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银行
icon
搜索文档
关税风波持续,黄金跳水!特朗普宣布首都进入紧急状态
搜狐财经· 2025-08-12 14:07
关税风波持续,机构忧心忡忡 受"懂王"特朗普的影响,国际黄金价格出现"跳水"。 当地时间8月1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宣布,黄金将不会被征收关税。受这一消息影响,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当日出现超过2%的跌幅。 移民战争打响?特朗普宣布首都进入紧急状态 近日,特朗普宣布要"夺回"首都。他表示,将把无家可归的人赶出美国首都华盛顿,并将罪犯直接送入监狱。 此前,市场认为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将对进口的1公斤和100盎司金条加征关税,对黄金期货交割可能受到影响的担忧刺激黄金期货价格的走强,并创下历 史新高。而特朗普显然打消了市场疑虑。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黄金关税问题逐渐明朗,预计美国黄金期货相对于伦敦场外市场现货价格的大幅溢价将有所缩减。后续交易员关注的焦点或是美国的 降息预期,这可能对黄金有利。 黄金产业是瑞士经济的支柱之一。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美国从7日开始对从瑞士进口的产品征收39%的关税,而瑞士拥有的大量黄金储备在 保障国际黄金期货市场正常交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瑞士政府表示将继续与美国进行谈判,寻求达成更有利的贸易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时间8月1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对中国的关 ...
高盛欲收购哈根达斯母公司,布局高端冰淇淋市场新动向
搜狐财经· 2025-08-12 11:11
交易概况 - 高盛正与法国私募公司PAI谈判 计划以约1250亿元人民币收购世界第二大冰淇淋生产商Froneri股权 [1] - Froneri旗下拥有哈根达斯 奥利奥 吉百利等多个知名冰淇淋品牌 [1] - 若交易成功 高盛将间接获得哈根达斯在某些区域的运营权 [1] 哈根达斯品牌历史 - 哈根达斯最初由美国食品巨头品食乐收购并独立运营 后转至英国酒业巨头帝亚吉欧旗下 [1] - 品牌在帝亚吉欧期间迅速拓展至欧洲和亚洲市场 尤其在中国市场具有显著影响力 [1] - 目前通用磨坊掌握哈根达斯全球品牌所有权 并负责北美以外地区运营 [1] 高盛战略意图 - 收购反映高盛业务多元化战略 直接投资成长型企业成为新选择 [3] - 通过控股实体企业可深度介入经营管理 开辟新利润增长点 [3] - 体现对高端冰淇淋市场长期看好 认为哈根达斯具有强大品牌影响力和增长潜力 [3] - 可能借鉴巴菲特投资哲学 寻找具有护城河优势的企业进行长期持有 [4] 市场前景 - 新兴市场消费升级背景下 高端冰淇淋市场具有巨大增长潜力 [3] - 高盛计划通过资本运作和市场资源帮助哈根达斯拓展市场 优化供应链 提升品牌价值 [3] - 优质资产成为投资者竞相追逐对象 围绕此类资产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6] 潜在协同效应 - 高盛可能引入先进财务管理理念 市场营销策略和技术创新手段 [4] - "持股+经营"模式可确保投资收益稳定性 同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 - 凭借资金实力和专业团队 高盛在优质资产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6]
邓文迪大女儿正式入职高盛
搜狐财经· 2025-08-12 10:54
亿万富翁默多克和邓文迪的大女儿Grace日前更新LinkedIn,宣布自己正式加入高盛! 而在早前,Grace 和她的妹妹 Chloe就被曝参加高盛2024暑期实习,并成功进入Consumer & Retail以及TMT组。 结合高盛每年越来越低的录取率来看,这难免让网友们怀疑这到底是带资进组还是靠实力说话。 efinancialcareers专栏作者默默写道:"如果你没能获得 2024 年高盛的实习机会,你可以感到安慰,因为你并不是一个人,毕竟 不是谁的父亲都是亿万传媒大亨。" 但也有金融圈网友表示,超级富豪的孩子原本就更适合干投行,毕竟赚钱游戏是从小就开始耳濡目染的,而且人脉和资金也绝 非普通人能比。 ...
