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运

搜索文档
内河航运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12:27
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 浙江发布《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5年内河航运发展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1] - 河南省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2025—2035年)》,明确要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 [1] - 河南将2025年定位为"水运发展全面建设年",并召开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提出"举全省之力"发展内河航运 [3] 河南内河航运现状与目标 - 20世纪60年代河南通航里程达6100多公里,水运运量占全社会总运量的48%,但后来因高铁/高速公路发展而沉寂 [3] - 周口港2025年晋升为全国37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标志着河南水运复兴取得阶段性成果 [4] - 河南发展内河航运旨在补齐"空铁水公"综合交通体系短板,并为豫货出海提供新通道 [5] 内河航运的经济效益 - 内河水运成本仅为铁路的1/3、公路的1/5,浙江测算物流费用占比下降1个百分点可节省全省社会物流成本超900亿元 [7] - 湖州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1.48亿吨,排名全国内河港口第八位,非长江干线内河港第一位 [9] - 浙赣运河工程若贯通常山江与信江,将打通浙江中西部与长江经济带的水运通道,对跨省物流意义重大 [9]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河南通过内河航运融入长三角,连云港至周口中心港的巴西大豆运输链已实现"离港即入厂"的物流效率 [5] - 浙江湖州企业通过内河港口直接向美国、泰国、欧洲等地出口家居、家电等商品 [8] - 经济大省内河航运建设将重塑区域经济格局,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 [9]
关税政策影响美国内河航运 驳船运输量大减
快讯· 2025-05-22 02:18
关税政策对美国内河航运的影响 -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内河航运受到冲击 [1] - 阿肯色河航运系统是美国内河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运输农产品、木材、石油和煤炭等资源 [1] - 今年前4个月阿肯色河沿线总货运量约为380万吨,同比减少15% [1] - 4月单月货运量同比降幅达21% [1] 内河航运行业现状 - 阿肯色河货运量下滑反映关税政策对资源运输行业的直接影响 [1] - 内河航运支撑流域经济发展,但当前运输量显著下降 [1]
政策频出,江浙发力内河航运
国际金融报· 2025-05-19 19:59
"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同处江南水乡的浙江和江苏,正以内河航运为抓手,全力推动 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航运浙江"迎来施工图 日前,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对"航运浙江"建设作出全面部 署。《实施意见》明确,浙江将充分发挥内河航运特色优势,目标到2030年,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 年,全面建成全国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先行省,内河航运发展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近年来,随着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内河航运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愈发凸显。长三角水系发达,区域内省市亦 在发展内河航运领域持续发力。 根据《实施意见》,浙江的重点任务包括构建高水平航道网络、推动港产融合发展、提升航运服务水平等。 在构建高水平航道网络上,浙江将优化干线航道布局,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谋划推进浙赣运河、太湖沟通、 环杭州湾水运通道等工程;推进干线航道"三升二",实施京杭运河畅通工程、浙北海河联运通道工程以及京杭运河、杭甬运 河、钱塘江等二级航道提升项目;实施"通港达园入企"工程,实现千吨级船舶通港达园入企。其中,浙赣运河 ...
东部沿海大省,为何盯上内河航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23:57
浙江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 浙江发布《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航运浙江"建设路线图,重点谋划推进浙赣运河项目[1] - 浙江内河航道总长近9800公里,其中国家高等级航道1600公里,排名全国第四[1] - 内河水运在浙江综合交通体系中扮演不可替代角色,全省内陆城市全部实现通江达海[1] 浙赣运河战略意义 - 浙赣运河连接钱塘江与赣江,全长约800公里,是长三角与中部地区水运联网关键工程,被称为"世纪工程"[3] - 项目将破解钱塘江"断头航道"困局,使宁波舟山港腹地拓展至江西赣州稀土、南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4] - 衢州已启动常山江航电枢纽建设作为前置工程,建成后浙江中西部与长江经济带距离将大幅缩短[7] 内河航运经济优势 - 内河水运成本仅为公路1/5、铁路1/3,单位货物碳排放为公路1/10[2] - 1条三级航道运力相当于4条高速公路,可减少重型货车流量30%[2] - 水运促进产业联动,衢州建材化工产品可运往中部,江西锂矿可运往衢州新能源电池工厂[5] 航道网络升级 - 湖州完成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新增三级航道18.8公里、四级航道36.3公里[9] - 温州-丽水瓯江集装箱航线开通,单船运力替代30多辆集装箱卡车[9] - 嘉兴打造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开通覆盖四省29条航线[9] 智慧与绿色航运 - 浙江发布全国首个内河智慧航道建设导则,应用AI视频分析技术自动识别航道隐患[9] - 全国首艘内河氢能集装箱船"东方氢港"号年减碳700吨,湖州绿色廊道试点全面推进[12] - 计划三年建成"一网一脑五场景两平台"智慧航道体系,入选全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10] 湖州港发展案例 - 湖州港2023年货物吞吐量1.48亿吨,居全国内河港口第八、非长江港口第一[13] - 2024年一季度完成吞吐量3158.51万吨、集装箱25.85万标箱,均列浙江内河第一[13] - 建成1050万吨级"空中运输走廊",替代每日1500车次重卡运输,实现零排放[15] 港产城融合发展 - 湖州临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25%,物流服务辐射长三角多地区[16] - 铁公水枢纽港实现三种运输体系无缝对接,为浙江唯一具备该条件的内河码头[15] - 计划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3%,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10%[15] 文旅融合新方向 - 重启杭湖游船航线,推出"泛舟浙里"计划,以3条国家级+10条精品航线串联山水人文[17]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内河港区布局规划、扎实做好防汛工作……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了这些重要事项
