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
搜索文档
马斯克的下一个万亿赛道?瑞银详解Robotaxi商业模式
硬AI· 2025-06-23 23:37
核心观点 - 瑞银预测到2040年特斯拉在美国的Robotaxi网络有望扩展至230万辆车的规模,年收入或将达到2030亿美元,贡献高达860亿美元的税后营业利润 [1][2][5][7] - 特斯拉的垂直整合能力使其成为目前唯一能将"车+软件+网络平台"三者统一打包的企业 [1][2][10] - 瑞银为特斯拉网络业务赋予3500亿美元估值,将目标价从190美元上调至215美元,但维持"卖出"评级 [3][19] 2030亿美元的潜力市场 - 到2040年特斯拉Robotaxi车队可能达到230万辆,其中40%为自营车辆,60%为外部"贡献"车辆 [5][7] - 按每辆车每天行驶8小时、时速25英里计算,Robotaxi年均运营里程可达49000英里 [7] - 预计总年营收可达2030亿美元,自营车队贡献1430亿美元,贡献车队贡献约600亿美元(按30%平台抽成计) [7] - 整体毛利率高达72%,净利润率为42% [7] 全产业链一体化 - 特斯拉拥有自主研发FSD系统、整车制造能力和运营平台,构建"自动驾驶闭环" [10] - 这种垂直整合能力使公司能同时受益于整车销售利润、FSD软件订阅收入和Robotaxi平台抽成收入 [10][17] - 可以通过平台机制动态调节供给,规避资源闲置风险 [12] 成本精算 - 以2040年为例,特斯拉每英里总成本约为0.86美元 [14] - 成本构成包括:保险费用0.30美元、车辆折旧0.10美元、维护和清洁0.18美元、充电费用0.12美元、停车与注册等其他费用0.16美元 [18] - 在3美元/英里的收费水平下,单位毛利率将超过70% [14] 盈利能力与估值分析 - Tesla Network业务预计2027年仍处于亏损状态,2030年实现扭亏为盈 [16] - 2040年预计实现税后营业利润86亿美元,毛利率72%,EBIT利润率55% [16] - 贡献车队部分利润率高达92%,成为重要现金流来源 [16] - Tesla Network业务估值3500亿美元,相当于每股99美元,占当前股价321.87美元的31% [19]
马斯克的下一个万亿赛道?瑞银详解Robotaxi商业模式
华尔街见闻· 2025-06-23 17:38
特斯拉Robotaxi服务推出 - 特斯拉在奥斯汀推出首个Robotaxi服务,目前仅配备10辆车,运营时间限制在上午6点至午夜12点,且只在地理围栏区域内运行 [1] - 车辆仍配备安全员和远程操作员,统一收费4.20美元 [1] - 特斯拉自主研发FSD系统,拥有整车制造能力和运营平台,是目前唯一能将"车+软件+网络平台"三者统一打包的企业 [1][11] Robotaxi市场潜力 - 瑞银预计到2040年,特斯拉在美国的Robotaxi网络有望扩展至230万辆车的规模 [1][3] - 年收入或将达到2030亿美元,为公司贡献高达860亿美元的税后营业利润 [1] - 其中自营车队贡献1430亿美元,贡献车队贡献约600亿美元(按30%平台抽成计) [5] - 整体毛利率高达72%,净利润率为42% [5] 特斯拉垂直整合优势 - 特斯拉拥有垂直整合能力,能同时受益于整车销售利润、FSD软件订阅收入和Robotaxi平台抽成收入 [11][19] - 通过平台机制动态调节供给,规避单一模式下高低峰波动带来的资源闲置风险 [15] - 相较于Waymo、Mobileye等竞争者,特斯拉的结构性优势明显 [11] Robotaxi运营成本与盈利能力 - 特斯拉每英里总成本约为0.86美元,包括保险0.30美元、车辆折旧0.10美元、维护和清洁0.18美元、充电0.12美元等 [16][19] - 在保持3美元/英里的收费水平下,单位毛利率将超过70% [16] - 预计2027年仍处于亏损状态,2030年实现扭亏为盈,2040年实现税后营业利润86亿美元 [17] 估值分析 - 瑞银为Tesla Network业务赋予3500亿美元估值,相当于每股99美元 [1][17] - 特斯拉目前股价为321.87美元,Robotaxi业务理论上已占当前估值的31% [17] - 瑞银将特斯拉目标价从190美元上调至215美元,但仍维持"卖出"评级 [1]
【特稿】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美国得州试上路
新华社· 2025-06-23 15:35
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试运行 - 特斯拉首次试运行无人驾驶出租车有偿服务 约1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特定区域运营 车费统一为每趟4.2美元 [1] - 试乘用户通过特斯拉叫车软件下单 只能在软件显示范围内选择目的地 车型为最新款Model Y 副驾驶座配备安全员监控行驶 [1] - 试运行期间避开恶劣天气和复杂路况 不搭载18岁以下乘客 服务对象为受邀网红和投资人 [1] - 马斯克预计测试将快速扩展至其他城市 明年上路规模可达数十万辆 [1] 行业专家观点 - 晨星分析师预计无人驾驶出租车全面普及需等到2028年 目前测试阶段仍需较长时间 [2] - 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认为行业发展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 当前测试仅是"开始阶段的结束"而非"完成阶段的开始" [2] - 专家指出特斯拉及其竞争者如Waymo需要多年时间才能全面发展出成熟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行业 [2]
