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2025全球高端制造业招商大会:与会人士看好在华投资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5-17 18:05
高端制造业发展趋势 - 高端制造业正在进入变革性新阶段,埃尼集团致力于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和合作,加速创新,推进工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1] - 全球高端制造业呈现产业和区域集中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制造、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锂电池与储能设备制造、半导体、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细分产业成为增长最快、投资最集中的领域 [3] - 发达经济体加强高端制造业基本优势,新兴经济体高端制造业不断取得突破,未来3-5年航空航天、无人机、机器人、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制造等领域将飞速发展,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3] 埃尼集团在华战略 - 埃尼集团将持续扩大在华投资,深化研发合作,推动清洁能源与高端制造深度融合,加速全产业链低碳转型 [3] - 埃尼集团与中国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长期有效合作关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专业人才,为引领未来行业做准备 [1] 国际合作与竞争 - 加强高端制造业国际合作,建立积极的产业合作机制,对于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至关重要 [3] - 各国需要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应对全球性挑战,同时通过竞争激发创新活力,抢占技术制高点 [3] 长沙制造业发展 - 湖南长沙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合作高地之一,发展前景十分美好 [4] - 2025全球高端制造业招商大会为长沙制造业创新发展注入更大动能,进一步推动全球高端制造业深度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4] 大会活动内容 - 大会由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亚太总裁协会承办,开展主题演讲、专题会议、圆桌对话等活动,吸引知名跨国公司、行业领军企业、投资机构、国际组织、行业协会负责人和专家学者500余人参会 [5] - 16日共举办四个主题会议,分别是人工智能+制造业合作会议、低空产业会议、"她力量"+制造业专题会议、高端制造业国际合作对接会 [5]
2025全球高端制造业招商大会在长沙举行
长沙晚报· 2025-05-16 10:59
大会概况 - 2025全球高端制造业招商大会于5月15日在长沙举行 [1][3] - 大会主题为"创新引领 合作共赢",包含主题演讲、专题会议、圆桌对话等活动 [6] - 参会人员包括500强企业、跨国公司、行业领军企业、投资机构等500余人 [6] 行业趋势 - 国际资本流动、直接投资、产业并购及技术合作正加速向高端制造业集中 [10] - 高端制造业面临产业变革浪潮,需推动清洁能源与制造融合,加速低碳转型 [12] 企业动态 - 埃尼集团计划扩大在华投资,深化研发合作,推动清洁能源与高端制造深度融合 [12] - 湖南星邦智能装备作为本土企业代表参与大会 [13] 区域发展 - 湖南长沙凭借产业优势与前瞻布局,已成为全球高端制造业重要投资目的地 [10] - 长沙市委常委彭华松在会上作先进制造业招商推介 [14]
香港特首李家超率团访卡塔尔达成35项合作成果
快讯· 2025-05-13 16:48
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消息,当地时间5月12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领由香港和中国内地企业 家组成的商贸代表团继续访问卡塔尔。香港、内地和卡塔尔的政府部门、企业和机构交换并宣布了35项 合作备忘录和合作协议,涵盖经济合作、投资、科技、法律合作,以及金融、银行和资本市场发展等范 畴。其中两份协议由内地与卡塔尔企业直接达成,双方将就金融服务和高端制造业展开合作。此外,香 港、内地、卡塔尔亦达成一份三方协议,共同推进金融科技合作。(中新社) ...
