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等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向西,向希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纪实
中国化工报· 2025-10-24 10:48
学校定位与发展历程 - 学校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始终坚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初心,与国家能源工业发展同频共振 [1] - 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同意建设克拉玛依校区,开启了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服务西部和边疆发展的新篇章 [1] - 校区明确了"立足新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和"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2] 人才培养成果 - 十年来克拉玛依校区累计培养六届本科毕业生共5766人,赴西部地区就业学生占比达62.3% [1] - 留疆毕业生中疆外生源占比达84.7%,体现了对西部人才供给的贡献 [1] - 校区构建了"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校内24栋实训厂房和校外39个高质量实践平台 [5] - 与14家重点企业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建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累计聘用353名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 [5] - 校区重点面向中亚国家招收来华留学生,已有近200名留学生在此学习 [6] 师资队伍建设 - 克拉玛依校区专任教师从47人增至523人,高级职称与博士占比均超过55% [2] - 学校累计选派百余名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西迁",并借助"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 [2][3] - 已有来自62所高校的230位银龄教师先后投身克拉玛依校区建设 [3] 科研创新与产业服务 - 2021年9月揭牌成立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聚焦油气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低碳转型 [4] - 学校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建设12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4] - 发起成立新疆能源行业CCUS创新发展联盟,服务能源产业向低碳、绿色、智能化转型 [4] - 近三年校区以第一完成单位获2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企业技术服务合同金额达1.9亿元 [5] - "碳中和与能源经济咨询研究平台"获批首批自治区咨询研究平台 [5] 国际合作与战略布局 - 学校构建辐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网络,以校区为纽带深化与中亚各国合作 [6] - 校区与哈萨克斯坦哈英理工大学共建中哈石油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携手承办2025年提高采收率技术国际研讨会 [6] - 与乌兹别克斯坦都灵理工大学塔什干分校等中亚10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连续五年承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 [6] - 未来将加快建设"四个基地",包括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科技文化交流基地和高等教育示范基地 [7]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丨课程表里的高质量教育
河南日报· 2025-10-24 07:31
教育改革与产业需求对接 - 学校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课程表持续变化以追赶产业升级和社会需求 [2] - 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让教育教学、专业实训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2] - 针对粮食产后、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优势专业,联合龙头企业组建产业需求研判委员会,梳理岗位能力模型 [3] 实践教学体系与校企合作 - 每个专业开设2门以上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理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占比超25% [3] - 超半数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来自企业定制课题与科研课题,实现校园与职场无缝衔接 [3] - 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在实战中练就硬功夫 [2][3] AI与数字化教育建设 - 学校出台本科教育教学数智化发展实施方案和智慧教学三年行动计划,通过AI全域赋能建设智慧教学新生态 [4] - 建设AI+粮食、AI+材料等特色交叉课程群,开发智慧助教、虚拟仿真等应用场景,学生自主学习时长提升35% [4]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通识成为全校学生必修课,人工智能相关选修课程在选课初期被迅速选完 [3][4] 微专业与专项能力培养 - 学校开设12个微专业,涵盖新兴技术、绿色经济等领域,68门核心课程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 [4] - 微专业作为技能加速器,强调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掌握市场急需的专项能力 [4] - 毕业生凭借微专业技能可入职后即参与企业重大项目,大幅缩短职场适应期 [4]
香港浸会大学公布《2025粤港澳大湾区薪酬及福利调查》结果
搜狐财经· 2025-10-23 23:19
来源:陕西法制网 个别行业维持相对较高的薪酬加幅 尽管香港与广东地区的整体薪酬呈现下降趋势,但仍有15%(39间)企业能提供高于4.5%的薪酬加幅, 反映出高绩效高增长企业在经济放缓阶段,依然能够透过提供较高薪资吸引人才。此外,广东地区整体 加薪速度虽然放缓,医药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租赁及商务服务等产业仍维持了相对较好的薪资成 长,维持较强动能。展望2026年,综合数据显示,医药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信 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物流、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以及批发、零售及贸易等产业的加 薪幅度预计将呈现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香港中高级管理层人才需求逐步回稳 (香港,2025年10月23日) ——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今日公布《2025粤港澳大湾区薪酬及福利调 查》(下称"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在涵盖的所有行业中,香港与广东地区的平均加薪幅度均呈下降 趋势,其中香港平均加薪幅度为2.5%,较去年3.5%减少1个百分点;广东省平均加薪幅度为1.8%,较去 年2.3%减少0.5个百分点;至于澳门,平均加薪幅度为1.6%,较去年2.7%减少1.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今年平均加薪 ...
