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材料
搜索文档
A股三季报业绩暖意足电子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明显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05:06
A股三季报整体业绩概况 - 截至10月26日,A股共有1311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773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58.96% [1] - 在已披露公司中,63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437家超过30%,183家超过100% [1] - 10月26日晚间,223家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10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幅超过10% [1] 行业业绩表现 - 建筑材料、钢铁、电子、有色金属、电力设备、非银金融、计算机、商贸零售等板块业绩增长明显 [1][3] - 建筑材料、钢铁、电子等板块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 [3] - 普钢、渔业、动物保健、工程咨询服务、光学光电子、水泥、焦炭、风电设备等子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 [4] - 半导体、农产品加工、玻璃玻纤、电视广播、通信设备、种植业、食品加工等子板块业绩表现不俗 [4] - 房地产、美容护理、传媒、轻工制造、煤炭、汽车等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 [4] 上市公司分红情况 - A股共有60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度分红方案,其中42家公司每10股拟派发现金股利超过1元(含税) [1] 重点公司业绩亮点 - 正海磁材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9.73亿元,同比增长30.5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28亿元,同比增长20.46% [2] - 正海磁材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9.16亿元,同比增长50.76%,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增长189.72% [2] - 宝丰能源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355.45亿元,同比增长46.43%,实现归母净利润约89.5亿元,同比增长97.27% [2] - 寒武纪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6.05亿元,同比大幅扭亏 [3] - 华工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38亿元,同比增长22.62%,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21亿元,同比增长40.92% [5][6] 公司业绩增长动因 - 正海磁材业绩增长主要系主营业务销量增加及稀土价格上涨所致 [2] - 宝丰能源业绩变动原因为内蒙古烯烃项目投产,产能增加,烯烃产品产销量增加 [2] - 寒武纪业绩变动主要系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收入大幅增长 [3] - 当升科技磷酸(锰)铁锂产品销量同比实现跨越式提升,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产品具有高能效、长寿命、高安全等性能特点 [4] - 华工科技激光+智能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53亿元,大功率激光设备收入利润增长明显,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产品竞争力加强 [6] 市场反应与公司动态 - 部分千亿市值绩优股如宝丰能源、同花顺、洛阳钼业、紫金矿业、东方财富等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 [2] - 部分千亿市值绩优股发布三季报后,股价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 [2] - 宝丰能源在10月24日收盘股价报18.1元/股,涨幅4.62%,市值为1327亿元,年内累计涨幅12.12% [2] - 寒武纪在10月24日收盘股价报1525元/股,涨幅9.01%,市值为6431亿元,年内累计涨幅131.76% [3] - 部分公司发布三季报后,获机构密集调研,机构关注业绩增长原因、产品市场前景及竞争力等问题 [4]
当升科技:全固态电池用超高镍多元材料和超高容量富锂锰基材料已实现20吨级以上批量供货
证券时报网· 2025-10-26 19:41