印裔1号位删 Karpathy 团队90%代码、算力暴涨 50 倍!马斯克 Robotaxi 10年终上线,30 元乘车体验刷屏
AI前线· 2025-06-23 15:09
特斯拉Robotaxi试点启动 - 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正式启动Robotaxi试点服务,首批乘客支付固定费用4.20美元(约合人民币30元)[1] - 服务基于Model Y车型改造,搭载自研视觉感知系统和FSD软件,运营时间为每天6点至午夜,服务区域集中在奥斯汀市中南部[2] - 每辆车配备安全员和健康监测传感器,车内摄像头和麦克风默认关闭以保护隐私[2] - 目前仅限受邀用户参与,包括部分员工、车主和Powerwall用户[2] - 内部数据显示当前运营数据为112次乘车、499英里[3] 技术路线与团队 - 特斯拉采用以摄像头为核心的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而非Waymo依赖的雷达传感器阵列[6] - AI团队核心成员包括印度裔工程师阿肖克·埃卢斯瓦米和德国工程师米兰·科瓦奇[12] - 阿肖克是特斯拉AI/Autopilot团队首位成员,现任Robotaxi项目AI团队负责人[13][16] - 马斯克高度评价阿肖克对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的贡献[17] 自动驾驶技术进展 - 当前测试版本基于FSD 13.2.9深度微调,针对奥斯汀本地路况优化[18] - FSD 14.0版本预计参数将达45亿(现有版本4.5倍),计划2025年底推出[19] - 技术突破包括记忆窗口从10秒扩展至30秒,提升动态环境决策能力[19] - 代码精简近90%,用神经网络替代传统条件判断逻辑[22][23] - 采用"低秩适配器"技术实现地域规则动态适配,避免开发独立模型[22] 运营与竞争情况 - 当前运营车辆数量在10-20辆之间[28] - 用户体验反馈行驶过程顺畅,车内提供视频游戏等娱乐功能[30][31] - 服务暂不支持小费功能[32] - Waymo已在多个城市商业化运营,累计完成1000万次付费乘车[5] - 国内百度萝卜快跑、小马智行等企业已在多个城市开展无人驾驶出行服务[35] 算力与未来发展 - 特斯拉超级算力中心支持技术发展,算力规模年增长4-7倍[24] - 预测全自动化将使全球GDP每10年增长100-1000倍[25] - 马斯克预测2026年可能出现"在任何任务上都比人类聪明"的数字超级智能[26]
特斯拉正式推出Robotaxi 马斯克:十年辛勤工作的成果
凤凰网· 2025-06-23 07:35
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启动 - 公司在得州奥斯汀部署小批自动驾驶出租车并开始接送付费乘客 每次试乘统一收费4.20美元 [1] - 试点约10辆车参与 副驾驶座配备"安全监控员" 但实际掌控程度尚不明确 [1] - 公司CEO称这是十年辛勤工作成果 特别表彰内部组建的AI芯片和软件团队 [1] 技术进展与行业挑战 - 社交媒体视频显示用户通过专用应用下单并使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2] - 行业专家认为即便试点成功 要实现城市快速扩张仍面临重大挑战 [2] - 权威教授指出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成熟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 当前进展仅是起步阶段 [2] 市场影响与监管动态 - 公司市值高度依赖兑现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承诺的能力 目前保持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领先地位 [2] - 得州通过新法规要求自动驾驶车辆运营需获得州政府许可 法律将于9月1日生效 [3] - 立法进程显示当地政府对无人驾驶汽车行业持谨慎推进态度 [3]
Just As Tesla Lined Up Its Big Move, Waymo Went Bigger
Benzinga· 2025-06-21 05:27
