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餐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门店1624家,一心想IPO的老乡鸡,能否港交所圆梦?
搜狐财经· 2025-07-09 21:28
公司IPO进展 - 公司于7月7日更新港股招股书并二次递表港交所[1] - 此前曾多次冲击A股IPO未果 包括2022年5月、10月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 2023年8月自愿撤回A股上市申请[5] - 转战港股与当前港股消费板块表现亮眼有关 今年以来蜜雪集团、古茗等多只消费股成功登陆港交所[5] 公司经营数据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拥有1564家门店(911家直营+653家加盟) 覆盖58个城市和9个省份[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总数增至1624家[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68亿元、4.03亿元和4.39亿元[3]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同比增长9.9%至21.20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9.5%至1.85亿元[3] 市场地位与产品 - 以交易总额计 2024年在中国中式快餐行业市场占有率为0.9% 排名第一[4] - 招牌产品为鸡汤及鸡类菜品 2025年前四个月直营店与加盟店人均消费额分别为28元和29.2元[4] 扩张战略与挑战 - 优势区域集中在华东市场 安徽省门店750家占总数的48%[7] - 加盟模式推动扩张提速 2022-2024年加盟店数量从118家增至565家[7] - 计划未来三年每年新开150至180家直营店 并加强供应链布局支持扩张[8]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中式快餐连锁化率仅为32.5% 远低于西式快餐的67.9%[8] - 面临米村拌饭(1855家门店)、乡村基等品牌的全国化竞争[8] - 行业正从"强区域、弱全国"向全国化发展 多个品牌突破千店规模[8]
业绩增速骤降、屡次被罚,“家族企业”老乡鸡四年五闯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19:42
上市进程 - 公司于2024年7月7日更新港股招股书,由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此前1月3日递交的招股书已失效 [1][3] - 此次募资用途包括加强供应链布局、扩大门店网络、提升IT能力、品牌推广及营运资金等五个方面 [3] - 此前曾三次尝试A股IPO未果,2022年5月首次提交沪市主板申请,2023年8月主动撤回,转战港股主要因时间安排与战略发展不符 [3] 股权结构 - 公司为典型家族企业,束小龙(创始人束从轩之子)现任执行董事兼CEO,与胞妹束文及配偶董雪合计持股92.02% [4][5] - 束小龙于2003年创立首家"肥西老母鸡"门店,2012年更名为"老乡鸡"以拓展省外市场 [3] 经营数据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在全国58个城市拥有1564家门店,其中48%集中在安徽,加盟店数量从2022年118家增至653家,直营店从1007家缩减至911家 [7] - 2022-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和62.88亿元,增速从58.38%降至11.27% [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和4.09亿元,增速从86.67%降至9.07% [8] - 毛利率从2022年20.3%波动至2024年22.8%,显著低于同行小菜园同期66%以上的水平 [9] 单店运营 - 2024年单店日均销售额1.51万元,高于行业五大竞品1.08万元的平均水平 [10] - 平均翻座率4.4次,高于行业平均4.0次 [10] - 但直营店人均消费从2022年29.7元降至2024年27.5元,加盟店从31.5元降至28.9元 [10][11] 食品安全 - 2022-2024年间13家直营店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涉及过期食材、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共受13项行政处罚 [1][12] - 典型案例包括上海凯旋路店因使用过期鸡油被罚没8.6万元 [12][13]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857条投诉,涉及食品卫生和服务质量等问题 [13]
老乡鸡再次递表港交所
经济观察报· 2025-07-09 18:02
