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装
icon
搜索文档
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为合并范围内子公司提供贷款担保的进展公告
搜狐财经· 2025-06-04 14:11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浙江凤凰尚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安徽宝鸟提供不超过人民币7亿元的连带责任担保,单笔担保金额不高于人民币1亿元 [2] - 担保期限为各笔业务之日起不超过3年,有效期为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下一年度股东会召开前一日 [2] - 担保范围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等各类授信业务 [2] 担保进展情况 - 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合肥庐阳支行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为孙公司安徽宝鸟提供不超过5,000万元的授信业务连带责任保证 [3] - 上述担保在已审议通过的担保额度范围内,无需再提交董事会、股东会审议 [4]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被担保人安徽宝鸟成立于2011年5月6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主营业务为服装服饰的生产和销售 [5] - 安徽宝鸟系上海宝鸟全资子公司,公司持有上海宝鸟75%股权 [5] - 上海宝鸟不是失信被执行人 [5]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债权人中国工商银行合肥庐阳支行,债务人安徽宝鸟,保证人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6] - 主债权期间自2025年5月30日起至2026年5月29日,担保金额最高5,000万元人民币 [6] - 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本金、利息、违约金、实现债权的费用等,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 [6] 累计对外担保情况 - 本次担保后,公司及子公司担保额度总金额为7亿元,实际发生担保余额31,561.78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22% [7] - 公司及子公司不存在逾期债务对应的担保、涉及诉讼的担保等 [7]
虞城县工商联:精准服务为民企“智造”添动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6-04 12:12
智能制造驱动民营经济发展 - 河南商丘虞城县工商联构建"政策赋能-技术革新-人才培育"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 - 重点企业乔治白通过数字化转型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机制成为服装产业标杆[1] - 三级智能分拣系统含6万个智能仓位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分拣效率提升3倍[1] 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 - 乔治白获河南省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等5项省级认证[1] - 工商联搭建"统战+工商联+职能部门"协同平台助力企业突破转型关键节点[1] - 企业产能显著提升并稳定就业在职1000余名工人中95%为本地劳动力[1] 人才培育与县域经济联动 - 乔治白通过"新型学徒制"年培育技术骨干20余人形成"就业-培养-留才"循环[1] - 该模式为县域经济储备专业人才同时体现民营企业社会责任[1] 未来发展规划 - 虞城县工商联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专精特新"领域培育更多转型标杆[2] - 以乔治白为范本推动民企智造升级成为县域经济核心引擎[2]
消费品如何做好定价和促销?
虎嗅· 2025-06-04 09:57
消费品价值结构 - 消费品价值分为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层次 生理需求对应功能体验和购买体验 精神需求对应情绪价值 价值观共鸣 标签价值和资产价值 [3][4][6][12] - 功能体验聚焦产品物理参数 用户价格敏感度高 同质化品类溢价水平最低 [6][8] - 购买体验通过全链路服务提高消费确定性 可形成差异化溢价 但需匹配用户风险感知强度 [8][9][11] - 情绪价值通过激发用户短期情绪波动实现溢价 易破圈但持续性弱 [12][13][15] - 价值观共鸣需长期沉淀用户价值观认同 溢价高但破圈难度大 [16][17][18] - 标签价值需构建品牌-用户-社交圈三维共识 溢价最高但操作复杂度指数级上升 [25][27][28] 产品定价机制 - 性价比模型包含价格预期和实际价格两个维度 用户支付意愿受场景影响显著 [63][64] - 支付能力系数反映产品售价占月收入比重 直接影响消费决策速度 [65][66] - 生理需求产品定价受竞品对标约束 精神需求产品定价可摆脱同质化竞争 [73][74][97] - 高端消费因货币损失风险感知强 用户复购稳定性更高 [33] - 母婴 药品等不可逆伤害品类 用户愿为确定性支付高溢价 [34] 品牌价值建设路径 - 功能体验品牌需通过技术参数建立差异化 但红利期因信息透明化缩短 [42][43] - 购买体验品牌需优化全链路服务 但易被复制且部分用户愿为低价牺牲体验 [44][45][75] - 情绪价值品牌需高频刺激用户情绪 适合短周期爆款运作 [50][51][95] - 价值观共鸣品牌需长期行为自证 适合深耕细分文化圈层 [53][54][100] - 标签价值品牌需构建稀缺性和围观势能 适合奢侈品赛道 [27][57][102] 消费市场趋势 - 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型中 用户从功能消费转向情感消费 但供给端转型滞后 [108][109] - 电商加剧同质化价格战 低质低价恶性循环成行业痛点 [112] - 新锐品牌主攻一二线情感消费 但经济下行导致支付意愿萎缩 [114][115] - 县域市场仍处功能消费阶段 拼多多模式验证基础需求潜力 [113]
