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信运营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5月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5-05 08:36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00728)以102.49亿股持股数量位居港股通持股比例榜首,持股比例达73.85% [1] - 新天绿色能源(00956)和凯盛新能(01108)分别以67.51%和67.45%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二、第三位 [1] - 前20名公司持股比例均超过53%,其中白云山(00874)66.27%、绿色动力环保(01330)65.87%、山东墨龙(00568)64.53%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美团-W(03690)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获增持26亿元,持股数增加1962.33万股 [2] - 康方生物(09926)和中银香港(02388)分别获增持5.73亿元和4.88亿元 [2] - 中国神华(01088)获增持4.81亿元,持股数增加1643.25万股 [2] - 融创中国(01918)获增持1.9亿元,持股数大幅增加12691.7万股 [3]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腾讯控股(00700)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遭减持31.32亿元,持股数减少642.13万股 [3] - 阿里巴巴-W(09988)和盈富基金(02800)分别遭减持23.84亿元和17.21亿元 [3] - 小米集团-W(01810)和比亚迪股份(01211)分别遭减持8.41亿元和7.85亿元 [3] - 中国平安(02318)遭减持7.82亿元,持股数减少1675.5万股 [3]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云是人工智能发展关键
经济日报· 2025-05-04 11:09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电信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在天翼云发展上取得进展成果,未来将打造智能云能力体系推动升级,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助力数智化转型 [1][2] 分组1:战略与基础认知 - 云是人工智能发展关键,是中国电信服务数字中国建设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升重要基础 [1] - 中国电信全面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坚持网是基础、云为核心,要把天翼云打造成国家云 [1] 分组2:已取得成果 核心技术攻关 - 建成上海、北京两大万卡智算集群,在大湾区上线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实现智能算力供给质与量双重跨越 [2] - 突破分布式云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等技术 [2] 规模发展 - 打造全栈云产品,天翼云收入突破千亿元,市场份额稳居前列 [2] - 自主研发国内首个全尺寸、全模态、全国产化的万亿参数模型 [2] 深化改革 - 设立云公司和云计算研究院,引入战略科学家,引进战略投资者,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2] 分组3:未来规划 能力体系建设 - 打造智能云能力体系,推动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2] - 提升星辰大模型复杂推理、轻量化低成本部署等核心能力,打造强智能、轻负载的模型服务 [2] 应用发展 - 构建“算力 + 数据 + 模型 + 应用”一体化服务,加快人工智能规模应用 [2] - 面对客户多层次需求提供匹配解决方案,从提供智算裸算力向“一揽子”智能服务升级,助力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发展 [2]
人工智能加速普惠民生 广州举办“AI赋能 大集大利”活动
中国青年报· 2025-05-03 21:29
活动概况 - 广州联通举办"AI赋能 大集大利"活动,通过展演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推广人工智能技术,首日参与市民超过3万人次 [1] - 活动采用"1+1+N"模式,包括珠江新城海心沙主会场、广州大学城分会场及市内多个社区分会场同步开展 [1] - 展示内容包括低空足球、中医AI号脉、数字人交互等十余项互动体验场景 [1] 技术展示亮点 - 主会场无人机足球赛成为焦点,搭载AI技术的无人机完成高速穿越、精准射门等高难度动作 [3] - 大学城分会场展示AI智慧教育创新,学生可免VPN直连校园网 [3] - 社区分会场提供AI云游戏、AI看家、AI智能机器人等体验项目 [3] 活动意义 - 通过路演体验、社区科普、电竞融合等方式推动AI技术普及应用 [5] - 公司表示将持续发挥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优势,推动AI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5] - 目标是丰富人工智能服务场景,提升智慧生活体验 [5]
当“五一”邂逅科技盛宴!广州移动AI赋能未来生活,用户零距离感受科技的温度
