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

搜索文档
打破海外垄断,青禾晶元:引领半导体键合新纪元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01 09:24
行业技术趋势 - 键合集成技术正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变革,打破传统平面缩放的物理极限,通过异质材料融合与三维集成创新开辟新赛道[1] - 半导体行业将进入由不同材料组合制造器件的时代,键合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1] 公司技术突破 - 青禾晶元攻克室温键合、3D异构集成等"卡脖子"工艺技术,打造四大核心装备,覆盖先进封装、晶圆级材料集成等前沿领域[3] - 公司拥有200余项授权专利,混合键合精度优于100nm,常温键合、热压键合等模块化设计满足多元化需求[3] - 自主研发晶圆及芯片键合设备包括SAB61系列(超高真空常温键合)、SAB62/82系列(亲水/混合键合)、SAB63系列(热压/阳极键合)等,对准精度达百纳米级[7] 市场竞争力 - 相较进口设备,青禾晶元产品价格优势显著,交付周期缩短至6-8个月,并提供全天候响应服务[3] - 2024年全年订单超30台,在天津和山西建立现代化键合代工量产线,可稳定量产SiC-SiC、LTOI等多种关键键合衬底[3][9] 产品技术亮点 - 62HB系列W2W混合键合设备:采用晶圆翘曲控制技术,键合精度优于100nm,集成全工艺模块[14] - 82系列C2W混合键合设备:独创边缘夹持机构,支持35μm超薄芯片处理,双对准模式精度分别优于300nm和100nm[15] - 83系列C2C/C2W倒装键合设备:支持无助焊剂键合,键合头2秒内实现室温到400°C快速升温[16] - 61系列超高真空常温键合设备:离子源表面处理,超高真空压合,支持异质材料融合[17] - 95系列超原子束抛光设备:亚纳米级表面处理,膜厚修整均匀性达1nm以内[22] 战略布局 - 构建"高端装备研发制造+精密键合工艺代工"双轮驱动业务模式[7] - 在国内和海外建立研发生产基地,包括天津设备研发生产基地、日本海外基地及山西键合代工量产线[11] - 目标成为全球半导体异质集成领域引领者,重新定义键合技术边界[3][24]
万业企业拟出售浙江镨芯股权 聚焦先进工艺离子注入机和材料等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3-31 19:47
文章核心观点 万业企业拟转让浙江镨芯股权,预计带来投资回报并助力聚焦主业,巩固集成电路领域竞争力,且在股东先导科技赋能下,半导体业务协同效应有望升级 [2][3][6] 出售股权情况 - 3月31日晚万业企业公告拟将浙江镨芯21.85%股权以8.3亿元转让给无锡正芯 [2] - 浙江镨芯资产原值6亿元,2024年末账面价值7.15亿元,2024年营收8.78亿元、净利润1.05亿元,市场估值约38亿元,对应2024年市盈率约36倍 [3] - 交易完成预计为万业企业带来约9130.96万元投资收益,增厚当年收益 [3] 出售股权战略意义 - 此次股权转让是基于业务发展规划的战略决策,可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投资风险、提升资产流动性 [3] - 公司可集中力量强化离子注入机台及半导体材料技术突破,巩固竞争优势 [3] 子公司凯世通情况 - 今年3月子公司凯世通参展Semicon China,展示全系列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产品矩阵 [4] - 凯世通研发量产的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在设备装机量等方面处于国产化前列,实现各类芯片工艺全覆盖 [4] - 自2020年首台订单突破,凯世通累计收获近60台12英寸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设备订单,金额超14亿元,50%以上为重复订单,交付超40台并量产,服务多家重点企业与国家工程 [4] 股东先导科技情况 - 先导科技集团是领先的半导体企业集团,在一至四代半导体领域均有布局,拥有完整生产工艺及提纯技术,具备生产与回收能力 [5] - 先导科技集团形成六大平台能力,包括材料科技等,形成垂直一体化发展模式 [5] - 在材料领域可提供掺杂材料、靶材等,在零部件领域具备六大核心优势,已完成气体流量计MFC国产化,布局多个核心赛道且产品性能领先 [5][6] 交易后续影响 - 交易完成后万业企业获现金回笼补充,为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提供资金保障 [6] - 先导科技集团与万业企业强强联合,推动科技创新,形成正向循环 [6]
北方华创:这种说法,缺乏依据
半导体芯闻· 2025-03-31 18:04
公司回应与市场传闻 - 公司明确表示不使用半导体设备实现3nm芯片生产的说法缺乏事实依据,芯片制造涉及数百道工艺制程 [1] - 市场传闻导致投资机构对半导体设备公司进行集体抛售做空,公司回应有待进一步考证 [1] 公司背景与战略 - 北方华创成立于2001年9月,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集成电路高端工艺装备的先进企业 [1]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基点,致力于半导体基础产品领域的引领者,推动中国"智造强国"战略 [1] - 主营半导体装备、真空及锂电装备、精密元器件业务,为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 [1] - 