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服务

搜索文档
唯赛勃(688718)每日收评(07-03)
和讯财经· 2025-07-03 17:36
主力成本分析 - 当日主力成本为12.37元 [1] - 5日主力成本为12.34元 [1] - 20日主力成本为11.58元 [1] - 60日主力成本为12.10元 [1] 周期内涨跌停情况 - 过去一年内涨停1次 [1] - 过去一年内跌停0次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为12.38元 [1] - 短期支撑位为12.16元 [1] - 中期压力位为12.38元 [2] - 中期支撑位为11.56元 [2] - 短线趋势不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中期趋势不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K线形态显示长下影,可能止跌回升 [2] - K线形态显示吊颈,上升行情中见顶回落信号 [2] 资金流数据 - 主力资金净流出43.14万元,占总成交额-3% [2] - 超大单净流入0.00元 [2] - 大单净流出43.14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62.04万元 [2] 关联行业/概念板块 - 专用设备板块涨幅0.57% [2] - 新材料板块涨幅0.48% [2] - 微盘股板块涨幅0.62% [2]
钢铁行业今日净流出资金6.66亿元,重庆钢铁等5股净流出资金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7:36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7月3日上涨0.18%,申万行业中24个上涨,电子、电力设备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69%、1.38% [1] - 煤炭、交通运输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16%、0.28%,钢铁行业位列跌幅榜第三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45.11亿元,9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2个行业净流出 [1] 行业资金流向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入78.20亿元,涨幅1.69% [1] - 医药生物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3.82亿元,涨幅1.35% [1] - 机械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全天净流出23.17亿元 [1] - 基础化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9.08亿元,国防军工、传媒、电力设备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1] 钢铁行业表现 - 钢铁行业今日下跌0.13%,主力资金净流出6.66亿元 [2] - 行业44只个股中15只上涨,28只下跌,1只涨停 [2] - 资金净流入个股10只,宝钢股份净流入4235.47万元居首,甬金股份、新兴铸管分别净流入2082.19万元、1158.05万元 [2]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重庆钢铁、新钢股份、柳钢股份净流出超5000万元,分别净流出1.09亿元、9561.72万元、6373.15万元 [2] 钢铁行业个股资金流向 - 重庆钢铁今日涨幅3.55%,换手率9.32%,主力资金净流出1.09亿元 [2][3] - 新钢股份涨幅1.27%,换手率4.91%,主力资金净流出9561.72万元 [2][3] - 柳钢股份涨幅10.09%,换手率8.35%,主力资金净流出6373.15万元 [2][3] - 宝钢股份涨幅1.01%,换手率0.61%,主力资金净流入4235.47万元 [2][3] - 甬金股份涨幅2.02%,换手率4.38%,主力资金净流入2082.19万元 [2][3]
正弦电气(688395)每日收评(07-03)
和讯财经· 2025-07-03 17:36
主力成本分析 - 当日主力成本22.70元 [1] - 5日主力成本22.67元 [1] - 20日主力成本22.35元 [1] - 60日主力成本21.49元 [1] 周期内涨跌停 - 过去一年内涨停1次 [1] - 过去一年内跌停1次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22.98元 [1] - 短期支撑位22.28元 [1] - 中期压力位23.04元 [2] - 中期支撑位21.31元 [2] - 目前短线趋势不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目前中期趋势不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K线形态暂无特殊形态 [2] 资金流数据 - 主力资金净流出65.99万元,占总成交额-3% [2] - 超大单净流入0.00元 [2] - 大单净流出65.99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48.58万元 [2] - 北向资金数据暂无 [2] 财务数据 - 每股收益0.11元 [2][3] - 营业利润0.10亿元 [2][3] - 市盈率--- [2] - 销售毛利率33.86% [2][3] - 净利润9,157,317.8元 [2][3] 关联行业/概念板块 - 电机板块涨幅0.01% [2][4] - 深圳特区板块涨幅0.88% [2][4] - 新能源车板块涨幅0.80% [2][4] - 微盘股板块涨幅0.62% [2][4]
天奈科技(688116)每日收评(07-03)
和讯财经· 2025-07-03 17:35
天奈科技688116 时间: 2025年7月3日星期四 52.77分综合得分 较强 趋势方向 主力成本分析 44.09 元 当日主力成本 45.02 元 60日主力成本 周期内涨跌停 过去一年内该股 涨停 1次 5日主力成本 44.20 元 20日主力成本 42.44 元 跌停 0 次 北向资金数据 | 持股量374.04万股 | 占流通比1.08% | | --- | --- | | 昨日净买入-27.08万股 | 昨日增仓比-0.079% | | 5日增仓比-0.094% | 20日增仓比-0.985% | 技术面分析 46.64 短期压力位 44.31 短期支撑位 46.64 ★三只乌鸦★ 可能见顶回落 资金流数据 2025年07月03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 | 主力资金净流出9851.17万元 | | --- | | 占总成交额-22% | | 超大单净流出5674.60万元 | | 大单净流出4176.56万元 | | 散户资金净流出270.20万 | 关联行业/概念板块 中期压力位 41.46 中期支撑位 股价跌破短期支撑位,短线观望为宜; 目前中期趋势不慎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K线形态 化学 ...
