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业
icon
搜索文档
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多部门重磅举措发布
央视网· 2025-05-07 14:45
货币政策措施 -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整体存款准备金率从6.6%降至6.2%[3][9] - 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为0%,增强信贷供给能力[3][9]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降至1.4%,带动LPR同步下行[3]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抵押补充贷款利率从2.25%降至2%[3]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从2.85%降至2.6%[4] 信贷支持政策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总额度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支持"两新"政策[5][6]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7]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支持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8] - 优化两项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合并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值再贷款额度至8000亿元[8]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通过再贷款资金和增信措施支持科创企业债券融资[8] 房地产与资本市场政策 - 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16]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16] - 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17] -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再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22] - 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促进"长钱长投"[22] 资本市场改革与开放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推动典型案例落地[26] - 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增信支持[26]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26] - 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改革基金运营模式,强化投资者利益绑定[36][37] - 优化境外上市备案机制,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内地和香港市场[40][41] 上市公司表现与应对措施 - A股上市公司近九成收入来自国内,2024年四分之三公司盈利,五成公司利润增长[31] - 人工智能、半导体、消费电子等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3.2%和12.9%,沪深300指数股息率达3.6%[31] - 一季度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6%,实体经济类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3%[31] - A股上市公司出口收入从2018年4.9万亿元增至2024年9.4万亿元,增长92%[32] - 对美直接出口收入占比明显下降,91%公司对美出口收入占比不足10%[32] - 4月7日以来350多家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体现对自身价值信心[32] - 证监会将加大走访帮扶,优化监管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转型升级[34]
宏观点评:“稳市场稳预期”政策发布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东吴证券· 2025-05-07 14:23
政策背景 - 一季度经济企稳回升但内需有压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一行一局一会”出台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3] 央行政策 - 发布十项政策,数量型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价格型降低融资成本,结构性聚焦重点领域[3] - 4月政治局会议提及的增量金融政策已全面落地,提升金融向实体经济传导效率[3] 金融监管总局政策 - 提出八项增量政策,涉及房地产、资本市场等五个方向[3] - 加快出台适配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融资制度,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3] - 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3] 证监会政策 - 提出完善资本市场“1+N”体系等多方面措施[3] - 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 产重组管理办法》,解决A股“重融资轻投资”矛盾[3] - 协同各方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3] 政策影响 - 短期提升市场对新增流动性预期,稳固资本市场;中长期推动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4] 风险提示 - 美国对华政策施压、科技创新进展和效率、政策落地执行效率不及预期[4]
划重点!一行一局一会同台发声:涉及降准降息、货币政策工具调整、稳楼市稳股市、科技金融、公募基金改革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4:04
货币政策调整 - 央行推出三大类十项举措包括降准降息、创设新政策工具 其中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提供中长期流动性 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 结构型政策完善现有工具并支持科技创新等领域 [7] - 具体措施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至1.4% 结构性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6% [8][9][19][20] - 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至8000亿元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增加3000亿元 [9][10] 资本市场支持 - 优化两项资本市场工具 合并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至8000亿元 参与机构扩至40家 贷款期限延长至3年 [5][21][22] - 证监会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发布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方案 改革收费模式 将投资者回报纳入考核 要求基金经理跟投产品 [16][17][32][33] - 金融监管总局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试点范围600亿元 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12][13][25] 房地产与科技金融 - 金融监管总局完善房地产融资制度 审批通过6.7万亿元贷款支持1600万套住宅交付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7500亿元 [11][24] - 债券市场"科技板"准备就绪 近100家机构计划发行超3000亿元科创债券 创设风险分担工具支持10年期债券发行 [30][31] - 科技金融取得进展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增速达行业3倍 科技保险保障超2万亿元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签约意向金额3800亿元 [30] 外贸与上市公司支持 - 应对美国关税冲击 对受影响企业应贷尽贷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 支持跨境电商和海外仓金融服务 [26] - 增强对受影响上市公司监管包容度 优化股权质押和再融资规则 支持并购重组转型升级 [27][28][29] -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组建内贸险共保体 强化出口转内销融资保障 [26]
“稳市场稳预期”政策发布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东吴证券· 2025-05-07 14:03
政策背景 - 一季度经济企稳回升但内需有压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一行一局一会”出台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3] 央行政策 - 发布十项政策,数量型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价格型降低融资成本,结构型聚焦重点领域[3] - 4月政治局会议提及的增量金融政策已全面落地,提升金融向实体经济传导效率[3] 金融监管总局政策 - 提出八项增量政策,涉及房地产、资本市场等五个方向[3] - 加快出台适配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融资制度,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3] - 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3] 证监会政策 - 提出完善资本市场“1+N”体系等多方面措施[3] - 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 产重组管理办法》,解决A股“重融资轻投资”矛盾[3] - 协同各方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3] 政策影响 - 短期提升市场对新增流动性预期,稳固资本市场;中长期推动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4] 风险提示 - 美国对华政策施压、科技创新进展和效率、政策落地执行效率不及预期[4]
金融监管总局出招稳外贸:优化出口信用险、组建内贸险共保体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13:29
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 金融监管总局将制定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 对受关税影响较大 经营暂时困难的市场主体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服务 [2] - 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 推出专属产品 推动内贸险扩面 提额 助力加快内外贸一体化 [2] - 内贸险承保金额在我国内贸份额中占比不足一成 贸易企业投保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2] 外贸企业融资保障 - 将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 推动银行加快落实稳外贸政策 确保应贷尽贷应续尽续 [3]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 提高承保能力 提供优惠费率 实施快赔预赔 稳定企业接单和出口信心 [3] - 督促机构做好跨境电商 海外仓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 支持发展专属保险 引导银行推出综合性一站式服务 [3] 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推动低成本资金快速直达企业 各地累计走访经营主体超过6700万户 发放贷款12 6万亿元 其中约1/3是信用贷款 [3] - 近期将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 重点从增供给 降成本 提效率 优环境4个方面发力 [4] - 增供给方面 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 加大首贷 续贷 信用贷投放 带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4] - 降成本方面 及时传导市场利率红利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 规范机构与第三方合作 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4] - 提效率方面 推动银行简化内部流程 灵活满足各类投资需求 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4] - 优环境方面 强化财税 产业监管等政策协同 加快完善担保征信 信用修复 发行标准等相关制度 [4]
这场新闻发布会都是重磅,一文速览
搜狐财经· 2025-05-07 12:41
