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

搜索文档
2025黑龙江省特色文化旅游推介会在佳木斯市抚远举行
中国发展网· 2025-07-03 15:52
文旅推介会概况 - 2025黑龙江省特色文化旅游推介会在佳木斯抚远市东极广场举行 主题为"日出东方福源三江" [1] - 活动包含旅游推介 商品展销 文化体育等60多项配套内容 旨在展现黑龙江特色文旅资源 [1] - 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主办 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及省文旅厅承办 副省长韩圣健等领导出席 [1][2] 政策与战略方向 - 黑龙江立足生态与冰雪资源优势 推进文旅全域全季高质量发展 打造国际冰雪旅游胜地和避暑旅游引领地 [1] - 佳木斯市依托"华夏东极"区位和三江汇流生态 以垦荒精神为内核 建设向北开放新高地 [1] - 发布《黑龙江省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加速冰雪运动 文化 装备 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2] - 推出2025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 涵盖十大必游景区 必驾营地 必看演出等十大类体验项目 [2] 产业创新与国际合作 - 黑龙江文旅以"融合创新"为引擎 通过"文旅+"跨界融合与科技赋能 转化冰雪 森林 边境资源为深度体验场景 [2] - 计划与世界旅游组织深化合作 共筑全域全季特色文旅高质量发展 打造全球影响力文旅IP [2] 市场表现数据 - 2025年1-6月黑龙江接待游客1 35亿人次 同比增长13 8% 游客总花费1933 7亿元 同比增长25 8% [3] 区域文旅特色展示 - 推介演出分佳木斯篇 黑龙江篇 乌苏里江篇 松花江篇 通过情景表演 歌舞 音乐剧等形式展现13个城市文旅特色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存量政策加快落地见效 新的储备政策陆续出台实施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5
稳经济举措 - 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在7月下达 [1] - 抓紧推出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 [1] - 繁荣群众性赛事活动、深化文体旅融合等内容将被纳入相关规划和政策 [1]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6.2% 增速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 增速是2024年以来最高水平 [1] - 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8.5% [1] - 5月以人民币计价的货物出口增长6.3% [1] "两新"政策实施情况 -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4万亿元 [2] - 家电、家具、通讯器材等销售快速增长 [2] - 加强设备更新项目闭环管理 加快项目建设 强化资金监管 [2] - 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月、每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 [2] 体育赛事和文旅产业发展 - 群众对多元化和群众性的体育赛事、运动健身热情高、需求大 [2]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统筹规划、一体推进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3] - 力争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3] - 推动体育赛事活动与非遗民俗、旅游观光、餐饮美食等深度融合 [3]
四川将发放6565万元暑期文旅消费券
快讯· 2025-07-03 09:13
四川暑期文旅消费券发放计划 - 四川省将在7月-9月消费季期间发放6565万元暑期文旅消费券 [1] - 成都、绵阳等六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将举办150余场文旅促消费重点活动 [1] - 发布50余项优惠政策包括中高考学生景区门票半价等 [1] 各城市消费券发放金额 - 成都市发放200万元暑期文旅消费券 [1] - 绵阳市发放650万元暑期文旅消费券 [1] - 乐山市发放610万元暑期文旅消费券 [1] - 泸州市发放200万元暑期文旅消费券 [1] - 南充市发放480万元暑期文旅消费券 [1] - 宜宾市发放300万元暑期文旅消费券 [1]
山西:提质惠民 释放“一老一小”消费潜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3 07:40
丰富"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 推进社区公共场所、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工具等适老化改造,探索整体推进多层建筑加装电梯 [1] - 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发展,分年度推进新建改造一批社区养老工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标准化社区食堂 [1] - 积极发展银发旅游,开发"坐着火车游山西""银发旅游列车"等主题旅游线路和产品 [1] - 鼓励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和托幼一体服务,合理设置婴幼儿托育机构服务设施 [1] - 全面落实幼儿园向下延伸办托,向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的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发放运营补贴 [1] 促进生活服务消费 - 引导品牌餐饮、住宿企业新建经营网点,扩大优质服务范围 [1] - 开展"晋菜晋味"突破提升行动 [1] - 合理布局多层次住宿配置,支持新建高品质酒店或引进知名品牌连锁酒店管理团队 [1] - 培优建强生活服务相关本科专业,鼓励有条件的高职学校增设家政相关专业 [1] - 加强"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鼓励发展社区型购物中心、便民商业中心 [1] - 支持家政服务、便民维修、养老托幼、社区书店等社区公益性微利型业态发展 [1] 扩大文化旅游消费 - 推动商旅文体等资源整合、业态融合、市场聚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2] - 深化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建设,构建宜商宜游宜居的城市消费空间 [2] - 鼓励市区附近景区、商业街区、购物中心等开发夜游消费打卡地 [2] - 