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
搜索文档
拟14.57亿元收购南太湖科技100%股权 物产环能拓展热电联产版图
证券日报· 2025-07-18 00:40
公司概况 - 南太湖科技为浙江省热电联产领域成熟企业 位于湖州市南浔区 主要提供高效低碳能源解决方案 享有显著市场份额优势及市场认可度 [1] - 2024年及2025年前5个月 南太湖科技营收分别为5.62亿元 2.14亿元 扣非净利分别为1.27亿元 4742.70万元 [1] - 物产环能热电业务2024年电力生产量达19.1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4.02% 热电联产板块营业收入31.34亿元 同比增长0.29% [1] 收购交易 - 物产环能拟以14.57亿元自筹资金收购南太湖科技100%股权 旨在提升热电联产市场占有率 实现经营效能与规模协同跃升 [3] - 收购完成后 物产环能将正式进入湖州市热电市场 此前其热电业务主要集中在嘉兴市 金华市等地区 [1] 行业分析 - 热电联产是使用煤 天然气 生物质等能源产生热量和电力的高效利用方式 同时提供污泥处置 工业固废处置等资源综合利用服务 [2] - 热电联产核心优势在于能源梯级利用 将发电余热用于供热 大幅提升综合能效 减少高污染能源依赖 推动能源结构清洁高效转型 [2] - 工业集中区热电联产项目可替代分散小锅炉 集中供应电热 优化能源配置并降低总能耗 减少能源浪费 [2] 战略意义 - 收购能迅速拓宽物产环能业务版图 提升热电联产市场份额 依托南太湖科技燃煤耦合生物质 固废处置技术优势实现技术互补创新 [2] - 未来双方业务深度整合将实现资源高效衔接与成本进一步优化 [2] - 热电联产可与太阳能 风能等新能源相结合 形成互补 确保电网稳定运行 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 促进清洁能源应用发展 [2]
物产环能(603071):第七家热电联产项目落地股息率有望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7-17 18:52
收购南太湖电力科技 - 公司拟以14.57亿元现金收购南太湖电力科技100%股权[1][2] - 南太湖电力科技是浙江省热电联产领域成熟企业,现有锅炉总容量480t/h,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8MW[2] - 2024年南太湖电力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62亿元,净利润1.31亿元[2] - 交易完成后将作为第7家热电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新增480t/h产热能力和48MW装机容量[1][2] 热电联产业务发展 - 公司为浙江省热电联产行业头部企业,旗下6家热电子公司年供热能力1962.90万吨/年[2] - 2024年销售蒸汽863吨(同比+3.41%),电力上网销售15.19亿千瓦时(同比+15.11%),压缩空气销售29.46亿立方米(同比+6.00%)[2] - 热电板块毛利率达24.68%,同比增加0.55个百分点[2] 分红政策 - 公司承诺2024-2026年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扣非净利润的40%[3] - 已连续三年分红11.72亿元,平均股利支付率37.35%,占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122.92%[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超9亿元,股息率将从4.92%提升至5.01%[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盈利提升至9.40、10.58、11.13亿元(原预测8.97、9.33、10.26亿元)[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8、7、7倍,低于行业平均12倍PE[4] - 业务模式为煤炭流通+热电联产+新能源布局的双轮驱动[4]
物产环能(603071):第七家热电联产项目落地,股息率有望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7 17: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物产环能的投资评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热电联产行业前景好,收购南太湖电力科技使第七家热电联产公司落地,提升盈利能力,新增产热和装机容量,带动热电板块营收和净利润提升 [8] - 热电联产业务稳健增长,作为浙江省头部企业,旗下6家热电子公司供热能力强,下游客户稳定,2024年多项业务销售数据同比增长,推动板块毛利率提升 [8] - 公司承诺最低分红比例40%,连续三年分红可观,按规划及盈利假设,股息率有望从4.92%提升至5.01% [8] - 公司煤炭流通和热电联产业务经营稳健,布局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考虑收购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上调2025 - 2027年盈利预期,当前股价对应PE低于行业平均,上调评级 [8] 相关目录总结 市场数据(2025年07月17日) - 收盘价13.52元,一年内最高/最低14.40/10.35元,市净率1.3,股息率4.44%,流通A股市值75.44亿元,上证指数3516.83,深证成指10873.62 [2] 基础数据(2025年03月31日) - 每股净资产10.16元,资产负债率44.32%,总股本/流通A股5.58亿股,无流通B股/H股 [2] 事件 - 公司拟自筹14.57亿元现金收购南太湖电力科技100%股权,其是浙江省内热电联产成熟企业,2024年营收5.62亿元,净利润1.31亿元 [5][8]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年份|营业总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元/股)|毛利率(%)|ROE(%)|市盈率| | ---- | ---- | ---- | ---- | ---- | ---- | ---- | ---- | ---- | |2024|44709|0.9|739|-30.3|1.32|4.2|13.4|10| |2025Q1|9949|-4.9|155|-35.4|0.28|7.2|2.7|/| |2025E|44994|0.6|940|27.3|1.68|4.6|14.9|8| |2026E|45738|1.7|1058|12.5|1.90|5.5|15.1|7| |2027E|46060|0.7|1113|5.2|1.99|5.6|14.5|7| [7]
