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服务

搜索文档
外服控股: 外服控股监事会关于公司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1 20:13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进展 - 公司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已成就 [1][2] - 可解除限售的激励对象共208人 可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6,390,461股 [2] - 监事会确认激励对象资格合法有效 未出现不得解除限售的情形 [1][2] 合规性审查依据 - 核查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 [1] - 公司符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主体资格要求 满足《激励计划草案》规定的解除限售条件 [1] - 董事会将后续为激励对象办理解除限售手续 [2]
外服控股: 外服控股关于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20:13
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展 - 外服控股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已成就 涉及208名激励对象和6,390,461股股票 占公司总股本0.28% [1][9] - 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于2025年8月20日审议通过解除限售议案 同意为符合条件激励对象办理相关事宜 [1] 激励计划实施历程 - 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于2022年5月24日完成 向213名激励对象授予20,017,300股限制性股票 [6] - 预留授予登记于2023年3月6日完成 向16名激励对象授予902,900股限制性股票 [7] - 公司曾分三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2023年6月注销488,000股(回购价3.33元/股) 2024年5月注销201,800股(回购价3.21元/股) 2024年12月注销13,365股(回购价3.08元/股) [7][8] - 首次授予第一个限售期于2024年解除限售 涉及209名激励对象和6,503,244股股票 [8] - 预留授予第一个限售期于2024年解除限售 涉及16名激励对象和297,957股股票 [8] 解除限售条件达成情况 - 第二个限售期于2025年5月23日届满 符合时间条件 [9][12] - 公司层面达成三项业绩考核指标:2023年每股收益0.2578元/股 营业收入较2020年增长116.72%至191.56亿元 新兴业务收入177.04亿元 [14] - 个人层面208名激励对象中199人绩效考核80分以上(绩效系数100%) 1人70-80分(解除限售比例80%) 5人因离职或职务变更不符合条件 3人退休豁免考核 [14][15][17] - 董事及高管获授限制性股票总量的20%还需根据2020-2022年任期考核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确定是否解除限售 [15] 本次解除限售具体安排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解除限售403,722股 占其获授总量33% [16] - 其他203名激励对象共解除限售5,986,739股 占其获授总量33.185% [16] - 1名激励对象因绩效考核70-80分 仅解除80%额度 剩余5,610股将回购注销 [16][17] 机构核查意见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认定解除限售条件已达成 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17] - 监事会确认解除限售条件成就 同意办理相关事宜 [18] - 法律意见书认为本次解除限售符合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规定 需履行信息披露及股份注销手续 [18]
外服控股: 外服控股关于回购注销部分A股限制性股票及调整回购价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20:13
