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中邮证券:首予能科科技“买入”评级,布局具身智能AI训推平台
格隆汇· 2025-10-17 13:27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深耕工业软件业务十余年,聚焦重工装备、汽车、高科技电子、通用机械等优势行业 [1] - 公司产品在高端装备制造业3000多家重点客户实现部署应用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8.75%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率52.40%,同比提高4.22个百分点 [1] 人工智能业务布局 - 公司AI业务聚焦于为客户提供自主研发的“灵系列”AI agent产品及解决方案 [1] - 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布局具身智能AI训推平台 [1] - 公司具备丰富的工业数据积累,积极布局工业AI,AI业务已成为驱动公司收入增长的核心引擎 [1]
浪潮数字企业(00596.HK):携手达索推出INSUITE BY DELMIAWORKS 打造端到端工业软件
格隆汇· 2025-10-17 00:53
公司产品发布 - 公司于9月26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联合达索系统发布“浪潮海岳inSuite by DELMIAWorks” [1] - 该产品旨在打造端到端一体化工业软件,加速制造业“智造”升级 [1] - 合作实现了本土实践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 [1] 产品技术与能力 - inSuite by DELMIAWorks 整合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以BOM为主线打通数据流 [2] - 产品具备四大核心能力:研发生产协同、柔性生产管控、业财融合与标准化集成底座 [2] - 标杆客户案例已实现制造周期缩短、积压降低、按期交货率提升、品质管控提升等成效 [2] 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 - 2025年8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2] - 政策提出到2027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到2030年达60% [2] - 政策目标到2030年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2] - 一体化工业软件平台在政策支持下有望打开广阔发展机遇 [2] 公司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6/27年归母净利润为5.53/7.03/8.92亿元 [1] - 预计公司2025/26/27年EPS为0.48/0.61/0.77元 [1] - 给予公司2025年动态PE 25倍,目标价13.03港元 [1]
收评:主要股指宽幅整理 煤炭股领涨 金属股领跌
新华财经· 2025-10-16 18:28
市场表现 - 沪指收盘报3916.23点,涨幅0.10%,成交额约8693亿元;深成指报13086.41点,跌幅0.25%,成交额约10619亿元;创业板指报3037.44点,涨幅0.38%,成交额约4776亿元 [1] - 市场呈现“二八”分化,煤炭、保险、银行等低市盈率股票及部分新能源、通信设备权重股上涨,中小盘股及小金属、钢铁、工业软件、光刻机等板块下跌 [1] - 科创综指收盘报1625.45点,跌幅0.97%,成交额约1979亿元;北证50指数报1488.71点,跌幅1.30%,成交额约177亿元 [1] 机构观点 - 机构认为三季报行情开启,市场展开估值修复,红利板块与科技股交替表现,建议关注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中线机会 [2] - 市场处于政策预期博弈与盈利验证的过渡期,地产政策预期支撑市场底线,盈利环比改善的消费及中游制造行业有望获资金青睐,指数短期或延续区间震荡 [2] 行业政策与趋势 - 住建部等九部门印发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推进车路协同设施及住区智慧化建设,发展智慧物业 [3] - 交通运输部将推动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开展“十百千”行动,建设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中试基地及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赋能组合辅助驾驶等场景 [4] 商品市场动态 - 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通知,指出国际贵金属价格波动剧烈,提示会员单位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做好应急预案 [5]
能科科技(603859):全面布局工业AI,具身智能训推空间广阔
