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

搜索文档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郑州日报· 2025-08-04 08:51
调研中,庄建球强调,上街区制造业发展基础扎实、势头稳健。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 发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 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精准合理配置资源,科学统筹项目建 设,推动优质资源、先进要素、高端人才加速集聚,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打造具有重要影 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人才高地。要持续深化"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坚持问题导 向,强化要素保障,完善政企常态沟通对接机制,用心用情为企业纾困解难,更好服务保障实体经济、 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郑州经贸学院上街校区项目建设现场,庄建球察看建设进展、周边配套和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 情况,指出要紧盯时序进度,科学组织施工,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创新人才教育模 式,努力培育更多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8月2日,市长庄建球到上街区调研高质量发展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 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省委、市委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资源禀 赋,把握重点任务,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 ...
2025年度增值税加计抵减优惠开始申报享受啦~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03 20:13
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 优惠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允许先进制造业企业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 [4] - 先进制造业企业指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制造业一般纳税人,包括非法人分支机构 [4][5] - 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情形包括: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业务、总分支机构间交易、委托加工回购仅限加工费部分 [6] 2025年度名单申报条件 - 企业需在2025年内具备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8] - 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需满足:研发支出/人员/高新技术产品占比符合国科发火〔2016〕32号规定,且制造业销售额占比超50%(不含增值税) [9] - 委托加工销售额不计入制造业销售额,但加工费可计入受托企业制造业销售额 [9] - 申请前36个月未发生骗税、虚开发票或两次及以上偷税处罚 [9] 申报时间及方式 - 已在2024年度名单且高新技术资格有效的企业:2025年6月起每月1-10日申请 [11] - 新申请企业:2025年9月起每月1-10日申请,截止时间均为2026年4月10日 [11] - 申请需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innocom.gov.cn)提交材料 [11] 政策享受时限 - 高新技术资格2025年全年有效者:享受政策至2026年4月30日 [12] - 未在2025年取得新资格者:享受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 [12] - 2025年资格到期但年内取得新资格者或新认定企业:享受政策至2026年4月30日 [13] 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政策 - 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季度30万元)免征增值税,销售额合并计算所有应税行为(含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 [18][19][27] - 销售不动产销售额超过免税标准时,其他销售额仍可享受免税 [20][21] - 差额征税纳税人以差额后销售额判断免税资格 [22] 发票处理及租金分摊 - 2022年12月31日前开具的发票发生折让/中止/退回/开票有误时,需开具对应征收率或免税红字发票,并重新开具蓝字发票 [22] - 个人出租不动产一次性收取租金可在租赁期内平均分摊,月租金不超过10万元可免征增值税 [23][24] 纳税申报填写要求 - 月销售额未超10万元时,免征销售额填写于《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或"未达起征点销售额"栏次,无其他免税项目则无需填报《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 [26][27][28][29] - 减按1%征收率征收时,销售额填写于"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征收率)"栏次,减征的2%税额填写于"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及《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减税项目栏次 [30][32]
先进制造业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02 19:13
