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链产品

搜索文档
【芯海科技(688595.SH)】下游需求回暖,出货量逐步提升——跟踪报告之四(刘凯/黄筱茜)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24 21:28
公司概况 - 芯海科技是一家集感知、计算、控制、连接于一体的全信号链芯片设计企业,专注于高精度ADC、高性能MCU、测量算法、物联网一站式解决方案以及AI的研发与设计 [3] - 公司自2019年起从传统的中低端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手机、BMS、工业控制等高端领域转型 [3] - 2022年底开始,公司相关产品开始陆续推出,并在手机、PC、无人机等领域的头部客户取得突破 [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7.02亿元,同比增长62.22% [4] - 2025Q1实现营收1.58亿元,同比增长4.66% [4] - 模拟信号链产品2024年实现营收1.81亿元,同比增长137.11% [5] - MCU芯片2024年实现营收3.26亿元,同比增长67.63% [6] 产品发展 模拟信号链产品 - BMS全年销售量增长迅速,较上年销售额增长达319.56% [5] - 单节BMS保持稳定出货,多节BMS在大客户中实现了大规模上量 [5] - 马达驱动芯片实现量产突破 [5] - 适用于无人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等领域的2-5节BMS产品已经在各领域头部客户端实现批量出货 [5] - 首款车规级BMS AFE芯片即将发布 [5] - 截至24年末,公司BMS系列产品累计出货量已超过10,000万颗 [5] - 车规级高精度ADC已在头部客户端实现量产 [5] MCU芯片产品 - 实现了以EC为核心,覆盖PD、HapticPad、USB 3.0 HUB、BMS的横向产品布局 [6] - EC、HUB产品在头部客户的出货量实现了高增长 [6] - PD电源产品出货量较上年增长达90% [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EC累计出货量近1,000万颗 [6] - 荣耀首款AI PC MagicBook Pro 16搭载了高性能EC芯片 [6] - USB 3.0 HUB产品已在客户端实现量产 [6] - 应用于台式计算机的第一代Super IO产品已经导入客户端 [6] 市场拓展 - 下游客户需求回暖,传统业务产品出货量稳步回升 [4] - 新产品逐步上市,尤其是多节BMS产品、应用于计算机周边的PD、EC、Hub等系列产品被业内头部客户大量采用 [4]
半导体国产替代提速,调整充分后的布局方向解读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半导体行业,细分领域包括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IC设计(模拟IC、存储IC)、先进封装 - **公司**:北方华创、华海清科、新元微、纳芯微、美新科技、圣邦股份、南芯科技、盛邦、兆易创新、晶升股份、聚辰股份、江丰电子、安集科技、华海诚科、艾森股份、长鑫存储、长兴材料、盛合晶微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半导体设备领域 - **核心观点**:领先逻辑IC扩产和未来产能增加将成为重要增长点,先进封装领域增长潜力显著,板块短期经济逻辑进展顺利,中长期空间巨大,Beta属性强劲 [1][2][3][10][11] - **论据**:领先逻辑IC良率显著提升,下半年产能有望充分释放,国内月产能需求约15万片,与现有产能比有较大提升空间,各区域积极扩产;HBM堆叠带来后道设备需求;2025年是扩产元年,地方性规划显示扩产空间大 存储IC领域 - **核心观点**:国内存储厂商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利基存储IC市场涨价影响设计公司毛利率,大厂退出使国内设计公司迎来切入机遇 [2][3][7][8] - **论据**:长鑫存储技术节点演进至15纳米以下,计划推出LPDDR5等产品;国内存储IC设计厂商在近400亿人民币利基DRAM市场占比仅约3% 半导体材料领域 - **核心观点**:板块业绩持续超预期增长,先进制程节点迭代将带动国内公司取得突破,持续性强、业绩确定性高,估值相对较低 [1][4][5][12] - **论据**:过去五个季度业绩环比超预期且持续增长,得益于产能扩充带来的耗材需求增加;领先集成节点所需材料是传统28纳米以下节点的5到6倍甚至更多 国产模拟IC领域 - **核心观点**:未来三年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将出现龙头企业 [1][6] - **论据**:目前国内无10亿美金体量公司,中长期国产替代意愿急迫,价格和竞争格局趋于稳定 先进封装领域 - **核心观点**:增长潜力显著 [1][3] - **论据**:HBM堆叠带来晶圆加工MP一体化、键合设备、塑封设备等后道设备需求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长兴材料将在2025年开始交付APM 3样品,2026年全面量产 [2] - 兆易创新预计2026年初有AI终端落地,成为新产品和产业趋势催化剂 [9] - 2025年DDR5渗透率加速提升,DDR4与DDR5价格倒挂 [9] - 晶升股份车规级产品方正Pro积极验证,相对易替代ADAS使用的海外韩系大厂技术壁垒 [9]