上海便利通关助力首发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03
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试点 - 上海市商务委与上海海关联合推出全国首创的"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检验模式,为"首展、首秀、首店、首发"进口消费品通关提速增效 [1] - 政策核心为"扩范围、分场景、强联动",通过三大制度创新:品类覆盖全品类进口首发消费品、分层监管构建柔性机制、跨部门协同服务建立白名单联动机制 [1] - 分层监管具体措施:不进入流通领域的首展首秀展品及单批次20件以下小批量新品实施"合格保证、快速验放",20件以上批量进口新品可凭实验室检测报告快速验放 [1] 政策实施效果 - 静安区已有8家国际一线品牌申请加入通关白名单 [2] - 上海口岸今年进口服装、玩具等消费品达50余万批,占全国总量50% [2] - 新措施预计使单票货物平均通关时间效率提升80%以上 [2] 政策支持体系 - 上海市推出"首发上海3.0版"支持政策,包含3项新举措和7项延续措施 [1] - 两项新举措专门针对首发进口新品通关便利化 [1] - 政策由商务主管部门推荐重点首发企业及新品清单,海关结合技术支撑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1]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物美价廉(中国消费向新而行)
人民日报· 2025-06-04 05:22
消费趋势与市场变化 -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和国内大循环关键环节 今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首是提振消费[1] - 消费者需求从单纯性价比转向包含多元维度的复杂坐标系 服装行业出现3800万阅读量热搜反映选择困境[1] - 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结束 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4] - 消费重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 社会主要矛盾转向"好不好"问题[6] 制造业发展与企业战略 - 中国制造通过技术驱动生产优化和规模效应实现物美价廉 告别粗糙山寨阶段[2] - 汽车行业出现无序价格战现象 工信部和中汽协紧急表态反对内卷式竞争[4] - 企业需从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 微笑曲线显示研发和市场服务端附加值更高[5] - 优秀企业应同时满足显性需求和发掘潜在需求 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5] 产业链与消费升级互动 - 14亿人口消费支出持续增长 全球最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需求升级[3] - 消费升级历史路径清晰:80年代家电→90年代大家电→21世纪汽车电子[6] - 消费资金如投入研发生产将形成经济螺旋式上升 消费既是循环终点也是起点[6] - 新阶段物美价廉需包含功能性价比品质质价比和情感心价比三重维度[7] 供需矛盾与行业挑战 - 服装行业面临质量缩水设计雷同等投诉 同时生产者遭遇退货率飙升利润微薄问题[3] - 供应链同质化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短期低价牺牲质量损害行业长期发展[3] - 区域差异和收入差距仍显著 价廉保障民生底线而物美满足升级需求[3]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冲锋衣爆火之下的乱象调查
新华网· 2025-06-03 12:14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内地高性能户外服饰市场规模达1027亿元,其中冲锋衣裤占比29.2%,零售额达300亿元,2019-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8.3% [2] - 预计到2029年冲锋衣市场规模将达754亿元,2024-202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20.2%,增速远超服装行业整体水平 [2] - 2023年8月至2024年9月主流电商平台冲锋衣销售额突破100亿元,2024年双11期间稳居服饰品类销售前列 [5] 品牌表现与竞争格局 - 伯希和2022-2024年营收从3.79亿元增至17.6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32%,毛利率从54.3%提升至59.6% [5][6] - 冲锋衣占伯希和收入比重从2022年80.7%升至2024年91.1% [6] - 天猫618期间伯希和成交同比增长50%,凯乐石同比增长120% [5] - 行业参与者包括专业品牌(伯希和/凯乐石)、国际高端品牌(始祖鸟/北面)及跨界品牌(安踏/李宁) [7] 市场乱象与质量问题 - 市面上30%冲锋衣实为普通夹克,无防水性能 [3] - 投诉平台冲锋衣相关投诉达10036条,涉及假货/以次充好等问题 [8] - 仿冒品泛滥,如"台州鸟"仿冒始祖鸟销售金额达140万元 [11] - 部分产品执行《单、夹服装》标准(FZ/T 81007)却宣传为冲锋衣 [11] - 迪卡侬/森马/Jeep等品牌曾因质量问题被处罚或抽检不合格 [12][13] 生产模式与品控挑战 - 伯希和81.2%服装由OEM厂商生产,合作代工厂超250家 [14] - 同品牌不同产地产品存在质量差异(如伯希和北京与安徽产线) [14] - 代工模式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品控难度大 [14] 消费趋势与产品创新 - 消费人群18-45岁为主,女性占比68%,抖音/小红书成重要种草渠道 [15] - 专业户外人群注重透气吸湿性能,轻户外人群关注保暖舒适性 [15] - 热销产品增加时尚色彩选择,千元以上高端产品增长强劲 [18] 政策与标准升级 - 2024年4月实施新国标GB/T 32614—2023,提高透湿性/耐磨性/静水压等指标要求 [14] - 市场监管总局提示需核查吊牌标注"冲锋衣"品名及执行标准 [20] 行业发展方向 - 企业需加强自主研发(面料技术)、细分产品(儿童/女性专属款)及品牌营销 [19] - 竞争核心转向技术、设计与品控的综合能力,兼顾功能性与时尚化 [21]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羽绒被、羽绒服装、蚕丝被、羊绒针织衫等4种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情况通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3 11:31
