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油气开采
icon
搜索文档
上任首月,中海油董事长张传江烧了哪“三把火”?
搜狐财经· 2025-07-08 10:34
公司新任董事长履职情况 - 张传江于6月6日接任中海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至7月6日履职满一个月 [1] - 新任董事长此前在大唐集团主导火电向"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模式"转型,具备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融合经验 [1] 能源转型战略方向 - 强调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重点培育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及CCUS技术研究 [1] - 提出打造"风光储氢"绿色能源生产基地,结合海上风电制氢、管道掺氢输送、天然气掺氢发电等项目,建设综合能源基地 [4] - 推动"气化长江""气化珠江""气化运河""气化沿海"工程,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9] 增储上产与主业发展 - 调研中反复强调增储上产,要求做强勘探"龙头",锚定大中型油气田方向,提升储量管理能力 [6] - 要求陆上天然气业务锚定增储上产目标,优化管控模式并加强产业链协同 [6][7] - 研究总院需聚焦增储上产和科技攻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4] 海外业务与国际化布局 - 海油国际需优化海外资产布局,加强国际合作与对标管理,实现海外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 运营效率提升措施 - 天津片区调研时提出降本提质增效、精益管理、技术创新等要求,强调规模化、集约化开发 [2] - 天然气业务需多措并举实现全产全销,为产能释放提供保障 [7] - 气电集团需做好迎峰度夏/冬保供工作,确保关键时期能源供应稳定 [7] 科技创新与前瞻布局 - 在党代会要求加大前瞻性研究力度,抢占未来产业先发优势 [2] - 研究总院需加强装备自主研发能力 [4]
ST新潮将被冠*ST:审计风暴下的油气龙头何去何从?
新浪证券· 2025-07-07 16:00
2025年7月5日,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新潮(维权)")发布公告称,因2024年度财务 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将于7月8日复牌后变更为"*ST新潮",实施退市 风险警示。这场由审计问题引发的风暴,将这家油气开采巨头推向风口浪尖。 审计"非标"触发退市红线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若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 意见的审计报告,将触发退市风险警示。尽管ST新潮延期两个月,于7月5日披露了2024年年报及2025 年一季报,但审计机构对营业收入、油气资产、职工薪酬等关键科目的质疑,仍导致其被"戴帽"。 数据显示,ST新潮2024年营业收入83.62亿元,同比下降5.50%;归母净利润20.36亿元,同比下滑 21.57%。连续两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负,叠加审计"非标",公司财务健康度遭市场质疑。 逼宫监事会上演内斗 除财报披露问题之外,ST新潮部分股东之间上演的一波"宫斗"也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责任编辑:AI观察员 6月19日,6名合计持股超10%的股东发难,向ST新潮董事会提交提请函,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董 事会、监事会提前换届的 ...
A股可燃冰概念午后拉升,海默科技迅速涨超8%、广州发展跟涨,纽威股份、潜能恒信等个股跌幅收窄。
快讯· 2025-07-07 13:04
可燃冰概念股表现 - A股可燃冰概念板块午后出现拉升行情 [1] - 海默科技股价迅速上涨超过8% [1] - 广州发展跟随上涨 [1] - 纽威股份和潜能恒信等个股跌幅收窄 [1]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OPEC联盟8国宣布超预期增产,实际增产效果有待观察-2025070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6 1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OPEC联盟8国宣布超预期增产,实际增产效果有待观察;上游板块油价下跌,自升式钻井日费下跌;炼化板块海外成品油裂解价差下跌,烯烃价差涨跌不一;聚酯板块PTA盈利下跌,涤纶长丝盈利下跌;看好聚酯头部企业、炼化优质公司、乙烷制乙烯企业、油公司和海上油服公司 [4] 各部分总结 本周观点及推荐 本周思考 - OPEC联盟8国于7月5日宣布8月产量在7月基础上增产54.8万桶/天,并确认全额补偿自2024年1月以来的过量生产 [4][5] - 4月8国原油产量合计约3110万桶/天,环比下滑21万桶/天;5月合计约3135万桶/天,仅增长25万桶/天,实际增长低于预期 [4][8] - 近两年减产使OPEC产能下滑,剩余产能较大,产量有反弹空间,但因资本开支新增投入低且部分国家需减产补偿,短时间难以快速提升,后续产量仍会持续提升,但实际增产效果有待观察 [4][8] 投资观点 - 看好聚酯头部企业【桐昆股份】、【万凯新材】;建议关注炼化优质公司【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中国石化】;看好【卫星化学】;推荐【中国石油】、【中国海油】;推荐【中海油服】、【海油工程】 [4][13] 上游板块 Brent原油价格下跌 - 至7月4日收盘,Brent原油期货收于68.3美元/桶,环比增长0.78%;WTI期货价格收于66.55美元/桶,环比增长1.57%;周均价分别为68.19和66.31美元/桶,涨跌幅分别为 -0.25%和0.91% [4][18] - 6月27日,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19亿桶,比前一周增长384.4万桶,比过去五年同期低11%;汽油库存总量2.32亿桶,比前一周增长418.8万桶,比过去五年同期低1%;馏分油库存量为1.04亿桶,比前一周下降171万桶,比过去五年同期低21%;丙烷/丙烯库存增加304万桶;石油战略储备4.03亿桶,环比增加23.7万桶;商业石油库存总量增加936万桶 [20] - 至6月27日当周,炼油厂开工率94.90%,与前一周相比上涨0.20% [22] - 至6月27日当周,美国原油及成品油的净进口量下降40万桶/天,较之前一周增加332万桶/天,较去年同期增加250万桶/天 [24] - 7月3日,北美天然气价格期末收于3.41美元/百万英热,较上周下跌9.07%;当前布伦特原油与天然气价格比约为20.18(百万英热/桶),历史平均为24.32(百万英热/桶) [27] 美国原油钻机数环比减少 - 6月27日,美国原油产量为1343万桶/天,环比持平,同比增加13万桶/天 [28] - 7月4日,美国钻机数539台,环比减少8台,同比减少46台;加拿大钻机数151台,环比增加11台,同比减少24台;美国采油钻机425台,环比减少7台,年减少54台 [31] - 2025年6月全球钻机数共1600台,较上月环比增加24台,较去年同比减少107台 [32] 全球油服日费 - 截至7月3日,自升式平台250 -、361 - 400英尺水深日费分别为75312.66、108608.91美元,环比分别持平以及下跌2133.33美元,半潜式平台3001 - 5000英尺水深日费为325000美元,环比持平 [36] - 自升式平台250 - 英尺水深使用率为68.06%,环比下跌4.17%,半潜式平台3001 - 5000水深使用率为50% [36] 权威机构对全球原油市场的判断 - IE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加72万桶/天(下调2万桶/天),2026年增加74万桶/天(下调2万桶/天);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量增加180万桶/天(上调20万桶/天),达到1.049亿桶/天,2026年增加110万桶/日(上调13万桶/天);全球石油库存连续第三个月上升 [39][40] - OPEC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9%,2026年为3.1%;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130万桶/天,至10513万桶/天,2026年增长128万桶/天,至10628万桶/天;2025年非DoC石油供应量增长81万桶/天,至5401万桶/天,2026年增长73万桶/天,至5474万桶/天;2025年4月OECD石油总商业库存环比增长470万桶至27.39亿桶;预计2025年对DoC原油需求量为4270万桶/天,2026年为4320万桶/天 [41][42] - EI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消费量增加79万桶/天(下调18万桶/天)至1.035亿桶/天,2026年增加105万桶/天(上调15万桶/天)至1.046亿桶/天;2025年全球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产量增加155万桶/天(上调17万桶/天)至1.044亿桶/天,2026年增加79万桶/天(下调51万桶/天)至1.051亿桶/天;2025年OPEC原油产量增加27万桶/天为2701万桶/天,2026年增加8万桶/天至2709万桶/天;2025年美国原油产量平均1342万桶/天,2026年增至1337万桶/天;2025年原油均价为66美元/桶,2026年为59美元/桶;2025年美国天然气均价为4.00美元/百万英热,2026年为4.90美元/百万英热 [45][46] 炼化板块 炼油产业链 - 2025年6月国内炼油下游主要产品对应原油的价差为1032元/吨,月环比下跌306元/吨,同比上涨257元/吨 [47]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新加坡炼油主要产品综合价差为14.01美元/桶,较之前一周下跌2.46美元/桶 [51]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美国汽油RBOB与WTI原油价差为22.37美元/桶,较之前一周上涨0.53美元/桶,历史平均为24.86美元/桶 [56] 烯烃产业链 - 至2025年7月2日,乙烯CFR东北亚收于850美元/吨,环比持平;周内乙烯产量98.56吨,环比上涨0.73万吨 [59]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石脑油裂解乙烯综合价差164.28美元/吨,较之前一周价格上涨11.06美元/吨 [59]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乙烯与石脑油价差276.72美元/吨,较之前一周上涨24.47美元/吨,历史平均407美元/吨 [62] - 2025年7月2日,丙烯CFR中国收于795美元/吨,较上周同期下跌0.63%;国内环氧丙烷市场震荡下行,华东PP粉料市场现货继续回落 [68]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丙烯与丙烷价差112.50美元/吨,较之前一周上涨15.40美元/吨,历史平均价差为259美元/吨 [68]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丙烯酸与丙烯价差为2140元/吨,较之前一周上涨296元/吨,历史平均价差为4048元/吨 [71]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环氧丙烷与丙烯价差为2005元/吨,较之前一周下跌70元/吨,历史平均价差为5059元/吨 [73]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丁二烯与石脑油价差为466.72美元/吨,与之前一周上涨13.22美元/吨,历史平均为740.00美元/吨 [76] 民营大炼化产品价差 - 展示了布伦特油价与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一期炼化产品价差的相关图表 [79][84] 聚酯产业链 - 截至7月3日,亚洲PX市场收盘861.47美元/吨,周环比下跌2.24%;2025年7月3日,中国PX平均开工率83.9%,亚洲平均开工率72.87%;国内PTA周产能利用率79.13%,较上周 +0.52% [85]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PX与石脑油价差为286.18美元/吨,较之前一周上涨15.80美元/吨,价差历史平均为385美元/吨 [85]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乙二醇价差为141元/吨,较之前一周下跌87元/吨,历史平均为1080元/吨 [87] - 至2025年7月3日周内,华东地区PTA现货市场周均价为4971.4元/吨,环比下跌3.26%;周内国内PTA产量141.60万吨,较上周下跌2.71万吨;下游聚酯周产量153.97万吨,环比下跌0.66% [89]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PTA - 0.66*PX价差为121元/吨,较之前一周下跌22元/吨,历史平均为778元/吨 [89]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涤纶长丝POY价差为1379元/吨,较之前一周下跌144元/吨,历史平均为1400元/吨 [93] - 看好聚酯产业链的上下游一体化企业,未来产业链盈利有望向PTA环节转移 [95]