广州日报· 2025-05-03 17:28
文章核心观点 广州移动举办以"AI赋能科技,智享生活"为主题的路演活动,展示AI技术融入生活,后续将开展百场促销活动,持续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助力全民开启智慧生活 [1][3] 活动背景 - 广州移动响应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号召,助力"人工智能+"行动战略部署和"千模智赋百业"行动落地实施 [1] 产品展示 中移磐石AI手机 - 基于"AI+平台+多元生态+硬件"创新模式,为银发族量身打造 [2] - 硬件适老化定制,配备大屏防摔设计与便捷语音控制,集成实用功能入口 [2] - 软件围绕五大核心板块,提升智能化水平和实用性,支持语音互动、视频通话生成文字记录,搭载康养服务和反诈监控功能 [2] 智慧办公产品 - 云电脑云PAD轻薄便携、算力高效,刷新移动办公体验 [2] - 云电脑一体机集办公、娱乐功能于一体,搭配AI鼠标可语音输入、一键转化创意灵感为文稿 [2] - 移动云盘接入DeepSeek满血版,可语音转文字、生成会议纪要存到云端,提升工作效率与幸福感 [2] 智能家庭产品 - 智能音箱可精准响应语音指令 [2] - AI学习平板能全学段全学科辅导、智能批改错题、分析薄弱项定制学习计划,错题可同步云盘复习 [2] - 智能护眼台灯无频闪无蓝光、自带摄像头 [2] - 宠物喂食器可远程投喂宠物 [2] 潮酷生活产品 - VR眼镜可带来身临其境体验 [3] - 下棋机器人能教策略、分析弱点 [3] - 机器狗可陪孩子玩、帮忙取快递 [3] 后续计划 - 全市将启动百场AI促销活动,各大营业厅开放AI科技沉浸体验专区 [3] - 持续深耕人工智能领域,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赋能融合,让科技触达更多家庭 [3]
低增长迈入常态化 三大运营商转战AI求破局
中国经营报· 2025-05-03 04:12
运营商财务表现 - 中国移动2025年Q1营收2638亿元、净利润306亿元,营收规模接近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之和的1.3倍 [1] - 中国电信营收1345亿元、净利润89亿元,5G用户渗透率62%领先行业 [1] - 中国联通营收首破千亿达1033.54亿元、净利润26.06亿元,净利润仅为中国移动的8.5% [1] - 中国联通营收与利润增速最高,分别为3.88%和6.50%,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营收增速仅0.02%和0.01% [1] - 2025年Q1电信行业整体收入同比增长0.7%,三大运营商净利润仍保持微增,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增长3.45%、3.1%、6.5% [1][4] 用户市场情况 - 中国移动移动用户总数突破10亿,5G用户5.78亿户占行业总量54%,固网宽带用户3.2亿户 [2] - 中国电信5G用户2.7亿户渗透率62%,固网宽带用户1.73亿户 [2] - 中国联通5G用户1.71亿户渗透率不足50%,固网宽带用户1.24亿户 [2] -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综合ARPU达40.8元同比增长2.3%,智慧家庭收入同比增22.5% [4] - 中国电信千兆宽带渗透率30%,智慧家庭收入增长11.5% [4] 行业增长趋势 - 运营商营收增速大幅下滑,2025年Q1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营收增速分别为0.02%、0.01%、3.88%,而2023年同期为10.3%、9.4%、9.2% [3] - 移动用户和宽带市场接近饱和,中国移动移动用户渗透率超70%,中国电信、中国联通5G用户渗透率分别达62%和58% [3] - 中国移动移动ARPU为46.9元,较2022年下降约5元 [3] - 三大运营商通过削减资本开支和优化成本结构维持盈利,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2898亿元同比下降9.1% [4] 新兴业务布局 - 中国电信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2%,IDC收入95亿元,智能收入同比激增151.6%,量子通信收入增长81.1% [7] - 中国联通云收入197.2亿元大增114%,智算规模超21EFLOPS,5G+工业互联网项目累计落地3万个 [7] - 中国移动2025年计划算力领域投资373亿元占整体资本开支25%,通用算力规模将达8.9EFLOPS,智算规模超34EFLOPS [7] - 三大运营商在"东数西算"工程中累计建成超150个智算中心 [7] - 运营商AI相关收入在营收中占比提升至10%到15% [8] 战略转型方向 - 中国移动推出"AI+"行动计划,构建全栈国产化推理服务 [8] - 中国电信推出"息壤"智算平台,实现科研助手、普惠AI等场景落地 [8] - 中国联通AInet网络完成3000公里无损数据传输验证,推动AI大模型跨域训练 [8] - 中国移动打造"通信+金融"融合服务,中国电信强化卫星通信与量子加密技术,中国联通推动数据与AI深度融合 [11] 行业政策环境 - 工信部取消互联网接入服务外资股比限制 [9]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要求加快算力网络升级,到2025年实现跨枢纽节点时延低于20ms [9] 行业挑战 - 算力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通用算力过剩与智能算力短缺并存 [10] - AI相关收入占比仅10%-15%,商业化落地面临模型适配、数据安全等挑战 [10] - 算力网络回报周期需3-5年,中国联通Q1经营现金流净额仅170亿元而营收达1033.5亿元 [10] - 腾讯、阿里通过云服务蚕食政企市场,虚拟运营商以灵活资费分流用户 [10]
