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投
icon
搜索文档
南岭创投:坚持长期价值理念 投资硬科技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04:18
基金设立与募资 - 深圳坂田人工智能创投基金和深圳龙岗龙兴创投基金完成意向资金募集,总规模预计分别为1亿元和2亿元,存续期为10年 [1] - 两只基金的LP包括深圳国资及深圳市12家股份合作公司,南岭创投担任基金管理人,标志着其首次向其他股份合作公司募资 [1] - 基金未来将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进行投资 [2] 投资策略与理念 - 南岭创投坚持"投早投准投稳投硬科技"的投资策略,秉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1][5] - 硬科技投资被视为集体经济转型的关键布局,目标是通过"基金+产业"模式,既做房东更做高潜力企业的股东 [4][5] - 公司定位为耐心资本,愿意陪伴企业长期成长,但同时也会推动部分项目退出以为出资人带来回报 [5] 历史业绩与项目案例 - 截至2025年8月,南岭创投累计投资13个项目,早期项目占比达三分之二,投资准确率高达90%,其中80%的项目获得后续融资 [3] - 投资案例包括:2018年向深知未来注资700万元天使投资,该公司估值已大幅增长;2022年以430万元投资虹信生物,后者估值从彼时的1.7亿元爆发式增长至7.8亿元 [3][4] - 公司投资的企业中已有1家(海创药业)成功登陆科创板,另有5个项目正在筹备IPO [4]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股份合作公司参与创投的意愿增强,源于寻找传统物业经济之外新增长极的内在动力,以及深圳市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撑 [2] - 2025年3月发布的《深圳市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鼓励股份合作公司富余资金进入风投创投领域 [2] - 2025年7月龙岗区出台的监管办法明确了容错免责机制,解决了股份合作公司"不敢投"的困境 [2] 公司发展历程与定位 - 深圳市南岭村股份合作公司于2016年通过收购进入创投行业,2017年设立南岭创投,成为广东省首个村集体经济成立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 [1] - 目前旗下已有两只完成备案的创业投资基金,此次新基金募资成功标志着公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 - 公司认识到硬科技投资周期长、风险高的挑战,持续强调需调整观念,坚持长期主义 [5]
大众公用再涨超13% 公司参股深创投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上会
智通财经· 2025-09-23 10:08
股价表现 - 大众公用H股再涨超13% 报3.92港元 成交额4.7亿港元[1] - 公司A股再度涨停[1] 业务结构 - 公司为公用事业与金融创投齐头并进的投资控股型企业[1] - 创投业务是重要业务板块和利润来源[1] 投资布局 - 公司参股深创投并持有10.80%股权[1] - 深创投及其基金持有宇树科技股份[1] - 宇树科技预计今年四季度提交上市申请[1] - 深创投曾投资GPU龙头摩尔线程 本周科创板上会[1]
港股异动 | 大众公用(01635)再涨超13% 公司参股深创投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上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0:06
股价表现 - 大众公用H股再涨超13% 报3.92港元 成交额4.7亿港元[1] - 公司A股再度涨停[1] 业务结构 - 公司为公用事业与金融创投齐头并进的投资控股型企业[1] - 创投业务是重要业务板块和利润来源[1] 投资布局 - 公司参股深创投并持有10.80%股权[1] - 深创投及其基金持有宇树科技股份[1] - 宇树科技预计今年四季度提交上市申请文件[1] - 深创投曾投资GPU龙头摩尔线程 该公司本周科创板上会[1]
GP争设香港办公室
FOFWEEKLY· 2025-09-22 18:01