高盛:截至6月 美消费者已消化约22%关税成本
央视新闻· 2025-08-12 08:59
高盛表示,由于承担了美加征关税的成本,不少美国企业会抬高价格,减少损失,而这部分成本无疑将 被转嫁至美国消费者的身上。高盛指出,截至6月份,美国消费者消化了大约22%的关税成本,如关税 政策延续,这一数字可能在未来上升到67%。上个月,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曾指出,未来10 年,美国政府可能征收高达2.7万亿美元的关税,而这笔钱将由美国消费者来埋单。 美媒:关税正在推升美国通胀水平 当地时间11日,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报道,美国高盛集团的研究显示,美国企业承担的美国加征关 税的成本,正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了美国消费者的身上。 高盛还指出,截至目前,关税已经使美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上涨0.2%,如果关税持续下去, 预计今年12月美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同比涨幅将达到3.2%,进一步加剧美联储降息难度。10 日,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发表文章称,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正在推高美通胀水平"。6月美国核心消费 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2%,7月继续环比上涨0.3%。目前,关税已经开始对多种商品价格造成影响,预 计未来美关税政策对美国物价的影响将继续逐步显现。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
全球投资者关注中国股市哪些焦点?摩根士丹利:AH股表现差异、反内卷及外资流向
新浪财经· 2025-08-12 07:26
【相关阅读】沪指站上3600点 多重指标彰显市场向好趋势 金融投资报:行情精彩不断 牛市盛景再现 绩优基金密集开启"限购模式" 上海证券报:一场资金与中国资产的"正向循环" 今夏国际投资者都在关心什么?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给出答案。 在8月8日发布的研报中,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总结并解答了全球投资者在近期交流中, 对中国股市提出的几大焦点问题,包括AH股表现差异、港股能否持续跑赢A股、反内卷举措,以及下 半年中国股市资金流向展望。 焦点一:为何A股与港股市场出现显著表现分化? 恒生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无论是今年年初至今还是过去12个月,都是全球表现最佳的股票指数,但A 股市场的表现却并非如此。截至报告期的8月8日,恒生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今年年初以来的绝对回报 率分别为28%和26%。如果将表现计算时间范围扩大到过去12个月,恒生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的绝对 回报率将进一步提升至54%和48%,而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的回报率分别约为30%和27%。 "从今年年初直至6月,我们一直建议投资者超配离岸中国股票而非A股市场。" 王滢总结,主要有5方面 的原因。 其次,A/H股存在非常大的溢价差距。 ...
“中国高盛”: “中金并购重组手册”
搜狐财经· 2025-08-12 00:40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有超过100家机构正致力于打造类似高盛的投资银行 [3] - 中信证券2012年收购里昂证券被视为向"中国高盛"目标迈进的重要里程碑 [3] 机构对标分析 - 中金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投资银行 被业内视为最接近外资投行模式的国内券商 [3] - 中金公司国际化程度高 在国内证券行业具有与高盛相当的江湖地位 [3] 行业文化影响 - 《高盛帝国》曾作为中信证券员工的必读书目 显示国际投行模式对中国券商的深远影响 [3]