中邮证券· 2025-10-16 16:09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且为首次覆盖 [1] 核心观点 - 公司深耕工业软件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4.91%,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8.75%,毛利率提升至52.40% [4] - AI业务已成为驱动公司收入增长的核心引擎,聚焦“AI+工业”战略,构建三大核心产品体系并实现应用落地 [5] - 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10亿元,用于“灵擎”工业AI赋能平台、“灵助”工业软件AI工具集及“灵智”具身智能AI训推平台等项目建设 [6] - 作为华为战略生态合作伙伴,公司加入华为飞天计划,联合构建工业AI应用,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8][9]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工业软件产品在高端装备制造业3000多家重点客户实现部署应用 [4] - AI业务提供自主研发的“灵系列”AI agent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二十余个工业场景 [5] - 在具身智能技术方向已拥有专业团队并形成多项技术能力,包括新异物体识别、自动标注、产线级实时态势感知等 [7] - 与华为云联合构建了工业AI Agent、制造工艺AI生成一体机等面向工业行业的数智化解决方案 [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最新收盘价44.83元,总市值110亿元,市盈率57.47倍,资产负债率31.5% [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0元、1.17元、1.38元,对应PE分别为45.63倍、38.92倍、33.09倍 [10]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25亿元、19.96亿元、23.1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4.2%、15.7%、16.1% [12]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亿元、2.87亿元、3.3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7.9%、17.3%、17.6% [12] 个股表现 - 公司股价自2024年10月至2025年10月期间表现强劲,涨幅显著 [2]
浪潮数字企业(00596):跟踪报告:携手达索推出insuiteorks,打造端到端工业软件
海通国际· 2025-10-15 20:31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3.03港元(按1港元=0.92元人民币换算)[4] - 给予公司2025年动态PE 25倍[4] - 预计公司2025/26/27年归母净利润为5.53/7.03/8.92亿元,EPS为0.48/0.61/0.77元[4] 核心观点 - 公司联合达索系统推出"浪潮海岳 inSuite by DELMIAWorks",打造端到端一体化工业软件,加速制造业"智造"升级[1][4] - 该产品直击离散制造行业在数据孤岛、业务协同等方面的痛点,整合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以BOM为主线打通数据流[4] - 产品具备四大核心能力:研发生产协同、柔性生产管控、业财融合与标准化集成底座,标杆客户案例已实现制造周期缩短、积压降低、按期交货率提升、品质管控提升等成效[4] - 智能制造乘政策东风,工信部等八部门提出到2027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到2030年达60%,且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一体化工业软件空间广阔[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201百万元人民币(-1.1%),2025E/2026E/2027E预测为8,962/9,863/11,00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10.1%/11.5%[3][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85百万元人民币(+90.8%),2025E/2026E/2027E预测为553/703/892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7%/27.1%/26.9%[3][7] - 毛利率从2024年的26.93%预计提升至2027E的30.00%,销售净利率从2024年的4.69%预计提升至2027E的8.11%[7] - 2024年PE为22.06倍,2025E/2026E/2027E预测为15.50/12.20/9.61倍[3][7] 估值比较 - 公司当前PE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2025E/2026E PE为15/12倍,而可比公司2025E/2026E平均PE为40/100倍[5] - 主要可比公司包括用友网络、赛意信息、金蝶国际、中国软件国际等[5]
