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种植

搜索文档
雪榕生物:子公司成都雪榕拟设立合资公司 布局冬虫夏草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8-05 21:11
合资设立与业务拓展 - 雪榕生物全资子公司成都雪榕与辰鑫生物及公司董事郑伟东共同出资2000万元设立成都雪草生物科技公司 [1] - 成都雪榕以货币资金认缴1020万元持股51% 辰鑫生物以无形资产出资700万元持股35% 郑伟东以货币资金认缴280万元持股14% [1] - 新设立的成都雪草将被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战略布局与业务方向 - 设立专项子公司旨在推进冬虫夏草人工培育技术研发、种植及销售产业化 [1] - 该举措符合公司多品种布局战略 有利于提升现有产能利用率并降低食用菌业务成本 [1] - 冬虫夏草项目是基于市场前景评估及该物种作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特殊性而推进 [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1亿元 同比下降27.04% [2] - 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4.24万元 同比增长38.20% [2]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经营鲜品食用菌的研发、工厂化种植与销售业务 [2] - 冬虫夏草项目是公司在高端产品领域的重要尝试 [1]
雪榕生物: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5 00:23
董事会决议与投资设立 - 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雪榕与辰鑫生物及郑伟东共同出资设立成都雪草 注册资本2000万元[1] - 成都雪榕以货币资金认缴出资1020万元 占比51% 辰鑫生物以无形资产出资700万元 占比35% 郑伟东以货币资金认缴出资280万元 占比14%[2] - 成都雪草拟主要从事冬虫夏草工厂化的研发、种植与销售 投资完成后将被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 战略布局与产能优化 - 投资目的为充分利用现有产能 提升产能利用率 推进多品种布局战略 优化产品结构[1] - 通过设立控股子公司进入冬虫夏草工厂化领域 拓展产品线[1][2] 授信申请与资金安排 - 公司向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奉贤支行申请不超过10000万元综合授信 担保方式为信用[2] - 授信额度为10000万元(含) 用于生产经营需要[2] 审议程序与表决结果 - 投资议案经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 监事会发表审核意见 关联董事郑伟东回避表决[2] - 投资议案以6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通过 授信议案以7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通过[2]
雪榕生物: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关于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05 00:23
股东大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股东大会由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提议召开并于2025年7月18日通过巨潮资讯网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告会议通知 内容包括召开时间、地点、股权登记日、审议事项及登记方式[2] - 现场会议于2025年8月4日14:30在上海市奉贤区汇丰西路1487号以现场与网络视频结合方式召开 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于同日9:15-9:25、9:30-11:30及13:00-15:00进行[3] - 会议通知提前十五日发布 召集和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2][3] 出席会议人员及召集人资格 - 现场会议股东及代理人共3人(含委托1人) 代表股份126,370,700股 占公司股份总数21.1448%[3] - 网络投票股东资格由深交所交易系统认证 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 资格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4] - 出席人员包括董事、监事、董事会秘书及高级管理人员 人员资格经审查合法有效[4] 表决程序与结果 - 股东大会审议了通知中列明议案 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合并统计表决结果[5] - 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关提案实行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指除董事、监事、高管及持股5%以上股东外的其他股东)[5] - 表决程序符合《公司章程》规定 审议议案均获通过 表决结果合法有效[5] 法律结论 - 股东大会召集程序、召开程序、出席人员资格、召集人资格及表决结果均符合《证券法》《公司法》与《公司章程》规定[5]
雪榕生物:成都雪榕拟参与设立控股子公司,从事冬虫夏草工厂化研发种植
北京商报· 2025-08-04 20:56
