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服务
搜索文档
郑州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聚力打造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7 06:27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 郑州市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09.9亿元,同比增长169%,占全省的44.9% [1] - 市委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速汇聚高端人才,加快创新链、教育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1] - 郑州市已引进16家一流大学及科研机构建设郑州研究院,累计聚集科研人员1300余人,培养研究生2200余人,取得各类知识产权900余件 [3] 人才引进与培养 - 郑州市实施"郑聚英才计划",瞄准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需求,打造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 [2] - 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加速建设,吸引豫籍人才回流,如哈工大博士范阳阳、北大博士后葛高阳选择在郑州发展 [3] - 16家研究院累计服务企业1600余家次,技术合同成交额约5.3亿元,引进孵化企业约80家 [3] 科技成果转化 - 中原科技城获批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集聚69家成果转化孵化服务机构,备案科技型企业1339家,认定高科技企业661家 [7] - 中原科技城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61.19件,近两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高达223.38亿元 [7] - 高能级创新平台梳理科技成果140余项,其中27项已完成转化,21项正在进行转化 [8] 中原科技城发展 - 中原科技城在全国科技城百强榜中排名第15位,两年提升16个位次 [8] - 河南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联合概念验证中心揭牌,旨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8] - 中原科技城聚焦人工智能、软件信息、数据要素等六大重点产业赛道,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9]
美国流失的人才,法国把握住了?
虎嗅· 2025-07-02 14:09
美国科研政策变动 - 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科研经费,国家卫生研究院支出削减37%,国家科学基金会支出削减超50%,取消部分气候和生态研究资助,大幅削减美国航天局科学预算 [3]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研项目间接成本补偿上限从27%-28%降至15%,每年节省约40亿美元,导致哈佛、耶鲁等高校实验室项目暂停 [3]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年度预算从91亿美元锐减至30亿美元,影响1.2万个研究课题,博士生招生名额减少40%-50%,博士后岗位减少35% [3] - 特朗普政府裁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1000多名非永久雇员,限制外籍研究人员签证,75%受访科学家考虑移居欧洲或加拿大 [4] 法国"选择法国科研"计划 - 法国政府启动"选择法国科研"计划,提供最高50%额外资金支持,叠加院校、地方政府或私营部门资金,确保科研资金充足 [6][7] - 计划针对健康研究、气候与生物多样性、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等7个关键领域,提供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吸引国际人才 [7] - 推出签证便利化机制,提供4年居留权、配偶自由工作权及5年转永居通道,简化申请流程 [8] - 成立专项工作组主动接触美国高校"政策敏感学者",邀请其赴法研究 [8] 欧盟协同战略 - 法国与欧盟发起"选择欧洲科研"倡议,追加6亿欧元专项资金接待国际研究人员,目标2030年欧盟研发投资占GDP比例提升至3% [9] - 法国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具有传统优势,曾自主研发出Minitel网络领先美国信息技术领域 [10][11] 政策背景与历史对比 - 20世纪70年代法国因技术路径和政策环境劣势,法籍科研人员被美国吸引,导致信息技术优势丧失 [12] - 当前美国科研环境变化促使法国推出"选择法国科研"计划,试图在未来技术领域重拾竞争力 [13][14] - 计划突破法国敏感议题如移民和补贴政策,总统亲自站台并寻求欧盟支持,执行力度较强 [15][16]
更环保黄金提取法“出炉”
快讯· 2025-07-02 06:13
黄金提取技术突破 -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革命性黄金提取技术 [1] - 新技术可从传统矿石和电子垃圾中高效回收贵金属 [1] -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可持续性》杂志 [1] 技术应用领域 - 技术同时适用于传统矿石开采和电子废弃物回收 [1] - 突破传统提取方法的局限性 [1]
杭州市新增94家全省重点实验室(含浙江省清单)
仪器信息网· 2025-06-27 12:17
镁伽科技IPO及业务表现 - 公司于2025年6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上市 [1] - 2024年营收达9.30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3%,显示强劲增长势头 [1] - 已服务超过880家企业客户,覆盖安捷伦科技、药明康德等行业龙头企业,体现客户质量优势 [1]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动态 - 2024年全省新认定137家重点实验室,其中杭州单位牵头建设的占比达68.6%(94家) [2] - 杭州累计拥有203家全省重点实验室,成为高能级科研平台聚集地 [2] - 实验室定位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策源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及产学研深度融合 [2][3] 实验室建设政策方向 - 实验室需承担创新链中"总平台、总链长"角色,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和开放合作 [3] - 主管部门要求赋予实验室更大自主权,保障科研投入,完善管理制度 [4] - 建设期为2025-2027年,需明确主攻方向、标志性成果等考核目标 [4] 区域科技创新规划 - 杭州市将加强新型实验室体系建设,以高能级平台牵引发展新模式 [2] - 目标是通过实验室建设提升全省科研能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3]