鼓励景区景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延长开放时间,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24小时生活圈" [2] - 支持各市结合实际开展景区门票减免活动,发放文旅消费券 [2] 激活文娱体育消费 - 加大体育赛事供给力度,培育自主品牌赛事,提升赛事品质 [2] - 持续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活动 [2] - 建设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2] - 优化营业性演出审批流程,落实简化跨地区巡演审批程序 [2] - 适当放宽大型营业性演出可售(发)票数量限制,支持太原等地做大做强演唱会经济 [2] 释放冰雪消费潜能 - 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高品质滑雪旅游度假地 [3] - 组织开展"冰雪消费季"活动,支持有条件地区举办高水平冰雪赛事 [3] - 开展冰灯节、冰雪嘉年华、冰雪摄影展、欢乐冰雪周等特色主题活动 [3] - 促销冰雪户外服装服饰、运动休闲装备等商品 [3] -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室外小型滑雪场、滑冰场、室内冰场等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 [3] - 支持在社区、公园、商业广场、旅游景区(点)建设冰雪娱乐设施 [3]
天津开启沉浸式文化消费新场景
科技日报· 2025-07-02 09:00
沉浸式文化消费场景 - 融合VR与LBE大空间技术的"无面之神——大足石刻带您穿越南宋"项目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游客可通过VR设备以毫米级精度1∶1还原体验南宋大足石刻造像 [1] - 项目突破传统VR单人限制,最多支持20人同时进入虚拟空间协同探索,运用自主研发的大空间动线布置系统和动补数据控制系统保障流畅性 [1][1] - 技术实现基于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云计算等核心能力,严格参照史料还原匠人工具及雕刻流程,结合故事情节设计提升沉浸感 [1][1] 科技与文化融合战略 - 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科创+AI+文旅"战略整合技术资源,该项目是其重要实践案例 [1] - 地方政府认可此类场景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价值,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新消费模式为城市创新注入活力 [1] 技术细节 - 采用VR数字化扫描技术实现千手观音、六道轮回等石刻造像的高精度还原 [1] - LBE大空间技术实现多用户交互,动补数据控制系统优化多人协同体验 [1][1]
聆听沉睡四千年的都邑脉动 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08:47
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 - 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7月1日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揭牌 实现山西省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零的突破 [1] - 陶寺遗址距今4300年至3900年 是新石器晚期龙山时代大型聚落城址 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 是中华文明形成关键阶段的核心聚落 [1] - 陶寺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支点 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1] 陶寺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 - 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四大都邑性遗址之一 拥有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 印证地中之国的圭表圭尺 以及考古发现最早的两个文字"文"和"尧" [1] - 遗址内还发现有彰显王权礼制的都邑遗迹 以及昭显中华图腾的彩绘龙盘 [1] - 遗址公园规划总面积519.38公顷 目前已开放遗址博物馆 陶寺天文考古馆 宫城墙 宫殿区及考古发掘现场等展示区域 [1] 当地发展规划与文旅活动 - 襄汾县将围绕《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推进项目建设 再现4300多年前陶寺先民筑城建宫 敬授民时 以礼治国的早期国家图景 [2] - 临汾市推出"三馆联动"研学季惠民活动 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 学生群体 教师及考古工作者可免费参观临汾市博物馆 陶寺遗址博物馆和晋国博物馆 [2] - 临汾市文旅局在揭牌仪式上推介了"不止小西天 临汾皆如此"的暑期文旅路线 [2]
金融“活水”润消费 引擎升级促增长
消费日报网· 2025-07-01 10:36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释放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活力的信号 [1] - 政策包含6个方面19项重点举措,旨在构建金融支持消费的长效机制 [1] - 2025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显示消费市场韧性强 [1] 消费领域与金融支持方向 - 政策聚焦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三大领域,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融资工具支持 [2] - 服务消费领域(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等)获创新融资模式、延长贷款期限等支持 [2] - 耐用消费品融资、绿色家电替换消费、以旧换新信贷工具被重点提及,培育绿色消费、智能消费新增长极 [2]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落地执行 - 需加强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对新兴消费产业链的金融理解力,建立专门风控机制 [3] - 推动"数据信用+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融合模式,依托金融科技实现场景化金融服务 [3] - 信用消费体系建设需普惠发展个人信用贷款、消费分期等,支撑中低收入群体消费 [3] 政策协同与保障机制 - 需健全协同推进机制,加强部门间职责划分、数据共享、资源整合 [3] - 探索分类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差异化定位 [3] - 政策落地后消费有望从"恢复型"转向"持续性",成为稳增长支柱 [4]