热点聚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 A股、港股全线飘红 高端制造、绿色新能源产业受益
广州日报· 2025-05-13 03:31
中美关税调整 - 美方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91%关税 修改34%对等关税 其中24%暂停90天 保留10% [1] - 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91%反制关税 针对34%对等关税暂停24%90天 保留10% [1] - 中方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1] 市场反应 - A股和港股走高 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7.21关口 [2] 行业受益情况 - 高端制造业 农业与食品 绿色新能源 电子产品 机械和纺织品等行业将受益 [1] - 高端制造和新能源材料进口行业将实质性利好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采购成本降低 [4] - 新能源零部件产业链有望完善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链投资可能加速 [4] - 动力电池及光伏组件等下游企业可获得更多规模化采购优势 [4] - 绿色新能源产业出口预计在下一季度成为主要受益板块 [4] 企业反馈 - 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认为美国市场重要 将提升产业链水平及供应链能力 [3] - 外贸企业认为联合声明为出口注入信心 有助于改善贸易环境和缓解成本压力 [3] - 虎头电池公司高附加值电池产品销售向好 碱性电池出口量一季度实现正增长 [4] 内外贸一体化 - 关税降低可能促使更多国内企业恢复参与出口 加深与全球贸易网络融合 [5] - 内外贸一体化将从量的并行走向质的联动 提升产业链韧性和效率 [6] - 多式联运与保税物流新业态将加速落地 推动物流时效和成本优势显现 [6] - 常态化谈判机制将促使内外贸协同从规模扩张转向高效联动 [6]
【金融街发布】人民银行等五部门: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
新华财经· 2025-05-12 17:43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政策要点 科技创新产业支持 -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并增加票据融资支持,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1] - 鼓励银行业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1] - 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科创企业[1] 高端制造产业支持 - 支持政府引导基金聚焦南沙重点产业及关键共性技术清单,引导社会资本精准投放[1] - 鼓励金融机构接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健全信息共享与确权机制[1] - 支持制造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科创票据,探索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1] 数字产业发展支持 - 支持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融合的数据算力中心、研发认证中心[2] - 支持广州数据交易所完善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与香港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加强合作[2] - 依法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与金融领域应用[4] 海洋和未来产业支持 -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支持力度[2] - 鼓励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海洋高技术产业[2] - 支持保险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发展海上保险[2] 青年创新创业支持 - 支持港澳居民及创业企业享受当地创业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等扶持政策[2] - 便利港澳创业青年开立银行结算账户[2] - 支持金融机构吸纳港澳居民就业、实习[2] 跨境金融服务创新 - 有序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探索信用卡视频面签[3] - 稳步推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鼓励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3] - 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开展跨境合作,推进征信产品互认[3] 绿色金融发展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完善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4] - 加强企业碳账户建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服务[4] - 支持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及可持续债券[4] 航运金融发展 - 引导航运企业国际海运费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5] - 加快航运保险发展,研发创新型航运保险产品[5] - 支持金融机构为航运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5] 跨境资管中心建设 - 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取得公募基金资质[5] - 鼓励跨国公司在南沙设立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5] - 稳步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5] 国际租赁和保理业务 - 支持商业保理公司探索发展国际保理业务[6] - 取消船舶和飞机境外融资资本金限制[6] - 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对项目公司进行外币直接借款[6]
港投陈家齐:以耐心资本穿越周期,解码香港科技投资新逻辑
投中网· 2025-05-12 14:42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在硬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绿色科技这三大投资赛道上,港投公司展现出了前瞻性布局眼光。 作者丨 高雅 编辑丨 冯迪凡 来源丨 第一财经 在全球经济格局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投资机构如何在波动中寻找机遇? 作为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重点打造的战略投资平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投公司")正 以其独特的定位和清晰的战略给出答案。 这家被业界誉为"港版淡马锡"的投资机构初始管理规模达 620 亿港元,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 在首份《施政报告》中亲自规划,旨在通过直接投资或与私募基金合作,吸引重点企业落户香港,在 争取长期投资回报的同时,推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高端制造业等四大核心领域发展。 在硬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 / 绿色科技这三大投资赛道上,港投公司展现出了前瞻性布局眼光。该 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分享了她的洞察:"优秀的科技公司无论在什么经济 周期中都会崭露头角。历史上许多成功的公司,之所以能一路走来,是因为它们选择了正确的发展路 径,并解决了市场上的核心痛点。" 她认为,从历史来看,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机构,通常都是解决市场上 ...
专访港投陈家齐:以耐心资本穿越周期,解码香港科技投资新逻辑
第一财经· 2025-05-11 13:13
2025.05. 11 本文字数:2469,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高雅 在全球经济格局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投资机构如何在波动中寻找机遇? 作为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重点打造的战略投资平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投公司")正 以其独特的定位和清晰的战略给出答案。 这家被业界誉为"港版淡马锡"的投资机构初始管理规模达620亿港元,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 首份《施政报告》中亲自规划,旨在通过直接投资或与私募基金合作,吸引重点企业落户香港,在争 取长期投资回报的同时,推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高端制造业等四大核心领域发展。 在硬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绿色科技这三大投资赛道上,港投公司展现出了前瞻性布局眼光。该 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分享了她的洞察:"优秀的科技公司无论在什么经济 周期中都会崭露头角。历史上许多成功的公司,之所以能一路走来,是因为它们选择了正确的发展路 径,并解决了市场上的核心痛点。" 她认为,从历史来看,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机构,通常都是解决市场上核心痛点的企业,它们能在不 同的经济周期中脱颖而出。现在正是抓住这一窗口,快速寻找优秀伙伴和公司的好 ...