美芯晟:产品矩阵日渐丰富,多款产品性能超越国际标杆
新浪财经· 2025-06-04 20:37
公司上市与战略升级 - 2023年5月22日美芯晟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2024年5月上市满2年 [1] - 公司实现从单一产品到多元生态的战略升级 产品矩阵日渐丰富 多款产品性能超越国际标杆 [1] - 发展初期以LED驱动器为代表的纯模拟电源产品奠定技术基础 随后突破无线充电等数模混合芯片领域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2021年拓展至信号链领域 重点开发高集成度光学传感器产品 [1] - 2024年信号链产品系列营收同比大幅增长52778% 占整体营收1711% [1] - 形成环境光与接近传感 光学追踪传感及激光测距(DToF)等光学产品系列 应用于智能手机 端侧AI 机器人等领域 [5] - 信号链产品具备低噪声信号处理 高精度图像处理等技术优势 关键指标超越国际标杆 [5] - 构建覆盖小功率至100W大功率的无线充电完整产品线 加速研发高集成有线快充产品 [5]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与行业头部客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和联合创新实现生态共建 [2] - 采用"电源管理+信号链"双驱动策略 依托"手机+汽车+机器人"三大战略平台 [2] - 产品覆盖通信终端 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工商业照明 智能家居等场景 拓展工业智控 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2] - 进入全球顶级供应链网络 客户包括品牌A 荣耀 三星 传音 vivo 大疆等知名品牌 [6] 车规级芯片与AI布局 - 多款车规芯片通过AEC-Q100认证 获得ISO26262功能安全体系认证 入选《2025国产车规芯片可靠性分级目录》 [5] - 积极布局AI智能传感领域 构建端侧AI与机器人市场技术壁垒 探索AI与产品线深度融合 [6] 行业前景与公司展望 - 国产化替代战略深化与技术自主化浪潮驱动下 工业智控 低空经济 机器人等领域机会涌现 [6] - 公司凭借核心技术积累和垂直领域深耕 有望把握新市场机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6]
纳芯微:车规模拟芯片龙头,磁传感器加速成长-20250523
国盛证券· 2025-05-23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4][1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纳芯微是车规模拟芯片龙头,25Q1营收创历史新高,受益于模拟芯片国产化和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1][2][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59/37.95/47.29亿元,同比增长51.0%/28.2%/24.6%,实现归母净利润 - 0.81/1.03/2.95亿元 [4][1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车规模拟芯片龙头,25Q1营收创历史新高 - 聚焦车载模拟芯片,产品矩阵持续拓展:纳芯微是国内领先模拟芯片设计企业,聚焦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集成电路研发和销售,数字隔离器和栅极驱动产品市场份额领先,目前已形成传感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三大产品方向,料号超3300款 [14][15] - 股权结构稳定,核心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王升杨、盛云、王一峰为一致行动人及实际控制人,核心技术人员均曾就职于知名模拟IC厂商,行业经验丰富 [16][17] - 25Q1创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利润率复苏有望跟上:2024营收重回增长,净利润受股权激励影响短期承压,25Q1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利润率止跌回升,信号链为第一大产品,传感器占比迅速提升,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承压,研发逆势加码,汽车电子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汽车电子出货量翻番,现有料号3300款,产品线储备深厚 [21][23][35] 模拟芯片长坡厚雪,国产化需求迫在眉睫 - 模拟芯片长坡厚雪,波动小于半导体行业整体:模拟芯片下游应用广泛,受单一行业景气度影响较小,市场规模增速较为稳定,波动性较小,预计2025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843亿美元 [43] - 中国模拟芯片市场稳健增长: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为1953亿人民币,预计2025 - 2029市场规模CAGR为11.0%,消费电子为最主要应用领域,汽车+泛能源增速领先 [46] - 海外巨头垄断,汽车模拟芯片国产化率仅5%:模拟芯片行业由海外厂商主导,中国大陆模拟芯片行业发展较晚,国产替代正从消费类向通信、工业、汽车等高难度产品进步,2024年汽车领域国产化率仅5% [49] - 对美成熟制程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进行中,模拟芯片国产化有望加速: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申请对美成熟制程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若调查结果落地,TI和ADI或将被加征关税,地缘政治摩擦下或加速出让中国本土模拟芯片市场份额 [49] 深度受益电动化+智能化,单车价值量跃升 - 收购麦歌恩如虎添翼,中国磁传感器龙头冉冉升起:模拟芯片在传感器中扮演核心角色,磁传感器增速领衔,TMR磁传感器增速领先,汽车电气化推动磁传感器市场增长,国产化空间广阔,新能源车中磁传感器ASP达250元,麦歌恩核心团队实力强劲,补强磁传感器品类,跃升磁传感器本土龙头,业绩承诺彰显信心 [66][75][79] - 汽车模拟芯片本土龙头,数模混合IP平台发力: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阶梯式增长,渗透率稳步攀升,比亚迪、吉利等车企新能源增长势头迅猛,L2及以上ADAS功能逐年下沉,10 - 20万车型渗透率过半,智能化拉动模拟芯片单车价值量提升,汽车模拟芯片本土厂商第一,联手芯弦推出NS800RT系列实时控制MCU,对标TI C2000,全方位兼容C2000,存储、外设、信息安全远超TI,智驾趋势下,域控制器+中央计算机将成为标配,高边开关实现全链国产,智驾渗透率提升推动SerDes市场规模成长,TI + ADI份额领先,SerDes单车价值量达数十美金,率先完成芯片级协议互联互通测试,得到国内头部ADAS客户高度认可 [82][94][109] 盈利预测 - 收入拆分:预计公司传感器业务2025 - 2027年营收为8.0/11.2/14.2亿元,YoY为192%/40%/27%,毛利率为47.0%/48.0%/49.0%;信号链2025 - 2027年营收为11.9/13.9/16.5亿元,YoY为 + 23.2%/17.0%/19.0%,毛利率为38.0%/39.5%/40.5%;电源管理2025 - 2027年营收为9.7/12.9/16.6亿元,YoY为38.3%/32.3%/28.9%,毛利率26.0%/28.5%/29.5%;预计2025 - 2027年各项费用率均呈现下滑趋势 [112][113][114] - 投资建议:选取圣邦股份、思瑞浦、艾为电子和南芯科技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5 - 2027年平均PE估值为72/41/32x,考虑到公司在汽车模拟芯片领域布局完善,高低边、LED驱动、马达驱动、隔离芯片等产品陆续放量,SerDes、MCU进展迅速,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116]
美芯晟上市次年由盈转亏:董监高宗薪酬增百万,董事长程宝洪涨薪68%
搜狐财经· 2025-05-16 10:06
瑞财经 王敏 近日,美芯晟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芯晟")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 主要会计数据 | 2024年 | 2023年 | 本期比上年 2022年 同期增减(%)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404, 167, 862. 57 | 472, 306, 007. 71 | -14. 43 441, 147, 328. 08 | | 扣除与主营业务 无关的业务收入 和不具备商业实 | 404, 167, 862. 57 | 472, 306, 007. 71 | -14. 43 441, 147, 328. 08 | | 质的收入后的营 | | | | | 业收入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 | -66,567, 127. 54 | 30. 153. 546. 93 | -320.76 | 52.593.827.20 | | --- | --- | --- | --- | --- | | 股东的净利润 |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 | -93.082.044.96 | 6. 168. 347 ...