第一财经· 2025-05-12 18:46
优化"公用港区+专用码头"布局规划,完善内河港区"硬设施",提升内河水运"软服务",激活内河发展 新动能。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5月12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进一 步加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作;完善内河港区布局规划;扎实做好今年防汛工作。 会议原则同意《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并指出,上海轨道交通经过30 余年发展,运营里程数达到896公里,日均客流超千万人次,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要紧盯运营管理中 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问题,以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排查整改风险隐患,提高本质安全水平。要强化运营 管理,持续增强安全运行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依托科技赋能提升数字化运维水平,并聚焦市民乘客反 映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便民服务。要强化协同联动,健全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内外部保障体系,完善预 报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形成维护轨道交通安全的强大合力。 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内河港区布局规划(2025—2035年)》并指出,随着上海"连接苏浙、对接海 港"的内河航道网络不断拓展,要优化"公用港区+专用码头"布局规划,推动内河水运更高质量发展。要 完善内河港区"硬设施",加快重 ...
经济大省挑大梁|潮涌楚天千帆竞——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新华社· 2025-05-08 21:05
经济发展 - 湖北省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元台阶 [1] - 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3万家,以不足全省2%的企业法人数量贡献全省60%科技创新成果,催生1.34万亿产业增加值 [3] 产业体系 -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实施"链长+链主+链创"三链机制 [3] - 形成"51020"现代产业集群,包括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 [3] - 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规模,千亿级产业达19个 [3] 交通与开放 - 高铁4小时可达全国80%的重要城市,实现"市市通高铁" [4] - 长江黄金水道万吨巨轮可直达武汉,中欧班列连续两年开行突破千列 [4] - 建设陆海空"三条丝绸之路"战略枢纽,推动离岸在岸一体化与高标准制度型开放 [4] 生态建设 - 长江干流、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成为常态 [6]
河南:高标准建成投运郑州港,有序推进南阳等港口建设
快讯· 2025-04-30 10:27
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 - 规划目标到2030年航道通航里程达到2200公里以上 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达到750公里以上 [1] - 以周口港为引领 带动信阳港 漯河港 平顶山港提质增效 [1] - 高标准建成投运郑州港 有序推进南阳 商丘 驻马店等港口建设 [1] - 港口吞吐量目标达到2亿吨 含集装箱100万标箱以上 [1] - 初步形成安全畅通 绿色经济 智能高效 包容韧性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1]
交通之变折射菏泽活力奔涌
大众日报· 2025-04-23 14:0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雄商高铁菏泽段预计2026年10月建成通车 菏泽至雄安新区时空距离缩短至3小时以内[2] - 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3万公里居全省第2位 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和密度分别居全省第2位和第1位[4] - "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规划投资约600亿元 机场高铁航道相继投运[3] 多式联运网络效能提升 - 新万福河航道实现煤炭砂石料玻璃制品等大宗货物出口 内河航运具运能大成本低优势[2] - 牡丹机场国际货站启用后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0% 通关时间压缩至48小时以内每年节省成本超千万元[3] - 2024年牡丹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95万人次 货邮吞吐量增长180%[3]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效应 - 高铁建设使菏泽成为京津冀与中原城市群黄金节点 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资源共享[2] - 内河航道使菏泽成为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重要连接点[2] - 2035年规划建成"米"字形综合运输通道 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直达周边重要城市[4] 交通网络规划与覆盖目标 - 构建1-2-3小时交通圈:1小时直达济南郑州徐州 2小时覆盖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 3小时延伸至广州成都等全国城市[5] - 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与货运无缝衔接 形成国际国内通道联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4] - 以菏泽市区为核心建成辐射各县城的1小时交通圈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与资源流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