Waymo自动驾驶测试申请 - Waymo已提交在纽约市测试自动驾驶车辆的申请 这是该公司首次进军美国最大城市[1] - 申请内容为在曼哈顿运营配备人类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 安全员可在必要时接管控制[1] - 纽约市对自动驾驶车辆的法律要求严格 即使获得许可 商业化服务或无人驾驶测试仍面临重大障碍[2] 纽约市自动驾驶监管要求 - 现行法规要求演示期间驾驶座必须配备人类操作员[3] - 需购买500万美元保险保单[3] - 每名测试车辆操作员必须接受全面培训[3] - 公司正在推动立法改革 争取实现无人类驾驶员的车辆运营[3] 特斯拉Robotaxi测试计划 - 特斯拉计划6月22日在奥斯汀推出Robotaxi服务[4] - 已开始向影响者和长期支持者发送邀请 通过专用App在指定区域呼叫自动驾驶车辆[4] - 测试使用10辆Model Y SUV 配备FSD软件 前排配备安全监控员但不主动驾驶[5] - 公司强调极端安全标准 若试点成功将快速扩展服务规模[5] 行业竞争动态 - Waymo进入纽约市场之际 特斯拉正推进Robotaxi商业化落地[4] - 两大科技公司采用不同技术路线 Waymo坚持安全员配置 特斯拉尝试监控员模式[1][5]
自动驾驶汽车真能重构保险业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13 00:30
自动驾驶市场前景与规模 - 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发展迅速,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0亿美元 [4] - 美国Class 8重型卡车的自动驾驶虚拟驾驶员潜在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约为50亿美元 [4] - 业界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预期存在分歧,观点从即将迎来重大突破到不会大规模上路各不相同 [4] 特斯拉的竞争优势与进展 - 特斯拉的Robotaxi服务预计本周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初始投入10至20辆车辆运营,未来几个月逐步扩大车队 [6] -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市场可能具备成本优势,因其现有业务规模及使用定制芯片、不依赖激光雷达或雷达的设计选择 [7] - 特斯拉的“端到端的AI训练方法”能通过创建可适应软件实现更快扩展,该软件通过推理而非编程理解新环境 [7] 自动驾驶对保险业的影响 - 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将促使美国规模达4000亿美元的汽车保险业重新调整,事故数量减少将导致保险成本大幅降低 [4] - 分析师预计未来15年内保险费用将下降超过50%,从2025年的约0.50美元/英里降至2040年的约0.23美元/英里 [8] - 行业结构预计将从高度分散(数百万个体司机)转向更加集中(少数几家自动驾驶车队运营商) [7] 自动驾驶带来的责任归属挑战 - 当车辆由计算机操控时,确定事故责任方变得复杂,传统保险政策面临挑战 [9] - 基于过错或无过错的现有美国保险模式在自动驾驶技术下变得愈发复杂,基于过错责任的索赔方式可能不再适用 [10] - 一些保险公司正在探索车辆所有者和技术供应商共同承担责任的混合模式,但该模式仍在发展中 [10] 保险政策与法规的演变 - 保险政策必须与涉及安全标准、测试要求及最低保险额度的联邦和州法律保持一致 [13] - 监管机构需考虑传统个人汽车保险是否足够,或是否应强制推行产品责任保险等新形式 [13] - 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保护可能使保险池转向产品责任和网络保险领域,与当前汽车保险覆盖的风险性质不同 [14] 产品责任与索赔处理 - 产品责任法将用于确定制造商、软件开发者等是否应为自动驾驶车辆事故负责,举证责任从驾驶员疏忽转向证明自动化系统故障 [16] - 产品责任保险的保障额度通常高于个人汽车保险,反映出自动驾驶错误可能导致高额赔偿 [17] - 证明存在缺陷需进行法医分析,责任在多方共同导致事故时可能分散,延长索赔解决时间 [18] 数据共享与隐私问题 - 自动驾驶车辆记录大量车辆运行、道路状况和驾驶员行为数据,保险公司可能寻求获取这些数据以确定责任和评估风险 [21] - 数据控制权和使用方式涉及隐私问题,一些保险公司探索要求投保人同意数据共享以换取保费优惠 [22] - 未经授权访问驾驶数据可能泄露个人信息,引发监管审查,需在透明度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间取得平衡 [22] 争议解决机制的变化 - 自动驾驶车辆事故的争议解决因依赖软件日志、传感器数据等专有信息而复杂化,可能延缓理赔进程 [24] -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如仲裁和调解可能更普遍,一些保单可能包含强制仲裁条款以简化流程 [24] - 保险公司可能引入具备自动驾驶技术专业知识的专门理赔员,以确保更准确的评估 [24] 相关公司的市场定位 - 高盛分析师认为特斯拉、Alphabet、Aurora Innovation、优步、Lyft及Progressive等公司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受益者或被评级为买入的股票 [25] - Progressive公司和Allstate公司是汽车市场风险敞口最大的保险公司,Progressive公司预计将继续抢占市场份额 [25] - Progressive保险公司展现出接纳技术的能力,例如约30年前率先实施基于使用情况的保险业务 [26]