当信贷市场开始谨慎 “金发姑娘”预期所主导的股市狂欢即将面临清算?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5:54
华尔街机构做空企业信贷资产 - 一些华尔街投资机构正在退出或主动做空高价企业信贷资产 预计全球企业信贷市场将出现大幅回调 最终可能显著影响全球股票市场的定价趋势 [1] - 机构投资者认为当前公司债的利差太紧或收益率太低 没有为潜在的衰退概率与损失足额付风险溢价 [1] - 随着信用利差来到历史高位 加之疲软的非农数据推动市场定价更加疲软的美国经济 做空情绪逐渐旺盛 信贷市场开始定价经济放缓或衰退预期 [1] 企业信用市场现状 - 企业信用利差接近27年来的最低水平 意味着企业信用资产对经济衰退风险的补偿最为不足且定价最贵 [1] - 衡量公司债相对于政府发行债需支付的利差在7月29日降至仅比1998年的历史低点高1个基点 [4] - 美国投资级债券利差收窄至约78个基点 创下去年11月中以来最紧水平 仅比1998年的77个基点最低点高1个基点 [6] 机构策略与市场观点 - 富达国际已转向非常防御的谨慎立场 在现金债券上的敞口几乎为零 并做空高收益债券 [4] - 花旗集团衍生品交易台看到来自全球资产管理客户对押注iShares指数或垃圾债等指标未来表现不佳的金融产品出现显著需求 [9] - 隆巴德·奥迪尔投资管理的多资产主管指出信用利差仍在收窄的公司债所占比例从80%突然骤降至60% 这是一个显著变化 [9] 高收益债券风险 - 高收益债券看起来最容易出现回调 股票市场可能随后跟跌 [10] - 美国垃圾级借款人相对于投资级公司向债券出借人支付的收益率溢价已降至仅约2.8% 创下2020年之后的新低 [10] - 高收益债券的再融资成本和违约可能因特朗普政府关税相关成本上升或现金流压力而突然跳升 最早可能在10月发生 [10] 市场定价与经济增长预期 - 当前的信用利差意味着接近5%的全球增长预测 远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的约3%经济增长水平 [13] - 投资级市场正在为一种金发女孩的积极宏观情景定价 但瑞银策略师认为这种预期并不准确 [1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美国陷入经济衰退的概率约为40% 其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风险也会突然升高 [13] 信贷市场与股票市场关系 - 信贷市场往往引领方向 在2018年贸易战 2022年美联储加息和2023年末市场震荡之前 信用资产ETF都在股票市场下行之前下跌 [6][9] - 当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走势出现分化时 信贷市场几乎总是判断正确的一方 [6] - 一些机构投资者开始对信用市场风险进行对冲 这表明他们认为未来三个月全球股市存在非常合理的下行空间 [9]
高盛:人民币中间价显升值倾向,人民币汇率将继续逐步向7迈进!美国数据疲软和美联储降息或引发美元进一步下跌
搜狐财经· 2025-08-11 13:58
格隆汇8月11日|高盛表示,中国人民设定的人民币中间价显示出升值倾向,人民币汇率将继续逐步向7 迈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 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 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高盛指出,自5月以来,人民币中间价每月逐步调强,显示出稳步且可控的升值倾向。无论美元近期走 势如何,中国央行保持着对人民币走强的异常倾向。这表明在市场普遍预期美元中期走弱的背景下,中 国央行正在进行前瞻性的外汇管理。 高盛认为中国央行将继续执行人民币兑美元的逐步升值路径,即期汇率未来6个月有望达到7的观点。美 国数据疲软和或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引发美元兑人民币进一步下跌。高盛称,美元兑人民币实际波动率下 降,部分反映市场对中美关系显著再度升级的可能性预期降低,同时也突显央行明确倾向于避免人民币 出现剧烈波动。 ...