合资公司设立 - 雪榕生物全资子公司成都雪榕与辰鑫生物、郑伟东共同出资设立成都雪草 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1] - 成都雪榕以货币资金认缴出资1020万元 持股51% 辰鑫生物以无形资产出资700万元 持股35% 郑伟东以货币资金认缴280万元 持股14% [1] - 新公司拟主要从事冬虫夏草工厂化的研发、种植与销售业务 [1] 战略发展目标 - 投资符合公司多品种布局战略发展需要 有利于提升现有产能利用率 [1] - 通过新业务降低现有食用菌业务的成本 是公司向高端产品领域的尝试 [1] - 投资完成后成都雪草将被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赋能食用菌产业新动力——济南市召开食用菌标准化种植技术研讨暨产销对接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0 14:17
行业技术发展 - 济南市食用菌行业协会召开技术研讨暨产销对接会 聚焦羊肚菌 灰树花 鹿茸菇 黑皮鸡枞等菌种的标准化种植技术 [1] - 会议详细阐述采购 种植技术 采摘标准 轮作技术等关键环节 并结合不同地区 季节及种植环境进行案例对比 [1] - 会议展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量和效益差异 强调科学种植模式对提高食用菌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性 [2] 行业交流与培训 - 会议吸引济南 淄博 威海 潍坊 德州 临沂等地20余位农业园区负责人参与 包括技术讲解和惠农政策解读 [1][3] - 培训提供针对性的种植建议和风险评估 阳光财险为羊肚菌种植户量身定制零风险保障方案 [2] - 参会人员通过案例学习掌握实用技术经验 包括成功案例和失误教训 增强了行业信心 [2][3] 产业现状与挑战 - 食用菌种植技术近年取得显著进展 产量连续刷新 产业向规范化与理性化发展 [3] - 行业仍面临产品价格下滑 滞销和种植效益不稳定等关键问题 [3] - 会议旨在提升种植户科学认知 完善标准化技术体系 以适应市场变化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会议为山东省食用菌产业搭建交流平台 促进技术传播与应用 增强从业者信心 [4] - 参会企业代表表示将依靠科技创新赋能食用菌产业 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3] - 行业预计通过技术推广和产业协作 食用菌产业将迎来更美好发展前景 [3][4]
闽北洋墩:拓展海内外渠道 年轻人返乡创业促增收
中国新闻网· 2025-07-29 00:14
产业升级与渠道拓展 - 洋墩乡作为全国"一乡一品"(柑橘)示范乡镇及国家级出口柑橘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拓展内外渠道实现多元增收,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1] - 总投资3000万元的柑橘交易中心配备"无损伤测糖酸光电分选机",优质果售价达普通果3倍,冷库保鲜期从15天延至3个月,掌握全国芦柑淡季定价权[1] - 2024年1200万公斤柑橘销往国内高端市场及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创500多万美元外汇,带动300余人就业[1] 电商与品牌建设 - 电商直播基地单场最高销售5万斤柑橘,"郭源香"等品牌崛起,"甘平"单果售价50元至100元仍供不应求[2] - "80后"返乡创业者通过电商销售柑橘、笋干等农特产品,单场销售额可达2万多元[2] - 交易中心试产柑橘深加工品使附加值提升3至5倍,计划投资4500万元的研发基地首期完工预计新增产值2000万元[2] 产业链延伸与技术创新 - "四季果园"项目整合芙蓉李、葡萄与柑橘错峰种植,结合古码头漂流等景点发展"摘果+"旅游模式[2] - 从重庆引进6个柑橘品种使上市期从3个月延至9个月,糖度超12%,老果园亩产提升近20%[2] - 推广有机肥替代技术,姬松茸等食用菌种植使农户每亩年增收近3万元[2] 合作模式与经济效益 - "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使路马头村农户每亩增收2000元,村集体年分红增5万元[2] - 乡集体收入稳步增长,产业升级带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2]
送技下乡!省市专家调研平远泗水灵芝产业
南方农村报· 2025-07-23 17:36
行业调研活动 - 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与梅州市农林科学院专家团队联合调研平远县泗水镇灵芝产业 [1][2][3] - 调研范围包括好芝意农业公司的观赏灵芝栽培大棚、赤芝大棚基地及紫芝林下仿野生栽培基地 [7][8][9] - 专家团队针对栽培技术、品种多样性及品质提升提出多项指导意见 [9][10][11] 灵芝栽培技术优化 - 建议引进更多观赏灵芝品种以丰富现有紫花、赤花品种体系 [12] - 明确区分观赏性与食用性灵芝栽培方式并坚守生态栽培技术规范 [13] - 推广覆膜、套罩等科学方法优化孢子粉收集技术 [14] 林下栽培技术提升 - 根据菌棒菌丝成熟度科学调整林下仿野生紫芝埋棒时间 [15][16] - 推广施用石灰粉防病虫及透气杯罩拔长芝柄等品质提升关键技术 [16] 产业规模与产出 - 泗水镇新发展林下仿野生紫芝800多亩 [19] - 新建赤芝栽培示范基地与观赏灵芝栽培示范基地 [19][20] - 预计全年灵芝干品产量达4万多斤 孢子粉产量300多斤 [20][21]
众兴菌业预计扣非净利翻番,38岁副董事长陶春晖年薪182万元、曾是办公室主任