公司拥有六大研发生产基地,营销服务体系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产品覆盖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热处理设备、精密电子元器件、清洗设备及新能源相关装备如单晶硅生长炉 [2] - 计划收购芯源微,实现涂胶显影和清洗设备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协同 [2] - 发布首款12英寸电镀设备(ECP)Ausip T830,专为硅通孔(TSV)铜填充设计,应用于2.5D/3D先进封装领域 [2] - 在SEMICON China 2025上宣布进军离子注入设备市场,发布首款离子注入机Sirius MC 313 [2] - 公司基本覆盖除光刻之外的所有半导体前道制造设备,构建完整互连解决方案 [2] 行业动态 - 芯片巨头市值大跌,行业波动显著 [5] - HBM技术被黄仁勋称为"技术奇迹",RISC-V架构被Jim Keller认为将胜出 [5] - 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芯片公司名单未详细披露 [5]
光刻机,再起风云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31 09:43
ASML的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是全球唯一能生产尖端AI芯片所需光刻工具的企业,最新产品为150吨重、售价3.5亿美元的极紫外(EUV)光刻机,是目前最先进设备[1][2] - EUV技术通过将50,000滴锡液蒸发成220,000℃等离子体产生13.5nm波长光源,配合万亿分之一米精度的反射镜系统,可制造7纳米及以下制程芯片[2][4] - 在14纳米及以上成熟制程市场占据90%份额,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头部芯片制造商均依赖其设备[2] 技术原理与演进方向 - 采用High NA EUV技术将数值孔径提升至0.55,可实现8纳米特征尺寸印刷,未来计划开发超NA(0.75+)系统以进一步缩小制程[4][5] - 数值孔径提升带来技术挑战:镜子尺寸增加一倍、重量增长10倍至数百公斤,且设备价格较前代翻倍[5] - 研发路线包括:5-10年内推出超NA系统,探索6nm波长光源技术作为备选方案[5]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国禁令限制向中国出售最先进设备,中国正投入数十亿美元开发本土替代方案,通过多重图案化技术将28纳米设备性能提升2-4倍[6] - 日本佳能押注纳米压印光刻(NIL)技术,成本比EUV低40%,但存在缺陷率、对准精度和吞吐量(110片/小时 vs ASML 180+片/小时)等瓶颈[7][8] - NIL当前更适合内存芯片和显示屏制造,在逻辑芯片领域尚未形成实质性威胁[8] 产业链与市场影响 - 公司供应链涉及5,000多家专业供应商,中国若自研EUV需重建完整生态链[6] - 尖端光刻机直接决定AI加速器、智能手机芯片等产品的性能演进,是塑造未来计算与AI技术的基础[1][2] - 行业技术迭代周期长达数十年,短期内ASML在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难以撼动[1][6]
IPO周报 | 霸王茶姬纳斯达克递表;海辰储能、安诺优达冲刺港交所
IPO早知道· 2025-03-30 21:45
矽电股份 - 公司于2025年3月24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1629" [2][3] - 专注于半导体探针测试技术领域,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探针台设备制造企业 [3] - 中国大陆首家实现产业化应用的12英寸晶圆探针台设备厂商,打破海外厂商垄断 [3] - 2019年占中国大陆探针台设备市场13%的份额,排名第四,为中国大陆设备厂商第一名 [4] - 产品应用于士兰微、比亚迪半导体、华天科技等知名厂商 [4] 映恩生物 - 公司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摩根士丹利、杰弗瑞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5] - 专注于ADC创新药物研发,已建立12款自主研发的ADC候选药物组成的管线 [5] - 核心产品DB-1303/BNT323是全球临床最领先的HER2 ADC候选药物 [6] - 已与BioNTech、百济神州等合作伙伴订立交易总价值超60亿美元 [6] - 2023年和2024年营收分别为17.87亿元和19.41亿元 [7] - 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为2.7亿美元 [8] 霸王茶姬 - 公司已向SEC提交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CHA" [9][10] - 2024年GMV达295亿元,营收124.05亿元,净利润25.15亿元,净利润率20.3% [9] - 全球门店数达6440家,同比增长83.4% [9] - 单店月均GMV达51.2万元,单店月均出杯量2.5万杯,注册会员1.77亿 [9] - 中国现制茶饮料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21.7%,预计2028年达4260亿元 [9] 海辰储能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华泰国际、中信证券等担任联席保荐人 [11] - 专注于储能电池和系统解决方案,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排名第三 [11][12] - 