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种植
搜索文档
河南虞城县:工商联服务企业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经济网· 2025-09-04 14:42
核心观点 - 虞城县通过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和渠道创新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实现农业产值提升和农民增收 [1][2][3][4][5] 科技赋能农业升级 - 食用菌种植基地采用智能温室大棚实现温湿度光照精准调控 显著提升产量和品质 [2] - 金隆菇业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引进"菇粮轮作 过菇还田"技术 构建循环农业新模式 荣获河南省科技扶贫基地称号 [2] - 新技术使食用菌产量翻一番 种植面积达600余亩 年产值近1000万元 带动500余人就业 人均增收2万元左右 [2] 产业融合发展 - 钢卷尺产业从单一生产拓展至完整产业链 形成原材料供应 生产加工 物流配送和线上销售体系 [3][4] - 拥有160余家生产及配套企业 年产钢卷尺15亿只 占全国市场份额85%以上 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通过物流和电商对接 实现产品快速发往全国及海外 订单持续增长 [4] 渠道创新与物流建设 - 发展"企业团购+公益助农"模式 引导爱心企业产地直采 精准对接供需 [5] - 虞城南京商会组织企业采购鲜梨10余吨 有效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5] - 数字技术赋能农产品上行 支持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新业态 加强产后分级 包装预处理和品牌建设 [5] - 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 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 为农产品高效流通提供支撑 [5]
众兴菌业:公司产品销售模式主要为经销商模式
证券日报· 2025-09-03 18:15
销售模式 -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采用经销商模式 [2] - 公司目前仅通过线下渠道进行销售 [2] - 公司尚未开展线上销售业务 [2]
众兴菌业:公司产品尚未进行线上销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2:02
公司销售模式 - 产品销售模式主要为经销商模式 线下销售[2] - 尚未进行线上销售 包括抖音等平台[2] - 未开展直播电商相关计划或实际动作[2]
万辰集团: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关于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鉴证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3 00:14
前次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286亿元[2]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936亿元[3]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为1769.91万股,发行价格为11.30元/股[3] 募集资金使用进度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以前年度已使用金额1.6259亿元[4]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以前年度已使用金额1.4249亿元[4] - 2025年半年度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大额存单5000万元[4] - 2025年半年度闲置募集资金大额存单到期赎回5000万元[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专户余额5156.26万元[5] 募集资金存放管理 - 公司开立专项账户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管理[2][3] - 与保荐机构及商业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和四方监管协议[3][9] - 2024年新增5家子公司作为募投项目实施主体[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专户余额5156.27万元[11] 募投项目变更情况 - 将"年产21000吨真姬菇项目"变更为"年产53000吨金针菇项目"[5][12] - 变更原因系金针菇瓶子规格从1200mL增大至1550ml可降低生产成本[12] - 真姬菇项目变更为金针菇项目可提升市场竞争力且投资收益比更高[13] - 2023年将"日产60吨真姬菇项目"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从1.286亿元缩减至8060.29万元[14] 项目效益情况 - 年产53000吨金针菇项目累计产生效益-5139.06万元[16] - 2025年1-6月该项目收益为-1316.11万元[16] - 效益不佳主要受行业竞争及下游消费市场需求变化影响[14][16] - 食用菌业务出现亏损导致新增产能难以消化[14] 资金补充与置换 - 终止真姬菇项目后剩余募集资金7022.46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4] - 2024年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5881.13万元[15] - 2025年股东大会同意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5]
金融链长”制激活“土特产”富民兴业基因 解开新时代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川密码
金融时报· 2025-09-02 11:40