让暑期生活安全又充实,陕西在行动
陕西日报· 2025-07-01 06:33
交通安全整治行动 - 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在全省组织开展暑期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时间为6月16日至8月31日 [1] - 深入排查治理公路隐患,重点排查交通标志不符合规范要求、绿植遮挡等安全隐患 [1] - 全面排查治理校园内外隐患,加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1] - 打击酒驾醉驾,查处超速、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提升重点车辆精准查缉能力 [1] - 加密"一早一晚"及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路查路检频次 [1] - 整治农村"双违",深化飙车炸街、噪音扰民集中打击整治行动 [1] -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警示,实现快速反应、快速处置 [1] 暑期文旅活动 - 陕西策划推出暑期文旅活动1216项2792场、夏季旅游精品线路111条 [1] - 发放价值2000余万元的暑期惠民卡券 [1] - 打造创新融合多业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8个主题文旅系列活动 [2] - 策划推出夏景风光、民俗风情、乡村美景、亲子度假、红色记忆5条精品畅游线路 [2] - 联动全省各地举办特色品牌活动,如宝鸡市全国游客周游宝鸡系列推广活动、咸阳市"音乐之夏"主题演出活动等 [2] - 铜川市开展"三秦四季·清凉铜川"主题夏季活动120余项 [2] - 榆林市举办"清爽榆林"文旅消费季,通过151项特色活动促进多业态融合消费 [2] 研学旅游与惠民措施 - 暑期是研学游、毕业游、亲子游的高峰期,陕西打造优质研学产品,涵盖多个主题 [3] - 全省100余家景区实行中高考学生免门票,在校学生门票打折及多项优惠举措 [3] - 咸阳老街、安康市石泉县秦巴老街等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将举办126项特色活动 [3] - 各地还将举办75项乡村旅游体验活动和83项亲水消夏活动 [3] - 陕西文旅惠民平台发放五至八折惠民券,各市通过多种形式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3] 青少年体育赛事 - 7月至8月,陕西将举办151项面向各年龄段青少年的体育赛事活动 [3] - 开展陕西省青少年体育锦标赛、陕西省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陕西省青少年体育夏令营等体育活动 [4] - 陕西省青少年体育锦标赛包括26个夏季项目和4个冬季项目,参赛青少年运动员将超过1万人 [4] - 陕西省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设置田径、篮球、足球、武术等多个体育项目比赛 [4] - 陕西省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活动共设置30余个项目,预计参与青少年超过3万人 [4] - 各市(区)暑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 [5]
四川:到2027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到3800亿、2万亿左右
快讯· 2025-06-30 10:25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总目标 - 到2027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 [1] - 引育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文旅链主企业 [1] - 形成一批具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文旅融合业态 [1] -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3800亿元 [1] - 旅游总花费达到2万亿元左右 [1] - 文旅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1]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长期目标 - 到2030年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1] - 巴蜀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 [1] - 四川旅游吸引力显著提升 [1] - 文旅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1] - 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1]
解锁旅游广告“流量密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30 06:48
旅游业发展趋势 - 旅游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日益重要,各地对旅游业的重视与日俱增 [3] - 旅游广告形式从宣传彩页、海报迭代至短视频,内涵从山水风光扩展到在地生活 [3] - 文旅融合推进使游客不再满足于"到此一游",更追求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度体验 [6] 特色IP的营销价值 - "苏超"通过低价门票(部分场次5元)实现赛场内外双赢,五轮比赛观众人数持续刷新纪录 [4] - "苏超"联动文旅消费:淮安推出龙虾宴七折优惠,常州发放千万元出行补贴,扬州提供景区免费开放等福利 [4] - 贵州"村超"网络浏览量突破1000亿次,2024年榕江县旅游综合收入达10803亿元,新增文旅经营主体1850家 [5] - 预测"苏超"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个城市增收2000余万元 [5] 旅游服务与目的地形象 - 专业讲解员和导游成为旅游目的地形象代言人,如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创新展演吸引680余万人次受众 [6][8] - 哈尔滨导游董欣因短视频走红,带动游客"二刷""三刷",体现"旅游魅力在人"的服务价值 [8] - 红岩博物馆打造《红岩革命故事展演》项目,在全国演出超700场,采用"讲、诵、展、演"形式增强吸引力 [8] 本地生活与旅游融合 - 菜市场成为年轻人旅游打卡地,如西安建国门老菜场通过原生生活气息吸引游客体验当地文化 [9] - 中央财经大学专家指出菜市场变身文旅新地标,为城市创造新消费增长点 [9] - 中国旅游研究院强调需完善交通和公共服务,通过"主客共享"的日常生活场景(如公园、夜市)提升城市吸引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