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业
icon
搜索文档
自贸创新赋能陆海联动 广西、海南持续扩大开放激发经济活力
央视网· 2025-10-02 20:36
广西开放发展 -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果显著,北部湾港集装箱总量累计突破3647.55万标箱,拥有91条集装箱航线,班列累计发送货物430多万标箱,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及地区的577个港口 [4] - 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贵南高铁通车、钦州自动化码头运营,平陆运河预计2026年建成通航 [4] - 广西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出120项改革试点举措,南宁片区培育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124家,打造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等"AI+制造"产业集群 [6] 海南经济活力 - 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升,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元大关,货物与服务贸易年均增长超30%,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667亿元,年均增长15.8%,新设外资企业7093家,年均增长19.8% [9] - 四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占全省GDP比重近七成,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11] - 具体产业亮点包括南繁种业年产值突破180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并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博鳌乐城实现医疗技术设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11]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发表最新Cell论文
生物世界· 2025-10-02 08:00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现代栽培大豆约在5000-6000年前在中国由野生祖先驯化而来,随后在15世纪中叶传播至东亚和东南亚,1740年传入欧洲,1765年传入北美,20世纪初传入中南美洲 [3] - 大豆已成为全球重要的豆科作物,是人类食用和动物饲料的主要蛋白质和油脂来源 [3] - 探究大豆如何适应多样的种植环境和育种目标,将有助于未来育种工作的推进 [3] 研究成果概述 - 2025年10月1日,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大豆种子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田志喜作为通讯作者在Cell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论文题为 Genomic atlas of 8,105 accessions reveals stepwise domestication, global dissemination, and improvement trajectories in soybean [3] - 该研究利用8105份覆盖野生型、地方品种和现代栽培品种的大豆种质资源基因组信息,开展了系统的比较基因组分析 [4] - 研究揭示了大豆驯化、传播和改良的基因选择轨迹,为大豆进化研究和未来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4] 核心研究发现 - 分析表明黑豆是大豆驯化过程中的关键中间类型,大豆驯化性状是逐步被选择的,这些发现首次明确了黑豆的过渡地位,丰富了大豆的驯化模型 [6] - 黑豆可分为两个主要分支,分支1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淮海地区,分支2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研究首次提出存在两个独立的大豆驯化中心,为长期存在的大豆驯化中心争议提供了全新证据 [6] - 对来自不同地理区域和历史时期的种质资源进行比较,发现了许多在大豆全球传播过程中促进性状改良和环境适应的受选择基因 [6] - 研究揭示了中国大豆改良过程中育种重点的时序变化,建国初期以培育高蛋白大豆为重点,而近年来更强调高产、高油和抗逆性大豆 [6] 研究资源与工具 - 研究团队构建了高密度大豆全基因组变异图谱和数量性状核苷酸库,并建立了面向全球科研群体的在线数据库 [6] 研究亮点总结 - 黑豆是大豆逐步驯化过程中的一个进化中间体 [7] - 中国黄淮海地区和西北地区是两个独立的大豆驯化中心 [7] - 揭示了大豆传播与改良过程中的时空基因选择 [7] - 建立了数量性状核苷酸库和变异图谱在线数据库 [7] 研究价值与影响 - 研究结果提供了宝贵的新见解,并为理解大豆驯化和指导育种策略提供了关键资源 [9] - 研究发现为未来大豆品质改良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 [6]
适应种业发展新形势 法治护航农业“芯片”
广西日报· 2025-10-01 11:33
法规修订背景与目的 - 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自1995年实施 在规范种子市场 强化种子生产经营监管 保护品种选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为适应广西种业发展新形势 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条例进行第二次修订 [1] - 修订后的条例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1] 条例核心修订与创新内容 - 修订后的条例完善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 品种管理 引种备案 种源保护等制度 [1] - 新增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外品种的认定制度 针对未列入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目录但广西有亮点的农作物 如冬瓜 罗汉果 食用菌等 [1] - 此举填补品种管理空白 满足广西农业科研单位 