火锅产业发展 - 四川广汉市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火锅产业聚集地 拥有中国最完整的火锅产业链 2024年当地火锅产业总产值达167.4亿元 [3] - 广汉火锅植物油脂 动物油脂 香辛料 火锅底料 蘸料等产品占全国市场30%以上份额 在中高端火锅连锁品牌店覆盖率超85% 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区和20多个国家地区 [7] - 森态牛油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智能化转型 打造行业首条智能制造生产线 独创低温真空熔炼萃取系统 2022年研发出酶解牛油产品 酯香达到传统牛油两倍 [4][5] 食用菌产业发展 - 四川蓬溪县是"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 日产杏鲍菇 虫草花 鹿茸菇等22个品种食用菌400余吨 被称为"中国菌都" [8] - 琪英菌业建成全国最大虫草花工厂化生产基地和最大单体杏鲍菇生产基地 年生产总值达10亿元 蓬溪县还有全国最大黄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基地 日产量达60吨 [8] - 2024年蓬溪县食用菌产量14.66万吨 综合产值39.2亿元 解决3000余人固定就业 提供超万个灵活就业岗位 当地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500元 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0%以上 [19] 金融服务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德阳市分行推广"金融链长"制 引导金融机构满足火锅产业链需求 邮储银行广汉市支行创新开发特色火锅产业链贷款 投放2832笔共7亿元 [7] - 邮储银行广汉市支行为森态牛油提供3500万元授信支持 2024年首次授信500万元用于技术革新 [7] - 中国人民银行遂宁市分行选定食用菌产业"金融链长"单位 蓬溪农商银行为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整体授信5亿元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向食用菌企业授信9.21亿元 [10] 农业现代化发展 - 四川锦花米业引进现代化大米生产流水线和专业检测设备 建立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年产大米4万吨 年加工稻谷7万吨产能 [13] - 广汉市惠民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耕 种 管 防 收 烘全产业链机械化覆盖 细分半喂入式和全喂入式收割机适应不同稻田条件 [15] - 锦花米业作为广汉市政府指定成品粮储备点 与农民合作社 家庭农场建立紧密合作 通过入股分红模式带动1.4万余亩稻谷种植 惠及1万余户农户 助农增收总额超3000万元 [14][20] 蚕桑产业发展 - 南充市构建"龙头企业+基地+专合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 创新"五金增收"联农带农机制 包括土地租金 务工薪金 股权股金 订单保底金和优质奖金 [18] - 南充农商行作为蚕桑产业"金融链长" 截至2025年6月产业链贷款余额1.33亿元 带动392户农户就业 [18] - 2024年南充市4万户栽桑养蚕农户户均增收3.75万元 超200个蚕桑业主和家庭农场年收入突破50万元 [19] 区域经济带动 - 蓬溪天福现代产业园形成"1+3"产业格局 以特色菌菜为主 精品水果 优质粮油 旅游观光为辅 发展22家食用菌及链条企业 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9] - 四川省建立"链主和链属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6% 高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 [17] - 通过产业与农户紧密联结 四川实现兴业 强县 富民三方共赢 政策与金融合力让"土特产"成为兴民富民的"金饭碗" [21]
“金融链长”制激活“土特产”富民兴业基因
金融时报· 2025-09-02 09:22
文章核心观点 - 特色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驱动力 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和金融支持实现高质量发展 [3][10][14] 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四川广汉形成中国最完整火锅产业链 2024年产业总产值达167.4亿元 [5] - 广汉火锅相关产品占全国市场30%以上份额 中高端火锅连锁品牌店覆盖率超85% [8] - 遂宁蓬溪县成为"中国菌都" 日产食用菌400余吨 全国每3份黄色金针菇和每6份杏鲍菇有1份来自遂宁 [9] - 蓬溪县食用菌产业2024年实现产量14.66万吨 综合产值39.2亿元 [2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森态牛油建成行业首条智能制造生产线 独创低温真空熔炼萃取系统专利技术 [6] - 2022年成功研发酶解牛油技术 相比传统牛油具有两倍酯香 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 [7] - 锦花米业引进现代化生产线和专业检测设备 实现年产大米4万吨 年加工稻谷7万吨产能 [15] - 广汉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 农机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18] 金融支持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推行"金融链长"制度 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特色产业链发展 [8][12][22] - 邮储银行向森态牛油提供3500万元授信 累计投放火锅产业链贷款7亿元共2832笔 [8] - 遂宁金融机构向食用菌企业授信9.21亿元 蓬溪农商银行为食用菌园区整体授信5亿元 [12] - 南充农商行蚕桑产业链贷款余额1.33亿元 带动392户农户就业 [22] 产业带动效益 - 四川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6% 高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 [20] - 南充市4万户栽桑养蚕农户户均增收3.75万元 超200个蚕桑业主年收入突破50万元 [22] - 蓬溪食用菌产业解决3000余人固定就业 提供超万个灵活就业岗位 当地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500元 高于全县平均数30%以上 [23] - 锦花米业带动1.4万余亩稻谷种植 惠及1万余户农户 助农增收总额超3000万元 [23] 产业发展规划 - 蓬溪县提出打造食用菌百亿元产业集群目标 推动龙头企业提能扩产和加快上市 [13] - 遂宁市制定2030年食用菌综合产值达100亿元的发展目标 [13] - 南充市构建"龙头企业+基地+专合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 创新"五金增收"联农带农机制 [21][22]