【第一轮通知】| 2025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创新会上海分会年会
DT新材料· 2025-06-26 23:06
会议背景 -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上海分会致力于为青年科研人才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3] - 本次年会聚焦材料化学、光电信息、生命健康三个前沿领域,旨在汇聚青年才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科学问题,加强产学研合作交流 [3] - 会议目标是为相关领域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我国在关键领域取得创新性突破,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3] 会议信息 - 会议时间:2025年08月18-20日 [4] - 会议地点: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庄市大道319号 [4] - 参会人数:超过300人 [4]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 [4] -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4] - 承办单位:南京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 会议日程 - 08月18日:14:00-20:00论坛签到 [6] - 08月19日:09:00-12:00开幕式、大会报告、圆桌论坛;12:00-14:00午餐;14:00-17:30分论坛(材料化学、光电信息、生命健康专场);18:00-20:00晚餐 [6] - 08月20日:09:00-12:00分论坛(材料化学、光电信息、生命健康专场);12:00-13:30午餐;13:30-16:00参观考察、青促会上海分会理事会闭门会议;16:00后自行返程 [6] 论坛议题 材料化学专场 - 信息功能纳米材料 [7] - 材料表征与计算化学 [7] - 能源材料与可持续发展 [12] - 柔性电子与可穿戴材料 [12] 光电信息专场 - 先进光电材料与器件 [12] - 高速光模块与人工智能 [12] - 仿生光电神经感知器件 [12] - 先进光电仪器 [12] 生命健康专场 - 精准药物递送与靶向治疗 [12] - 智能医学影像与再生医学 [12] - 疾病可视化诊疗一体化系统 [12] - 新型医疗器械与健康监测技术 [12] - 体外诊断技术与即时检测(POCT) [12] 学术海报征集 - 参会代表如需展示墙报需提前报备并自行打印,组委会提供展板 [10] - 墙报尺寸:115cm(高)*85cm(宽),会议期间全程展示 [10] 报名须知 - 会议费标准:参会代表1800元/位,学生代表1200元/位 [11] - 汇款信息:南京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支行,账号10122101040017146 [11] - 转账备注:上海分会青促会年会+姓名 [11] - 会后统一开具电子发票,发送至报名缴费时提供的邮箱 [11] - 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8月15日 [13] 联系方式 - 联系人:胡俊琴 [14] - 电话/微信:18106696283 [14] - 邮箱:cherry@polydt.com [14]
广东筹划举办内贸版“广交会”
广州日报· 2025-06-25 10:17
促进内需与消费升级 - 筹划市场化办展模式的内贸版"广交会",支持电商设立出口转内销专区,组织食品、家电等领域供需对接活动 [2][5] - 加快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以旧换新,优化回收渠道和资金清算流程 [8] - 广州实施"久摇不中"直接领取号牌政策,深圳优化小汽车摇号规则以保障购车需求 [2][8] - 加快广州、深圳市内免税店建设,目标2025年第三季度开业 [4][8] - 利用"240小时过境免签"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8] 外贸与市场拓展 - 面向欧美、东盟、中东等市场实施专项拓展计划,组织300场"粤贸全球"境外展 [5] - 办好第138届广交会,支持新锐出口企业参展并举办超300场贸易对接活动 [5] - 统筹海外仓资源,支撑跨境电商境外备货 [5] 就业与人才支持 - 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的企业提供社保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 [6] - 深化"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提升持证率并开展母婴、养老等培训 [6] - 2025年提供不少于1万个科研助理岗位 [3][6]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推动散裂中子源一期等重大科技设施向企业开放共享,促进核医疗产业发展 [9] - 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覆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领域 [9] - 建设不少于30个省中试平台,争取国家级重大中试项目落地 [9] 文旅与活动促消费 - 举办"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文旅活动,在旅游博览会期间开展惠民补贴 [8] - 2025年底前新评定一批文旅特色镇(村),培育农文旅融合项目 [8] - 全力承办十五运和重大演艺会展活动 [8]
欧洲和中国,开抢美国科学家
虎嗅APP· 2025-06-24 18:50
