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grated Circuits

搜索文档
振华风光2024年新品收入显著提高 将积极扩展新兴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4-26 15:26
财务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63亿元,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61元 [1]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3260万元 [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全年研发投入1.44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3.54% [1] - 全年成功新增20项关键技术,新申请45件发明专利、完成43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 [1] - 围绕信号链加电源管理器、系统集成、RISC-V架构MCU、抗辐照等核心技术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1] 产品与市场拓展 - 全年成功推出100余项转产新品,"新产品、新客户、新领域"带来的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 [2] - 新增60余家优质客户,用户总量达到720家 [2] - 在商业航天、低轨卫星和无人机等新兴领域推出近20款抗辐照新品,其中约10款新品形成订货 [2] 固定资产投资 - 完成高性能计算集群、高加速寿命试验箱、集成电路精密抛光系统等设备仪器合同签订,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亿元 [2] 行业前景与战略 - 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5G通信、物联网、智能汽车等爆发式增长,市场对高性能芯片需求指数级攀升 [3] - 国产化成为保障国家安全与战略自主的核心命题 [3] - 模拟集成电路国产化是"持久战",需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从"替代跟随"到"自主定义"的跨越 [3] 未来规划 - 聚焦主责主业,优化产品生产制备工艺,提升产品性能 [3] - 深耕高可靠模拟电路配套应用市场,扩展人工智能、5G通信、物联网等新兴领域 [3]
紫光国微24年度聚主业、强研发、提效能 多款特种SoPC平台产品与系列新专用处理器产品有望贡献业绩新增长点
全景网· 2025-04-25 10:36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紫光国微面对不利因素仍实现研发投入逆势加码、核心技术持续突破,虽营收与净利润下滑但技术护城河巩固,未来多款产品将注入增长动能,公司重视投资者回报,各业务发展良好且不断完善业务与管理体系,获多项荣誉,2025年将围绕多方面推动发展 [1][2][5]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11亿元,集成电路贡献营收52.15亿元,电子元器件营收同比增长20.93%至2.24亿元,归母净利润11.79亿元 [1] 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843,227,45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1.77亿元 [2] 研发情况 - 全年研发投入12.8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3.33%,取得发明专利85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截至2024年底共拥有发明专利387项、实用新型专利225项 [2] 业务发展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 - 多措并举降低生产管理成本,自动化建设提升效率推动智能化,宇航用(耐辐照)产品推向市场,模拟产品研发推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无锡项目推动量产和新产品导入,系统级芯片等推进良好获订单,中高端MCU等产品研制进展顺利 [2][3]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 - eSIM产品国内首家商用,防伪产品新市场出货,发布安全芯片E450R,汽车安全芯片解决方案量产,汽车域控芯片第一代产品上车量产,第二代产品开始导入 [3] 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 - 启动超微型石英晶体谐振器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多款产品研发成功、实现开发与量产并通过车规级可靠性验证 [3] 业务与管理体系调整 - 梳理完善业务与管理体系,完成紫光青藤股权转让,注销两家公司,新设国芯晶源(岳阳),收购两家企业,梳理管理总部职责,调整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新设投资管理部,优化管理与审批流程 [4] 荣誉情况 - 获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考评A级评价,在多个排行榜中排名靠前,获评多项奖项,荣获“ESG综合治理标杆企业”奖 [5] 2025年规划 - 在董事会领导下优化业务及管理体系,推动全年经营目标达成,一方面推动核心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围绕重点工作提升核心竞争力保障高质量发展 [5]
富满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19 07:0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性能、高品质模拟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研发、封装、测试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4] - 核心产品包括LED屏控制与驱动芯片、功率器件(MOSFET/IGBT)、MCU、快充协议芯片、5G射频前端分立芯片及模组芯片,以及各类ASIC芯片 [4]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家电行业,通信设备、工业控制等传统领域,同时也深入物联网、新能源、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智能制造及5G通信等新兴电子领域 [4] 经营模式 - 公司是Fabless(无晶圆厂IC设计公司),负责集成电路的设计、封装和测试,而集成电路的制造委托晶圆代工厂生产完成 [4] - 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4] - 直销模式面向具有规模的重大客户,致力于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深入体贴服务客户,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4] - 经销模式侧重市场的全面覆盖,以及新应用领域的开拓,可充分发挥经销商在各个区域和各个行业的资源优势,快速打开市场,扩大产品的销售 [5] 业务发展 - 报告期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持续巩固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市场"双轮驱动策略 [6] - 加大功率器件类产品及大功率电源管理类产品研发投入 [6] - 通过技术迭代稳固成熟市场产品,扩大市场份额 [6] - 通过生产工艺优化提升作业效率 [6] - 通过可靠性材料替代、节能降耗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 [6] - 推进产线自动化改造和技术革新,加大机器人设备投入,提高人效 [6] - 加强品质管控,提升产品良率 [6] -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优化薪酬管理体系,助推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增长 [6] 集成电路行业现状 - 集成电路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柱,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引领性地位 [7] - 2024年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推动各国加速本土半导体产业布局,全球产业链格局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7] - 中国半导体产业在成熟制程、特色工艺等领域持续突破,国产化率稳步提升,但仍面临高端技术管制、供应链韧性不足及行业周期性波动的挑战 [7] - 2024年国内半导体市场结构性分化明显:普通消费电子相关的产品需求复苏缓慢;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相关的产品需求较为旺盛 [7] -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产芯片进口替代的进程明显加快 [7]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系国内少数较早实现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及销售全链条一体化发展的企业之一 [8] - 在半导体领域拥有数百项核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8] - 产品设计以低功耗、高转换率、高可靠性、高集成等优势彰显竞争力 [8] - 采用"研发-生产"一体化运营模式,通过垂直整合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工艺开发、供应链管理、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环节 [8] - 已建立起行业领先的工艺技术平台,产品在良率、能效比及可靠性等关键指标上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9] - 在渠道建设方面成绩斐然,积累了丰富深厚的资源,与一批长期稳定的客户及合作伙伴建立起紧密的共生关系 [9] - 构建了严谨完善的治理体系,能够凭借科学高效的风险管控机制应对各类潜在风险 [9] 财务与股东情况 - 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2] - 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深圳大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政旦志远(深圳)会计师事务所 [2]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3] -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10]
上海宣布1000亿基金
投资界· 2025-03-26 08:51
以下文章来源于解码LP ,作者周佳丽 解码LP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募资动态 由两个500亿基金组成。 作者 I 周佳丽 报道 I 投资界-解码LP 上海继续放大招。 3月2 5日,2 0 2 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拉开帷幕。投资界-解码LP从现场获悉,上海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正式启 动,上海将通过这两只" 50 0亿"基金,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形成3 0 0 0亿元并购交易规模,激活总资产超2万亿元; 集聚3—5家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并购基金管理人; 用好1 0 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并购基金,设立1 0 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 并购基金; 其中,上海将发展并购基金列入今年重点任务,新组建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达到5 0 0亿元以上。想起去年底,上海刚刚发布《上 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 0 2 5—2 0 2 7年)》,直到这一次组建总规模5 0 0亿元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进一步吹响并购号 角。 目之所及,上海推动重大产业战略升级的决心不言而喻。 上海正式发布两大基金矩阵 总规模超1000亿 揭开面纱。 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总规模达5 0 ...