优化接种流程 山东农发鹿茸菇种植基地实现“三升一降”
齐鲁晚报· 2025-09-01 18:25
生产流程优化成效 - 通过接种流程精细化改进实现透底率超95%和发满率超95% [1] - 生产效率提升体现为工作效率同步提高和污染率持续下降 [1] - 高温高压灭菌4小时以上达到合格率100% [3] - 制冷机20小时精准降温使料温合格率超95% [3] - 接种环节通过高温高压蒸汽消毒和接种量控制实现合格率超90% [3] 技术升级与质量控制 - 采用自动化设备传送菌袋减少人工接触以降低二次污染风险 [3] - 精细化操作解剖菌袋时的菌种状态保障接种质量 [3] - 80度高温菌袋立即入冷却间确保菌种活性适宜环境 [3] 未来发展规划 - 重点推进数据化管理系统建设以巩固品质优势 [4] - 为鹿茸菇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 [4]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湖北释放就业新机遇
新华网· 2025-09-01 16:11
小龙虾产业 - 潜江小龙虾综合产值超过870亿元 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3] - 通过水温调控和饲料研发实现四季养殖 2024年冬虾产量达2.4万吨[3] - 冬季供应使餐饮企业效益提升10%[4] 香菇产业 - 随县香菇产业提供就业岗位超30万个[4] - 发展电商直播从业者超3000人[4] - 典型种植户通过1万棒菌种实现6万多元收入[4] 服装电商产业 - 天门市服装电商日均发货量超过10万件[5] - 纺织服装产业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6] - 带动就业16万人 相关经营主体突破1.3万家[6] 吉他制造业 - 松滋市吉他产品销往近20个国家[8] - 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10亿元[8] 区域劳务品牌 - 湖北省培育224个区域特色劳务品牌[8] - 省级每年提供不少于500万元经费支持[8] - 从业人员超过450万人 形成一县一品格局[8]
中国香菇之乡10万菇农增收探秘|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8-28 09:42
行业概况与经济效益 - 湖北随县是著名的中国香菇之乡和花菇之乡 全县有10万菇农从事香菇种植 香菇总产值超300亿元 [1] - 香菇种植效益高 亩产能达到5-6万元 [1] - 当地一家大型香菇种植基地年销售菌棒300万棒 年种植香菇92万棒 年产值已突破2000万元 [1] - 2021年至2024年 随县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万元增至2.8万元 [6] 数智化种植的应用与成效 - 现代化标准大棚配备智能系统 可实时监测并自动调节棚内温度、湿度等数据 [5] - 智能系统支持手机远程操控 例如远程控制大棚掀开 [5] - 采用数智化技术后 人均管理效率显著提升 从2人管理2万菌棒变为2人可轻松管理90万菌棒 [5] - 数智化种植提升了香菇品质和售价 使用自动化烘烤设备的香菇售价比其他人高2元 [5] - 随着2022年后智能化大棚普及 当地每袋香菇增收8元 [6] 专业化培训的成果 - 随县构建了理论+实践+认证的全链条培育体系 自2023年实施三年行动以来 累计开展定向培训210余期 培训超1.2万人次 [9] - 培训将传统菇农锻造成掌握智能温控、四季出菇等20余项现代技术的产业工人 [9] - 近三年跟踪显示 参训菇农普遍实现亩均增产10%-20% 销售均价提高约15% [10] - 具体案例显示 参训后菇农种植1万棒香菇创造收入9.6万元 相比培训前提升超15% 优质花菇比例提高30% 病虫害减少导致成本下降约10% 年纯收入增加近2万元 [10][11] 政策支持与新业态发展 - 当地出资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数智化香菇种植基地 并提供免三年租金等优惠政策吸引菇农 [5] - 政府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5000元创业补贴和贴息贷款 培训老师免费提供技术支持 [9] - 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促进了行业收入多元化 [6]
雪榕生物2025年中报简析: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8 06: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7.91亿元 同比下降26.17% [1] - 归母净利润-1.03亿元 同比改善28.58%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3.5亿元 同比下降25.04%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1亿元 同比改善26.23%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24% 同比大幅提升207.28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12.3% 同比改善3.91个百分点 [1] - 扣非净利润-1.2亿元 同比改善23.26% [1] - 每股收益-0.19元 同比改善34.48% [1] 成本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1.13亿元 占营收比例14.3% [1] - 三费占营收比较去年同期上升9.08% [1]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占比较高 [1] 资产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7641.22万元 较去年同期下降80.35% [1] - 应收账款3051.68万元 同比下降16.19% [1] - 有息负债15.33亿元 同比下降42.44% [1] - 每股净资产2.11元 同比下降21.42% [1]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3元 同比大幅增长67.62% [1] - 货币资金对流动负债的覆盖率仅为6.26% [3]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到41.57% [3] 历史业绩表现 - 公司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8.22% [3] - 2024年ROIC为-15.67% 投资回报极差 [3] - 上市以来共发布8份年报 其中4个年度出现亏损 [3] - 历史净利率最低达到-28.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