从IP到集成方案,纳芯微通用信号链为何赢得头部客户信任?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5 09:07
近年来,纳芯微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及产业链协同方面不断突破,汽车芯片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还加速渗透至智能化和安全领域。 其中通用信号链产品作为这两年纳芯微打入汽车供应链的拳头产品,更是吸引了大量参会观众的目 光,而在与纳芯微信号链技术市场经理王良藩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得以一窥纳芯微在内卷市场中 突围的底气。 从卷参数到重应用 在模拟芯片的这片市场中,通用信号链产品一度被视为技术门槛不高、竞争极其白热化的板块。过 去,国内玩家也多数徘徊在低端市场,缺乏区隔与差异化。但这几年,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我们更强调在主航道应用里的适配能力,而不是盲目追求全面覆盖。"在交流中,纳芯微信号链技 术市场经理王良藩这样说到。 国际大厂通常是按"Catalog"模式做产品,也就是围绕各种类型和子市场,把运放和 ADC 等全品 类都布上,几乎覆盖所有领域。 纳芯微的思路,恰恰相反——不是"什么都做",而是"聚焦在特定客户和场景里把事情做到极致"。 2025年4月15日,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本 届 慕 展 上 , 纳 芯 微 携 收 购 麦 歌 恩 后 的 磁 传 感 器 系 列 、 ...
纳芯微接待136家机构调研,包括AMC Entertainment Holdings、Daiwa(Shanghai)Corporate Strategi...
金融界· 2025-05-06 23:00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0亿元,同比增加49.53% [3]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7亿元,同比增加97.82%,环比增长20.66% [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4.03亿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为-3.32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收窄至-5,133.83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为-2,868.79万元 [3] 下游应用领域 - 泛能源市场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占比分别为49.49%和48.67% [4] - 汽车电子收入持续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26,281.97万元,占比36.68% [4] - 消费电子收入占比稳定,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为13.63%和14.64% [4] 产品结构 - 信号链产品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占比分别为49.14%和39.14% [4] - 传感器产品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13.98%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25.64% [4] - 电源管理产品收入占比稳定,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为35.87%和35.04% [4] 收购与产品布局 - 2024年10月完成对麦歌恩的收购,实现磁传感器全品类覆盖 [5] - 公司拥有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MCU四大产品方向 [5] - 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将汽车电子产品移植至该新兴应用领域 [6] 下游需求景气度 - 新能源车智能化驱动汽车电子业务增长 [7] - 泛能源领域工业市场恢复增长,电源模块领域增长显著 [7] - 消费电子有望保持正常增长 [7] 海外市场 - 建立欧洲、日本、韩国等海外销售团队,与头部Tier 1车厂合作 [11] - 海外市场拓展取得成效,坚定了海外拓展信心 [11] 研发与费用 - 研发费用进入稳定增长阶段,2025年股份支付费用预计8,000万元 [11] - 2025年一季度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约3亿元,扣除股份支付后约2.8亿元 [11] 产品进展 - SerDes芯片面向摄像头应用导入国内头部客户,未来拓展屏幕用相关芯片 [9] - 汽车芯片方面,带诊断保护功能的隔离类智能驱动快速放量 [9] - 推出ASIL D级轮速传感器,磁角度传感器、磁编码器实现快速增长 [9] 毛利率展望 - 价格持续下降空间有限,毛利率有望企稳 [13] - 通过供应链协调和技术迭代实现成本降低 [13] - 高复杂度产品量产有望改善毛利率 [13]