公司技术进展 - 全固态电池用超高镍多元材料和超高容量富锂锰基材料已实现20吨级以上批量供货 [1] - 全固态专用高镍多元材料性能接近液态电池水平 电池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 [1] - 半固态正极材料采用超高镍多元体系 可通过针刺及200℃热箱等安全测试 [1] 产品应用与市场 - 半固态正极材料除车用外 还可应用于无人机 eVTOL 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1] - 半固态正极材料已累计实现千吨级出货 [1]
调研速递|当升科技接待东吴证券等超50家机构调研 固态电池材料批量供货 磷酸铁锂出货2.3万吨
新浪财经· 2025-10-26 17:07
调研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24日接受特定对象调研 参与机构包括东吴证券、瑞银证券、野村东方证券、花旗环球证券、华夏基金等超50家国内外机构 [1]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李洪发 副总经理张学全 固态锂电材料研发部负责人邵宗普等 [1] 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9.67亿元 同比增长49.54% [2]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 同比增长8.02% 扣非净利润1.36亿元 同比增长29.36% [2] - 多元材料出货量超过15,000吨 磷酸铁锂业务出货量达23,000吨 同比大幅增加并实现盈利 [2] 固态电池材料进展 - 全固态电池用超高镍多元材料和富锂锰基材料已实现20吨级以上批量供货 电池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 [3] - 半固态正极材料采用超高镍多元材料体系 已累计千吨级出货 广泛应用于无人机、eVTOL、人形机器人等场景 [3] - 新型氯碘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完成数吨级小试线建设 产品进入多家头部客户验证阶段 该复合体系为行业首创 [4] 磷酸铁锂业务与产能规划 - 磷酸铁锂业务前三季度销量同比跨越式提升 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 产线保持满负荷运行 [5] - 攀枝花首期年产12万吨项目已建成投产 磷酸锰铁锂已实现小批量连续出货 [5] - 近70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攀枝花新材料产业基地、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等重大建设及前瞻性技术研发 [5]
厦钨新能与格林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年拟采购45万吨电池原料
巨潮资讯· 2025-10-25 15:15
合作概况 - 厦钨新能与格林美于10月24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通过深度长期合作应对全球超高比能电池材料市场需求与挑战 [2] - 合作基于双方在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原料供应、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领域的优势 [2] 原料供应规模 - 格林美预计在2026年至2028年期间,每年向厦钨新能供应各类电池原料与材料产品15万吨,三年合计供应规模达45万吨 [2] - 具体年度供应品类及数量包括:氯化钴约3.6万吨/年、硫酸镍约3.6万吨/年、四氧化三钴约1.8万吨/年、三元前驱体约3.6万吨/年、碳酸锂/磷酸锂约2.4万吨/年 [2] - 供应品类全面覆盖新能源电池生产核心原料,且均包含回收料,格林美将根据厦钨新能实际需求提供保供支持 [2] 全场景原料供应链合作 - 双方将针对消费电子、动力电池以及低空飞行器、eVTOL、AI、机器人等新兴领域锂电池用材料建立长期原材料供应链合作关系 [3] - 合作材料范围包括三元材料、钴酸锂、固态锂电材料、半固态锂电材料、富锂锰基等产品,以保障厦钨新能在多应用场景下的原料稳定供应 [3] 全球产能与资源布局协同 - 合作领域涵盖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绿色镍资源开发、动力电池及消费类电池原料与材料制造等 [4] - 双方将通过技术攻关、产业链供应合作及资本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技术与资本深度融合 [4] - 目标是在保障供应稳定性的同时打造成本优势,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体化产业链,并通过循环再造产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满足全球碳足迹认证要求 [4] 前瞻性技术联合研发 - 技术合作将聚焦电池核心材料创新,具体针对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固态锂电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等产品 [5] - 合作内容包括正极材料现有技术升级与未来前瞻性技术开发、认证,旨在通过建立协同研发机制降低生产成本,共同应对终端市场挑战 [5] 高效合作机制保障 - 为确保合作落地,双方将设立对接专班,建立高层互访互议机制与有效沟通机制 [6] - 双方将共同构建市场风险预警、防范与处置机制,以最大限度保护双方利益,升华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6]