投资策略专题:深海科技:贯穿下半年的强主题机会
开源证券· 2025-07-05 15:12
报告核心观点 - 深海科技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是贯穿下半年的强主题机会,有望在“十五五”规划中被提级为战略性重点领域 [4][5] 各部分总结 深海科技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 -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和“底线思维”是应对“外部冲击”的核心思路,“深海科技”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 [4][13] - “底线思维”假设对美出口全面归零,需从国内扩大内需及财政刺激、科技创新提振全要素生产力、对其他国家出口和出海三个维度对冲,对应内需消费、“自主可控”科技和军工、对欧洲出口占比高的品种三个确定性方向,“深海科技”是这三大方向的交集 [4][13]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外部不确定性高的当下,“深海科技”是向海图强的政策公约数 [14] 深海科技的提出进一步夯实海洋经济的政策地位 - 政策提出“海洋经济”后引入“深海科技”概念,体现对相关领域持续关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标志我国海洋经济进入第二轮顶层设计阶段 [5][18] - 内陆城镇化空间趋于饱和,国家资源配置向海洋拓展,深海资源开发成新增长支点和战略方向 [5][18] - “深海科技”涵盖深海探测、防护与资源开发,国家重视自主可控的深海装备、材料与智能化系统,推动“数字海洋”“智慧海洋”建设,带动专精特新企业成长 [19] - 深海科技形成国家与地方双轮驱动格局,国家层面在两会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地方如上海、广东等地也有相关规划与部署 [22] - 中国成为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永久成员,提升国际话语权,深海科技纳入“新质生产力”,契合制造业升级与高端装备国产替代趋势,有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顶层驱动因素 [5][24] 深海科技产业链布局 - 核心技术体系为“三深”技术,即深潜、深钻和深网 [6][26] - 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与零部件、能源与动力系统,原材料需耐高压、耐腐蚀,零部件需高精度、抗干扰,目前我国深海材料焊接技术和零部件国产化水平有提升空间,能源与动力系统聚焦燃料电池、推进器系统研发 [6][26][27] - 产业链中游是核心环节,技术壁垒高,涵盖深海探测、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系统集成等,未来发展重心在高端深海装备制造、智能化系统集成与深海工程建设能力提升 [6][26][30] - 产业链下游包括深海资源开发、能源利用、海洋观测、数智化、国防与安全等,深海油气开发和国防产业链相对成熟,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化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处于起步或布局阶段,未来在军民融合、国产替代方向有发展空间 [6][26][32]
年报延期60多天后出炉!审计机构却与上市公司“互撕”,ST新潮将“披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5 13:58
财报披露与审计问题 - 公司2024年财报推迟两个月后于7月4日晚间披露,此前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导致股票自5月6日起停牌 [1] - 审计机构立信所对公司2024年财报和内部控制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主要因无法获取油气资产、职工薪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关键资料的充分审计证据 [1][3] - 公司董事会对立信所的审计结论提出异议,称已提供70批次共1.455万份文件、组织50次访谈并配合376口井的抽样核验 [6] 审计机构变更与争议 - 公司原审计机构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因工作量超出预期请辞,3月20日改聘立信所 [2] - 立信所完成全部审计程序后仍维持无法表示意见的结论,公司称美国审计机构出具的是标准无保留意见 [5] - 上交所4月曾下发监管函,指出立信所已完成审计但公司仍以补充材料为由延迟披露 [5] 退市风险警示与股票变动 - 因2024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自7月8日起复牌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由"ST新潮"变更为"*ST新潮" [1][7] - 若停牌两个月内未披露年报,公司股票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最终在期限截止日7月4日披露 [2][7] 控制权变动与股东行动 - 停牌期间伊泰B股通过要约收购获得公司50.10%股权 [4] - 6月6名股东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监事会提前换届提案 [4]