搜狐财经· 2025-07-22 15:54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500万元至7000万元 同比增长86.57%-137.46% [1] - 扣非净利润预计4200万元至5700万元 同比增长105.39%-178.74% [1] - 业绩增长主因双孢菇产品销售价格稳中有升且单品经营业绩提升 [1] - 合资公司天水金兴生物科技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1] - 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加约800万元 [1] - 财务费用同比降低 [1] 历史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9.35亿元 同比增长0.21%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28亿元 同比下降19.77% [3] - 2024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177.15万元 同比下降30.07% [3] 管理层信息 - 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陶春晖现年38岁 本科学历 [3] - 陶春晖2020年至今任副总经理 2021年至今任副董事长 [3] - 2020至2024年薪酬分别为120万元、30万元、210.4万元、226万元、181.6万元 [3]
城市变“型”记①丨“三链”里添加了啥秘方? ——从传统农区驻马店农业向新求变的实践说开去
河南日报· 2025-07-16 07:55
城市转型发展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转变城市发展动力 更加注重特色发展 城市转型发展成为区域竞争关键变量 [1] - 驻马店作为传统农业大市面临传统农业比重过大 产业链条较短 产品附加值低等发展瓶颈 [3] - 驻马店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 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750家 加工业产值突破2380亿元 成为河南省万亿食品产业集群重要支撑 [4] 工业思维重塑价值链 - 遂平克明面业年加工小麦100万吨 年产值15亿元 生产800多种面制品 [5] - 正花集团开发4大系列40多种花生零食 品牌价值10亿元 70%产品线上销售 单日销量15000单 [6] - 驻马店食品产业形成粮食加工 油料加工 肉制品加工等门类齐全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 成为全国最大调味品和芝麻油生产基地 [6] 农产品精深加工 - 中药材加工成凉茶可增值 小麦转化成结晶葡萄糖等产品可增值5倍 [7] - 驻马店制定多个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 力争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500亿元 [8] - 金玉锋生物科技年加工玉米200万吨 产出玉米淀粉 玉米油 氨基酸等10多种产品 为药企提供原料保障 [14] 院士经济激活创新链 - 泌阳县与李玉院士合作建成"三物融合"产业研究院 实现食用菌多品种种植和全年无空当种植 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 [9] - 驻马店柔性引进32名院士 拥有2个院士工作站和8个中原学者工作站 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 [11] - "花生院士"张新友培育高油酸花生新品种 平舆县合作培育出世界首个抗裂蒴抗落粒型芝麻品种 [10]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驻马店提出打造"中国药谷"战略目标 推动农产品加工 畜牧业 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 [12] - 驻马店拥有中药材2000多种 夏枯草产量占全国80% 现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38家 产业增速和规模居全省前列 [14][15] - 金玉锋生物科技为天方药业等提供玉米淀粉原料 并规划维生素B2 维生素C等深加工项目 [15]
众兴菌业半年净利预增超八成 积极扩产双孢菇年入10.79亿
长江商报· 2025-07-16 07:1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5500万元—7000万元,同比增长86 57%—137 46%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 73亿元,净利润4820 02万元,同比增长38 72% [2] - 2024年营业收入19 35亿元,同比增长0 21%,净利润1 28亿元,同比下降19 77%,扣非净利润9177万元,同比下降30 07% [2] 产品与销售 - 2024年食用菌销售量35 90万吨,同比增长9 01%,销售收入19 33亿元,增长0 08% [2] - 双孢菇产品收入10 79亿元,金针菇产品收入8 38亿元 [1][2] - 2025年上半年双孢菇产品销售价格稳中有升,单品经营业绩同比增加 [1][3] 盈利能力提升原因 - 双孢菇产品销售价格稳中有升 [3] - 确认合资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3] - 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加约800万元 [3] - 财务费用同比降低 [3] 战略与投资 - 生产基地布局战略为"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种植品种发展战略为"以金针菇和双孢菇为主,多品种协同发展" [1][4] - 2024年10月拟投资2 5亿元建设"年产6吨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2 62亿元,年净利润6500万元 [4] - 2024年11月拟投资5 5亿元建设食用菌产业园,提升双孢菇市场占有率 [4] - 2025年2月拟投资实施"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更新改造项目" [4] - 2025年6月拟投资7亿元建设食药用菌产业园西南总部基地项目,一期投资5亿元,二期投资2亿元 [4] 未来发展 - 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项目"建设 [5] - 寻找全新产业以增加盈利增长点,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