汉仪股份去年扣非净利降9成 2022上市其后业绩连降2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7-03 17:2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下降12.17%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0.84万元,同比下降78.74%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288.91万元,同比下降89.21%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66.13万元,同比下降58.69% [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544.07万元,同比增长5.25% [3][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5.24万元,上年同期为-236.85万元 [3][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354.80万元,上年同期为-392.89万元 [3][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40.49万元,上年同期为-841.93万元 [3][4] 历史财务数据 - 2022年、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3亿元、2.17亿元 [1] - 2022年、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535.14万元、4143.30万元 [1] - 2022年、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377.18万元、2676.72万元 [1]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2元(含税),预计共计派发999.6万元 [2] 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2年8月3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格25.68元/股,发行数量2500万股 [4] - 募集资金总额6.4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5.79亿元,比原计划多4305万元 [5] - 发行费用6251.13万元,其中东方证券承销保荐费用4472.75万元 [5] 对外投资 - 2024年11月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汉仪香港以1.34亿港元收购方正控股11.1982%股份 [6] - 2024年12月汉仪香港完成取得方正控股1.3435亿股股份 [6]
博菲电气龙虎榜资金动向分化 卖方席位现机构身影
金融界· 2025-07-03 17:28
博菲电气龙虎榜数据 - 7月3日盘后数据显示博菲电气因单日换手率超20%登上龙虎榜 [1] - 买方前五席位呈现明显地域特征 东方财富证券旗下三家拉萨地区营业部集体现身 [1] - 昌都两江大道营业部以619.83万元居买方首位 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 东环路第一营业部分别买入409.26万元和364.02万元 [1] - 金融城南环路营业部以350.94万元位列第五 麦高证券北京分公司作为唯一非西藏地区席位以447.91万元买入额跻身买方次席 [1] - 卖方前五席位合计抛售6793.36万元 呈现更强资金集中度 [1] - 东亚前海证券四川分公司以1906.85万元卖出额居首 开源证券西安西大街营业部抛售1402.73万元 [1] - 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卖方第三位 单日减持1352.22万元 [1] - 中泰证券常州惠国路营业部和华鑫证券佛山南海海五路营业部分别以1232.60万元和898.95万元完成资金了结 [1] 历史操作数据 - 昌都两江大道营业部近三个月93次上榜后 标的个股三日上涨概率为39.78% [2] - 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在656次操作中 上涨概率仅为30.49% [2] - 开源证券西安西大街营业部近三个月74次上榜后 标的个股三日上涨概率达56.76% 显示出较强择时能力 [2] 信息来源 -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A股君 [4]
中集车辆收盘上涨1.22%,滚动市盈率15.63倍,总市值156.11亿元
金融界· 2025-07-03 17:28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3日收盘价8.33元,上涨1.22%,总市值156.11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 15.63倍,创18天以来新低 [1] - 市净率1.07倍,静态PE 14.38倍 [2] 行业对比 - 汽车整车行业平均PE 42.69倍,中值34.21倍,公司PE排名第11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6.89倍,中值2.44倍,公司市净率1.07倍低于行业中值 [2] - 总市值156.11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271.26亿元和中值216.68亿元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36558户,较上次增加1451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与品牌 - 主营业务为半挂车、专用车上装及整车、冷藏厢式车厢体及整车生产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普通半挂车、罐车、上装产品、底盘及牵引车 [1] - 国内运营"通华"、"华骏"、"深扬帆"等品牌,北美运营"Vanguard"、"CIE",欧洲运营"SDC"和"LAG"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5.91亿元,同比下滑10.91% [1] - 净利润1.79亿元,同比下滑32.59% [1] - 销售毛利率14.30% [1] 同业公司估值对比 - 江铃汽车PE 13.03倍,中国重汽PE 13.91倍,均低于公司PE [2] - 比亚迪PE 41.00倍,汉马科技PE 48.56倍,显著高于公司PE [2] - 赛力斯市净率9.58倍,宇通客车市净率4.19倍,远高于公司1.07倍 [2]
