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
icon
搜索文档
米荒米贵苦了日本民众
经济日报· 2025-06-14 04:59
大米价格波动 - 日本超市5公斤装大米平均售价达4285日元约214元人民币 为去年同期两倍 [1] - 大米供应从短缺阶段进入价格高企阶段 政府释放储备粮后价格仍居高不下 [1] - 当前政府已投放4批储备粮 库存预计从91万吨锐减至30万吨 [4] 价格高涨原因 - 投机者通过点对点收购导致20多万吨大米从市场消失 [2] - 日本农协通过竞标收购95%储备粮 未以正常价格进入市场 [2] - 部分签约米商宁愿缴纳违约金也不上交储备粮 [2] 政府应对措施 - 新任农林水产大臣叫停储备粮竞拍制度 改为政府定价的自由契约制 [3] - 目标在6月将大米价格降至400日元/公斤以下 为当前水平一半 [3] - 考虑紧急进口外国大米作为备选方案 但引发粮食安全争议 [4] 市场反应 - 日本消费者赴韩购米 因韩国大米价格仅为日本一半左右 [2] - 2021年产储备粮被称作"古古古米" 在试吃会上被承认口感偏硬 [5] - 尽管品质争议 储备粮开售后仍被迅速抢购一空 [5] 行业结构问题 - 政府考虑转变引导农民缩小生产规模的"减反"路线 [4] - 日本社会内部就是否扩大美国大米进口存在激烈争论 [4] - 农林派以粮食安全为由反对将大米作为日美谈判筹码 [4]
整理:每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要闻速递(6月11日)
快讯· 2025-06-11 14:21
能源 - 欧盟委员会提议将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从每桶60美元降至45美元 [7] - 哈萨克斯坦1-5月通过德鲁日巴管道向德国出口石油同比增长48%至76.7万吨 [7] - 欧盟委员会主席提议对北溪一号和二号天然气管道实施交易禁令 [7] - 普京签署命令将针对俄石油和石油产品价格上限的反制措施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 [7] - 美国能源部长表示需要取消部分销售以补充战略石油储备 [7] - 白宫官员建议美国能源部贷款办公室为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提供资金 [7] - EIA预计明年美国原油产量将下降 [7] - 欧佩克秘书长预测到205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24%至超过每天1.2亿桶 [7] 贵金属和矿业 - 津巴布韦将在2027年起禁止锂精矿出口以推动外国矿业公司在当地发展精炼业务 [3] 农业 - 泛欧交易所9月小麦期货跌破每吨200欧元关口 [4] - 俄罗斯粮食产区罗斯托夫因干旱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4] 贸易局势 - 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在上诉期间或继续生效 [5] - 美国与墨西哥即将就钢铁关税达成协议 [8] - 世界银行警告美国平均关税上调10%可能导致2025年下半年全球贸易停滞 [8] - 中美原则上达成协议框架 [8] 气候 - 欧盟科学家称全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5月份 [6] 对俄制裁 - 欧盟委员会提出第十八轮对俄制裁方案 [7] - 欧盟委员会建议将更多影子舰队船只和石油交易公司列入对俄制裁名单 [7]
午后快速走弱!刚刚,A股发生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15:49
市场表现 - 6月10日A股午后快速走低,沪指跌0 44%,深成指跌0 86%,创业板指跌1 17% [1] - 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 42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90亿元 [1] - 13:10~13:30出现集中抛盘,主要指数均被砸出1%左右的跌幅 [2] - 下跌个股一度逼近4800只,但港口航运、粮食、稀土等行业板块逆势走强 [4] 板块异动 - 涨幅居前板块:港口航运、美容护理、创新药、稀土永磁 [1] - 跌幅居前板块:华为昇腾、军工、半导体、软件开发 [1] - 异动拉升板块与近期表现一般的板块重合度较高,部分资金切换至防御性方向 [8] 中美谈判影响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于6月9-10日在伦敦举行,谈判进程将影响后续市场风格 [6] - 中泰国际证券认为谈判短期减少不确定性,但双方在关税、技术管制、稀土反制等方面仍存分歧 [10] - 关注"稀土VS芯片"博弈天平,稀土板块可能成为反制筹码 [10] 资金动向 - 近期涨幅较大板块的量化资金集中离场引发指数下跌 [8] - 港股通净流入持续放缓,资金围绕焦点板块轮动但缺乏新增资金 [10] - "新消费"半新股将迎密集解禁,筹码松动可能导致股价波动加剧 [11] 后市展望 - 恒生科指中低估值、高增长潜力且弹性落后的个股或有较好表现 [10] - 消费电子、AI产业链可能受外部风险缓释推动出现反弹 [10] - 高防守性红利板块仍具配置价值 [10]
日本投放储备 能否把“天价米”打下来?