种业企业的成果转化及推广需求 激发育种创新活力 [1] - 条例结合广西区情 单独设立第六章"扶持措施" 从资金扶持 人才培养 成果转化等六个方面提供具体支持举措 [2] - "扶持措施"章节是广西创新性规定 旨在推动种业振兴 保障粮食安全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 立法过程与调研 - 条例修订过程中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南宁市 玉林市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验证式立法调研 [2] - 调研对经营 代销无合法来源农作物种子的行为和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两方面进行验证 [2] - 验证目的是检验条例修订草案有关规定的合理性 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2]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 | 卫星视角“瞰”海南 开放新高地加速“蝶变”
央视网· 2025-09-30 15:11
航天产业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2025年已建成我国首个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的双发射工位商业航天发射场,从2021年的椰林大海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3] - 发射场周边3公里半径内配套建有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卫星超级工厂等,初步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集群[3] - 截至2025年8月26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工位已成功发射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实现当年第4次成功发射[4] - 文昌国际航天城已形成以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有超700家航天相关企业入驻,26家卫星产业链企业加速落地,园区累计入驻企业超3000家[8] - 公司计划在十五五期间建设更多发射工位及海上回收或测控系统,以提升发射流程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可靠性[6] 深海科技与南繁种业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汇聚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数十家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校及龙头企业研发中心,数千名科研人员围绕深海科技和南繁种业进行攻关[10] - 南繁硅谷已从季节性育种基地跃升为全产业链创新枢纽,全国逾70%农作物新品种于此孕育,实现检测、研发、转化一体发展[13] - 南山港作为中国距离千米水深海域最近的港口,是我国首个面向科研单位开放的公益性科考平台,截至2025年3月累计服务科考航次超3100次,吸引60余家科研机构入驻[15] 区域发展与产业集聚 - 十四五期间,海南立足地理纬度、气候温度、海洋深度等资源优势,培育壮大具有海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重点发展航天、深海、种业等领域[1] - 文昌国际航天城实现从无到有的蝶变,形成高新区、发射区、旅游区协同的发展布局[8] - 崖州湾科技城在2025年实现从产业园区到科创硅谷的能级跃升,楼宇林立,成为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高地[10]
精准对接需求 银企双向奔赴 湖南开展“行长走市县·金融送解优”行动
金融时报· 2025-09-30 11:40
"这颗发动机的诞生,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株洲市某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负责人说道。今年6月, 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某型涡轮发动机在株洲市正式获批生产许可。该航空发动机项目研发技术难度大、 研制周期长、投入经费多。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分行指导金融机构深入企业走访对接,及时为航 空航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在全省组织开展"行长走市县·金融送解优"行动,发挥省、市、县 三级"一把手"示范带动作用,分层级、分领域、分行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政银企走访对接,提升金融服务 实体经济质效,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金融系统通过走访累计帮助企业 解决融资问题2705个,举办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141场次、签约金额1553亿元。 政策送在紧要时 "这么好的政策,我们一定要用好!"岳阳市某新材料研发企业负责人对当地银行机构的支持深表感谢。 该企业前期在推进一个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需要添置几台专业设备,但由于企业发展时间不长、 抵押物匮乏等原因,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一直没达到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岳阳市分行在开展"行长 走市县·金融送解优"行动时,了解到该企业的融资需求后,第一时间向 ...
三亚:向种突破,向海图强|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09:11