【财经早报】300897,实控人将变更,今日复牌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17 07:43
国务院常务会议 - 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 需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 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扩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等领域投资 释放内需潜力 [1] - 需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可操作性 加强部门协同 加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 [1] 港交所结算周期改革 - 港交所刊发讨论文件 拟缩短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目前为T+2 全球趋势正向T+1或T+0过渡 预计到2027年底88%的全球交易将采用T+1或T+0 [1] - 转向T+1可提高市场效率 降低系统性风险 但面临时区差异、外汇转换等挑战 [2] 电力负荷创新高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 达15.06亿千瓦 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5亿千瓦 [2] 境外投资者税收政策 - 商务部要求落实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税收抵免政策 通过税收优惠激励扩大在华投资 [1][2] 乘用车市场数据 - 7月1日-13日全国乘用车零售57.1万辆 同比增长7% 环比下降5% 新能源零售33.2万辆 同比增长26% 渗透率58.1% [3]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147.3万辆 同比增长11% 新能源累计零售580.1万辆 同比增长33% [3] 邮政行业数据 - 上半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1045.1亿件 同比增长16.9% 快递业务量956.4亿件 同比增长19.3% [3] 公司动态 - 太极集团拟回购8000万-1.2亿元股份 价格不超过28.03元/股 [5]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5] - 力星股份终止收购青岛飞燕临港精密钢球制造有限公司 [5] - 众辰科技澄清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收入占比不超过1% [5] - 物产环能拟14.57亿元收购湖州南太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6] - 山科智能实控人变更为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转让19.70%股份并放弃36.51%表决权 [6] - 中熔电气拟投资11.41亿元建设赛诺克新能源科技园项目 [6] 储能行业 - 中信证券研报称储能容量电价机制将增强投资确定性 装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看好电芯、PCS、系统集成等环节头部厂商 [7]
物产环能拟以14.6亿元收购南太湖科技全部股权 交易未设置业绩对赌条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22:42
交易概况 - 物产环能拟以14.57亿元收购南太湖科技100%股权 [1] - 交易对手方为欣旺能源 未设置业绩对赌条款 [1][3] - 收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 [3] - 交易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标的公司情况 - 南太湖科技主营燃煤热电联产耦合生物质、固废处置业务 [2] - 现有锅炉总容量480t/h 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8MW [2] - 2024年营收5.62亿元 净利润1.31亿元 [4] - 2025年1-5月营收2.14亿元 净利润4863.37万元 [4] - 截至2025年5月末资产总额9.7亿元 净资产4.74亿元 [4] 交易估值 - 标的公司评估价值15.32亿元 增值率270.51% [2] - 协商确定股权价值15.27亿元 [2] - 因7000万元现金分红扣减 最终转让价14.57亿元 [2] 关联关系 - 欣旺能源为旺能环境兄弟公司 同属美欣达集团控制 [2] - 标的公司对欣旺能源有1.57亿元其他应收款 [4] - 转让方承诺在支付第二期款项后24小时内清偿资金占用 [4] 环保问题 - 2024年3月因颗粒物排放超标被处罚28.8万元 [1][5] - 违反《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 [5] 收购方情况 - 物产环能一季度营收99.49亿元(同比-4.91%) 净利润1.55亿元(同比-35.44%) [4] - 收购旨在推动能源实业板块发展及转型升级 [2]
物产环能:拟14.57亿元收购南太湖科技100%股权