中国联通(00762) - 2024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02 21:38
业绩总结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9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8] - 2024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1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8] - 2024年上半年服务收入为1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8]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成本合计为1,84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为93.6%[67] - 2024年上半年管理费用率为3.4%,较2023年同期进一步下降[1] - 每股中期股息为0.2481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57] 用户数据 - 联网通信用户规模达到106,569万,其中移动出账用户数为33,939万[77] - 2024年上半年5G套餐用户数为27,615万,较2023年同期增长[77] - 2024年上半年物联网终端连接数为56,238万,显示出持续增长趋势[77] 收入来源 - 2024年上半年联网通信业务收入为12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0] - 2024年上半年算网数智业务收入为4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20] - 2024年上半年联通云收入为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30] - 2024年上半年数据服务收入为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36] - 2024年上半年网信安全收入为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2%[44] - 2024年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为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48] 资本开支与负债 - 2024年资本开支(CAPEX)预计为6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4%[14] - 2024年上半年带息负债为31.7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为45.5%[71][73] - 2024年上半年流动资产为1,738.41亿元人民币,非流动资产为4,938.99亿元人民币[76] 新技术与服务 - 智慧客服问题解决率达到98.7%,智能服务占比为84.6%[1] - 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保持稳定,销售通信产品成本为304亿元人民币,占比10.7%[68]
中国联通(00762) - 2023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02 21:33
业绩总结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918.3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8%[11]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3.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1%[11] - 2023年上半年EBITDA为535.4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11] - 2023年上半年服务收入为171.0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3%[11]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05人民币,同比增长13.1%[11] - 2023年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为5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3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中期股息为人民币0.203,较去年同期增长23%[4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运营成本为18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4%[55] - 2023年上半年保持了双位数的净利润增长[51] 用户数据 - 2023年上半年5G套餐用户渗透率达到71%,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17] - 2023年上半年“宽大连接”用户数达到927.92百万,较2022年上半年的804.77百万增长[65] - 5G套餐用户数从2022年上半年的184.92百万增长至232.45百万[65] - 物联网连接数达到4.43亿,同比增长57.68百万[17] - 物联网终端连接数从2022年上半年的335.53百万增长至443.22百万[65] 财务状况 - 2023年6月,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46.4%[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659,329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642,663百万人民币增长[64] - 2023年上半年资本支出为276亿人民币,占总支出的28%[13] - 2023年上半年网络、运营及支持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保持稳定[56]