香港资本市场吸引力提升 - 香港资本市场自去年9月以来显著回暖,交易额、换手率及上市公司规模均大幅提升 [6] - 2024年上半年港股融资额超过1000亿港元,同比增长700%,目前有200多家企业在排队上市,同比增长一倍多 [7] - 香港成为具备全球化视野的中国企业上市重要地点,企业对港股上市态度发生重大转变 [7] - 香港资本市场崛起得益于中央政策支持及制度创新红利,以及内地企业基于出海全球化战略的主动选择 [7] 企业选择香港上市与出海的驱动因素 - 内地企业面临内卷竞争加剧、增速放缓及地缘政治带来的产业链重构等挑战,出海成为必选项 [8] - 香港拥有良好的国际投资人基础和法治环境,成为企业出海首选 [8] - 企业出海模式从过去的产品出海(销售为主)转变为产能出海,带来巨大资金需求 [8] - 天星医疗作为案例,其产品已进入50余个国家,过去三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约50%,香港作为国际化融资平台对其品牌力、人才吸引力和融资至关重要 [8][9] 香港一级市场早期投资生态完善 - 香港将设立100亿港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成立母基金以引导市场资金投资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 [12] - 港投公司发挥"耐心资本"力量,引导市场资金合力吸引创科企业落户,已引入思谋科技、百图生科等知名AI企业 [12] - 政府投入超过2000亿港元推动科创,北部都会区和新田科技城提供土地空间,拥有5所全球百强高校,并通过人才计划吸引超过20万高端人才落户 [13] 内地创投机构在香港的业务布局 - 越来越多内地创投机构谋划组建香港团队并新开办公室,例如孚腾国际、晨壹基金、中科创星等 [4][16][17] - 在香港设立办公室旨在帮助被投企业上市、出海,并实现业务国际化及双币化布局 [4][16][18] - 香港高校和科学家资源丰富,科技发展实力强劲,被视为内地人民币机构走向国际的桥头堡 [17][18] - 具体案例包括孚腾国际帮助被投企业以香港为出海第一站,晨壹基金设立美元基金并参与港交所事务 [16][17]
香港科创氛围渐浓,创投机构忙开香港办公室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9:28
(原标题:香港科创氛围渐浓,创投机构忙开香港办公室)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许多被投企业在当前出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内卷竞争加剧、增速放缓以及地缘政治带来的产业链重 构等,这导致出海成为许多被投企业下一步发展的必选项。香港资本市场拥有良好的国际投资人基础和 很好的法治环境,因此成为许多企业出海的首选。 过去,中国企业主要是产品出海,以销售为主,将产品销往海外。随着产业链重构,现在很多企业是产 能出海,整个销售体系架构可能在海外重新构建,这带来了巨大的资金需求。香港通过各种政策吸引全 球顶尖人才,重点布局硬科技、生命科学等前沿产业,为创新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拓展的全链条 支持,作为投资机构,鼓励被投企业抓住制度红利,尽快借助香港资本市场优势实现全球化布局。 随着二级市场港股IPO火热、一级市场港投公司等加码投资支持,香港科创生态乘势崛起,对创投机构 吸引力不断提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创投机构谋划组建香港团 队,并在当地新开办公室。 今年5月,孚腾国际正式成立,为上海国投旗下孚腾资本在香港注册的全资子公司;并购基金出身的晨 壹基金今年也在香港设立了办公室,并启动了新 ...
创投管理费改革步入深水区中小GP加速向“轻资产、重绩效”转型
证券时报· 2025-09-18 02:08
行业核心观点 - 创投基金管理费变革进入深水区,费率普遍下降,收费节奏与基金考核挂钩成为新趋势 [1] - 政策推动管理费改革,倒逼行业从依赖管理费生存转向比拼投资硬实力,行业发展逻辑正在重塑 [1] - 管理费机制收紧是推动创投行业回归本质的契机,促使机构更专注于核心业务 [5] 管理费变化趋势 - 管理费费率普遍下降,目前很难收到2%的管理费,普遍在1%至1.5%之间 [1] - 政府引导基金认缴部分只给1%管理费,实缴后才给到2%,且按具体项目出资导致资金周转压力增大 [1] - 部分GP主动让渡利益,根据完成业绩指标的进度收取管理费,实现超额收益率可获得额外分成 [2] - 政策明确管理费应以实缴出资或实际投资金额为计费基础,部分地区规定每年合计不超过基金实际投资金额的2% [2] 管理费支付与考核机制 - 政府和国资类LP引入年度绩效考核机制,根据投资进度和返投进度进行年度评价 [2] - 业绩考核80分以上才百分百支付管理费,60至80分则打折支付,未达标部分直接从应支付管理费中扣减 [2] - 管理费支付模式更趋严格,可按季度预提但最终需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确认,优先从基金收益或利息中支付 [2] 行业运营策略调整 - 管理费收入缩水迫使中小GP开启开源节流模式,轻量化运营成为行业共识 [3] - 机构通过压缩固定成本、精简组织架构、缩减办公面积、迁入联合办公或远程办公来减少开支 [3] - 非核心职能如财务、法务、投资者关系等被外包或与其他机构共享团队资源以降低人力成本 [3] - 投资端策略调整体现轻量化思维,对远距离项目先远程沟通筛选,确认靠谱后再安排现场尽调 [3] - 多家中小GP共享项目来源与投资团队,共同完成前期尽调并按比例分摊成本 [3] 投资能力提升与转型 - GP积极探索开源路径,核心是提升投资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以投出好项目和完成返投要求赢得LP信任 [4] - 投资任务前置化,基金在谈合伙协议时已接到投资任务,要求在某节点前拿出一批储备项目 [4] - 部分基金在设立前已完成项目立项和尽调,就等资金到位立即投资以抢时间完成进度 [4] - 核心团队稳定性至关重要,是保障项目储备充足和投资返投进度达标的關鍵 [4] - GP主动超额完成返投要求以应对标准变化风险,例如要求1.5倍返投会尽量做到1.6至1.7倍 [5] - 行业从拼募资能力转向拼投资硬实力,通过投出明星项目获取Carry赚钱并吸引更多LP合作 [5]