特斯拉全自动驾驶汽车即将交付,Robotaxi本月启动试运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18:34
公司市值与股价表现 - 特斯拉股价于当地时间6月10日收盘上涨5.67%,报收326.09美元/股,市值一夜暴涨约564亿美元,重新突破万亿美元关口,达到1.05万亿美元 [1] 公司技术进展与产品规划 - 公司CEO宣布将于6月28日交付首辆无需方向盘和踏板的全自动驾驶汽车,并暂定于6月22日在奥斯汀启动由10至20辆Model Y组成的Robotaxi邀请制试点服务 [3] - 上述车辆计划搭载最新的HW5.0硬件平台与FSD V12系统,技术组合包含4颗4D毫米波雷达、12颗高清摄像头及算力达1.1EFLOPS的Dojo超算芯片,性能较前代提升5倍 [3] - 公司选择基于现有量产车型进行改装,结合其全球500万辆的庞大保有量构建数据采集和算法优化体系 [4] 行业竞争格局 - 在奥斯汀,特斯拉Robotaxi处于“测试”阶段,而竞争对手Waymo已进入“部署”阶段,后者在美国多地运营车队已超1500辆,年收入约1亿美元 [4] - 技术方案上,Waymo采用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而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方案,且特斯拉尚未获得L4级第三方认证 [6] - 中国头部企业如小马智行、萝卜快跑正加速海外市场拓展,国内超50城已出台自动驾驶试点政策 [6] 行业市场规模与成本趋势 - 太平洋证券预测,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1.18万亿元人民币,2030年突破2.93万亿元人民币 [7] - 高盛报告指出,中国Robotaxi市场预计将从2025年的5400万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96% [7] - 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Robotaxi单车硬件成本已从百万元级压缩至20万至30万元人民币区间,部分企业预计未来可降至15万元人民币以内 [6] 公司业务压力与机遇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13%至33.67万辆,传统业务增长乏力 [5] - 机构测算显示,若能在2030年前占据Robotaxi市场10%份额,该业务有望为公司带来200亿美元的年收入 [5]
特斯拉“RoboTaxi”下周发布!多空激辩:多头看到关键进展,空头质疑规模化路径
华尔街见闻· 2025-06-07 20:11
特斯拉RoboTaxi发布会 - 特斯拉将于6月12日发布RoboTaxi,展示无安全驾驶员的车辆,初始规模仅约10辆,在地理围栏区域内运营并依赖远程操作,采取保守运营模式避开高风险道路 [1] - 发布会核心意义在于巩固RoboTaxi/AV叙事,这是特斯拉股票的核心驱动力,但市场普遍持谨慎态度 [1] -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快速迭代,拥有数据和计算优势(500万辆FSD车队+10万GPU),但追赶Waymo仍面临挑战 [1][3] 自动驾驶技术竞争格局 - Waymo已取得显著领先:累计超5,000万英里无人驾驶里程+1,000万次付费乘车,服务覆盖旧金山/凤凰城/洛杉矶/奥斯汀,并在多个城市测试 [3] - 特斯拉低成本路径是优势(车辆成本仅为Waymo的20%-25%),但面临边缘案例处理、本地化参数调整、基础设施/监管审批等挑战 [3] - 美国自动驾驶市场竞争激烈,Rivian/Mobileye/Wayve等公司采用不同端到端模型和AI应用参与角逐 [3] 基本面与估值矛盾 - 2025年销量预计负增长,Q1销量已降13%,欧洲/中国市场销量分别下滑40%/7%,每股收益预期从3.20美元降至2.00美元 [2][4] - 自由现金流从2022年76亿美元降至2024年36亿美元,2025年预计仅30亿美元,可能需通过增发股票融资支持AV/AI投入 [5] - 尽管基本面恶化,股价仍强劲,估值关键在于平衡AV/AI愿景与疲软基本面的矛盾 [2][4] 运营扩展计划 - RoboTaxi计划从奥斯汀起步,逐步扩展至旧金山/洛杉矶/圣安东尼奥,目标数月内达1,000辆,2025年底美国或部署"数十万至超百万辆" [4] - 每周目标提供25万次无人驾驶付费乘车服务,但面临稀土磁铁供应短缺和能源业务利润率受压等新挑战 [4]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将出台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的新规。自动驾驶规则将由行业与政府共同制定。
快讯· 2025-06-06 00:01
行业监管动态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宣布将出台自动驾驶汽车行业新规 [1] - 新规制定过程将由行业与政府共同参与完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