使用“二次号码”需要注意什么?快来了解“二次号码焕新”服务
央视新闻· 2025-05-02 20:04
文章核心观点 工信部指导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联合提供“二次号码焕新”服务,可一键解绑历史互联网账号,已覆盖超200款主流互联网应用,该服务能保护用户隐私、权益和财产安全,减少投诉和纠纷,提升企业用户服务满意度和信任度 [1][14] 二次号码定义及风险 - “二次号码”指老用户停用、弃用手机号后,运营商收回空置一段时间再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是盘活闲置通信资源的必要手段和国际通用方法 [3] - 若原机主未及时解除与各类应用、服务的绑定,新机主可能通过短信验证码等登录原机主账号,引发个人信息泄露和权益受侵犯等风险 [5] 相关规定及要求 - 工信部出台相关规定,防范“二次号码”引发的互联网应用使用受限、用户合法权益受损问题 [6] - 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在用户开户、过户、注销手机号码及注册绑定互联网应用账号时,应提醒用户主动管理绑定关系 [7] - 互联网企业应提供多种注册登录方式,防范仅以手机号码作为用户标识的风险,支持已注销号码用户通过其他方式登录使用互联网服务 [7] - 工信部要求相关企业从规范全流程告知提醒、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等六大方面规范互联网应用和手机号码关联管理 [9] 跨行业协作举措 - 工信部组织中国信通院、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打造技术服务平台,建立跨行业协同机制 [11] - 用户可通过电信运营商官方App使用“二次号码焕新”服务,快速解绑开户前绑定的互联网应用,该服务正推动更多常用互联网应用接入 [11] 服务办理流程及效果 - 搜索“二次号码焕新”进入办理页面,勾选需解绑应用,经身份信息验证后发起解绑请求,互联网企业一般5天内处理并返回结果,号码注销、过户环节会提醒客户解绑 [13] - “二次号码焕新”保护用户安全,减少投诉和纠纷,提升企业用户服务满意度和信任度,某电商集团接入后累计识别并处理近1000万回收及重新启用号码绑定账号 [14]
电信公司流明科技(LUMN)美股盘后涨1.7%。最新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一季度调整后每股亏损0.13美元,分析师预期亏损0.26美元。一季度营收31.8亿美元,分析师预期31.1亿美元。维持全年调整后EBITDA预期在32亿-34亿美元不变,分析师预期33.5亿美元。维持全年资本开支预期在41亿-43亿美元不变,分析师预期42亿美元。
快讯· 2025-05-02 06:02
股价表现 - 公司美股盘后上涨1 7% [1] 一季度业绩 - 调整后每股亏损0 13美元 优于分析师预期的0 26美元亏损 [2] - 营收31 8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预期的31 1亿美元 [3] 全年预期 - 维持全年调整后EBITDA预期在32亿-34亿美元 与分析师预期的33 5亿美元一致 [4] - 维持全年资本开支预期在41亿-43亿美元 与分析师预期的42亿美元一致 [5]
5G-A融合AI,浙江移动推动5G智慧工厂升级
人民网· 2025-05-01 16:38
5G-A与AI技术融合推动制造业转型 - 5G-A与AI技术融合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新契机 [1] -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推进5G专网深度融合创新 建立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1] - 已赋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700个 产业大脑17个 未来工厂30家 [1] 5G LAN专网智慧工厂案例 - 浙江某电池公司采用5G LAN技术打造商用专网智慧工厂 突破传统工业网络瓶颈 [1] - 设备连接实现即插即用 产线调整时间缩短60% [3] - 网络延迟从20-30毫秒降至10毫秒 智能质检系统保障产品质量稳定性 [3] - 数字化升级覆盖全生产链条 包括生产自动化 AI视觉检测 远程运维等场景 [3] 5G+AI技术提升铝业生产效率 - 温州某铝业公司通过5G+AI技术建设智慧工厂 增强市场竞争力 [3] - 网络稳定性安全性提升超50% 数据采集效率提升100% [4][5] - OnePower轻MES系统实现无纸化管理 人工成本降低约5% [5] - AI质检系统识别7种缺陷 准确率超95% 反应时间缩至0.5秒 每条产线减少1名人员 [7] - 整体生产效率提升5% 成本降低2% 安全事故减少超50% [10] 5G智能服装工厂升级 - 宁波某服装智能工厂实现全流程可视化 生产效率提升32% 设备利用率提升19% [10] - 产线重组时间从数周压缩至2天 效率提升70% [10] - 智能立库配备26822个库位 22台机器人协同作业 仓管人员从25人减至8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