首都创投(02324)8月末每股综合资产净值约为0.902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6:39
公司财务数据 - 首都创投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31日公布每股股份未经审核综合资产净值约为0.9025港元 [1]
首都创投8月末每股综合资产净值约为0.902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5 16:38
公司财务数据 - 首都创投有限公司每股股份的未经审核综合资产净值约为0.9025港元 [1]
建发新兴投资王文怀:做专注长期的国资市场化LP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08:22
建发新兴投资作为建发集团旗下专业的权益类资产管理机构,成立十年来,合作70多家GP机构、120多 只基金,覆盖超过2000个创业项目,累计管理资金290多亿元,成立至今累计实现净利润超40亿元。 翻看其合作GP与被投企业名单,可谓星光熠熠。建发新兴投资先后投资了君联资本、启明创投、黑蚁 资本、晨壹投资、大钲资本、钟鼎资本等知名GP。投资范围聚焦医疗健康、先进制造和TMT/消费等新 经济领域,被投企业包括宁德时代、华熙生物、荣昌生物、康龙化成、澜起科技、智谱AI等优秀公 司。 "我们在充分理解国家、区域与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以高度专业、市场化的方式实现资源配置。"王 文怀表示,"得益于厦门市政府和厦门市国资委给予的充分支持,建发新兴投资成为建立在服务国家高 质量发展和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优势的国有资本投资机构。" 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之间,建发新兴投资的角色定位是什么?"桥梁"与"翻译"是王文怀给出的答案。 在创投行业,国有资本如何既坚守国家战略使命,又以市场化方式实现高效配置?建发新兴投资用十年 实践给出了答案:"方向靠政府,执行靠市场。"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这位从闽南走出的投 ...
建发新兴投资王文怀: 做专注长期的国资市场化LP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06:37
公司定位与战略 - 国有资本投资机构以"方向靠政府 执行靠市场"为核心理念 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高效资源配置[1] - 角色定位为连接政府战略与市场创新的"桥梁"和"翻译官" 将政策语言转化为投资标准 同时为企业解读政策意图[2][3] - 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间承上启下 被比喻为调节水量的"水库" 最终资金所有者是"水源"[1] 投资规模与业绩 - 十年间合作70多家GP机构 120多只基金 覆盖超2000个创业项目[2] - 累计管理资金290多亿元 成立至今实现净利润超40亿元[2] - 投资聚焦医疗健康 先进制造和TMT/消费等新经济领域[2] 合作伙伴与案例 - 合作GP包括君联资本 启明创投 黑蚁资本 晨壹投资 大钲资本 钟鼎资本等知名机构[2] - 被投企业涵盖宁德时代 华熙生物 荣昌生物 康龙化成 澜起科技 智谱AI等优秀公司[2] GP合作策略 - 不设返投硬指标 敢投早期技术 愿意支持新GP的首期基金[1] - 拥有量化评分体系 五大维度下设系列指标 决策注重认知交流[4] - 偏好开放交流的GP 希望GP能在认知上引领机构[4] 市场化运作特点 - 呼吁国资LP逐步"松绑" 释放国有资本市场化配置资金能力[4] - 勇于承担培育新生力量责任 不因GP规模小而放弃投资[4] - 内部鼓励员工勇敢尝试 不受追责机制约束 创新需要摸爬滚打[6] 企业文化与精神 - 秉承闽南"爱拼才会赢"精神 面对技术创新采取"先试试"态度[6] - 主动推动创新 勇于突破自我 离开舒适区尝试全新未知领域[6] - 本质是往外闯 用热情与勇气面对新事物 即使可能失败仍向前迈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