ST新潮披露2024年年报 公司不认同立信非标审计意见
证券时报网· 2025-07-05 09:51
公司年报披露情况 - 公司在停牌两个月最后时限披露2024年年报 避免退市风险警示 [1] - 此前因未按时披露年报被停牌 若未在两个月内披露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 - 公司持续提供资料试图扭转审计机构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但未果 [1] 2024年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83.62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0.36亿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2.33亿元 同比呈增长趋势 [2] - 资产总额354.22亿元 同比增长5.48% 实现五年连续增长 [2] - 资产负债率36.92% 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2] - 有息负债占资产总额比例14.92% 同比下降5.98个百分点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3.29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15% [2] 油气生产情况 - 2024年油气生产当量2268.1万桶当量 同比增产1.88% [3] - 原油报表产量1555.03万桶 同比下降3.22% [3] - 天然气报表产量713.07万桶油当量 同比增产15.14% [3] 审计意见分歧 - 立信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4] - 审计机构指出公司未提供油气资产账面原值完整资料等关键信息 [4] - 公司表示已提供70批次14553份文件 组织50次访谈 配合376口井抽样核验 [4] - 公司4月30日后9次补充提供资料试图扭转审计结果 [4] - 公司美国子公司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由Forvis Mazars会计师事务所出具 [5] - 公司呼吁客观认识跨境经营中的行业惯例和法律环境差异 [5] - 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将采取措施消除审计意见不利影响 [6] 行业环境 - 2024年国际石油供需总体宽松 WTI原油均价76.55美元/桶 同比下降1.4% [2] - Henry Hub天然气均价2.19美元/MMBtu 同比下降13.78% [2]
ST新潮: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7-05 00:3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股票代码为600777,简称为ST新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3] - 公司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及销售,所有油气资产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二叠纪盆地 [4] - 公司主要产品为美国德克萨斯州低硫、轻质、高品质原油及其伴生天然气 [4] - 公司通过子公司架构持有100%权益的国内外多家企业,包括中国境内的佳木斯新潮纺织、北京墨鑫国际能源投资等,以及美国德克萨斯州的Xinchao US Holdings Company等 [4] 行业环境 - 2024年国际油气价格小幅回落:WTI原油月均价76.55美元/桶,同比下降1.40%;Henry Hub天然气月均价2.19美元/MMBtu,同比下降13.78% [3] - 2024年美国钻机规模和钻井活动下降:月均运行钻机599台,同比减少12.81%;全年钻井数量15,822口,同比下降13.49%;累计钻井2.49亿英尺,同比下降12.63% [4] - 美国上游油气行业并购活跃,包括Diamondback Energy以260亿美元收购Endeavor Energy Resources等重大交易 [4]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合并净利润20.36亿元人民币,全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 [2] - 2024年营业收入83.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0% [8]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64%,同比下降4.63个百分点 [1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2993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59% [10]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余额为-25.39亿元人民币,因此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 [2] 业务运营 - 原油和天然气销售以NYMEX WTI和Henry Hub为基准价格,根据地区市场差价调整 [7] - 钻井作业采用外包模式,委托专业油服公司提供服务 [6] - 开采流程分为油气水分离和污水处理两个阶段,污水大部分循环利用 [6] - 公司通过年度资本开支计划指导采购和运营,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开采策略 [6]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总资产354.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8% [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未披露具体数据 [8] - 分季度数据显示,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低,为19.32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最高,为22.24亿元人民币 [10] 股东情况 - 截至2024年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8,880户 [10] - 前十大股东中宁波国金阳光股权投资中心持股比例最高,为4.56% [11] - 部分股东股份存在质押或冻结情况 [11]