核心事件 - 公司于2025年8月20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 审议通过回购注销部分A股限制性股票及调整回购价格事项 回购数量为39,110股 回购价格为2.84元/股 [1] 激励计划实施背景 - 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于2022年启动 先后经历首次授予和预留授予两个阶段 [2][3] - 首次授予于2022年5月24日完成 向213名激励对象授予2,001.73万股限制性股票 [3] - 预留授予于2023年3月6日完成 向16名激励对象授予90.29万股限制性股票 [4] 回购具体原因 - 首次授予对象中1人2023年度个人绩效得分位于70-80分之间 个人绩效系数为80% 需回购注销其第二个解除限售期未解锁股票的20% 即5,610股 [6] - 另有1名激励对象因解除劳动合同 需回购其全部未解锁限制性股票33,500股 [6] - 合计回购数量为39,110股 [6] 回购价格调整机制 - 首次授予的原始授予价格为3.53元/股 [7] - 因公司2021-2024年度实施现金分红 每股累计派息0.69元(0.20+0.12+0.13+0.24) [7] - 调整后回购价格计算公式为P=P0-V=3.53-0.69=2.84元/股 [7] 资金来源与股本影响 - 回购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8] - 回购完成后 公司总股本由2,283,496,485股减少至2,283,457,375股 其中限售流通股减少39,110股至13,376,724股 [8] 治理程序履行 - 本次事项已经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 独立董事发表同意意见 [1][8] - 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 确认程序符合《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相关规定 [9] - 公司需依法办理股份注销和减资手续 [9]
外服控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51%
新浪财经· 2025-08-21 19: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2.45亿元,同比增长16.15% [1] - 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5.51% [1] - 基本每股收益0.1678元/股,同比增长5.07% [1]
美股异动丨优蓝集团盘前大涨37.5% 拟收购四家企业强化蓝领人才市场地位
格隆汇· 2025-08-21 16:44
中国领先蓝领人才终身服务提供商优蓝集团(YOUL.US)盘前飙涨37.5%。消息上,公司宣布已与江苏优 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携手同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嘉德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及丽江博纳职 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共计四家公司的控股股东签署非约束性条款清单,拟收购其100%股权。上述四家 公司分别在互联网招聘服务、软件及人工智能开发、人力资源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等领域均具有互补优 势和区域影响力。 | YOUL 优蓝国际 | | | | --- | --- | --- | | 1 520 4 -0.140 -8.43% | | 收盘价 08/20 15:59 美东 | | 2.090 ↑ 0.570 +37.50% | | 盘前价 08/21 04:33 美东 | | 三 2 24 9 目 ♥ 白选 | | ● 快捷交易 | | 最高价 1.700 | 开盘价 1.700 | 成交量 536.02万 | | 最低价 1.490 | 昨收价 1.660 | 成交额 1313.18万 | | 平均价 2.449 | 市盈率TM 亏损 | 总市值 1.16亿 …) | | 振 幅 12.65% | 市盈率(静) 亏损 ...
社会服务行业双周报:7月社零增速放缓,促消费政策持续推新-20250821
中银国际· 2025-08-21 15:09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社会服务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2] 核心观点 - 社会服务板块前两交易周(2025年8月4日至8月15日)上涨0.30%,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排名第30,跑输沪深300指数3.34个百分点 [2][13] - 贴息政策(《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方案》)针对供需双方提供支持:经营主体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单户贷款上限100万元;消费者贴息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汽车、文旅等重点领域,旨在降低贷款压力并刺激消费需求 [7]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放缓;除汽车外零售额34,931亿元,同比增长4.3%;餐饮收入同比仅增1.1%,商品零售增4.0% [7] - 