美国名校遭税务重击!捐赠基金税率暴涨五倍,新税法瞄准顶尖大学
搜狐财经· 2025-10-23 23:06
就在美国顶尖大学捐赠基金投资回报率创下新高之际,一场意想不到的财政危机正在席卷常春藤联盟。 今年七月,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新税法,让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富可敌国的名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 困境。 这些坐拥数百亿美元资产的学府,突然发现自己面临着每年数亿美元的额外税负,被迫开始大规模削减 开支。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这些学校公布亮眼的投资业绩时,它们却不得不暂停招聘、冻结基建项目,甚 至缩减核心学科的博士生招生规模。 这种矛盾现象背后,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 康奈尔大学捐赠基金前私募股权主管罗杰·文森特指出,一流大学捐赠基金的私募市场配置已经"最大 化",几乎没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这些私人资产虽然长期回报率高,但变现缓慢,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才能产生现金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 的大学捐赠基金高管坦言:"减轻税负最重要的办法就是不要频繁实现收益,但我们已经在这么做了。" 新税法将大学捐赠基金的消费税从原来的1.4%大幅提升至4%和8%两档税率。 根据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测算,哈佛、斯坦福、耶鲁、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这五所最富有的大学将被划入 8%的最高税率档,未来五年每所学校需缴纳的税款都将超过10亿美元, ...
大湾区最新薪酬调查出炉!这些行业正在涨工资
搜狐财经· 2025-10-23 22:56
香港浸会大学今日公布《2025粤港澳大湾区薪酬及福利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在涵盖的所有行业中,香港与广东地区的平均加薪幅度均呈下降 趋势,其中香港平均加薪幅度为2.5%,较去年3.5%减少1个百分点;广东省平均加薪幅度为1.8%,较去年2.3%减少0.5个百分点;至于澳门,平均 加薪幅度为1.6%,较去年2.7%减少1.1个百分点。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直新闻) 调查由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策略及发展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香港人才管理协会及广东 省人才开发与管理研究会主办,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及澳门大湾区人力资源协会合办,自1995年起,一直为企业与公共机构提供权威市场资 讯,支持数据驱动的人才决策。今年调查于2025年6月起启动,参与调查的雇员逾24.4万人,其中香港员工73262人、广东省城市116960人、澳门 54195人。 香港中高级管理层人才需求逐步回稳 对于这一下降趋势,浸大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策略及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旭教授在接受深圳卫视驻港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有些行业薪酬降低的 原因,不排除是因为企业海外拓展需求,带走了大量高端人才,导致国内高工资 ...
多所香港名校披露:发现学历造假
南方都市报· 2025-10-23 15:01
港中大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本科生招生通过联招、内地高考及非联招等途径开展,对非联招申请人 的公开试成绩、学校证书等文件严格核验,新系统可显著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与自动化核查效率。 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港中大)2025/26学年非本地生招生工作于近期收官,该校入学及学生资助处 处长公开披露,本学年共录取近900名非本地生,较上年增加约100人,而堵截的假学历申请达数百宗, 较去年仅10宗的记录大幅飙升,校方已启用全新入学报名系统强化核查力度。 此前报道 香港中文大学:堵截数百宗怀疑假学历申请 港中大个案并非孤例。近期,香港多所高校均披露类似情况。香港大学本学年亦截获数百宗怀疑假学历 申请,香港理工大学也发现约10宗同类个案。 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香港共有25人因涉嫌使用虚假学历报读本地大专院校被拘捕,其中被定罪者 最高被判处监禁17个星期。 今年5月,28岁环球小姐李思萱因早前向香港大学提供假学历,讹称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从而 获香港大学录取修读硕课程,被沙田裁判法院判处监禁。 此前报道 她在香港被判刑!曾获选美比赛冠军 香港署理主任裁判官表示,被告不诚实取得香港大学学位后,仍进一步贯彻其不 ...