专访港投陈家齐:以耐心资本穿越周期,解码香港科技投资新逻辑
第一财经· 2025-05-11 10:44
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机构能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脱颖而出。 在全球经济格局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投资机构如何在波动中寻找机遇? 这家被业界誉为"港版淡马锡"的投资机构初始管理规模达620亿港元,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首 份《施政报告》中亲自规划,旨在通过直接投资或与私募基金合作,吸引重点企业落户香港,在争取长 期投资回报的同时,推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高端制造业等四大核心领域发展。 在硬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绿色科技这三大投资赛道上,港投公司展现出了前瞻性布局眼光。该公 司行政总裁陈家齐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分享了她的洞察:"优秀的科技公司无论在什么经济周期 中都会崭露头角。历史上许多成功的公司,之所以能一路走来,是因为它们选择了正确的发展路径,并 解决了市场上的核心痛点。" 她认为,从历史来看,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机构,通常都是解决市场上核心痛点的企业,它们能在不同 的经济周期中脱颖而出。现在正是抓住这一窗口,快速寻找优秀伙伴和公司的好时机。 在风险中寻找科技投资机遇 第一财经: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港投如何在当前全球市场动荡中布局?如何在三大重点 赛道中平衡风险与机会? 陈家齐:投资本身 ...
中美关系最大“压舱石”,正在沉底,最新调研报告,信号很强烈
搜狐财经· 2025-05-03 17:29
文章核心观点 中美经贸关系发生结构性剧变,“压舱石”沉底,双方战略逻辑对立,“去美国化”进程转向主动进攻,若“脱钩”完成全球或分裂为两大经济阵营,可能引发“新冷战”热冲突 [2][4][7] 中美经贸现状 - 近50%中国外贸企业表示会减少对美业务,75.3%企业考虑开拓新兴市场减少对美贸易占比 [2] - 2025年1至3月中美货物贸易额仅占中国进出口总额11.2%,低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水平,美国从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跌至第三 [2] -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比攀升至42%,RCEP框架下原产地证书签发量同比增长27% [2] 转变原因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战”“科技脱钩”重塑全球产业链,中国以“双循环”战略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体系 [4] - 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政策撕裂中美经贸平衡,2025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商品扩大至5200亿美元,单边限制措施数量连续8个月居全球首位 [5] - 美国无法接受中国在高端制造业崛起,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达28.7%,半导体自给率从2018年15%跃升至2025年45%,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份额突破60% [7] 潜在影响 - 中美关系将步入“零和博弈”危险水域,“脱钩”完成后全球或将分裂为美国主导的“价值观同盟”和中国构建的“发展共同体”两大经济阵营 [7] - 体系对抗将重塑地缘政治规则,局部摩擦可能升级为“新冷战”热冲突 [7]
为什么上海能重回外贸第一城?
虎嗅APP· 2025-05-03 16:47
外贸格局变化 - 深圳在2024年超越上海成为外贸第一城,主要得益于跨境电商迅速发展和民营企业崛起,出口企业超过15万家,上市公司13家,进出口额占全国1/5 [6][7] - 上海在2025年第一季度重新夺回外贸第一城位置,进出口贸易额超一万亿元,成功反超深圳 [61][62] 民营企业表现 - 上海民营企业2024年增加值1.63万亿元,占全市比重30.3%,税收贡献5599.1亿元占比38.2%,进出口总额突破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16][17][20] - 2025年第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达5.85亿元占总值56.8%,较去年同期提升2.4%,连续六年占据半壁江山 [11][12] - 复星医药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49.3%同比增长6.2%,西井科技产品商业落地多个国家 [26][29] 外资企业表现 - 2024年上海外资企业进出口总值23777亿元,2025年开年贡献5171.01亿元,依旧占据半壁江山 [33][35] - 英矽智能宣布落户浦东,将与浦发联手打造生命科学自动化实验室 [38][39] 贸易伙伴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对俄罗斯进出口增长43.8%,印度增长30.8%,中东增长17.9%,东盟成为第一大市场 [45][46][57] - 对欧美出口逐渐减少,美国出口下滑2.4%,欧盟下滑5.9% [43][46] - 俄罗斯出口额从2020年26.18亿美元增至2023年48.25亿美元,三年接近翻倍 [49] 产业与基础设施 - 上海港2024年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5000万标准箱的港口 [63] - 上海2024年GDP突破五万亿大关,跻身全球GDP五强城市 [64][65] - 华勤技术业务遍及全球100+国家和地区,上海钢联价格指数通过国际认证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