快讯· 2025-07-16 18:23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自筹资金14 57亿元收购湖州南太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对手方为美欣达欣旺能源有限公司 [1]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 [1] 标的公司情况 - 南太湖科技是浙江省热电联产领域的成熟企业 [1] - 标的公司在热电联产行业具有发展前景 [1] 战略意义 - 收购将提升公司在热电联产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1] - 公司看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前景 [1] 交易流程 - 交易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1]
【私募调研记录】永安国富调研物产环能
证券之星· 2025-07-11 08:13
物产环能调研纪要 - 2024年热电联产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1.35亿元,供热业务收入占比达65% [1] - 全年供应蒸汽863.38万吨,电力15.19亿千瓦时,压缩空气29.46亿m3,处置污泥77.42万吨 [1] - 供热价格依据政府指导价和煤热价格联动机制调整,下游客户为印染、纺织、化工、造纸等行业企业 [1] - 桐乡泰爱斯拥有220t/h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具备低氮燃烧和自脱硫功能,达到环保超低排放标准 [1] - 2025年第一季度煤炭销售量保持稳健增长,未来将深化与煤炭资源方和下游客户的战略合作 [1] - 废轮胎热裂解技术已履约执行,未来将推广轮胎裂解技术,赋能循环经济 [1] - 2024年度分红率为45.32%,未来三年每年度拟分配的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扣非净利润的40% [1] 永安期货机构概况 - 永安期货是新三板挂牌企业,证券代码833840,注册资本人民币13.1亿元 [2] - 经营规模牢固占据浙江省第一,是国内唯一连续十八年跻身全国十强行列的期货公司 [2] - 经营范围包括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销售 [2] - 公司总部设在杭州,在38个城市设有营业部、分公司,美国芝加哥设有办事处,香港、新加坡设有子公司 [2] - 全资子公司包括浙江永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中邦实业有限公司、中国新永安(香港)期货有限公司 [2] - 参股公司包括永安国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证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玉皇山南对冲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 [2] - 公司积极创新拓展混业经营、风险管理、财富管理、互联网化、全球配置五大业务领域 [2]
物产环能(603071):热电联产价值外延,新能源持续布局熔盐储能技术
中邮证券· 2025-07-07 19: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6][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浙江省属国企,从煤炭流通转型为环保能源综合服务商,业务涵盖煤炭流通、热电联产和新能源,业绩稳健且盈利能力回升,传统能源稳健发展,新能源积极布局,预计未来营收和利润增长,基于此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6][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浙江省属国企——环保能源综合服务商 以煤炭流通为基,积极拓展热电联产,持续布局新能源产业 - 公司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2021年上市,2022年布局新能源产业,持续优化“能源贸易 + 能源实业”模式,业务包括煤炭流通、热电联产和新能源 [4][14][16] - 截至2025Q1,控股股东为物产中大集团,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7.4%,实控人为浙江省国资委 [19] 业绩稳健,盈利能力回升明显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7.1、7.4亿元,同比分别+0.9%、 - 30.2%;2025Q1营收99.5亿元,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环比均下降,主要因煤炭流通业务利润减少 [22] - 2025Q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3%、0.6%、0%、0.3%,同比分别+0.02、+0.08、 - 0.03、0pct [23] - 2025Q1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7.2%和1.9%,同比分别+0.3、 - 0.6pct [24] - 2024年煤炭流通营收占比92.8%,煤炭流通和热电联产是利润主体,2024年二者毛利占比分别为57.2%、47.2%,毛利率分别为2.6%、24.7%,新能源毛利率31.1% [26] - 2025Q1存货规模30.2亿,同比增长12.2%;2024年应收账款13.8亿,同比增长17.8% [30] - 截至2025Q1,资产负债率44.3%,剔除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后为35.5%,财务风险低 [32] - 2025Q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1.83亿元,去年同期 - 9.96亿元,回款改善 [33] - 截至2024年累计分红15.1亿元,2024年分红比例45%,每股股利0.6元/股,2024 - 2026年拟分配现金分红不低于扣非归母净利润40% [35] 传统能源稳健发展 + 积极拓展新能源 煤炭流通业务:平稳发展 - 煤炭流通行业低毛利高周转,价格影响销售溢价,公司为上下游提供一体化服务 [36] - 国内开拓西北市场,海外与多家企业合作,2024年销售煤炭5958.4万t,同比+7.4%,北方港库存去化,煤炭价格有望回升 [40] 热电联产业务:价值持续外延——“热电 + 固废” - 热电联产有区域垄断性,浙江需求稳定,公司有6家热电厂,总装机407MW,年供热1962.90万t、发电31.76亿KWh、压缩空气45.22亿m³,热网主管道511km,服务区域集中在浙江嘉兴和金华等地 [5][43] - 2024年蒸汽、电力、压缩空气、污泥处置销量分别同比+3.4%、+15.1%、+6.0%、+3.3%,蒸汽和电力单价稳定 [44][45] - 公司研究固废处置技术,相关项目2024年11月通过验收 [45] 新能源业务:持续布局,积极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 公司聚焦熔盐储能技术,示范项目推进并获补助,预计2030年国内熔盐储能装机超16GW,总投资达2000亿元 [5][49] - 熔盐储能可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国家推动煤电发挥兜底保障和支撑调节作用 [51]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核心假设 - 假设煤炭和热电联产价格稳定 [54] - 2025 - 2027年煤炭销量分别为6018、6078、6139万t;热电联产蒸汽销量分别为898、929、957万t,电力销量分别为16.1、16.9、17.6亿kWh;新能源营收增速分别为30%、20%、15% [54] - 2025 - 2027年煤炭流通毛利率分别为2.6%、2.6%、2.7%;热电联产分别为24.9%、25.1%、25.3%;新能源分别为35%、37%、40% [55] - 预计2025 - 2027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33%、0.32%、0.30%;0.44%、0.42%、0.40%;0.32%、0.34%、0.35% [55] 主要财务数据预测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2.7、458.2、46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8.5、9.1亿元,三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7.5%,摊薄EPS为1.42、1.52、1.64元 [6][57] 估值与评级 - 2025年7月3日股价对2025 - 2027年预测EPS的PE倍数分别为9、8、8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热电联产资产价值拓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59]
新中港收盘上涨1.33%,滚动市盈率22.32倍,总市值30.48亿元
金融界· 2025-07-01 18:47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1日收盘价7.61元,上涨1.33%,总市值30.48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22.32倍,创15天新低,低于行业平均26.08倍和行业中值26.80倍 [1][2] - 市净率2.35倍,高于行业平均1.70倍和行业中值1.47倍 [2]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4家机构持仓,包括2家QFII、1家其他机构、1家基金 [1] - 合计持股30021.59万股,持股市值22.76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热电联产方式生产热力产品、电力产品和压缩空气 [1] - 主要产品包括蒸汽、电力(热电联产和储能)、压缩空气和煤炭 [1] - 电力产品出售给国家电网,是浙江省首个全厂通过超低排放验收的热电厂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下降20.46% [1] - 净利润1545.37万元,同比下降39.20% [1] - 销售毛利率24.54% [1] 行业对比 - 在公用事业行业PE排名第11位,低于重庆水务26.80倍和百通能源29.33倍 [1][2] - 总市值30.48亿元,低于行业平均80.86亿元和行业中值52.61亿元 [2] - PE低于首创环保6.26倍、中原环保8.14倍等同行 [2]
广东东莞高埗燃气热电联产改扩建项目二期工程全面建成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9 18:03
项目进展 - 广东东莞高埗燃气热电联产改扩建项目二期工程4号机组于6月29日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正式移交生产 [1] - 该项目3号机组已于2024年6月21日投运 标志着二期工程全面建成 [1] 工程建设亮点 - 项目团队创新成立八个专项小组 建立三级配电系统实现临时用电标准化管理 [3] - 累计开展248次全方位安全检查 推行"日巡查、周验收"制度 保持安全生产记录1000余天 [3] - 针对流沙地质创新采用"底板预制+吊装"方案 完成80吨油池底板整体吊装 [3] - 采用行业领先的高位收水型冷却塔设计 整合循环水泵与加药设备 降低淋水噪声 [3] - 燃机润滑油系统施工中应用"爆破吹扫"新工艺 提升油质清洁度与施工效率 [3] 项目规模与效益 - 项目占地11.47公顷 扩建2台470兆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 [3] - 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达33亿千瓦时 年供热量583万吉焦 [3] - 项目纳入广东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是保供电重点工程 [3] 区域影响 - 将显著提升东莞市电力自给率 强化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基础 [3] -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