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35.1GWh,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167% [12] -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28.6%,超37亿元 [12]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6.15亿元、102.02亿元和129.1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89.0% [12] - 2024年扭亏为盈,净利润2.88亿元 [12] 安诺优达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建银国际和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3] - 专注于分子诊断为基础的IVD医疗器械及多组学生命科学研究服务 [13] - 2023年中国NIPT市场份额12.1%,排名第三 [1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35亿元、4.75亿元和5.18亿元 [13] - 毛利率从2022年的31.7%提升至2024年的35.4% [13]
ETF日报:半导体行业重大会议带来重大利好消息,半导体设备板块多只股票领涨全市场,可关注半导体设备ETF
新浪基金· 2025-03-27 20:49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15%报收3373.75点,深成指涨0.23%报收10668.1点,创业板指涨0.24%报收2145.1点,两市成交额增加363.84亿元至11906.9亿元 [1] - 电力、钢铁、有色、煤炭、建筑、石油等行业板块走低,生物医药、化工、保险、半导体等行业板块拉升,光刻机、创新药、有机硅等概念板块活跃 [1] - 港股科技ETF(513020)盘中涨幅达2.82%,收涨1.50% [1] 港股科技板块 - 国际投资者对中资股兴趣达4年最高,MSCI中国及恒生科技指数年初至今累升16%及23% [3] - 港股通资金净流入4200亿港元,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净流入超1000亿港元 [3] - 港股科技板块崛起得益于中国AI算法革命和互联网大厂增加资本开支,带动算力需求增长 [4]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涵盖电子、汽车、医药生物、互联网等高成长性行业,前十大成份股占比超70% [4] - 港股科技ETF(513020)连续5天资金净流入 [5]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设备ETF(159516)盘中涨幅达2.79%,收涨1.35% [5] - 新凯来发布数十款半导体制造装备,覆盖先进逻辑和存储工艺 [7] - 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2025年达2980亿美元规模,同比增长11% [8] - 美国政府可能对半导体征收额外关税,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仍有增长空间 [8] 生物医药与创新药 - 生物医药ETF(512290)上涨2.14%,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大涨5.16% [9] - AI赋能创新药研发,近一年创新药沪深港ETF较中信医药行业指数超额17% [9] - AI可生成药物分子及蛋白质结构设计,提高研发效率 [11] - 华为成立医疗卫生军团,整合5G、云计算、AI大模型技术构建AI辅助诊断解决方案 [12] - 全球药企加速布局AI合作,如Incyte与GenesisTherapeutics开发小分子药物 [12] AI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AI可预测药物分子与靶点蛋白的结合模式和结合能,指导药物优化 [11] - AI虚拟筛选可节省实验材料、时间和人力成本,降低研发失败风险 [11] - AI+医药领域容错率较高,准确率门槛降低加速技术赋能 [14]
先进制造行业周报:人形机器人量产加速 持续关注产业链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3-27 18:37
重点推荐个股组合 - 核心个股组合包括北特科技、兆威机电、恒立液压、纽威股份、三花智控、双林股份、鸣志电器、五洲新春、莱斯信息、纳睿雷达、中信海直、软通动力、航锦科技、华伍股份、华阳集团、万马科技、绿的谐波、埃斯顿 [1] - 重点推荐个股包括北特科技、兆威机电、恒立液压、纽威股份、三花智控、鸣志电器、莱斯信息、纳睿雷达、万马科技、软通动力 [1]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 越疆科技发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售价19.9万元起,面向车厂组装备料、咖啡店制饮、连锁药店夜间取药等场景 [1] - 智元机器人提出ADC对抗数据采集范式,仅使用20%的ADC采集数据即可达到全量传统数据2.7倍的模型性能,大幅降低具身智能落地门槛 [1]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T链(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北特科技、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等)、华为链(埃夫特、亿嘉和、柯力传感、兆威机电等)、宇树链(长盛轴承、奥比中光等)、Figure链(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绿的谐波、领益智造等)、1X链(中坚科技等) [1] 