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 政策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允许先进制造业企业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 [5] - 先进制造业企业定义为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制造业一般纳税人,具体名单由省级工信部门会同科技、财政、税务部门确定 [5] -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可计提加计抵减额,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若转出需相应调减 [6] 加计抵减额计算规则 - 抵减规则分三种情况:应纳税额为零时全额结转下期;应纳税额大于可抵减额时全额抵减;应纳税额小于可抵减额时抵减至零并结转余额 [7] - 出口货物劳务或跨境应税行为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兼营此类业务时需按销售额比例划分不可计提部分 [7] - 若同时符合多项加计抵减政策,企业可择优选择但不得叠加适用 [7] 发票管理合规要点 - 发票种类包括纸质和电子发票,基本内容需涵盖商品名称、数量、金额、税额、开票人等12项要素 [11] - 虚开发票行为包括为他人/自己开具与实际业务不符的发票、介绍他人虚开发票等三类情形 [13] - 纸质发票作废需收回全部联次并注明"作废",红字发票开具需收回原发票或取得对方证明;电子发票直接按规定开具红字发票 [13][14][15] 发票保管与存档要求 - 企业需建立发票使用登记制度,定期向税务机关报告使用情况,变更或注销税务登记时同步办理发票变更/缴销手续 [15] - 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需保存5年,纸质发票丢失需在发现当日书面报告税务机关 [17][19] - 开具发票应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区可加当地文字),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 [19]
港交所锣声不停 VC/PE迎退出大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1:42
港股IPO市场复苏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同比上涨33%和711%,港交所募资规模登顶全球 [2][3] - 上半年港交所主板上市40家,募资金额居全球首位,宁德时代赴港二次上市融资超300亿元领跑 [1]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将迎来约80只新股,融资金额达1300亿到1500亿港元 [5] VC/PE退出趋势 - 2025年上半年被投企业IPO案例数达583笔,占比62.4%,港股及美股IPO案例数同比上升32.7% [1] - 73家上市中企获得VC/PE支持,渗透率达67%,VC/PE机构IPO账面退出总回报达1057.61亿元,平均回报倍数3.83倍 [6] - 头部机构如中金资本、红杉中国上半年分别收获7家和6家被投企业IPO [7] 市场驱动因素 - 南向资金上半年累计净流入港股超7000亿港元,低利率环境吸引企业赴港融资 [2] - 政策红利包括证监会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和快速通道 [2][3] - 明星企业示范效应显著,如蜜雪冰城认购倍数达5258.21倍,宁德时代认购超120倍 [3][4] 行业表现分化 - 生物科技与健康、零售和消费行业IPO数量并列第一,工业领域筹资额居首 [9] - 消费行业账面回报倍数达17.81倍,电子信息行业退出金额最高(273.97亿元) [9] - 港股新股首日破发率约30%,海螺材料科技首日大跌47.67% [8][9] 企业上市策略 - 企业倾向抓住窗口期上市,政策预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探索深交所二次上市 [8] - "新消费+硬科技"成港股成长主线,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更易获市场认可 [9] - 并购被视为未来重要退出手段,助力行业整合及业务拓展 [7]
广东21地市,上半年GDP出炉!深圳总量领跑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11:35
经济总量与增速 - 深圳和广州GDP总量均超过1.5万亿元,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1] - 梅州以5.7%的GDP增速领跑全省,汕尾和肇庆分别以第二和第三的增速位居前列(汕尾未提供具体增速,肇庆为5.2%) [1] - 9个地市GDP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4.2%),河源增速与全省持平 [1] 工业增加值与新动能产业 - 惠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其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1.2%和15.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1.8%和42.5% [6] - 湛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0.7个百分点,重点工业企业合计工业增加值增长15.2%,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9% [6] - 梅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5.5%和21.7%,省级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合计增长16.2% [6] - 珠海先进制造业同比增长6.3%,东莞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7.5%和9.1%,肇庆先进制造业增长17.6%,中山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8.3%和19.4%,深圳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和3D打印设备产量分别增长59.0%、38.0%和35.8% [7] 固定资产投资与基础设施 - 茂名、广州和汕尾工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4.5%、12.0%和11.9%,茂名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90.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9.9%,广州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5%,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9.3% [8] - 8个地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达两位数,其中潮州同比增长36.4% [8] 外贸进出口 - 深圳进出口总额2.17万亿元(出口1.31万亿元,进口8588.64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0% [10] - 东莞和广州进出口总额分别为7492.8亿元和6050.5亿元,居全省第二和第三位 [10] - 肇庆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7%,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32.6%,机电产品、高端装备和"新三样"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5.9%、22.4%和70.2% [13] - 东莞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5%,对欧盟等传统市场进出口增长10.9%,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显著(东盟43.5%、印度21.5%、中东31.5%、拉美13.1%、中亚五地63.6%),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3.4% [13] - 广州出口额同比增长25.2%,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出口增长51%,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增长19%,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4% [13] 居民收入与消费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城镇居民,潮州、汕尾、惠州和湛江增速达6%及以上 [15] - 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广州从2.01:1降至1.96:1,梅州、湛江、汕头、中山和潮州同比缩小0.03 [15][16] - 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1.22亿元,同比增长5.9%,惠州增长5.5%,珠海增长5.