新华社· 2025-05-28 22:14
日本米价飙升现状 - 5月12日至18日当周,日本超市5公斤装大米平均售价达4285日元(约合214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价格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1] - 米价持续上涨已影响到社会生活,部分地区中小学生的午餐供应被迫减少每周供应米饭的次数,代以其他主食 [1] - 在高米价背景下,日本多地频现“大米盗贼”案件,同时越来越多赴韩国观光的日本游客选择带米回国,带动韩国超市大米销量回升 [4] 政府平抑米价的措施 - 日本政府于5月26日发布新方案,计划向市场直接投放总计30万吨储备米,出售给年销售量1万吨以上的大型零售商 [9] - 储备米售价为每60公斤11556日元(约合576元人民币),预计市场零售价为每5公斤2160日元(约合108元人民币) [9] - 新任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表示,必要情况下考虑将政府手中全部60万吨储备米投放市场,并透露已有约70家企业申请购买总量超过20万吨的储备米 [9] 米价飙升的深层原因 - 问题的根源在于日本农协通过竞标机制收购了95%的释放储备米,形成实质性垄断,导致政府持续放粮却难入市场 [11] - 日本政府长期严格限制大米进口量,对内实行抑制生产的“减反政策”,通过发放补贴控制大米产量 [11] - 日本已有约四成水田落实生产调整政策,将大米年产量控制在700万吨以下,而国内年需求总量约为670万吨 [11] 政治影响与人事变动 - 时任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因发表“从未买过大米”的不当言论引发舆论哗然,于5月21日引咎辞职 [4][8] - 首相石破茂接受其辞呈,并任命自民党前选举对策委员长小泉进次郎接任农林水产大臣 [8]
零售商抢购储备米,日本暂停受理申购
快讯· 2025-05-28 16:23
日本政府储备米投放方案 - 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直供零售商"的储备米投放方案后仅一天,计划投放的30万吨米已有过半数被申购 [1] - 政府暂停受理购买申请,预计最早于5月30日恢复 [1]
日本政府:近70个商家申购储备米,已停止受理
快讯· 2025-05-28 13:34
政府储备米投放情况 - 约70家企业申请购买日本政府通过"随意合同"投放的储备米 [1] - 申购总量超过20万吨 [1] - 2022年产大米预计已全部被申购 [1] - 农林水产省停止2022年产大米的申购受理 [1] 剩余储备米处理方案 - 2021年产陈米将卖给中小超市和米店 [1]
4月日本大米价格指数同比翻番
快讯· 2025-05-23 16:11
大米价格变动 - 大米类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98.4% [1] - 价格涨幅连续7个月刷新历史最大涨幅 [1] - 涨幅为1971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最大涨幅 [1] 政府应对措施 - 日本新任农林水产大臣表示政府将无限量投放储备米以满足需求 [1] - 政府预计最早在6月上旬投放储备米 [1] - 储备米将在超市等零售端上架每5公斤2000日元至3000日元区间 [1]
日本4月大米价格大涨98.4% 涨幅创1971年以来新高
快讯· 2025-05-23 10:12
智通财经5月23日电,日本总务省当地时间5月23日公布数据显示,4月日本除生鲜食品以外的消费者物 价指数为110.9,同比上升3.5%。其中,大米类较去年同期上涨98.4%。这是自1971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 最大涨幅,同时也是连续7个月刷新历史最大涨幅。日本农林水产省本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 11日为止的一周,日本超市大米均价重新恢复上涨势头,日本全国超市销售的5公斤装大米均价为4268 日元,环比上涨1.3%,再次创下新高。 日本4月大米价格大涨98.4% 涨幅创1971年以来新高 ...
