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贸易

搜索文档
香港经济“无就业复苏”待解
36氪· 2025-08-04 10:09
香港二季度GDP增长 - 香港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1%,高于市场预期的2.8%,较一季度修订后的3%增速有所加快 [1] - 自2023年至今,香港GDP已连续10个季度录得增长 [1] - 二季度私人消费开支同比实质上升1.9%,扭转连续四个季度跌势,一季度为下跌1.2% [1] - 政府消费开支同比上升2.5%,一季度为0.9% [1] 金融市场表现 - 金融对香港GDP贡献超过两成,成为GDP主要推动力 [2] - 恒生指数今年累计上涨超25%,上半年每日成交额约2400亿港元,上升120% [1] - IPO活动带旺餐饮等服务业,包括路演、集资、挂牌、庆祝等一连串活动 [2] - 中资公司因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转而选择赴港上市 [2] 货物贸易表现 - 二季度货物出口总额大增11.5%,货物进口急增12.7%,好于一季度的8.4%和7.2% [2] - 美国关税措施暂时缓和及外部需求强韧是主要推动因素 [2] 就业市场与结构性失衡 - 二季度总就业人数为330.8万人,同比减少5.2万人 [6] - 金融行业占GDP超两成,但就业人口不足一成,连带行业计算仅一成多 [6] - 香港经济存在高附加值产业低就业吸纳率与低附加值产业高就业吸纳率的结构性失衡 [6] - 超过一半香港受访者表示其任职机构在过去12个月有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7]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 - 香港约28%的工作处于智能化高风险区域,未来10-20年有七成机会被AI取代,受影响人数约100万 [8] - 某大型银行裁员行动涉及核心业务员工总数约1%,主要影响后勤支持部门 [7] - 金融机构引入AI主要目的包括降本增效和提升服务品质 [7] 经济转型建议 - 应发展"贴地金融",增加本地视角,让国际金融中心功能与本地经济转型结合 [8] - 建议扶持劳动力密集行业如建造业、医疗保健业、餐饮业等以缓解转型阵痛 [8] - 短期治标之策包括让地产物业市道止跌回稳以释放消费潜力 [8]
数说中国丨迎难而上 稳中向好——一组数据见证中国经济韧性活力
新华社· 2025-08-03 16:17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仍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1] 进出口贸易 -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1.79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4] - 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4] 制造业发展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3.3% [4] - 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500万辆 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1.4% [4] 科技创新与技术交易 - 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 成交额超过3万亿元 同比增长14.2% [5] 消费市场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达2.9万亿元 [5] - 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5]
6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
金融时报· 2025-08-01 10:29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 6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214亿元,同比增长6% [1] - 货物贸易出口21185亿元,进口15112亿元,顺差6073亿元 [1] - 服务贸易出口2437亿元,进口3480亿元,逆差1043亿元 [1] - 按美元计值,出口3292亿美元,进口2591亿美元,顺差701亿美元 [1] 服务贸易主要项目 - 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639亿元 [1] - 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1603亿元 [1] - 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967亿元 [1] -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659亿元 [1]
【金融街发布】国家外汇局:6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214亿元 同比增长6%
新华财经· 2025-07-31 19:48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 2025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214亿元 同比增长6% [1] - 货物贸易出口21185亿元 进口15112亿元 顺差6073亿元 [1] - 服务贸易出口2437亿元 进口3480亿元 逆差1043亿元 [1] 服务贸易主要项目 - 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639亿元 [1] - 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1603亿元 [1] - 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967亿元 [1] - 电信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659亿元 [1] 按美元计值数据 - 2025年6月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3292亿美元 [1] - 进口2591亿美元 [1] - 顺差701亿美元 [1]
国家外汇局:6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214亿元 同比增6%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9:07