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40.9%,通讯器材类增长131.9%),汕尾增长4.9%(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139.7%,通讯器材类增长141.8%) [17]
市政府党组传达学习市委全会精神
杭州日报· 2025-08-01 10:26
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的重大意义,全力以赴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深度融合。把统筹推进教科人一体改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两篇大文章作为破题关键,以更 大力度支持在杭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投入增长机制,更好发挥概念验证中 心、中试平台等的重要作用;以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为首要任务,抢抓历史性机遇,放大杭州先行优 势,让人工智能成为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最强劲的引擎、最鲜明的标识;以建设新质生产力的重 要阵地为关键抓手,锚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个重点任务,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更多主动权。 会议要求,要牢牢把握下半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提质效、惠民生,特别 是要做好全方位扩大内需、多措并举稳外贸拓市场、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统筹高质量发 展和高水平安全等四方面工作,持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7月29日下午,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姚高员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对防汛防台工作进行再部署;传达学习市委十三届九次 ...
滨州:上半年交出了“产城人”深度融合的优异答卷
中国发展网· 2025-07-29 15:01
经济发展与产业融合 -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6.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0.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4位 [2]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43元,增速5.8%,列全省第1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比收窄至1.7 [2] - 新增城镇就业20216人,人口集聚效应显著增强 [2] - 完成工业技改项目112个,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900万千瓦,2家企业获评省级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试点 [3] 城镇化建设与项目推进 - 35个项目纳入省城镇化重点项目库,较去年增长25%,累计在库项目达70个,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80.2亿元 [2] - 惠民县创新创业产业园项目获批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城镇化建设专项资金860万元,资金额度列全省并列第一位 [2] - 新增绿色建筑220万平方米,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4个,雨污管网新建改造40公里,更新改造燃气管道47.85公里 [3] 城乡融合与公共服务 - 农村土地流转率64.3%,县域物流共同配送率100% [3] - 建成6家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7所中职学校入选省高水平立项建设单位,新增托位715个 [3] - 特色小镇上半年营业收入超77.3亿元,营业利润6.29亿元,累计吸纳就业6.7万人 [4] 试点示范与政策支持 - 惠民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试点,邹平市、惠民县分获2024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市"和"高质量发展进步明显县" [2] - 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产值23亿元,生态补偿转移支付金额810万元,获得省级以上称号的各类平台数量55个 [4] - 出台《滨州市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实施方案》,"一县一策"明确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要求 [5] 特色产业与县城发展 - 邹平市构建"1+3+N"立体化铝产业生态体系,县城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4] - 8个特色小镇形成"特色产业+就业吸附+服务共享"融合新路径 [4] - 组织开展新型城镇化网络专题培训班,提升各县(市、区)推动县城建设的本领水平 [4]
湖南厚植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
人民日报· 2025-07-28 06:02