人民币升至7.2附近,出口商潜在结汇再受关注
第一财经· 2025-05-18 23:16
2025.05. 18 本文字数:2720,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 财经 周艾琳 美元指数此前一度经历了10%的大跌,"去美元化"浪潮蠢蠢欲动,亚洲货币(如日元、新台币等) 对美元大涨5%~10%,而人民币升值不及2%。如今,人民币似乎开始显露升值启动的迹象。 在5月12日中美经贸会谈取得超预期进展后,13日,中国央行自4月初以来首次将人民币中间价设在 7.2以下,报7.1991。而后几日,中间价都维持在7.2以下,16日报7.1938,当日美元对离岸人民 币一度下破7.2,上周收盘报7.2098。 近期,多家投行更新了对亚洲货币的预测,其中 高盛对人民币的预测最为积极。该机构称,若贸易 协议最终达成,美元/人民币将有望回落至7 ,而出口商继续卖出美元的话,最看好的新兴亚洲货币 为韩元、新台币、马来西亚林吉特和新加坡元。不过,仍有不少机构对后续美国和欧洲、亚洲各国的 贸易协议持谨慎态度。 多家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出口商和银行人士表示,中国境内出口商结汇的迹象不明显,和分红购汇的 力量基本抵消。短期美元很难持续走弱,但美元持仓过高的亚洲企业、机构会逐渐考虑在中期分散自 己的货币敞口。 | | 人民币外 ...
人民币升至7.2附近,出口商潜在结汇再受关注
第一财经· 2025-05-18 21:28
人民币汇率近期动态 - 5月13日中国央行将人民币中间价设在7.2以下,报7.1991,为4月初以来首次[1] - 5月16日人民币中间价报7.1938,当日美元对离岸人民币一度下破7.2,上周收盘报7.2098[1] - 截至上周收盘,美元兑人民币(CFETS)现价为7.2103,年初至今下跌1.21%,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现价为7.2098,年初至今下跌1.74%[2] 机构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测与观点 - 高盛预测,若中美贸易协议最终达成,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有望回落至7[1] - 渣打银行短期观点认为,人民币中间价可能进一步调强至7.17~7.18,但未来走势取决于中国经济状况和贸易谈判进展[4] - 当前机构普遍认为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因美联储降息门槛高,美元继续走弱的可能性下降[3] 出口商结汇行为分析 - 中国境内出口商在汇率7.3以上时出现过结汇,但在7.2附近并未出现集中结汇迹象,企业认为该汇率不划算[6] - 4、5月分红派息季部分港股企业需要购汇分红,与结汇力量相互抵消,企业预期汇率将稳定在7.2附近[7] - 中国台湾地区出口商表现不同,3月至5月初新台币对美元累计升值10%,引发恐慌性结汇[6] 潜在资金流动规模 - 巴克莱估算,自2023年以来中国出口商持有的美元总额已达到7000亿美元[7] - 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跌至7.10~7.15以下,最多可能有1000亿美元被转换成人民币,这可能推动汇率下探至7[8] - 2023年银行净结汇额与中国年度货物贸易顺差的比率降至-0.07,2024年进一步降至-0.11[7] 贸易协议进展与影响 - 5月12日中美经贸会谈取得超预期进展,支持了人民币汇率[1] - 市场关注“第二阶段协议”进程,澳新银行预测最终协议达成时间可能在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前或2028年美国总统大选前[4] - 回顾贸易战1.0,从加征关税到签署第一阶段协议耗时超过1年,当前让关税进一步下降的门槛仍存[4] 中期去美元化趋势 - 高盛指出,从美国资产向多元化配置的趋势预计将持续,亚洲出口商可能会继续将美元兑换为本地货币[9] - 亚洲机构和企业意识到美元资产错配问题,未来可能考虑分散美元贸易应收账款或加大外汇敞口对冲比例[9] - 中国企业正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供应链多元化和海外资源配置方面加大投入,可能继续持有美元资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