南繁种业集群发展 - 崖州湾科技城已从传统南繁基地升级为集科研、生产、销售、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南繁硅谷”,新中国成立以来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中超70%经过南繁孕育[1] - 科技城引入中种集团、国投种业、隆平生物等20余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和百余家种业生态圈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种业产业集群[3] - 科技城整合24家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形成“国字号科研院所+双一流高校+本地科研机构”的多层次科研创新体系,为育种提供全链条服务以降低研发成本并加速成果转化[3] 人才与创新资源集聚 - 崖州湾科技城吸引了5位种业领域院士全职入驻,设立7个院士工作站和2个院士团队创新中心,累计引进1300余名南繁领域高层次人才[4] - 引入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10家涉农高校分支机构,设置60余个专业,累计招录农业方向研究生2178人[4] - 建成海南省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现种业相关专利加速授权,2024年试点单位赋权成果数量达230多项[4] 种业科技创新成果 - 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取得突破,“金丝优98香”在5‰盐水浓度下亩产达327.2公斤,“箐两优3261”在3‰至5‰盐水浓度下亩产超400公斤[1][4] - 截至2024年12月,南繁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登记18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7亿元[4] 深海科技研发进展 - 2024年7月,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成功完成海试,首次突破国内深海采矿车海试水深4000米大关[5] - 三亚崖州湾距离1000米水深海域仅164公里,距离2000米水深海域248公里,科考船可当天往返,为深海研发提供极大便利[7][8] - 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上海交大深海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入驻,培育了开放共享的深海科技创新生态[8]
金融活水润科创,陪伴成长显担当
南方都市报· 2025-09-30 07:15
文章核心观点 - 工行深圳市分行通过机制保障、产品创新、数字化转型和生态共建,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普惠金融服务,助力其成长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8] 机制先行与政策引领 - 将服务科创企业提升至战略高度,通过完善组织架构、优化资源配置和强化考核激励来落实普惠金融政策 [1] - 主动融入地方政府小微融资协调工作网络,通过专项行动打通融资服务“最后一公里” [2] - 快速响应企业需求,案例显示从接到通知到发放500万元信用贷款仅用一周时间 [2] 产品创新与定制化方案 - 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高成长、强研发”特点,打造了“园区e贷”、“兴科贷”等特色信贷产品体系 [2] - 通过“园区e贷”为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审批发放仅三个工作日 [3] - 提供“陪伴式服务”,根据企业成长动态调整授信,案例企业授信额度从500万元提升至1000万元,并升级为中型企业综合授信客户 [3] 数字化转型与服务效率提升 - 采用“加、减、乘、除”工作法进行数字化转型 [4] - “做加法”:打造“数智化”助手,利用AI大模型和200余个指标进行智能尽调,建立红黄绿信用灯监测体系 [4] - “做减法”:自主研发统一智能营销入口,客户最快10秒可得初始额度,3分钟获得精准额度,已为3000余家小微企业服务;抵押业务办理时间从17小时压缩至8小时以内,全年为基层节省约20000小时 [5] - “做乘法”:深化GBC+联动,构建超30个特色融资场景和超60条供应链场景,覆盖20个重点行业;引入超60项政务数据完善信用体系 [5] - “做除法”:实施“集约化运营”,设置抵押业务集中处理人员并制定标准化流程以提升效率 [6] 长期陪伴与生态共建 - 提供长期金融支持,案例企业与工行合作十四年,从初创期300万元贷款支持到2025年获得990万元信用贷款,并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 - 拓展服务至乡村振兴领域,为种业公司审批500万元支持其研发与市场拓展,探索“链式营销”新模式 [8]
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05:16
股东大会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29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2] - 会议地点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单民丰胡同31号中水大厦3层308会议室 [2] - 会议采取现场记名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 [2] - 公司6名在任董事中有5人出席,3名在任监事全部出席,董事会秘书出席会议 [3]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议案审议通过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 [4] - 议案审议通过修订《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和《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 [4][5]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 公司审议通过符合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条件的议案 [5] - 发行方案包括股票种类和面值、发行方式、发行对象、定价原则、发行数量、募集资金投向、限售期等具体条款 [5][6] - 审议通过本次发行股票的预案、论证分析报告及募集资金运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6] - 关联股东中国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农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对相关议案回避表决 [8] 其他相关议案 - 审议通过公司未来三年(2025-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7] - 审议通过提请股东大会批准认购对象免于发出要约的议案 [7] - 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事宜 [7] - 律师认为本次股东大会的召集、召开、表决程序合法有效 [8][9]