上海复旦(01385) - 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年度报告
2025-03-25 22:15
业绩总结 - 2024年营业收入359,022.38万元,同比增长1.53%[2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259.51万元,同比减少20.42%[28] - 2024年综合毛利率为55.95%,较上年下降5.26个百分点[4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3,246.56万元,2023年为 -70,816.66万元[28] 产品营收 - 2024年安全与识别产品线销售收入约7.91亿元[41] - 2024年非挥发存储器产品线销售收入约11.36亿元[42] - 2024年智能电表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约3.97亿元,汽车电子领域销量超1000万颗[44] - 2024年FPGA及其他产品销售收入约11.34亿元[45] 研发情况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约11.42亿元,同比减少4.03%,研发人员1130人基本保持稳定[48] - 华岭股份自主研发超1000种高端芯片测试解决方案[47]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经营利润受股权激励费用影响会继续降低[49] - 国内半导体产业预期在2025年逐步复苏[49] 新产品与新技术 - 复旦微电UHF RFID标签芯片FM13UF0051E通过GS1 EPC global Gen2V2认证[77] - NFC读写器芯片完成车规应用产品发布,导入汽车产业链并批量应用[77] - EEPROM产品突破车规级宽温、超宽电压、低功耗技术瓶颈[77] - 推出适用于DDR5模组接口套片SPD5 Hub及TS5产品[77] - SLC NAND 28nm新制程产品导入安防监控等应用领域[77] 市场扩张 - 公司是国内传统金融等卡应用智能卡与安全芯片主要供应商,正拓展海外电信卡市场[67] 利润分配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含税),预计分配现金红利总额为65,714,184元(含税)[11] 人员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30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54.41%[92]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493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584人,在职员工数量合计2077人[174] 财务指标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89,408.50万元,较上年同期末增长11.15%[28] - 2024年末总资产904,111.28万元,较上年同期末增长7.49%[28]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70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20.45%[29]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27%,较上年减少4.41个百分点[29]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80%,较上年减少1.84个百分点[29]
这两个字,回顾过去一年!
证券时报· 2025-03-05 09:32
宏观经济表现 -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 9万亿元 同比增长5% 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2] - 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5 1%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 2% [2] -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外汇储备超过3 2万亿美元 [3][4] 产业发展与创新 - 粮食产量跃上1 4万亿斤新台阶 亩产提升10 1斤 [7]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 9%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 7%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 [7]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 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 4% [7] - 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1 2% [7] -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 7亿千瓦 单位GDP能耗降幅超3% [8] 对外贸易与改革开放 - 对外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 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3][4]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部取消 共建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合作扩容升级 [8] -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 [8] 民生与社会保障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 1%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4] - 义务教育 基本养老 基本医疗 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 [4] 生态环境 - 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 5)平均浓度下降2 7% 优良天数比例上升至87 2% [7][8]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90 4% [8] 科技突破 - 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 [7]
上海国投发布上海具身智能基金、上海大模型基金,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IPO早知道· 2024-12-31 10:26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动态 - 上海国投公司与浦东新区发布上海具身智能基金、与徐汇区发布上海大模型基金,旨在发掘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项目 [3] - 首批12家生态合作基金签约,共认缴出资67亿,基金总规模250亿,放大倍数3.73倍 [3] - 第二批基金管理机构遴选公告发布,包括新设子基金和增资入伙已设立基金两种形式 [7][8] 首批基金中选情况 - 第一批9家机构中选,覆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领域 [5][6] - 集成电路领域:中芯聚源、元禾璞华、新微资本三个项目 [6] - 生物医药领域:礼来亚洲基金、石药国方、正心谷资本三个项目 [6] - 人工智能领域:蓝驰创投、中科创星、启明创投三个项目 [6] 基金运作方向 - 基金定位"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发挥产业投资、并购整合、补链强链功能 [6][9] - 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 [8] - 目标推动上海催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9] 金融合作 - 上海国投公司与新华保险、国开行上海分行、国寿资产、中信证券等金融机构签约,加强金融支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