【招商电子】圣邦股份:25Q1 工业领域需求持续复苏,收购感睿完善产品布局
招商电子· 2025-05-06 21:4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全年营收33.47亿元,同比+27.96%,其中电源管理产品占65%、信号链产品占35%,归母净利润5亿元,同比+78.17% [2] - 2024年毛利率51.46%,同比+1.86pcts,电源管理产品毛利率47.81%,同比+1.71pcts,信号链产品毛利率58.3%,同比+1.66pcts,净利率14.67%,同比+4.35pcts [2] - 25Q1营收7.9亿元,同比+8.3%/环比-12.5%,环比下降主要系消费电子需求淡季影响,毛利率49.07%,同比-3.42pcts/环比-0.5pct,归母净利润5977万元,同比+9.9%/环比-72.2% [2] 研发与产品布局 - 公司当前有34大类5900余款可供销售产品,2024年共推出700余款新产品,覆盖百余个细分市场领域、几千家客户 [3] - 2024年末员工总数1598人,同比+112.93%,其中研发人员1184人,占比74.09% [3] - 2025年3月收购感睿智能67%股份,完善磁传感器布局,重点发力汽车及工业级产品 [3] 下游市场结构 - 当前下游以消费类和泛工业类客户为主,两大类占比相当,25Q1消费类占比略有降低,泛工业中汽车类客户占比略有提升 [3] - 公司未来将在汽车领域加强投入,工业领域处于缓慢复苏中 [2][3] 行业动态与趋势 - 国际模拟芯片大厂TI 25Q1营收49.7亿美元,同比+11%/环比+2%,略超指引上限,TI预计25Q2产能利用率环比提升,毛利率环比上升 [4] - 行业整体呈现边际改善趋势,半导体周期已触底,客户库存均处于低位,工业领域需求持续强劲 [4] - 关税短期对产业本身影响有限,需持续观察 [4] 投资亮点 - 公司研发投入和新品推出节奏稳定,在消费类和泛工业领域市场地位突出 [5] - 毛利率处于行业前列水平,具有较大竞争应对空间,看好未来规模持续增长 [5]
圣邦股份(300661):25Q1工业领域需求持续复苏,收购感睿完善产品布局
招商证券· 2025-05-05 23: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圣邦股份每年坚持稳定研发投入和新品推出计划,在消费类和泛工业领域市场地位突出,未来持续关注在汽车等领域增长情况,当前毛利率处于行业前列水平,具有较大竞争应对空间,看好未来规模持续增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总股本474百万股,已上市流通股454百万股,总市值49.4十亿元,流通市值47.3十亿元,每股净资产9.6元,ROE(TTM)为11.1,资产负债率22.5%,主要股东为重庆鸿顺祥泰企业管理有限,持股比例19.07% [1]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17%、13%、45%,相对表现分别为21%、17%、41% [4]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616|3347|4050|4800|5600| |同比增长|-18%|28%|21%|19%|17%| |营业利润(百万元)|239|485|558|740|990| |同比增长|-74%|103%|15%|33%|3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81|500|572|756|1008| |同比增长|-68%|78%|14%|32%|33%| |每股收益(元)|0.59|1.06|1.21|1.60|2.13| |PE|170.3|95.6|83.6|63.3|47.4| |PB|12.4|10.4|9.4|8.4|7.4| [7]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3248|3691|4081|4653|5446| |非流动资产|1458|2081|2191|2275|2339| |资产总计|4707|5771|6272|6928|7784| |流动负债|619|869|902|982|1066| |长期负债|244|303|303|303|303| |负债合计|863|1172|1205|1285|136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851|4609|5086|5671|6452| |负债及权益合计|4707|5771|6272|6928|7784| [11] 现金流量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171|549|326|554|813| |投资活动现金流|(550)|(1264)|(195)|(195)|(195)| |筹资活动现金流|39|214|(121)|(142)|(197)| |现金净增加额|(340)|(500)|10|217|421| [11] 