芳源股份20251024
2025-10-27 08:31
公司概况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芳源股份(或称方圆股份)[1]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增长原因 * 产销量和产能利用率提升是关键因素 木头项目产能逐步释放 虽利用率约五成 但已覆盖基本折旧摊销和人工成本[2][4] * 高镍二元 NCM等前驱体及硫酸钴销量大幅增加 同比环比均翻倍[3][4] * 硫酸钴产品全部使用回收原料生产 采购成本较低 同时钴价上涨显著提升毛利[2][4] * 日本技术输出项目确认收入5亿日元 贡献利润约2000万[2][4] * 整体价格上涨对毛利有正面影响 其中涨价因素占毛利率提升原因的一半[2][8] 毛利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约为10% 第二季度提升至20%左右 第三季度进一步上升至30%[2][8] * 毛利率增长受益于库存收益和涨价因素 公司通常持有两到三个月的库存量 期间价格几乎翻倍[8][9] 主要产品表现与利润贡献 * 前驱体和硫酸钴各自对利润贡献约一半[2][6] * NCA NCM 高镍等产品三季度毛利水平约为15%-16% 高镍二元因新产能生产毛利不高[2][6] * 硫酸镍结晶业务毛利仍为负值 是当前唯一亏损的产品[6][29] * 碳酸锂业务因全部使用回收料生产 月产量仅400吨左右 产能利用率仅20% 净利润仍亏损[2][6][28] 产能 产量与处理量 * 公司当前每月回收料处理量约为1,500吨 预计年底将达到2000吨 目标2026年每月处理3000-4000吨[2][11] * 预计2025年全年产销量约1.2万吨 2026年目标1.6-1.8万吨[2][11][15] * 前驱体产销量每月1200~1300吨 比上半年明显增加[13] * 碳酸锂计划通过增加外部原料采购 将月产量提高至1000吨以上以改善毛利[2][6][21] * 公司年化产能约为 前驱体34000吨 碳酸锂24500吨[26] 日本技术输出项目 * 三季度确认收入5亿日元 贡献利润约2000万 项目主要成本为人力费用 因此利润占比较高[2][5] * 预计四季度还将确认2亿多日元收入 今年到明年的总收入预计约20亿日元 其中明年的收入可能达到10亿至12亿日元[2][5] 细分市场与竞争优势 * 在机器人领域 高镍二元前驱体主要由公司供应 月供约200吨 占总供应量不到1/3 预计客户需求将持续增长[2][11][24] * 公司技术优势在于处理复杂工艺 如NCA抗体合成和回收粉处理技术 技术复杂难以复制 有信心保持优势至少十年以上[19][20] * 硫酸钴因全部来自回收料且钴价上涨存在溢价 而碳酸锂因提锂技术普遍且产能过剩没有溢价[18] 行业动态与认证进展 * 前驱体行业状况改善 龙头企业开始提价 高镍二元体系(NCA)和NC体系产品需求增长迅速[13] * 公司正在进行NCM体系认证 包括6系和8系的NCM产品 涉及矿新能源 振华和亿纬等客户 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16] * 电池回收市场产能已经过剩 公司倾向于直接购买拆解后的材料[17] 未来展望与策略 * NC产品原计划到2025年12月实现月产量1000吨[14] * 预计2026年整体继续增长 但增速较2025年放缓 目标产销量1.6-1.8万吨 同比增速约50%[11][15] * 硫酸镍业务改善难度大 公司策略是优先使用镍原料生产毛利较高的前驱体 在订单不足时才考虑生产硫酸镍结晶[29][30] * 公司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运作转债事宜 下修转股价以促进转股 目前已回购约2000万股用于转债转股操作[27]
格林美拟与厦钨新能战略合作 打造超高比能电池材料产业联合体
智通财经· 2025-10-24 23:03
合作公告核心 - 格林美与厦钨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超高比能电池材料产业联合体 [1] - 双方旨在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应对全球市场对超高比能电池材料的需求和挑战 [1] 合作领域与产品 - 合作覆盖消费电子、动力以及低空飞行器、eVTOL、AI、机器人等领域的锂电池材料 [1] - 涉及产品包括三元材料、钴酸锂、固态锂电材料、半固态锂电材料、富锂锰基等 [1] 供应协议规模 - 格林美预计在2026年至2028年期间,每年向厦钨新能源供应各类电池原料与材料产品15万吨 [1] - 三年供应协议总量合计为45万吨 [1]
格林美(002340.SZ)拟与厦钨新能战略合作 打造超高比能电池材料产业联合体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23:01