抽查基本情况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对羽绒被、羽绒服装、蚕丝被、羊绒针织衫4类产品开展专项监督抽查,共发现不合格产品6款(线下2款、线上4款)[2] - 不合格产品分布:羽绒被4款(天猫平台占3款)、羽绒服装2款(得物平台占1款)[2] 羽绒被抽查结果 - 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防钻绒性、绒子含量、pH值(安全标准项目)[2] - 涉及品牌包括科米可(宜庭家纺)、EC甄暖(雅兰家纺)、星愿奇境(富安娜)、鸳鸯相守(黛富妮)[6] - 标称生产单位集中在安徽滁州及广东深圳、佛山等地[6] 羽绒服装抽查结果 - 主要不合格项目为绒子含量、充绒量[2] - 涉及品牌包括川崎运动(深圳)和羽诺欣(河北廊坊)[6] - 不合格产品规格覆盖185/100A、175/96A等多型号[6] 蚕丝被与羊绒针织衫抽查结果 - 两类产品均未检出不合格样本[5] 不合格产品处置措施 - 责令停止销售并录入监督抽查数据库,通过粤品通平台及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公示[3] - 对涉事单位采取查封扣押、限期整改、缺陷调查等措施,涉嫌犯罪将移送公安机关[3] - 要求企业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建立风险清单并落实日管控机制[3]
宁波太平鸟时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股票期权注销完成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4:25
股票期权注销 - 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通过股东大会决议,注销17名离职激励对象及116名激励对象持有的第一个行权期股票期权共计7,056,500份 [1] -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完成注销程序,该操作不影响公司股本结构 [2] 2024年激励计划执行流程 - 2024年5月6日董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及考核办法,监事会同步核查激励对象名单 [4] - 2024年5月31日临时股东大会批准激励计划,授权董事会确定授权/授予日及办理相关事宜 [5] - 2024年6月7日董事会调整激励计划细节并确定授予方案 [6] - 2024年7月完成首次授予登记:股票期权1,807.10万份(7月15日登记),限制性股票335.3107万股(7月19日登记) [6] 预留权益失效 - 根据激励计划规定,预留的156.90万份股票期权因超过12个月未明确激励对象而失效 [8] 回购注销补充说明 - 2025年3月27日董事会决议回购注销1,600,932股限制性股票,涉及8名激励对象(含2名离职人员),该议案于4月22日获股东大会通过 [7]
优衣库全面抛弃普通人?优衣库为啥突然转性了?
搜狐财经· 2025-06-03 00:45
优衣库品牌定位变化 - 公司近期从简约实用风格转向更时尚、挑剔的路线,引发消费者困惑[1] - 新款女装出现短款紧身T恤等潮流设计,与品牌传统基础款形象形成强烈反差[5] - 服装尺码和衣长调整导致老顾客穿着不适,部分消费者需要选择更大尺码[7][8] 品牌历史优势分析 - 公司过去凭借基本款策略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强调实用性和包容性[7] - 产品以简约设计、亲民价格和广泛尺码选择赢得大众市场青睐[7][8] - 低成本生产模式使公司能够提供质量可靠且价格适中的服装[7] 市场策略转变影响 - 风格转变可能导致部分忠实顾客流失,尤其是不适应时尚趋势的消费者[9] - 新设计可能引发消费者身材焦虑,削弱品牌原有的舒适形象[8] - 公司面临定位困境:既未保持传统优势,也未完全赢得时尚消费群体[11]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设计风格开始接近BM等时尚品牌,与传统定位产生冲突[5] - 在高端与低端市场之间摇摆,尚未找到明确的新市场定位[11] - 需要平衡传统大众市场需求与吸引新一代时尚消费者的挑战[9]
跨界光伏巨亏,这家A股要被卖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03 00:15
控制权变更 - 上海启烁通过股份转让及表决权委托成为棒杰股份控股股东 持股2310万股占总股本503% 表决权915888万股占总股本1994% [2][3][4] - 原控股股东陶建伟转让1010万股占总股本220% 苏州青嵩转让1300万股占总股本283% 剩余684888万股表决权委托给上海启烁36个月 [3][4] - 上海启烁为新设特殊目的主体 由谊持管理出资100万元 广东创吉出资9000万元设立 广东创吉合伙人包括广东创管等机构 [5][6] 光伏业务困境 - 公司2022年末宣布跨界光伏 累计投资超百亿元 包括扬州26亿元电池项目 江山80亿元电池片及硅片切片项目 扬州10GW组件项目 [8] - 光伏业务持续亏损 子公司扬州棒杰因行业竞争加剧及产品价格下跌停产 截至2024年逾期借款776亿元占净资产25885% [8][9] - 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4310万元和-672亿元 2025年Q1营收123亿元同比下降6780% 净利润-486273万元 [9] 主营业务与转型 - 公司核心业务为无缝服装 包括内衣 套装 运动服饰等 因主业增长乏力多次尝试转型 [8] - 当前总市值18亿元 股价395元/股 控制权变更处于筹划阶段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