Aura Biosciences (AURA)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03 17:28
研发与临床试验 - 公司正在开发病毒样药物结合物(VDCs),针对多种实体肿瘤,包括眼部和膀胱癌,市场机会为数十亿美元[7] - 2023年计划启动脉络膜黑色素瘤的III期临床试验[8] - 预计2023年将发布脉络膜黑色素瘤的II期临床数据[8] - 在II期临床试验中,3个周期的治疗方案显示出高达88.9%的肿瘤控制率[46] - Bel-sar在肿瘤进展方面的表现为35%的肿瘤进展率,而对照组为85%[62] - Bel-sar在视觉失败方面的表现为15%的视觉失败率,而对照组为2%[62] - 在治疗组中,70%的患者在12个月内实现了肿瘤控制(n=20)[114] - 在活跃生长的患者中,64%的患者在接受2个周期的治疗后实现了肿瘤控制(n=14)[113] - 在所有患者中,肿瘤生长率从历史数据的0.555 mm/yr降至0.072 mm/yr,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p=0.018,n=14)[109] - 在最高治疗方案下,肿瘤控制率为70%[112] 用户数据与治疗效果 - 所有治疗患者中,视力保留率为90.0%,平均基线变化为-3.3字母,随访时间为8个月[52] - 高风险视力丧失患者中,视力保留率为86.7%,平均基线变化为-4.5字母,随访时间为7个月[52] - 在接受2个周期(40µg)治疗的患者中,视力保留率为100%,平均基线变化为-3.0字母,随访时间为6个月[52] - 在所有治疗患者中,86%的患者在12个月内保持了视力[118] - 在高风险视力丧失的活跃生长患者中,76%的患者在12个月内保持了视力[118] - 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75%的患者在12个月内保持了视力[118] 市场机会与战略 - 眼部肿瘤特许经营的总可寻址市场为多亿美元,主要包括每年约11,000名新诊断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30] - 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增加小型销售团队以支持产品上市[32] - Bel-sar被认为是帮助许多患者避免放射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115] 财务状况 - 预计公司现金储备将支持运营至2025年[7] 不良事件与风险 - 在所有治疗患者中,25%的患者出现前房细胞/炎症,15%出现结膜充血,10%出现点状角膜炎[53] - 在进行的Phase 2试验中,83.9%的患者出现玻璃体炎,7.1%为III级不良事件[102] - Bel-sar在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中,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约为13%[103] - 在高风险患者中,视力丧失率为4.6%[103]
平安银行:同意本行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相关关联方开展关联交易
快讯· 2025-07-03 17:25
关联交易审批 - 平安银行第十二届董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联交易议案 同意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关联方开展日常金融产品或服务关联交易 [1] - 关联交易类型包括一般性存款、支付结算、信用卡、个人贷款、购买金融产品等授信类、资产转移类、服务类、存款和其他类型 [1] - 单笔或累计达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大关联交易或深交所披露标准的交易 仍需履行单笔审议流程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规定可豁免的除外 [1]
特斯拉FSD在华难落地催生灰色产业链:山寨版安装仅需几百元 官方警示“改装会影响整车质保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17:25
特斯拉辅助驾驶功能改装市场现状 - 电商平台出现大量售价仅几百元的特斯拉辅助驾驶破解模块,累计销量达6.9万件,宣称可解锁官方售价3.2万至6.4万元的功能 [2][3][6] - 改装模块主要功能包括解除方向盘握持检测警告和实现变道无需重新激活AP,但无法支持自动泊车等核心功能 [8][9] - 商家宣传"无损安装"和"不影响年检",但特斯拉官方明确表示此类改装会导致整车质保失效 [12][15] 改装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特斯拉原厂功能缺失(如座椅按摩)和官方高阶驾驶辅助系统定价过高是催生改装市场的主因 [17] - 特斯拉EAP售价3.2万元,FSD售价6.4万元,显著高于华为等竞争对手的1万元定价 [22] - 价格落差巨大(官方万元级vs改装百元级)吸引部分车主冒险尝试 [17][22] 改装风险与问题 - 改装可能导致系统死机等故障,有车主反映安装半月后出现无法启动的严重问题 [24] - 解除方向盘检测功能违反L2级辅助驾驶规定,增加事故风险 [23] - 改装属于非法行为,消费者面临维权困境和质量保证缺失 [22][24] 特斯拉FSD在华发展现状 - FSD已开始在中国市场有序推送,官网明确将中国纳入服务范围 [27][28] - FSD在华推广面临技术适应性和政策审批双重挑战 [25][26] - 中国本土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如DeepSeek)正在形成竞争壁垒 [26] 行业监管动态 - 2022年3月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明确规定L2级需驾驶员全程监管 [23] - 2023年监管部门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对OTA升级等提出更严格要求 [26] - 车检机构表示虽不拆检内部零件,但明确不建议安装未经认证的改装件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