ST新潮: 第十二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5 00:33
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 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表决结果为同意6票、反对1票,独立董事赵庆反对理由为经营业绩及油气资产表述缺乏外部审计支持[1] - 《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获通过,表决结果6:1,反对意见聚焦经营业绩、油气资产及内控表述的审计依据不足[2]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以6:1通过,独立董事反对原因与前述议案一致,涉及营业收入及油气资产数据的审计时效性问题[4] 公司治理与内控 - 《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获6:1通过,独立董事认为内控机制需完善但未否认整改措施,审计委员会则肯定其真实反映内控现状[4] - 公司拟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以适应2024年新《公司法》要求,表决结果7:0[11][12] - 修订《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6项制度,涉及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关键领域,全票通过[12] 经营与风险管理 - 全资子公司Moss Creek获准开展原油及天然气套期保值业务,规模不超过已探明在产储量的90%,期限24个月[6][7]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全票通过,董事会认为其内容符合监管要求并真实反映经营状况[8] 审计与财务争议 - 独立董事赵庆对7项议案投反对票,核心矛盾为审计机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未提供充分结论,涉及经营数据、油气资产及内控审计[1][2][4][7][10][11][13] - 《对会计师事务所履职情况评估报告》6:1通过,独立董事指控立信未履行勤勉义务且拒绝沟通[9][10] 其他审议事项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获全票通过,公司拟不进行利润分配[5] - 董事及高管薪酬方案通过,涉及回避表决条款[5] - 《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6:1通过,反对意见仅针对业绩表述部分[7]
ST新潮: 董事会关于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涉及事项的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7-05 00:33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事项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新潮能源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主要涉及油气资产管理、职工薪酬管理、特许权使用费和小权益主开采利益计量与支付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1] - 无法表示意见的具体原因包括:未提供油气资产账面原值完整资料、未提供职工薪酬支出相关员工花名册和明细、未提供矿产特许权使用费和小权益主开采利益的完整资料[1] 油气资产相关事项 - 公司油气资产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会计核算基于美国会计准则和行业惯例,以单项AFE和单项Cost Center为对象进行核算和管理[2] - 公司提供了70批次共14,553份文件资料,组织50次访谈,配合现场抽样核验376口井[2] - 截至审计报告出具日,公司已提供以单项AFE和单项Cost Center为对象的所有油气资产详细清单和资产台账[3] - 美国子公司实际运营油井数量为1,536口,其中在产井1,131口(Moss Creek 739口,Hoople 392口),大于德州铁路委员会网站统计的783口[4][5] 职工薪酬相关事项 - 公司职工薪酬涉及跨境经营特点,外籍员工占比高,提供详细薪酬信息可能违反美国隐私保护法律[9][10] - 2024年公司人均创收3,074万元人民币,人均创利748万元人民币[11] - 管理费用税前薪酬总额4.21亿元人民币,人均税前薪酬154.70万元人民币(约21.74万美元),管理费用占营业总收入7.29%,员工薪酬占营业收入5.03%[11] 营业收入相关事项 - 美国子公司营业收入为油气销售净收入,等于总销售收入扣减矿产特许权所有人和小权益主分成[11] - 立信向美国子公司全部客户发出17份境外询证函,总金额15.91亿美元,覆盖2024年度100%油气销售收入,全部收到回函[12] - 3家客户函证差异合计41.38万美元,仅占函证总金额0.026%,差异金额已在2025年一季度全额收回[12][13] - 公司提供2024年度4,000余位矿产所有人和小权益方的明细表,立信抽样74份,金额8,575万美元,占全部扣减项4.58亿美元的20%[15] 子公司管理制度修订 - 2024年10月修订的《子公司管理制度》删除部分具体规定,改为原则性规定,但公司认为仍保持对子公司的有效控制[17] - 修订后的制度强调子公司需遵守所在地区法律法规,境外子公司应聘请当地律师事务所作为常年法律顾问[19] - 公司通过一系列基本管理制度和具体规章实现对子公司的管理规范,包括《财务核算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等[18][19] 公司后续措施 - 公司将强化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内部自查和内部控制管理[20] - 推进《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的常态化培训学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