上市进程 - 公司于2024年7月7日更新港交所招股说明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海通国际 [1] - 公司曾于2022年5月申请A股上市,2023年8月撤回申请,2024年1月转战港股 [1] - 截至2024年7月尚未通过港交所聆讯 [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成立于2003年,前身为"肥西老母鸡",2012年更名"老乡鸡" [1] - 2024年以0.9%的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中式快餐行业第一,在快餐行业整体排名第八 [1] - 核心菜品包括肥西老母鸡汤等,售价主要在12-17元之间 [1] 供应链与门店网络 - 拥有三个养鸡场、两个中央厨房和八个配送中心,主要分布在安徽、上海 [2] - 计划在合肥开发新中央厨房,预计2027年完工 [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拥有1564家门店,其中直营店911家,加盟店653家 [2] - 2022-2024年直营店数量从1007家降至914家,加盟店从118家增至565家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 [3]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4.09亿元 [3] - 2025年前4个月营收21.2亿元,同比增长9.84%,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7.41% [3]
老乡鸡更新招股书,中式快餐第一股真的要来了吗
和讯网· 2025-07-09 14:38
上市进展 - 公司更新港股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计划7月9日启动非交易路演,交易规模约1.5亿美元 [1] - 公司于2025年1月3日首次递交港股上市申请,7月3日失效后5天内立即更新招股书重新递交,显示强烈上市意愿 [1] 品牌发展与营销 - 公司通过2020年"土味"发布会成功破圈,实现从区域性品牌向全国品牌的转型,进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多个省份 [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拥有1564家门店(911家直营店+653家加盟店),2022-2024年平均每年新增118家门店 [2] - 2024年以0.9%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中式快餐行业第一 [4] 财务表现 - 2022-2025年前4个月营业收入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和21.2亿元 [2]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68亿元、4.03亿元、4.39亿元和1.85亿元 [2] 门店扩张策略 - 公司采取直营+加盟双模式扩张,但直营店数量持续缩减(从2022年1007家降至2025年911家),加盟店快速增加(从118家增至653家) [4][5] - 安徽省直营店数量连续下滑(606→617→460→447家),显示大本营市场趋于饱和 [5][6] - 安徽省直营店服务顾客总数在2024-2025年前4个月出现下滑 [6] 标准化与供应链 - 公司是中国首批实现全价值链标准化的中式快餐企业,唯一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7][12] - 拥有3个养鸡场、2个中央厨房和8个配送中心,实现从养殖到配送的全环节供应链 [12] - 通过自动化设备(烹饪机器人等)和标准化程序确保出品质量稳定 [12][13] 菜品与透明度 - 公开承认使用预制菜,披露菜品结构:70.6%现做、27.7%半预制、1.7%复热预制 [18] - 发布677页《老乡鸡菜品溯源报告》,覆盖1218家餐厅226个SKU,建立行业透明度标杆 [22] - 曾因食品安全问题被处罚(2022年上海店使用过期鸡油被罚8万元) [14] 行业挑战 - 中式快餐标准化难度高于西式快餐,因品类丰富、烹饪步骤复杂(如炒包菜需2步vs汉堡仅需加热) [9][10] - 多数中式餐厅选择现场烹饪而非料理包,对人员要求更高 [11] - 行业头部品牌肯德基/麦当劳门店数量已达6000-10000家,远超中式快餐 [7] 未来发展 - 公司在中餐标准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全国扩张仍面临挑战,优势区域集中在安徽及华东 [22] - 需解决跨区域增长问题以实现"中式快餐一哥"目标 [22]
三万多家猪脚饭,和打工人一起“北漂”
36氪· 2025-07-09 08:40
四年前,洪嘉敏完成了一次颇具潮汕地域特色的"传承",但传承的不是香火,而是一个餐饮品牌。 事情要追溯到1997年的北京。当时的唱片公司老板、后来的中关村董事长、著名企业家许钟民在北京建国门外开出了一家高端潮式餐馆"潮好味"。 在那个物流尚不发达的年代,"潮好味"率先从潮汕地区空运新鲜食材,在京城一炮打响了名头,陆续开出七家分店。 后来二十多年里,许钟民在商海几经浮沉,潮好味也逐渐关停,直到2021年。 那一年,许忠民把潮好味商标无偿赠予了潮汕同乡、90后创业者洪嘉敏。重启后的"潮好味"以"高端餐饮+中式快餐"双线作战,衍生出潮好味·金奖猪脚 饭。 而在这个颇为曲折故事的背后,是猪脚饭从一道具有地域特色的米饭快餐,逐渐走向全国并自我迭代。 如今,这个品类已催生出三万多家相关企业,成为无数打工人心目中的快餐顶流。 一碗饭,一座城,每五家猪脚饭就有一家开在深圳 1980年代,年轻的许钟民从报纸上看到"深圳要取消统购统销"后,决定去深圳倒腾粮油生意。而在当时,深圳第一批开店卖猪脚饭的人,很多都来自两百 多公里外的揭阳市隆江镇。 他们中不少人或许还买过这位"老乡"的大米。 店里卤水也并不只有猪脚。猪耳、鸡爪、鸡腿、鸭肉 ...