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部分品类高增长: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8.7%)、文化办公用品类(+13.8%)、家具类(+20.6%)、通讯器材类(+14.9%) [7] - 出行数据持续恢复:8月12日至17日全国民航客运航班量120,843架次,为2019年同期的112.52%;国际航班量13,860架次,恢复至2019年的88.25% [7] 市场回顾与行业表现 - 主要指数表现:上证综指涨3.84%(报3,696.77)、沪深300涨3.64%(报4,202.35)、创业板涨9.11%(报2,534.22) [13] - 社会服务子板块涨跌分化:酒店餐饮(+2.70%)、专业服务(+2.01%)、旅游零售(+0.11%)、教育(-1.23%)、旅游及景区(-1.28%) [17] - 个股表现:广电计量(+22.97%)涨幅居首,实朴检测(-9.94%)跌幅最大;行业涨跌幅中位数+0.92%,75家公司中45家上涨 [20] - 估值水平:截至8月15日,社会服务行业PE(TTM)为34.73倍,处于历史31.60%分位;沪深300PE为12.71倍,处于历史56.34%分位 [21] 行业动态与数据 - 免税领域: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于8月26日开业,覆盖离境免税全场景需求 [30] - 酒店领域:暑期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四成,新疆图木舒克市机票预订量增47% [30] - 旅游与OTA:美团旅行发布"暑期五大热门玩法","窝囊漂流"搜索量环比增135%;成都世运会带动入境游人次同比增31% [31] - 交通出行:7月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70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5.7% [33] - 会展领域:广州上半年举办经贸类展览155场,展览面积630万平方米,参展人次752万,均创历史新高 [34] - 上市公司公告:峨眉山A上半年营收4.57亿元(同比-10.07%)、丽江股份营收8.08亿元(同比-1.19%) [3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业绩增长确定性强的出行链公司:同程旅行、黄山旅游、丽江股份、宋城演艺、岭南控股、众信旅游、中青旅、海昌海洋公园、天目湖、长白山 [5][45] - 受益商旅客流复苏的连锁酒店品牌:君亭酒店、锦江酒店、首旅酒店 [5][45] - 受益促就业政策的人力资源公司:科锐国际、北京人力 [5][45] - 跨境游恢复受益的免税企业:中国中免、王府井 [5][45] - 本地消费与商务复苏标的:同庆楼(餐饮宴会)、豫园股份(老字号)、米奥会展、兰生股份(会展)、锋尚文化、大丰实业(演艺产业链) [5][45]
全球化中的「影子世界」
36氪· 2025-08-20 17:31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化进程中存在一个由物流、支付、营销和人力等服务商构成的"影子世界",这些公司通过构建底层基础设施支持中国商业与世界连接,并在技术、政策和资本博弈中从工具走向生态,成为重塑全球商业运转的关键力量 [4][5][42] 物流行业 - 纵腾集团成立于2007年,早期通过海外仓和专线物流布局(如收购云途物流和建立谷仓海外仓),在2020年电商浪潮中凭借重资产投入形成壁垒,现运营四架波音777F货机,成为集揽货、转运、派送于一体的全球化企业 [8][9][10] - 万邑通2012年成立,2014年与eBay战略合作,后转向自动化仓库和自建干线网络,实现单仓全美95%订单三天内派送,是海外市场除亚马逊外首家布局自动化仓库的公司 [11] - 泛鼎国际2013年从进口跨境业务起家,以海运海外仓为主,2022年升级为"产业海外仓"适配中国产业出海2.0时代,并为高附加值产品客户提供海外分销和中小B端渠道服务,现转型为供应链代理公司 [12][13] - 末端派送成为跨境物流最大变量,纵腾投资UniUni并内部孵化派送公司,UniUni以每件3美元低价策略(行业均价8-10美元)实现规模效应;iMile从中东起家,通过模式外溢进入墨西哥、巴西和非洲;极兔从印尼扩张至全球,旨在建立全覆盖快递网络 [15][16] - 物流行业头部集中化趋势明显,规模效应是关键,重资产投入(如货机、自动化仓库)可降低单位成本并形成壁垒,未来服务边界模糊化,向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演进 [11][14][16] 支付行业 - Airwallex因跨境支付痛点(如50澳元手续费、5天到账时效、3-5%汇率加价)于2015年创立,通过重建清结算网络提供解决方案,2023年完成3亿美元F轮融资,估值达62亿美元 [20][21] - 连连数字(2009年成立)凭借牌照优势服务大客户;PingPong2015年推出1%封顶费率(行业当时3%)服务跨境电商;寻汇SUNRATE2016年通过整合国际清算系统提供企业定制方案;XTransfer2017年推出虚拟离岸账户和行业首款跨境支付app [22][23] - OPay2018年由昆仑万维收购的Opera孵化,在非洲通过零手续费转账和地推策略解决低银行渗透率(仅40%成人有账户)问题,日交易量破百万笔,后拓展至外卖、出行和小额信贷,成为非洲超级App和独角兽 [27][28][29] - 支付行业面临强监管,扩张范式分三类:技术路线(如Airwallex走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超级App集成(如OPay本地收单)、垂直领域切割(如跨境电商或B2B),需具备本地化合规能力和技术敏捷性 [25][30] 营销行业 - 钛动科技通过数据驱动营销(如为《鸣潮》游戏设计BING搜索广告投放模型)帮助客户实现海外增长,曾使《鸣潮》海外流水破亿并登顶收入增长榜,现服务全球200余国家和地区超80000家企业,核心壁垒为自研一站式智能营销云平台和AI技术 [32][33][34] - 营销费用对无形产品(如APP、游戏)至关重要,占比可超50%;钛动业务分"小客户对接大媒体"(依赖AI和牌照)和"大客户对接小媒体"(依赖全球长尾媒体覆盖),盈利模式为SaaS+佣金 [33][34] - Flash集团从物流拓展至营销,为名创优品在三周内创造1700万观看次数(目标1350万),形成"卖货-物流-营销"一站式生态;其他头部公司包括汇量科技(程序化广告)、飞书深诺(Meta和Google代理)、易点天下(效果广告) [34][36][37] - 营销行业经历三次升级:从4A创意霸权到AdTech流量倒卖,再到MarTech数据驱动,下一阶段由AI重构人货场,替代人力决策 [37] 人力与其他垂直服务 - Deel作为远程办公SaaS+Fintech平台,解决全球用工合规痛点,客户可通过其在180多国雇佣员工并用120多种货币支付薪酬,2020年因疫情远程需求爆发式增长,市值达百亿美元 [40] - 垂类服务商崛起源于传统巨头服务断层与全球化深度需求间的鸿沟,需深度理解本地规则(如Deel在各市场设合规团队),竞争壁垒高,后来者难居上 [40][41] - 服务商进化路径:支付和营销企业早期为"空军"(线上扩张),物流公司为"陆军"(重资产本土化),人力服务向"海军"演进(全球规则理解与信任中介) [41]
同道猎聘(06100.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9 17:28
公司财务安排 - 同道猎聘董事会会议定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 [1] - 会议将审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建议的中期股息分配事项 [1]
外服控股:海外业务解决方案已落地21个国家和地区
金融界· 2025-08-18 17:54
国际化拓展进展 - 海外业务解决方案已落地21个国家和地区 [1] - 参股公司FSG-TG与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同行建立合作 服务覆盖范围扩展至50个国家和地区 [1] 投资者关注事项 - 投资者质疑公司国际化拓展具体行为及2025年阶段性工作成果 [1] - 公司未直接回应机构调研情况与半年成就总结 [1]
企业是否要担心历史欠缴问题……厘清社保“新规”最重要的十个问题
经济观察报· 2025-08-16 16:17
核心观点 - 《解释二》并非推进"全民社保"的新规,而是对现有社保缴纳规定的明确和重申 [7] - 政策多年前已对企业强制缴纳职工社保作出规定,但因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执行不严格 [7] - 短期内炒作"全民社保"可能加剧小微企业经济压力 [7] - 《解释二》主要为劳动争议案件提供统一判定标准 [5] 政策背景与目的 - 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12月发布征求意见稿,2025年8月正式发布《解释二》 [5]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劳动争议一审案件43.6万件,同比上升40.17% [5] - 旨在解决各地法院对社保缴纳纠纷判定标准不一的问题 [5] 对社保缴纳的影响 - 即便企业与员工约定不缴纳社保,员工仍可反悔并索要经济补偿金 [9] - 增强员工起诉企业的动力,降低小企业与雇员间的信任度 [9] - 推动部分企业落实社保缴纳责任,保障劳动者权益 [9] 社保缴纳现状 - 小微企业参保率低,"应参未参"缺口较大 [14] - 2024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87亿人,全国职工总数约4.02亿人 [15] - 仅28.4%企业社保基数完全合规,28.2%按缴费下限缴纳 [15] 企业应对措施 - 中小企业可能通过缩减岗位、增加工作时长来应对成本上升 [22] - 部分企业可能将月薪调整为"固定工资+社保补贴"形式发放 [24] - 劳务派遣方式可能被更多采用,但需确保派遣单位缴纳社保 [30] 社保缴纳的经济影响 - 北京、上海2024年社保月缴费基数下限分别为6821元、7384元 [18] - 按最低基数缴纳,个人每月负担北京682.1元、上海738.4元 [18] - 工资越低,社保负担占工资比例越高 [19] 社保制度长期意义 - 缴纳职工社保可提供退休后稳定养老金收入(2023年企业退休人员人均3162元/月) [32] - 提升职工社保覆盖面有助于增强社保制度可持续性 [32] - 现收现付制需要更多人合规缴纳以维持制度运行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