制造业实力与创新成果 - 湖南展示超大直径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16.64米,整机长度约145米,总重达5000吨,应用于江苏海太长江隧道施工现场 [1] - 推出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专为陆地超大、超高风机安装设计,可将160吨重物吊至65层楼高度 [1] - 湖南拥有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72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 56台无人驾驶矿用卡车与500多台有人驾驶矿用卡车混合编组作业,展示希迪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应用成果 [1] 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 - 湖南连续5年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70余项 [3] - 出台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措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3] - 2024年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高地五大标志性工程,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3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 [3] -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生命科学研究院,2023年注册11款检测试剂新品 [3] 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 - 中联智慧产业城拥有12座智能工厂、20条智能生产线、2000多台工业机器人 [3] - 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带动下进行数字化转型 [3] -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打造"数字化转型意向企业大数据库"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供给资源池",帮助湖南恒茂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数据利用效率问题 [4] - 湖南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开展"智赋万企"行动 [4] 产业发展方向 - 湖南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四个方向布局建设四大重点产业 [4] - 湖南省委书记表示将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强链补链,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5]
长三角观察 | 稳居“15万亿台阶”之上
搜狐财经· 2025-07-27 12:00
大项目拉动能力 - 上海市2025年重大工程共安排186项 全年计划投资2400亿元 其中新开工14项 建成21项 上半年投资完成超半程 开工项目超半数 竣工数量超同期 [2] - 安徽省2025年第三批重大项目开工537个 总投资3240.8亿元 当年计划投资669.1亿元 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13个 50亿元以上项目8个 新兴产业项目占比50.5% 高技术项目占比25.5% [2] - 江苏省2025年800个省级重大工业项目中98%为先进制造业项目 上半年超额完成目标 超序时进度12个百分点 其中高端化改造项目占比42.7% 智能化改造项目占比35% [3] 赛事经济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带动文旅消费爆发式增长 5-6月比赛地18个县区限上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速比4月分别加快1.2和1.6个百分点 [5] - 浙江省启动城市篮球联赛"浙BA" 计划通过"赛事+文旅体验""赛事+服务消费"等模式发放消费券 撬动文体旅商消费 [6] 外贸连接能力 - 长三角上半年进出口8.16万亿元 同比增长5.4% 占全国37.4% 其中出口5.22万亿元增长9.9% 占全国40.1% 进口2.94万亿元占全国33.5% [7] - 长三角出口机电产品3.1万亿元占比59.5% 其中集成电路增长17.8% 笔记本电脑和汽车出口增速超全国 民营企业出口占比提升至64.4% [7] - 沪苏浙皖出口增速分别为11.1%、9.4%、9.1%和15.4% 均高于全国7.2% 上海二季度进出口1.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增速7.2%为近8个季度最高 [8] - 江苏船舶出口增长27.6% 浙江电动汽车出口增长86.3% 安徽"新三样"出口增速超60% [8]
滚动丨广东9市公布经济“半年报”,梅州、肇庆、湛江、惠州、潮州增速超5%
南方农村报· 2025-07-25 18:32
广东9市经济半年报核心数据 - 梅州上半年GDP达720.59亿元,实际增速5.7%,超过预期目标(5%)[4] - 肇庆、惠州、湛江、潮州实际增速均超5%,其中肇庆5.2%,其余三市5.1%[5] - 东莞、清远实际增速均为4.8%,超过全省增速(4.2%)[6] - 阳江、揭阳实际增速分别为3.5%、3.4%,低于全省水平[7] 梅州经济表现 - 第二产业增加值226.12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393.23亿元增长5.6%[10][1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制造业增长8.1%[13]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7%[14] - 10个省级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合计增长16.2%,梅县园区增长41.0%[15][16] 肇庆经济表现 - GDP达1358.01亿元,增速5.2%[20]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新入库企业增加值增长116.9%[25][26]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9.0%[27][28] 惠州经济表现 - GDP达2910.06亿元,增速5.1%[32]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2%、15.3%[33][34] - 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1.8%,高技术制造业占42.5%[35] 东莞经济表现 - GDP达6067.84亿元,增速4.8%[36]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9.1%[38] - 外贸进出口总额7492.8亿元,同比增长16.5%[39] 湛江经济表现 - GDP达1811.26亿元,增速5.1%[44]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9%[47][49] - 新签约项目33个,总投资72.9亿元[49] 揭阳与阳江经济表现 - 揭阳GDP达1219.89亿元,增速3.4%,第二产业增速从2024年8.1%放缓至3.6%[50][52] - 阳江GDP达768.02亿元,增速3.5%,制造业增长8.4%但电力等行业下降8.5%[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