企业赴港上市势头不减机构看好港股投资三条主线
中国证券报· 2025-07-09 04:50
港股IPO市场动态 - 2025年下半年港交所已收到约200份上市申请,7月1日至8日有14家公司更新IPO进展,其中2家新递交招股书[1]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完成42宗IPO,募资1070亿港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22%,暂列全球第一[2] - 申请IPO企业数量较年初倍增,包括中东和东南亚企业,反映港股吸引力提升[2] - 消费和科技企业是IPO主力,如老乡鸡(1564家门店)和星源材质(全球干法隔膜出货量第一)[2][3] 港股市场改革与流动性 - 港股改革措施包括优化互联互通机制、纳入REITs、兼容"T+1"结算、增加海外认可交易所等[3]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将有80只新股上市融资2000亿港元,较此前预测(1300-1500亿)大幅提升[4] - 南向资金7月前5日净流入211亿港元,年初至今净流入突破7500亿港元[4] - 港股通持仓占比从2017年3月的1 8%升至2025年6月的12 0%,预计将持续提升[5] 二级市场表现与投资机会 -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6月以来呈现区间震荡,但下行压力较小[6] - 中期港股仍是价值洼地,建议配置低波红利资产底仓,关注恒生科技、互联网、创新药等板块[6] - 消费板块因政策刺激和低估值受关注,重点布局医药和可选消费行业[7] - 东吴证券认为回调后增量资金可能入场,增配红利资产和低估个股成共识[7]
冲击港股“中式快餐第一股” 安徽“老乡鸡” 欲“飞”港交所
深圳商报· 2025-07-09 02:11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安徽老乡鸡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肥西老母鸡",成立于2003年,创始人束从轩为退伍军人出身的家禽养殖户 [1] - 公司最初在安徽省合肥市开设首家门店,主打菜品为"肥西老母鸡汤",2012年完成品牌升级并更名"老乡鸡" [1] - 产品线涵盖以鸡肉、猪肉、牛肉及蔬菜、米面、水产品为原料的菜品,包括招牌鸡汤、香辣鸡杂、农家蒸蛋等特色菜及面食、粥品、饮料 [1]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交易总额计,公司在中式快餐行业市场份额达0.9%,排名第一;在中国快餐行业整体市场份额0.5%,排名第八 [1]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中式快餐店品牌 [1] 资本运作 - 2022年5月曾向上交所递交A股IPO申请,2023年8月撤回;2024年1月转战港股并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2024年7月更新招股书冲击"中式快餐第一股" [1] 经营模式 - 2020年开始探索加盟模式,形成"直营+加盟"双轨制网络 [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门店总数达1564家(直营911家/加盟653家),2025年新增85家门店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8% [2]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4.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7.4% [2] - 2025年前4个月营收21.2亿元(同比+9.84%),净利润1.74亿元(同比+7.41%) [2]
“家族企业”老乡鸡再闯上市:业绩快速增长,有股东临场退出
搜狐财经· 2025-07-09 00:17
上市历程 - 公司于2025年1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此前曾在2022年5月计划在A股上市并预披露招股书,原计划募资12亿元[1] - 2023年8月公司撤回A股上市申请,原因是预期时间与战略发展及融资计划不一致[3] - 2025年7月7日公司更新招股书再次报考港交所主板上市[1]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变动 - 2024年发生多项工商变更,注册资本从3.6亿元减少至3.39亿元,后又增至10.36亿元,最终调整为6.96亿元[6][8] - 2024年多家投资机构退出股东行列,新增AJS Family Holding Limited为股东[6] - 2024年高管团队大调整,多名董事及高管退出,仅剩束小龙和倪荣广[7] - 创始人束从轩于2023年11月退任所有职务,其子女束小龙(持股70.78%)和束文(持股15.02%)成为主要控制人[5][1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20]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4.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7%[20]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21.20亿元,净利润1.74亿元[20] - 毛利率从2022年的20.3%提升至2024年的22.8%[21] 业务运营 - 截至2025年4月拥有1564家门店,其中直营店911家,加盟店653家[20] - 安徽省门店占比48%(750家),覆盖全国9个省58个城市[20] - 在中式快餐行业市场占有率0.9%,排名第一;快餐行业整体排名第八[20] - 拥有2个中央厨房和8个配送中心,388家门店配备自动化烹饪设备[22][23] 募资用途 - 计划用于加强供应链布局,扩大门店网络[23] - 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及数字化系统升级[23] - 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23] - 规划建设新中央厨房,设计年产能10万吨以上,预计2027年完工[23]
老乡鸡冲击港股IPO,毛利率远低于同行,客单价整体走低