合作公告核心 - 格林美与厦钨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市场对超高比能电池材料的需求和挑战,打造产业联合体 [1] 合作领域与产品 - 合作领域涵盖消费电子、动力以及低空飞行器、eVTOL、AI、机器人等领域的锂电池应用 [1] - 合作产品包括三元材料、钴酸锂、固态锂电材料、半固态锂电材料、富锂锰基等产品的原材料供应链 [1] 供应规模与期限 - 协议期限为2026年至2028年,共三年 [1] - 格林美预计每年向厦钨新能源供应各类电池原料与材料产品15万吨 [1] - 三年合计供应量预计为45万吨 [1]
格林美(002340.SZ):与厦钨新能源签署先进电池原料和材料供应的战略合作协议
格隆汇APP· 2025-10-24 21:37
合作框架与供应规模 - 公司与厦钨新能源于2025年10月24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市场对超高比能电池材料的需求和挑战 [1] - 协议约定2026年至2028年期间,公司预计每年向厦钨新能源供应各类电池原料与材料产品15万吨,三年合计供应总量为45万吨 [1] - 年度供应产品具体构成包括:氯化钴约3.6万吨/年、硫酸镍约3.6万吨/年、四氧化三钴约1.8万吨/年、三元前驱体约3.6万吨/年、碳酸锂/磷酸锂约2.4万吨/年 [1] 合作领域与产品范围 - 双方合作领域涵盖消费电子、动力电池以及低空飞行器、eVTOL、AI、机器人等领域的锂电池材料 [1] - 合作产品类型包括三元材料、钴酸锂、固态锂电材料、半固态锂电材料、富锂锰基等产品的原材料供应链 [1] - 双方将就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固态锂电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等产品及现有与前瞻性技术进行深度合作 [2] 合作目标与机制 - 合作目标是打造超高比能电池材料产业联合体,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1] - 合作机制包括高效整合双方资源与优势,探讨建立资源共享、协同研发的机制,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分享市场经济效益 [2] - 双方旨在共同应对终端市场的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2]
厦钨新能:公司近期与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协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9:16
合作公告概述 - 公司与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框架协议,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1] - 合作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市场对超高比能电池材料的需求 [1] - 合作期限设定为2026年至2028年 [1] 合作范围与内容 - 合作范围涵盖生产制造、市场拓展以及技术研发 [1] - 协议部分条款具有约束力,但具体合作内容和实施细节存在不确定性,需另行签订正式合作协议 [1] 业绩影响评估 - 该协议对公司2025年的业绩影响较小 [1]
格林美、厦钨新能战略合作 开发超高比能电池材料产业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8:19
合作概况 - 格林美与厦钨新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未来三年预计供应电池原料与材料产品合计45万吨 [1] - 具体为2026年至2028年 每年供应15万吨产品 [1] - 年度供应包括氯化钴约3.6万吨 硫酸镍约3.6万吨 四氧化三钴约1.8万吨 三元前驱体约3.6万吨 碳酸锂/磷酸锂约2.4万吨 [1] 合作领域与内容 - 合作覆盖消费电子、动力、低空飞行器、eVTOL、AI、机器人等领域锂电池用材料 [1] - 合作产品包括三元材料、钴酸锂、固态锂电材料、半固态锂电材料、富锂锰基等 [1] - 合作范围超出产品供销 延伸至产品研发、材料原料全球产能布局、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绿色镍资源开发及资本合作 [2] 战略意义与行业背景 - 合作旨在打造超高比能电池材料产业联合体 共同应对全球新能源对资源、性能、碳足迹与资本的挑战 [2] - 厦钨新能钴酸锂产销规模处于行业前列 钴酸锂是体积能量密度最大的正极材料 [2] - AI技术发展对钴酸锂提出更高要求 需求端3C产品市场需求增长 钴酸锂迎来新机遇 [2] - 供给端面临挑战 多国加征关税、设置贸易壁垒 加大对锂、镍、钴等关键矿产的出口管控 [2] - 刚果(金)启动钴出口配额制 冲击全球钴市场 供给从过剩转为短缺 价格上涨已启动 [2] 公司其他合作 - 上个月厦钨新能亦与中伟股份达成战略合作 涉及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碳酸锂/磷酸锂等产品供应 [3] - 此类合作被公司视为提升供应链稳定性的重要产业链举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