5G工厂80家 数量均位列全国第5 [1] 行业地位与指数表现 - 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发展指数居全国第6位 [1] -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从"十四五"之初的全国第15位跃居全国第5位 [1] - 连续被评为工业互联网安全深度行活动总体成效突出地区 人才培训成效突出地区 "百城千园行"活动成效明显地区 [1] 平台应用与发展阶段 - 工业互联网平台从单一场景赋能向链式带动 区域覆盖转变 实现从点到面 从线到网的全面升级 [2] - 行业从夯基垒台的起步发展期 逐渐进入到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 [1] - 分层级打造了纵向连接 横向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2] 政策支持与未来方向 - 发展经验包括强化政策牵引 深化平台应用 优化产业生态 强化宣传推广 [2] - 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工业互联网建设 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方向发展 [2] - 建设原则为企业主体 市场带动 [2]
新职业故事丨竞技!看新职业英才如何“逐鹿中原”
新华社· 2025-09-23 20:49
9月19日至23日 我国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 参赛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 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举行 3420名选手围绕106个竞赛项目 同台竞技 "逐鹿中原" 本届赛事中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 新领域赛项占比超50% 请跟随新华社记者的镜头 揭开新技术、新技能的神秘面纱 领略新职业英才的风采 搬运、配送、清洁…… 已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本次大赛设置众多机器人相关项目 "自主移动机器人"便是其中之一 自主移动机器人是 具备自主导航和 执行任务能力的机器人 选手在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比赛中。 比赛项目考察选手 关于自主移动机器人 设计、生产、装配、组建 编程、测试、管理、保养 等各项能力 小巧又可以自己移动的机器人 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广东省展演展示区,自主移动机器人在进行摘果操作演示。 选手在 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比赛中。 人社部近年来陆续发布公告 于2021年新增 "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职业 于2022年新增 "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职业 一台自主移动清洁机器人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赛场运行。 各种形态的机器人 增材制造又被称为"3D打印" 增材制造项目比赛使用的 ...
三旺通信(688618):整体经营情况企稳,期待新领域催化
山西证券· 2025-09-22 18:28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A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整体经营情况企稳 主要业务板块呈现回升态势 有望迎来收入拐点 [1][3] - 工业互联网板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4.6% 产品结构中其他产品收入同比增长96.3% [3]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67% 重点攻克TSN、边缘计算、AI等前沿技术 [4] - 在智慧能源领域保持龙头地位 智能煤矿建设仍处初级示范引领阶段 智能矿井比重不足20% [5] - 智慧交通领域预计2026年高速公路智能化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 年化增长率约13% [6] - 公司正从单一通信产品提供商向场景化软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大量新产品进入送样验证阶段 [4]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1.72亿元 同比增长10.05% 归母净利润0.16亿元 同比下降36.72% [1] - 单二季度营收0.91亿元 同环比分别增长12.89%和13.03% 归母净利润0.08亿元 环比增长1.07%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4/0.78/1.41亿元 同比增长34.7%/77.5%/80.0% [7] - 对应EPS为0.40/0.71/1.28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5.9/37.1/20.6倍 [7] - 2025H1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 智慧能源板块收入8909.77万元 同比增长8.4% [3] 业务板块分析 - 智慧能源收入8909.77万元(+8.4%) 主要由传统电力项目和新能源项目需求带动 [3] - 智慧交通收入3151.15万元(+3.4%) 拥有全系列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3][6] - 工业互联网收入2412.26万元(+64.6%) 受益于智能仓储、智能物流等增量空间较大的行业 [3] - 智慧城市收入785.15万元(-16.8%) 其他行业收入1951.76万元(-0.5%) [3] 产品结构 - 工业交换产品收入13183.43万元 同比增长6.4% [3] - 工业网关及无线产品收入3110.22万元 同比增长11.9% [3] - 其他产品收入916.45万元 同比增长96.3% [3] 发展战略 - 加强海外市场布局 客户由设备商、集成商转向业主、集团公司 [4] - 边缘网关与AI融合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理解和推理 提高产品对各行业的深度适配能力 [4] - 在车载确定性网络、车载多域控制器、车载网关等方面投入开发 [5] - 联合生态伙伴推出制造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 为业主及集成商提供交钥匙工程 [6]
第九届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举行,构建AI时代的智能交互生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2 09:15
论坛概况 - 第九届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暨第二届零距离卓越奖颁奖典礼于9月19日在北京举行 由商业生态联盟 海尔集团和加里·哈默管理实验室联合主办[1] - 论坛主题为"组织智能:构建AI时代的智能交互生态" 吸引全球400多位专家学者及跨国企业代表现场参会[3] - 全球管理界专家包括瑞士IMD学院教授比尔·菲舍尔 彼得·德鲁克欧洲学会会长理查德·斯特劳布等参与探讨AI时代组织智能新未来[3] 人单合一模式演进 - 人单合一模式于2005年由海尔创始人张瑞敏首次提出 历经20年演进成为跨越商业周期的管理范式[5] - 模式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孕育期培育"人的价值最大化"基因 萌芽破土期克服"大企业病" 扎根生长期颠覆传统金字塔结构并去掉1.2万多名中间管理层 开花结果期形成自组织体系[5] - 模式实现从1.0到2.0跃迁:1.0阶段打破企业内部科层制壁垒 2.0阶段通过智能交互生态彰显生态各方创新价值[8] - 海尔通过三次变革推动模式进化:1985年砸冰箱创零缺陷品牌 2005年砸科层制创零距离组织 2025年砸标签创零边界生态[7] 全球影响与认可 - 人单合一模式在海外并购中有效整合业务:日本三洋当年扭亏为盈 新西兰斐雪派克和意大利Candy市场份额及经营绩效大幅提升 美国开利商用冷柜一年实现盈利 通用家电收入五年翻番并于2023年成为全美第一大家电公司[9] - 全球TOP10商学院中9家引入海尔案例 哈佛商学院收录35个案例 海尔成为进入哈佛案例库最多的中国企业[10] - 以人单合一模式为基础的ISO 56012《创新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管理-指南》提案于2025年3月以98%高票通过 成为ISO首次以中国原创管理模式发起的国际标准[10] - 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41万余家企业学习该模式 其中8.2万家已成功复制 全球成立15个人单合一模式研究中心[16] 跨行业应用案例 - 第二届零距离卓越奖吸引全球28个国家95家组织参与 较去年增长近36% 涵盖15个行业 最终41个组织获奖[15] - 拜耳集团2023年引入人单合一模式 构建"动态共享所有权"运营模式 截至2025年年中在全球一半业务中推行 组建超100个先锋团队 目标实现20亿欧元成本节约[15] - 零重力实验室采用自主管理模式 为汉莎航空餐饮实现食物减废的量化改进[15] 产业生态实践 - 海尔智家构建智慧家庭智能交互引擎 通过Uhome大模型驱动全球超级智能体 Leader懒人三筒洗衣机经8000多万次交互 上市7天预约8.8万台 交付近20万台[17] - 盈康一生与广州实验室共创全球首个呼吸系统百万队列全自动化样板库 实现-80℃单次入库4800份样本 联合共创2款全球首创产品及5项标准 脑机接口治疗帕金森临床应用使患者跨省就医率达83%[17] - 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90万家企业 覆盖20大行业 汇聚30多万开发者 连接5000多家生态伙伴[18] 生态联盟建设 - 论坛成立"零距离卓越联盟" 旨在汇聚全球创新实践组织 促进跨行业跨地区经验共享与资源协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