深圳商报· 2025-07-08 23:0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中式快餐店品牌,以交易总额计,2024年在中式快餐行业市场占有率为0.9%,排名第一,在中国快餐行业市场占有率为0.5%,排名第八 [1]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在中国55个城市拥有1,564家门店,包括911家直营门店和653家加盟门店,覆盖9个省 [1] - 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董事长束小龙、束文及董雪合计持股占比高达92.02%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分别实现营收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和21.20亿元,年内利润分别约为2.52亿元、3.75亿元、4.09亿元和1.74亿元人民币 [2] -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0.3%、23.3%、23.4%和24.2%,呈现上升趋势,但明显低于同行(小菜园毛利率65%以上,乡村基毛利率超过56%) [3] - 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四个月,公司自其他录得0.8%的较低毛利率,主要由于实施品质控制政策后以较低价格出售不合规格的货品 [3] 业务模式 - 公司采用全产业链模式致其原材料成本占比长期超37%,造成毛利率偏低 [3] - 2020年正式开放加盟,加盟店数量占比超过三成,但对收入的贡献不足两成 [3] - 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来自加盟店的收入分别为1.74亿元、2.74亿元、7.17亿元以及4.09亿元 [3] 运营指标 - 加盟店毛利率明显低于直营店,由2022年的28.9%降低至2023年的23.9%,2024年进一步下降至20.1% [4] - 直营店的客单价从2022年的29.7元下降至2025年4月底的28.0元,加盟店的客单价则从31.5元降至29.2元 [4] - 2025年4月30日数据显示,安徽省内直营店翻座率为5.7,其他地区直营店翻座率4.6,安徽省内加盟店翻座率为3.7,其他地区加盟店翻座率仅为3.1 [4] 上市计划 - 公司于7月7日更新港交所招股书,此前曾在2022年5月尝试在A股上市,计划募资12亿扩建华东总部及700家新店 [1] - 2023年8月主动撤回A股上市申请,转而将目光投向港交所 [1] - 此次IPO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加强一体化供应链布局、扩大门店网络、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等 [2] 区域表现 - 公司存在区域依赖症,安徽收入占比70.65% [1] - 省外8家子公司净亏1.62亿元 [1]
老乡鸡更新招股书:中国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今年前四个月营收超21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7-08 09:30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LXJ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老乡鸡),正在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2003年首家"肥西老母鸡"快餐店于安徽合肥开业,2020年开始探索加盟模式,形成"直营+加盟"门店网络 [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拥有1,564家门店(911家直营+653家加盟),覆盖55个城市和9个省;截至2025年6月30日增至1,624家 [2] - 是中国首批在各个核心运营环节实施标准化的中式快餐公司之一 [2]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交易总额计算,在中国中式快餐行业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0.9%),在中国快餐行业排名第八(市场占有率0.5%) [3] - 2024年前四个月服务顾客9,200万人次 [3] - 以2024年交易总额计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市场份额2.2%),约为第二大市场参与者的2.5倍 [4] - 在华东地区拥有1,345家餐厅,占餐厅总数的86.0% [4] 区域扩张 - 安徽省餐厅数量占比从2022年12月31日的59.4%降至2025年4月30日的48.0% [4] - 华东中式快餐市场规模预计将以10.3%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增至4,626亿元 [3] 运营效率 - 2024年单店日均销售额1.51万元,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000元以下)和五大中式快餐公司平均水平(1.08万元) [4] - 2024年平均翻座率4.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以下)和五大中式快餐公司平均水平(4.0) [4] 供应链优势 - 中国唯一一家全产业链布局(涵盖养鸡、中央厨房和餐饮服务)的主要中式快餐公司 [5] - 中国首家及唯一一家实施全面可追溯系统的中式快餐公司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安徽拥有3个养鸡场,2个中央厨房,全国布局8个配送中心 [5] 数字化能力 - 中国首批在全价值链采用数智化的中式快餐公司之一 [5] - 2016年和2020年分别建立内部IT中心和数字化增长部门 [5] - 构建了以"人、货、场"为核心的一体化数字系统 [5] 会员体系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拥有约2,760万名注册会员(1,220万名活跃会员+50万名付费会员) [6] - 活跃会员平均下单8.4次/年,付费会员平均每月购买5.9次 [6] - 2024年注册会员及付费会员人数在中国中式快餐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6]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和62.88亿元 [6] - 2024年前四个月营收同比增长9.9%至21.20亿元(2023年同期19.29亿元) [6] - 2022年至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68亿元、4.03亿元和4.39亿元 [6] - 2024年前四个月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9.5%至1.85亿元(2023年同期1.69亿元) [6] 资本结构 - IPO前加华资本持有4.98%股份,是唯一一家机构投资方 [7]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供应链布局、门店网络扩张、信息技术升级、品牌推广和营运资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