能科科技:通过募投项目提升当前核心业务竞争力,为未来前沿业务进行技术储备与产业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20:03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股票,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三大AI相关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发行对象包括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赵岚 [1] 募投项目战略意图 - 募投项目旨在系统性构建公司在工业AI领域的基础平台能力与核心产品 [2] - 战略意图包括提升当前核心业务竞争力以及为未来前沿业务进行技术储备与产业布局 [2] - 项目紧密围绕国家关于"人工智能+"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 [2] "灵擎"工业AI赋能平台项目 - 项目旨在构建AI中台和制造业垂域模型 [2] - AI中台覆盖模型与智能体开发平台、工业数据应用平台、模型与算力调度管理平台 [2] - 制造业垂域模型包含研发域、制造域、运维域和质量域等领域的模型 [2] - 公司具备近三年的模型与Agent应用开发经验作为技术基础 [2] "灵助"工业软件AI工具集项目 - 项目旨在将AI能力深度集成至工业软件中 [2] - 公司凭借十年工业软件的研发与实施经验,为工具集的精准开发提供方向 [2] "灵智"具身智能AI训推平台项目 - 项目旨在研发面向具身智能的训练推理与仿真平台 [3] - 公司将优化整合"感知、决策、执行、评估"全链条环节 [3] - 公司在长期工业数据管理实践中形成的核心能力是开展该项目的独特优势 [3] 项目实施的驱动因素 - 外部驱动因素为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3] - 内部驱动因素为公司多年深耕工业领域积累的场景理解、技术经验和客户资源 [3] - 项目实施是为了把握产业升级的战略机遇 [3]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全球工业领域面临激烈竞争,工业软件面临国外出口限制,发展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已成趋势 [4] - 公司依托近二十年积累的制造业行业机理和场景理解,专注于国产工业软件技术开发 [4] - 公司长期服务于灯塔工厂建设过程,具备丰富的前期规划与落地实施经验 [4] AI技术对制造业的影响 - AI技术能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4] - AI技术在智能化、绿色化和效率提升等方面助力国内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4]
李强总理座谈会上,34岁上海企业家参会发言
搜狐财经· 2025-10-15 15:52
公司概况与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工业软件领域,构筑入口级工业协同平台 [5][8] - 公司产品线包括黑湖智造、黑湖小工单、黑湖供应链等SaaS应用 [5] - 公司在中国云化生产管理软件的市场份额为42.7%,已获得超过34000家制造企业及其供应链的信任 [8] 财务表现与融资历程 - 公司于2024年11月提前实现盈利,盈利后年增速仍达60%-75% [7] - 公司天使轮融资数百万元人民币,2019年B轮融资1.5亿元人民币,2021年C轮融资近5亿元人民币 [10] - 2021-2022年推出的新产品“小工单”占收入70%以上,年增速达150%-160% [6][7] 客户覆盖与市场拓展 - 公司在上海服务近1000家客户,全国覆盖32000家工厂,涵盖食品、汽车、家电、航空等领域 [7] - 公司为蜜雪冰城打造柔性生产管理系统,实现消费、制造与科技融合 [7] - 公司今年7月走访越南、印尼,当地工厂希望引入其系统,青睐中国柔性供应链模式 [7] 技术创新与战略方向 - 公司自2023年起全力投入大模型与工业AI Agent研发,利用工业数据让AI替代人工决策 [7] - AI应用使预测产能、优化排产等任务从数小时缩短至几分钟,效率提升数十倍 [7] - 公司战略目标是融合工业数据与本地AI、芯片、算力资源,打造新一代工业智能体 [7]
中望软件股价涨5.78%,国寿安保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5.94万股浮盈赚取2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0:18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5.78%至87.00元/股,成交额达2.77亿元,换手率为1.97%,总市值为147.54亿元 [1] 公司基本信息与业务构成 - 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24日,于2021年3月11日上市,主营业务为CAD/CAM/CAE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研发、推广与销售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标准通用软件95.45%,技术服务2.45%,定制软件1.32%,外购软硬件0.66%,其他(补充)0.12%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寿安保核心产业混合基金(002376)在第二季度增持公司股票1.7万股,总计持有5.94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4%,为公司第五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为9559.73万元,10月15日因公司股价上涨浮盈约28.2万元 [2]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23.68%,近一年收益为22.83%,成立以来收益为24.04% [2] 基金经理信息 - 国寿安保核心产业混合基金(002376)的基金经理为祁善斌和孟亦佳 [3] - 祁善斌累计任职时间4年188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7.31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3.82% [3] - 孟亦佳累计任职时间1年251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05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5.38% [3]