福耀科技大学将与同济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拟招30人
新京报· 2025-10-23 13:42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福耀科技大学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又出新招。10月23日,福耀科技大学发布消息称, 将与同济大学开展2026年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以下简称"2026级联培硕士生"),合作培养拔尖科技创新人 才。记者注意到,此次联合培养项目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六个专业共招生30人,实际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最终 下达名额为准。 | 拟招生学科专业 | 学习方式 | 同济大学招生学院 | 福建福羅科技大学 | 拟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 --- | --- | --- | --- | --- | --- | | 名称与代码 | | | 招生学院 | | | | | | | | |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 | 081200 计算机科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 | | 2201 英语(一) | | 学与技术 | 全目制 | 院(软件学院) | 计算与人工智能学院 | 5 | 3301 数学(一) | | | | | | | 4408 计算机学科专 | | | | | | | 业基础 | | | | | | |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或 | | | | | | | 203 日语或 ...
1.02亿元!烟台大学采购大批仪器及耗材(含设备更新)
仪器信息网· 2025-10-23 11:54
摘要 : 近日,烟台大学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试剂耗材品目进行梳理,统计出共3项试剂耗材采购意向,预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烟台大学发布3项试剂耗材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02亿元,涉及核磁共振波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生物全 光谱活体成像系统、生物分子互作系统、智能独立通风笼具系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荧光磷光吸收光谱仪等,预计 采购时间为2025年5~10月。 部分采购仪器简介: 荧光磷光吸收光谱仪 荧光磷光吸收光谱仪是一种集成了荧光、磷光和吸收光谱测量功能的先进光谱分析仪器,能够对物质的光学特性进行全 方位分析。该仪器基于光致发光原理,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激发下的发光特性,为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化学分析 等领域提供关键研究数据。 生物分子互作系统 生物分子互作系统是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的先进分析仪器,用于实时、无标记地检测生物大分子间的相 互作用。该系统在生命科学研究、药物开发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被誉为"分子互作检测的金标准"。 生物全光谱活体成像系统 ...
1.41亿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采购大批仪器设备(含国家级平台建设)
仪器信息网· 2025-10-23 11:54
摘要 :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仪器设备品目进行梳理,统计出6项仪器设备采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发布 6 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 1. 41 亿 元,涉及多功能多场耦合材料力学 测试系统 、 岩石力学多场耦合试验系统 、 水平钻进试验平台 、 岩体渗流红外监测试验系统 、 多组分吸附穿透曲 线分析仪等,预计采购时间为202 5 年 1~10 月。 部分采购仪器简介: 多组分吸附穿透曲线分析仪 多组分吸附穿透曲线分析仪是一种用于研究混合气体或多组分体系在固定床吸附过程中动态行为的专业仪器。通过记录 吸附柱出口处各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即穿透曲线),可全面表征吸附剂对不同组分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吸附动力学 特性及传质机理。该仪器在气体分离、污染物净化、吸附剂研发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是吸附过程研究与工业应用优化 的核心工具。 多组分吸附穿透曲线分析仪 多组分吸附穿透曲线分析仪是一种用于研究混合气体或多组分体系在固定床吸附过程中动态行为的专业 ...
共筑未来教育・赋能多边经贸与兴农论坛在贵阳举行
搜狐财经· 2025-10-22 21:35
近日,"中国—东盟:共筑未来教育・赋能多边经贸与兴农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海 南大学、泰国孔敬大学、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印度尼西亚日惹穆罕默迪亚大学等海内外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聚 焦"多边经贸合作、制度创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大议题,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智教育赋能区域协同发展等 内容展开深入探讨。 共筑未来教育・赋能多边经贸与兴农论坛在贵阳举行。 本次活动由贵州大学与滇池学院联合主办,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滇池学院商学院承办,民盟贵州大学委员会支 持,设置常态化帮扶实践与理论创新、跨区域产业合作与协调发展专场论坛,数智教育赋能多边经贸合作、制度 创新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绿色金融与"双碳"可持续发展等分论坛,旨在搭建"高校-企业-政府"对接桥梁,建立"中 国-东盟经贸与兴农教育对话机制",让合作从"单次相聚"变为"长期同行"。 "教育的价值在于'连接现在 孕育未来',经贸与农业的合作在于'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与会专家学者一致期待通 过本次活动,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关于数智教育赋能经贸、农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后续合作提供清晰的路径 指引;期待依托"中国—东盟经贸与兴农融合项目库",推动更多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