货物和服务贸易总体表现 - 2025年6月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21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 [1] - 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5030亿元人民币 折合701亿美元 [2] - 出口总额23622亿元人民币(3292亿美元) 进口总额18592亿元人民币(2591亿美元) [2] 货物贸易细分 - 货物贸易出口21185亿元人民币(2952亿美元) 进口15112亿元人民币(2106亿美元) [1][2] - 货物贸易顺差6073亿元人民币 折合846亿美元 [1][2] 服务贸易总体情况 - 服务贸易出口2437亿元人民币(340亿美元) 进口3480亿元人民币(485亿美元) [1][2] - 服务贸易逆差1043亿元人民币 折合145亿美元 [1][2] 服务贸易细分领域表现 - 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639亿元人民币 逆差303亿元人民币(42亿美元) [1][2][4] - 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1603亿元人民币 逆差976亿元人民币(136亿美元) [1][2][4] -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顺差170亿元人民币(24亿美元) 出口414亿元人民币 [1][2][4] - 其他商业服务顺差293亿元人民币(41亿美元) 出口630亿元人民币 [1][2][4] - 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248亿元人民币(35亿美元) 进口316亿元人民币 [2][4] -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逆差107亿元人民币(15亿美元) 进口132亿元人民币 [2][4] - 建设服务顺差54亿元人民币(7亿美元) 出口101亿元人民币 [2][4] - 加工服务顺差64亿元人民币(9亿美元) 出口82亿元人民币 [2][4] - 维护维修服务顺差30亿元人民币(4亿美元) 出口88亿元人民币 [2][4] - 金融服务顺差9亿元人民币(1亿美元) 出口29亿元人民币 [2][4]
新华时评·年中经济观察丨让外贸发展韧性更强活力更足
新华社· 2025-07-25 18:52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 [1] - 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1] - 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过20%,"新三样"产品出口加速 [1] 外贸发展动能 - 推动外贸从价格优势、成本优势向技术比较优势转变 [1] - 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1] -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可控水平,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1] 市场多元化布局 - 巩固传统市场同时大力拓展新兴市场,降低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2] - 捕捉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提供差异化、定制化产品 [2] - 加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2] 国际合作与市场机遇 - 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2] - 中国进口惠及世界,超大规模市场具有高成长性 [2]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将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2] 外贸竞争优势 - 作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综合竞争优势基础稳固 [2] - 稳中有进的外贸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强动能 [2] - 为世界贸易增长贡献更多力量 [2]
上半年黑龙江省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25 07:58
黑龙江省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601.2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4% [1] - 出口466.8亿元,同比增长16.9%;进口1134.4亿元,同比下降2.5% [1] 主要贸易伙伴表现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40.1亿元,同比增长3.5%,占外贸总值的89.9% [3] - 出口363.2亿元,增长21.1%;进口1076.9亿元,下降1.3% [3] - 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1275.1亿元,增长3.6%,占外贸总值的79.6% [3] - 出口233.8亿元,增长21.2%;进口1041.3亿元,增长0.3% [3] 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 机电产品出口186.1亿元,增长9.5%,其中汽车零配件、电工器材分别增长35.5%、26.4% [4]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06.3亿元,增长25.2%,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制品分别增长85.4%、37% [4] - 农产品出口55.2亿元,增长17.4%,其中蔬菜及食用菌、干鲜瓜果及坚果分别增长26.9%、28.9% [4] 进口产品结构分析 - 能源产品进口量3485.1万吨,增加15%,原油、天然气、煤及褐煤进口量均增长 [5] - 大豆进口量同比增加32.8% [5]
海南自贸港年底正式封关,将推出四方面举措进一步扩大开放
新京报· 2025-07-23 19:03
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核心内容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封关运作 软硬件条件已全面完成 压力测试演练正压茬推进 [1] - 封关后海南将实施"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 岛内自由"政策 与国际联系更加便捷 有利于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 [1] - 选择12月18日启动封关运作具有象征意义 展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2] 货物贸易政策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范围从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 占比达74% 比封关前提高53个百分点 [3] - 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在岛内享惠主体间自由流通 不需补缴进口税收 [3] - "一线"放宽部分进口货物管理 取消60个商品编码旧机电产品进口许可证 覆盖约80%相关产品 [4] - 允许38个商品编码产品在海南开展保税维修 实现全国最高开放水平 [4] 监管与通关便利化 - "二线"出岛报关单项目从105项压缩至42项 大幅简化申报手续 [7] - 实施"分批出岛 集中申报"通关模式 提高通关效率 [7] - 构建"一站式通关"模式 将检测事项前推或后移 避免造成拥堵 [6] - 除部分货物外 人员和物品进出海南仍按现行规定管理 不需额外办理证件 [6] 消费领域政策 - 继续实施离岛免税购物政策 每人每年免税购物额度10万元人民币 不限次数 [8] - 将试点允许岛内居民免税购买部分进口产品 尽快开展相关工作 [8]
海南自贸港封关时间定了!封关后有哪些新变化?一文看懂