利润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2616|3347|4050|4800|5600| |营业成本|1318|1624|2057|2448|2856| |营业利润|239|485|558|740|990| |利润总额|254|485|558|740|990|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81|500|572|756|1008| [12]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年成长率| | | | | | |营业总收入|-18%|28%|21%|19%|17%| |营业利润|-74%|103%|15%|33%|34%| |归母净利润|-68%|78%|14%|32%|33%| |获利能力| | | | | | |毛利率|49.6%|51.5%|49.2%|49.0%|49.0%| |净利率|10.7%|14.9%|14.1%|15.7%|18.0%| |ROE|7.7%|11.8%|11.8%|14.1%|16.6%| |ROIC|6.0%|10.7%|10.9%|13.3%|16.0%| |偿债能力| | | | | | |资产负债率|18.3%|20.3%|19.2%|18.6%|17.6%| |净负债比率|0.4%|1.6%|0.5%|0.5%|0.4%| |流动比率|5.3|4.2|4.5|4.7|5.1| |速动比率|3.8|2.9|2.9|2.9|3.2| |营运能力| | | | | | |总资产周转率|0.6|0.6|0.7|0.7|0.8| |存货周转率|1.6|1.6|1.6|1.5|1.5| |应收账款周转率|18.9|16.8|15.7|15.6|15.5| |应付账款周转率|4.8|5.6|5.7|5.6|5.5| |每股资料(元)| | | | | | |EPS|0.59|1.06|1.21|1.60|2.13| |每股经营净现金|0.36|1.16|0.69|1.17|1.72| |每股净资产|8.13|9.73|10.74|11.97|13.62| |每股股利|0.10|0.20|0.36|0.48|0.64| |估值比率| | | | | | |PE|170.3|95.6|83.6|63.3|47.4| |PB|12.4|10.4|9.4|8.4|7.4| |EV/EBITDA|232.9|118.7|90.0|69.2|53.2| [13]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收33.47亿元,同比+27.96%,归母净利润5亿元,同比+78.17%,毛利率51.46%,同比+1.86pcts;25Q1营收7.9亿元,同比+8.3%/环比-12.5%,毛利率49.07%,同比-3.42pcts/环比-0.5pct,归母净利润5977万元,同比+9.9%/环比-72.2% [5] - 公司下游以消费类和泛工业类客户为主,预计25Q1消费类占比相比24全年略有降低,泛工业中汽车类客户占比25Q1略有提升,未来会加强在汽车领域投入;有34大类5900余款可供销售产品,2024年推出700余款新产品,预计未来新品推出节奏和数量与2024年类似,已覆盖百余个细分市场领域、几千家客户;2024年末员工总数1598人,同比+112.93%,研发人员1184人,占比74.09%;2025年3月收购感睿智能67%股份,其主要产品为磁传感器,重点发力汽车及工业级相关产品 [5] 行业情况 - 国际模拟芯片大厂TI 25Q1营收49.7亿美元,同比+11%/环比+2%,略超指引上限,指引25Q1营收中值为43.5亿美元,同比+14%/环比+7%,预计25Q2产能利用率环比提升,毛利率环比上升;TI表示半导体周期已触底,所有终端市场客户库存均处于低位,部分客户倾向于补充库存应对不确定政策环境,工业领域需求持续强劲;对于当前不确定性较大的关税,短期对产业本身没有太多影响 [5]
纳芯微(688052):营收新高 发力MCU、SERDES新品
新浪财经· 2025-05-04 08:32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7.17亿元 同比增长97.82% 环比增长20.66% 创历史新高 [1][2] - 归母净利润亏损5133.83万元 较2024年Q1亏损减少9869.09万元 [1][2] - 毛利率34.37% 同比提升2.37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2.84个百分点 [1][2] - 研发费用1.79亿元 同比增长17.52% 研发费用率24.92% [2] 收入结构 - 汽车电子领域收入2.6亿元 占比约37% [2] - 麦歌恩贡献收入1亿元 [1][2] - 泛能源领域需求逐步恢复 [1][2] 产品布局 - 围绕汽车电子电动化向智能化升级展开全场景产品布局 [1][3] - 优势产品包括隔离产品、电源管理、信号链产品 [1] - 重点拓展MCU+产品线 形成专用SoC、实时控制MCU及通用MCU三大品类 [3] - 并购麦歌恩实现磁传感器全品类覆盖 成为国内最大磁传感器IC供应商 [3] - 发布车规级视频SerDes芯片组 采用HSMT公有协议 [1][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28.0/35.9/45.5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76/1.5/4.5亿元 [4] - 目标价247.8元 维持"买入"评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