货币政策措施 - 央行推出"三大类、十项措施"稳市场稳预期,包括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政策 [3][4][5] - 数量型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6] - 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降至1.4%,带动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6] - 结构型政策: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PSL利率从2.25%降至2% [6] 房地产支持政策 - 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 [8]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 [8] - 金融监管总局将加快完善房地产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 [8] 资本市场稳定措施 - 金融监管总局上调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拟再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 [8] - 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9] - 证监会将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配合央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 [10] 科技创新与消费支持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总额度由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 [7]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 [7] - 证监会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注册流程 [11] 小微企业融资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累计走访经营主体超过6700万户,发放贷款12.6万亿元,其中约1/3为信用贷款 [12] - 推动银行简化内部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时效,灵活满足各类融资需求 [12] - 强化货币、财税、产业、监管政策协同,加快完善担保增信、信用修复等制度 [12] 外贸金融支持 - 将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确保应贷尽贷、应续尽续 [13]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提高承保能力,提供优惠费率,实施快赔预赔 [13] - 强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融资保障,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推出专属产品 [13]
稳楼市、稳股市、护航外贸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出招”
证券时报· 2025-05-07 12:20
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1] 房地产行业支持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 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 支持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 [2]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 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 [2] - 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匹配的系列融资制度 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 [2] 资本市场支持措施 - 金融监管总局发挥保险资金优势加大入市稳市力度 前期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上个月上调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 [3] - 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3] - 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3] 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支持 - 将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政策 重点从增供给、降成本、提效率、优环境四方面发力 [4] - 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 带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4] - 规范机构与第三方合作 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4] 外贸行业金融支持 - 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 [5] - 将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 对受关税影响较大企业"一企一策"提供精准服务 [6]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 提高承保能力 提供优惠费率 实施快赔预赔 [6] - 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 发展专属保险 [6]
稳楼市、稳股市、护航外贸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出招”!
证券时报· 2025-05-07 12:12
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1] 稳楼市措施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支持保交房攻坚战,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 [2]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 [2] - 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匹配的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 [2] 稳股市措施 - 金融监管总局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优势,加大入市稳市力度,前期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3] - 上调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拟再批复600亿元扩大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3] - 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3] 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政策,重点从增供给、降成本、提效率、优环境四方面发力 [4] - 增供给方面将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带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4] - 降成本方面将传导市场利率红利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规范机构与第三方合作 [4] 外贸发展金融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 [5] - 强化金融纾困,将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推动银行落实稳外贸政策 [6]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提高承保能力,提供优惠费率,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重点领域 [6] - 强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融资保障,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推动内贸险扩面提额 [6]
稳市场金融政策再发力:降准降息提供万亿流动性,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年节省200亿利息
搜狐财经· 2025-05-07 12:03
央行货币政策措施 -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3] - 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为0% [4]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降至1.4%,预计带动LPR同步下行0.1个百分点 [4]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专项工具利率从1.75%降至1.5%,PSL利率从2.25%降至2% [4]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 [4]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总额度达到8000亿元 [4]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5]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5] - 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合并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至8000亿元 [5]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技创新债券 [5] 金融监管总局增量政策 - 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 [7] -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8] - 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9] - 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 [10] - 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 [10] - 修订出台并购贷款管理办法 [11] - 将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12] - 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 [13] 证监会稳市措施 - 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14] - 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 [15] - 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15] - 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优化发行注册流程 [15]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 [16] - 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 [17]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17] - 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 [17] 稳股市具体措施 -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再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 [19] - 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19] - 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19] - 证监会累计走访2352家上市公司,帮助企业解决3300多项问题 [19] - 沪深两市披露重组项目近1400单,同比增长40%,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同比增长2.4倍 [19]
连平:此时降准,将发挥多重作用
搜狐财经· 2025-05-07 12:01
目前美国对华综合累计税率已超过100%,今后还有可能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出口、消费、投资乃至于GDP产生重大冲击。初步估 算,美国对华关税每加征10%,中国出口或下降2%-2.5%,在美国关税未减免的情况下,2025年中国出口有可能下滑8%-10%;2026年出口增速可能进一步 下降15%左右。随着出口受阻,消费和投资领域也将出现连锁效应,对出口、消费、投资的变化如果不加干预,不排除极端情况下2025年中国GDP增速可能 下降1.0-1.5个百分点。同时,股票市场也出现了较大波动。 除了支持政府债券发行之外,一方面需要支持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尤其是增加对出口、农业、"卡脖子"等相关行业企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 支持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头部金融机构与大型央企集团、众多上市公司增持金融资产,稳定股市,稳定市场信心。综合来看,市场 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2.年内存准率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存准率变动与国内经济发展需求密切相关,服务于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总体规模逐步扩大,货币政策总量调节的传导链条将更加复杂, 存准率对市场总量的调节难度上升。我国货币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