财联社· 2025-07-23 12:40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政策 -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2] - "一线"放开指海南自贸港与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实施自由便利进出举措,"二线"管住指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实施精准管理,岛内自由指各类要素在海南自贸港内相对自由流通 [2] - 封关运作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4] - 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联系将更加便捷,不是封岛 [7] 封关政策措施 - 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由21%提高至74% [5] - 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5] - 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以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设置10个"二线口岸" [5] - 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对"零关税"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 [5][6] 金融与投资政策 - 封关后将逐步建立以开放、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政策制度,健全完善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8] - 将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开展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等试点探索 [8] - 将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出台新一批放宽市场准入的特别措施 [9] - 将着力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促进跨国投资 [9] 零关税政策 - "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从约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 [10] - 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10] - 将适时调整进口征税商品目录,进一步调整优化离岛免税购物政策 [11][12] 贸易管理措施 - 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取消60个商品编码的旧机电产品的进口许可证 [14] - 允许38个商品编码的产品在海南自贸港开展保税维修,实现保税维修领域全国最高开放水平 [14] - 将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促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发展 [15] 海关监管优化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在四个方面作出优化:放宽企业享惠门槛、扩大进口料件范围、优化加工增值计算公式、扩大加工增值累计的适用范围 [16][17] - 海关进一步简化"二线"出岛申报手续,报关单申报项目从105项压缩至42项 [18] - "一线"进口方面,对进口"零关税"货物、保税货物等按规定实施径予放行 [18] 封关准备情况 - 封关政策已准备就绪,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禁限清单、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等政策和配套文件都制定完成 [19] - 封关硬件设施通过国家验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关智慧监管平台等信息系统已建成 [19] - 正加紧进行"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大样本、实战化"压力测试 [19] 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效 - 五年来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 [21] - 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 [21] - 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 [21] -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 [21] - 176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经济外向度提高到35% [21] - 85个国家可免签入境海南 [21]
上半年出口增长7.2% 彰显外贸韧性
中国青年报· 2025-07-22 10:23
外贸出口表现 - 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 9% 其中出口增长7 2% 比一季度加快0 3个百分点 [1] - 6月出口增速在5月回落后再次回升 进口增速自1-2月以来首次转正 [1] - 民营企业出口增长7 0% 高于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3 2%和4 7% 份额达64 2%创历史高位 [1][4] - 对东盟和欧盟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3 0%和6 6% 但对美进出口同比下降9 3% 出口降幅达9 9% [1][3] 高技术产品出口 - 上半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 2% 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 其中高端机床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超20% 仪器仪表增长14 7% [3] - 自主品牌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占比32 4% 较去年同期提升1 2个百分点 [3] 工业与经济数据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6 8% 为过去3个月最高 1-6月累计增长6 4% [1] - 外需(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1 7个百分点 同比高出1 0个百分点 [3] - 供给端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GDP 但需求端投资和消费增速低于GDP 呈现供需不平衡 [6] 政策与市场动态 - 中美经贸会谈暂停关税措施90天 形成"抢出口"窗口期 带动工业生产回升 [3] -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创8个月新高 市场信心回暖 [4] - IMF和OECD预测显示美国受关税政策冲击大于中国 [5] 下半年挑战与建议 - 出口需求存在提前透支风险 中美经贸摩擦将持续考验出口韧性 [6] - 建议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支出释放消费潜力 同时加大去产能力度促进供需平衡 [6] - 宏观政策需确保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大于名义经济增速 重点推进服务业开放从"准入"到"准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