中国市场观察 - 今夏投资者关注什么 - 反内卷、A 股与港股及资金流向-China Market-Wise-What Investors Care About This Summer - Anti-Involution, A vs. H, and Flows
2025-08-11 09:21
中国股市投资者关注要点总结 行业与公司 - 涉及中国A股市场与香港离岸市场(H股)的表现差异分析[1][5] - 关注反内卷政策对股市的影响[1][36] - 追踪全球资金流向中国股市的趋势[1][44] 核心观点与论据 A股与H股表现差异 - 2025年YTD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28% MSCI中国指数上涨26%[5] - 上证综指上涨11% 沪深300指数上涨7%[9] - 过去12个月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54% MSCI中国指数上涨48%[5] - 上证综指上涨30% 沪深300指数上涨27%[9] - 香港市场优势因素: - 高质量行业集中度更高(互联网/金融/IT占MSCI中国指数权重近80%)[10] - A-H股溢价指数年初达150%[18] - 香港IPO活动更活跃(2025年预计IPO募资2000亿港元,同比+54%)[35] - 南下资金2025年已流入110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1030亿美元[19][23] 反内卷政策影响 - 政策进展: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后多个部委出台监管措施[37][40] - 涉及新能源汽车、外卖平台、有色金属等10个重点行业[39][40] - 市场影响: - 预计12-24个月内改善ROE和盈利增长[42] - 短期(3-6个月)实际产能削减效果可能有限[42] - 需警惕市场对盈利增长预期过快上调的风险[43] 资金流向展望 - 近期资金流动: - 6月外资净流入12亿美元,7月扩大至27亿美元[44] - 未来驱动因素: - MSCI中国估值仍低于其他主要市场[56] - 全球/新兴市场基金对中国股票仍显著低配[46][48] - 美联储降息预期(摩根士丹利预测首次降息在2026年3月)[35] 其他重要内容 - 市场转折点: - 6月22日后A股开始跑赢H股(上证综指超恒指2.6个百分点)[25] - 转折因素包括:消费主题股解禁压力、贸易谈判噪音、政治局会议未达预期等[26][27][28] - 盈利预期: - MSCI中国成分股盈利预期好于A股[32] - 2Q25 A股盈利预警负面占比4.8%,与2Q24持平但较4Q24改善[32][33]
包凡回归,因资金来源被调查两年半
事件概述 - 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于2025年8月8日结束配合调查,距离2023年2月被确认配合调查已过去894天 [3] - 包凡被调查涉嫌单位行贿,与前总裁丛林在工银租赁船舶租赁业务中的违规操作相关,涉及金额达2000万美元 [4][5][6] - 包凡已不再参与集团日常管理,公司由执行委员会主导,其妻许彦清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 [8][10] 公司治理与战略调整 - 包凡在2024年2月辞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等职务,2024年3月辞去华兴证券董事职务,公司经历“去包凡化”过程 [10] - 公司新管理层推动“二次创业”,聚焦并购、AI、具身智能等未来赛道,已完成多起战略投资,总交易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10] - 公司正重建合规体系以摆脱困境,2025年上半年在FA排行榜上重回榜首,显示复苏迹象 [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为7.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3%,但经调整净亏损从2023年的5.92亿元收窄至3亿元,降幅达49.3% [10] - 投资管理业务收入增长17.2%至3.16亿元,投行业务收入增长16.8%至2.24亿元,投资管理业务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38%,成为核心收入来源 [10] - 截至2024年末,资产管理规模为3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9%,但基金退出金额达32亿元,较2023年的15亿元翻倍 [11] - 11支主基金中已有5支DPI超过100%,累计未实现附带权益达21亿元,为未来业绩提供潜在支撑 [11] 历史业务与创始人背景 - 华兴资本由包凡于2005年创立,深度参与中国互联网新经济成长,服务过京东、腾讯、美团、滴滴等企业 [14] - 2014年促成腾讯战略投资京东,2015年参与滴滴与快的、美团与大众点评等重大并购案,2014年完成交易总额超过110亿美元 [15] - 公司2016年获券商牌照,2018年于港交所上市,截至2021年末资产管理规模约490亿元人民币,当年净利润达16.24亿元 [15][16] - 包凡曾以7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865位,其持有华兴资本48.39%股份,按2025年8月股价计算市值约19亿港元 [12][16][17]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华兴资本于2023年4月3日停牌,停牌前总市值为41.32亿港元,股价为7.27港元/股 [17] - 2024年9月9日复牌后股价暴跌近72%,最低触及1.98港元/股,当日市值跌至13.87亿港元 [17] - 2025年8月8日包凡回归消息释放后,股价上涨16.84%,收盘价6.87港元/股,总市值回升至39.39亿港元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