农业重点数据跟踪周报:供应压力释放猪价下行,持续推荐生猪养殖-20250929
财通证券· 2025-09-29 21:13
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对农林牧渔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核心观点是生猪养殖行业供应压力释放导致猪价下行,正开启新一轮产能去化,当前处于周期左侧布局时机,持续推荐生猪养殖板块 [1][7][21] - 报告认为政策引导与市场周期因素叠加,将催化生猪产能的主动与被动去化,建议关注生猪养殖相关标的 [7][17][21] - 除生猪养殖外,报告亦看好禽类养殖、动保、种业及宠物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并分别列出了重点跟踪公司 [7] 行业表现概览 - 自2025年1月2日至报告期,农林牧渔板块累计上涨16.95%,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5.63% [11][12] - 本周(截至2025年9月29日)农林牧渔板块下跌1.97%,而沪深300指数上涨1.07% [11] - 细分板块中,渔业本周跌幅最大为3.67%,饲料跌幅最小为1.28% [11][14] 生猪养殖数据跟踪 - **数量端**:能繁母猪存栏量出现环比下降信号,根据钢联统计,8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80%(7月为持平),其中规模场环比下降0.83% [7][22];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7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2万头,月环比微降0.02% [22][23];9月25日全国商品猪出栏均重为128.55公斤 [22][29] - **价格端**:猪价本周明显下行,9月25日商品猪出栏价为12.67元/公斤,周环比下降3.65%;同日规模场15公斤仔猪出栏价为334元/头,周环比下降6.70%;猪肉价为16.68元/公斤,周环比下降2.46% [7][32][34];二元母猪价格周环比持平,为32.50元/公斤 [32] - **利润端**:生猪养殖延续亏损,9月26日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养殖盈利分别为-74.11元/头和-236.57元/头 [7][37];9月26日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为3.34元/公斤,周环比下降0.30% [37][40] 禽养殖数据跟踪 - 白羽鸡产业链方面,2025年8月祖代更新量为13.36万套,环比增加20.69% [7][38];欧美禽流感疫情导致祖代鸡引种存在不确定性,中长期利好产业链价格 [7][38] - 价格方面,9月26日白羽肉鸡主产区平均价为6.90元/公斤,周环比微涨0.29%;白羽肉鸡养殖利润为-2.22元/羽 [38][41] - 第37周父母代鸡苗销量为150.75万套,周环比增加5.92%;父母代鸡苗价格为42.39元/套,周环比下降1.87% [39][47] 动保数据跟踪 - 行业需求呈现触底回升迹象,2025年8月多个猪疫苗品种批签发次数同比显著增长,其中胃腹疫苗同比增68%,伪狂犬疫苗同比增12% [7][46];2025年8月圆环疫苗批签发同比降5%,但1-8月累计仍为正增长 [46] - 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临床试验获批,由生物股份承担,临床实验有效期为2025年7月14日至2027年7月13日,有望催化板块关注度 [46] 种业数据跟踪 - 主要农产品价格方面,截至9月26日,小麦/豆粕/玉米全国均价分别为2436/3020/2365元/吨,本周环比变化为+0.2%/-0.4%/+0.2%;年初至今,玉米均价累计上涨11.5% [7][50][51] - 根据USDA 9月供需报告,2025/26年度全球玉米库消比预计为18.87%,较2024/25年度下降0.67个百分点;全球大豆库消比预计为20.27%,较2024/25年度下降0.54个百分点 [52][53][54] 宠物数据跟踪 - **外销**:2025年8月宠物食品出口额为8.34亿元,同比下降15.5%;1-8月累计出口量为2.95万吨,同比增长3.8% [7][55][56];报告认为关税扰动对宠食公司出口订单量价影响有限 [55] - **内销**:国内宠物市场保持较快增长,8月宠物食品在天猫、京东、抖音电商平台合计销售额同比增长8%,各平台增速分别为-2%、+36%、+2% [7][57];重点公司旗下品牌8月销售额多数实现同比增长 [57] - 亚宠展规模创新高,参展品牌超2万个,各上市公司推出多款新品,国货品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58]
第八届山东济南种业博览会开幕,赋能农业新未来
齐鲁晚报网· 2025-09-29 17:2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冯子芯 9月28日—30日,第八届山东济南种业博览会在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展示种业成果、促进交流合作、助力产业升级"为核心,为全 国种业发展搭建起高效对接平台。 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达11000平方米,汇聚了全国近300家知名种子农资企业及科研单位参展,吸引国内外10000余人到场参观洽谈,预计种子农资交易 额将突破1.2亿元。 本届博览会展览内容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涵盖大田种子、蔬菜种苗、鲜食玉米、新型肥料、生物农药、农业机械、智慧农业、农资社会化服务等多个领 域,既展示传统优势品种,也推出创新培育成果,全方位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在绿色蔬菜产业链展示区,沃尔富斯等企业展出的特色蔬菜产品琳琅满目,集中呈现国内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新成果,成为展会焦点;鲜食玉米展区内, 拖车头农业推广的燕窝雪糯等新品种凭借"香甜糯"的优质口感,吸引观众驻足品尝,赢得广泛赞誉。 博览会不仅是成果展示窗口,更是交流合作的桥梁。组委会精心组织多场供需对接会、企业新品发布会,为参展企业与采购商创造精准对接机会。据统 计,展会期间企业间达成多项合作意向,签订一批涉及种子推广、技术合作、农资销售的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