报告征集 | 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10-15 09:29
研究背景与目的 - 中国制造业自2015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数字化升级以来,政策持续推动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战略高地,其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支撑作用凸显 [2] - 2021年中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达2414亿元,同比增长22.3%,但国产工业软件仍存在技术卡脖子、数据空心化、研发难度大、品牌效应差等问题,与国外产品存在较大差距 [2] - 研究旨在帮助企业清晰了解中国工业软件市场特征、关键细分赛道情况,通过征集厂商参与《2025年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共同探讨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 [3] 报告研究框架 - 报告聚焦两大方面:一是梳理工业软件供给方市场情况,包括产品服务、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二是探讨工业大模型、云原生等技术对各类玩家的影响及典型公司打法 [5] - 报告围绕三大内容展开:工业软件发展背景篇(概念、驱动力、价值)、市场发展篇(供给方产品服务、技术影响、典型案例)、行业发展启示篇(机会、趋势) [6] - 报告大纲包含背景篇(宏观背景、驱动因素)、市场篇(产业链、玩家类型、产品服务、竞争态势)、启示篇(行业机会、未来趋势)、感谢篇(专家观点) [8][9][10][11][12][13] 市场细分与产业链分析 - 工业软件产业链总览将展示细分领域,如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等,并分析主要玩家类型、产品落地情况、应用场景及典型案例 [10] - 市场篇将分析工业软件企业的成长逻辑、商业模式、竞争态势、发展难点,并针对当前市场变化及影响进行总结,可能对细分领域展开深入探讨 [10][11] - 研究报告通过桌面研究(政府数据、企业年报、专家观点)和专家访谈、企业深访(头部厂商及下游客户)两种方法获取信息,确保内容全面 [14][15] 参与价值与征集信息 - 参与者有机会入选报告产业图谱和优秀案例,提升品牌知名度;以专家之声形式呈现企业高层观点;通过艾瑞官方平台及媒体渠道传播;受邀参加行业交流活动 [17] - 参与价值包括了解工业软件的能力塔、发展关键指标和难点,以及核心技术(如工业大模型)对工业软件带来的影响 [19] - 征集时间自即日起至2025年12月20日,联系方式为杜女士(电话/微信:13621243160,邮箱:daisymm@iresearch.com.cn) [20][21]
一年时间完成三轮融资,工业AI智能体公司「设序科技」获数千万元Pre B轮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10-15 08:12
公司融资与财务表现 - 设序科技近日完成数千万元Pre B轮融资,投资方为涌铧投资和广发信德,星涵资本担任长期财务顾问 [6] - 过去一年公司已连续完成三轮融资,累计金额超亿元,融资资金将用于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包括海外市场推广 [6] - 公司今年订单预计超1亿元,营收也将接近1亿元,近几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一直在100%以上 [9]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核心产品为工业智能生成式设计软件“闪设”,基于自研的工业世界模型与自然语言大模型封装的智能体共同协作 [6] - 闪设平台提供云架构下的智能生成3D设计方案和2D工程图纸功能,主要应用于汽车、3C、能源等领域 [6][7] - 产品可帮助客户提升数倍至十数倍的设计效率,且方案一致性和质量有显著提升 [7] - 公司持续拓展模型能力,计划从设计延伸到工艺和制造,包括智能设计评审、智能工艺规划、智能机加工代码生成等 [9]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行业呈现两大趋势:基础大模型能力增强推动工业场景多模态信息处理与交互体验提升,以及垂直工业世界模型向专业化纵深发展 [6] - 工业世界模型构建面临三大核心痛点:数据获取难、非结构化数据处理难、数据输出要求严苛 [7] - 公司商业模式包括持续发展软件业务以提升市场渗透率,并计划明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同时推动AI驱动的RAAS交付业务形态 [9] - 公司认为AI技术的突破已足够引领其从“提供工具”转向“交付结果” [9] 投资方观点 - 投资方涌铧投资看重公司直面工业场景复杂需求,自主研发构建工业世界模型,并攻克了工业数据获取难、处理效率低、精度要求高等关键挑战 [10] - 投资方广发信德认可公司提出的“AIGE”理念,认为其产品显著提升工程师设计效率,有效降低企业人力与时间成本,并帮助客户沉淀数字化设计资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