美国科研人才流失现状 - 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科研人员考虑离开美国 [1] - 2024年3月欧洲职位申请的美国科研人员同比增长32%,相关浏览量增长41% [1] - 一季度寻求加拿大职业机会的美国科研人员同比增长41% [1] 美国科研经费削减情况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预算削减40% [4] -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预算削减57% [5] - NASA总预算削减24%,科学预算削减50% [5] - 新视野号探测器等外太空探索项目被取消 [6] - 生物学、工程学和教育经费削减70%以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削减60% [8] - NSF资助人数从30多万人缩减至9万人 [8] 全球人才争夺战 - 欧盟计划2025-2027年新增5亿欧元预算吸引研究人员 [12] - 法国拨款1亿欧元用于国际人才引进 [12] - 日本动用10万亿日元"大学基金"收益引进海外人才 [22]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引进近700名国际学者,包括6名诺奖得主和50名院士 [23] 中国的人才吸引力 - 2010-2021年约2万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2018年后离美人数增长75% [15] - 离美华裔科学家中三分之二选择中国 [15] - 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每年增速超过10% [17]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引进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查尔斯·李波 [16] -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热拉尔·穆鲁等国际顶尖科学家赴华任职 [17] 科研格局变化背景 - 美国"中国行动计划"导致20多名华裔科学家被起诉 [14] - 特朗普政府削减科研经费但未削减军费 [21] - 二战后形成的"政府资助-高校研究-企业转化"美国科研模式面临动摇 [19][20]
江苏省首单科研仪器共享损失补偿保险落地苏州
苏州日报· 2025-06-21 07:31
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保险 - 全省首单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损失补偿保险落地苏州 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为苏州苏大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提供超400万元风险保障 [1] - 保险方案解决科研仪器共享中设备损坏责任界定难 承担难 追偿难等痛点 减少仪器持有单位不敢用 不愿共享的顾虑 [1] - 苏州苏大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拥有价值超千万元的高端科研仪器 长期为医疗器械及原材料研发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1] 保险方案创新 - 保险方案融合"共享经济+科技保险"模式 覆盖因设备设计缺陷 安装错误 操作失误等导致的损坏或灭失风险 [2] - 举措消除科研仪器持有单位安全顾虑 扫清中小微科创企业使用高端设备的瓶颈 打通科研资源共享"最后一公里" [2] - 研究所检测团队负责人表示 保险对操作风险的保障使其更有信心在检测服务中充分使用高端设备 提供更全面 更高端的检测服务 [2] 政策推动与未来规划 - 市科技部门将联合仪器管理部门 高校院所及仪器维修单位 推动更多科研仪器"走出实验室" 释放科技资源共享效能 [2] - 苏州苏大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响应国家鼓励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政策 已对外开放检测设备服务 [1]
研究揭示生物膜如何抑制微塑料堆积
新华社· 2025-06-19 10:18
微塑料分布机制研究 - 美国研究发现细菌产生的黏性生物膜能使河床微塑料保持松散状态,更易被水流带走,有助于提升污染清理效率和识别隐藏污染点 [1] - 微塑料在自然环境及人体内积累问题日益严重,但因分布影响因素复杂,预测其集中位置存在挑战 [1] -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指出生物膜是决定微塑料积聚的关键因素之一,其黏性聚合物层可附着于沙质河床或海岸,抑制微颗粒堆积 [1] 实验设计与发现 - 研究使用铺有细沙的流水槽,部分实验加入模拟红树林根系的塑料管或生物材料,持续3小时注入含微塑料水流后通过荧光测量浓度 [1] - 模拟根系周围的湍流阻碍颗粒沉积,而底床生物膜含量增加会减少微塑料积累 [2] - 生物膜填充沙粒间隙,减少微塑料嵌入空间,使其更易暴露于水流作用而被冲走 [2] 应用与生态启示 - 研究为实地微塑料污染调查提供新视角,建议重点关注沙质外缘区域(如红树林生态系统),因其生物膜较少更易积聚微塑料 [2]
“干得好不好,企业说了算”
科技日报· 2025-06-16 09:22
科创专员机制创新 - 宁夏首批选聘106位科创专员,来自8家区内高校院所和25家区外单位,涵盖新型材料、清洁能源、数字信息等重点产业 [1][2][5] - 科创专员每年可获得2万元生活补助,区别于传统科研经费管理方式,用于解决差旅、住宿等实际支出 [2] - 改革简化管理流程,开发网络版服务平台实现无纸化申报,免除繁琐考核,仅需提交简明工作报告 [3] 企业技术升级支持 - 科创专员可突破常规限项规定,结合企业需求申报科技项目,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可额外获得立项支持 [3] - 建立以技术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形成机制,科创专员联合高校院所提出的研发需求可纳入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指南 [3][4] - 实践案例显示,科创专员推动石嘴山市食用菌产业园实现全产业链升级,吸引上下游企业投资1200余万元 [5] 科研与产业融合 - 机制明确"企业评价"导向,不满意则次年不再续聘,强化服务实效性 [3] - 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深度结合案例:废弃盐碱地转型为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基地,实现菌种研发到品牌营销的全链条升级 [5] - 该举措是宁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旨在提升企业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