重点跟踪行业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200万台,目前处于从0到1的突破阶段,看好Tier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2]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强化头部企业竞争力,看好平台型布局电池片、组件的龙头公司 [2] - 储能:政策利好落地,发电和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2] - 半导体设备: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快速突破的环节 [2] - 自动化:工业耗材市场规模约400亿元,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2] - 氢能源: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2] -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2]
新凯来震撼亮相,立志成为世界一流半导体装备提供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27 12:15
半导体设备行业格局 - 半导体设备市场主要由海外企业控制,晶圆厂议价空间有限[1] - 地缘政治和地方保护主义促使各地区加速发展本土半导体设备产业[1] - 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22] 新凯来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22年,总部位于深圳,在国内外设有多处研发中心[2] - 构建了"基础材料工艺-零部件-装备"的端到端研发体系[2] - 目标成为世界一流半导体装备提供商[2] - 已建立10多个基础LAB,包括等离子体、热管理、流体控制等领域[9] 半导体工艺演进挑战 - 晶体管架构从Planar到FinFET再到GAA演进,带来制造工艺新挑战[3] - 先进工艺面临EPI、ETCH、CVD、PVD、ALD等多领域技术难题[5][6] - 解决方案包括新材料、先进光刻+非光补光、3D架构三大路径[7] - 非光补光技术(如多重曝光、自对准)因光刻机禁运而尤为重要[7] 新凯来技术布局 - 在系统架构、硬件、器件和算法方面全面布局[8] - 开发了从原子物理模型到腔式化学反应模型的仿真软件[7] - 注重射频源、滤波器等底层硬件研发[7] - 采用"一代工艺,一代材料,一代装备"的设计理念[9] 产品发布成果 - 在Semicon China发布四大类约30款设备[10] - 扩散类:EPI"峨眉山"系列3款、RTP"三清山"系列3款[11][13][14] - 刻蚀类:"武夷山"系列3款(1号MASTER、3号、5号)[16] - 薄膜类:PVD"普陀山"3款、ALD"阿里山"3款、CVD"长白山"2款[17][20][21] - 量检测类:涵盖光学、物理、X射线等多领域设备[21] 产品技术特点 - EPI设备采用创新架构,支持逻辑及存储外延应用[13] - RTP设备具备精准温度控制和等离子体控制能力[13] - 刻蚀设备采用全对称架构设计,满足先进节点需求[16] - ALD设备具备创新架构,支持高深宽比金属栅极沉积[21] - 量检测设备已陆续量产或进入客户端验证[21]
大基金二期入股!
国芯网· 2025-03-24 21:20
国家大基金二期投资动态 - 上海精测半导体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国家大基金二期等为股东,注册资本由13.69亿元增至20.73亿元,增幅达51.4% [1] - 精测半导体成立于2018年7月,主要从事半导体量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开发显示和新能源领域的检测设备 [1] - 公司通过自主构建研发团队和引入国产化实现技术突破及产业化,并借助母公司精测电子在平板显示检测领域的市场地位提升集成电路市场竞争力 [1] 半导体设备行业投资趋势 - 近一年内至少有5家半导体设备企业获得国家大基金二期投资 [1] - 近10个月被投企业包括新松半导体、臻宝科技、中安半导体、昂坤视觉及精测半导体 [1] - 投资集中在半导体测试、制程设备等关键领域,显示国家对该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扶持力度 [1]
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上市!
国芯网· 2025-03-24 21:20
公司上市表现 - 矽电半导体设备(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为52.28元/股 盘中最高涨幅逾250% 每股最高报189.99元 [2] - 收盘价157.93元/股 涨幅202.08% 市值达65.9亿元 [2] - 参与打新的投资者若在高点卖出 中一签盈利约6.9万元 成为开年至今最赚钱新股 [2]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03年 是中国大陆首家产业化应用的12英寸晶圆探针台设备厂商 [2] - 已成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探针台设备制造企业 [2] - 2021年至2023年在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分别为19.98%、23.68%及25.70% 份额逐年提升 [2] 技术突破与市场格局 - 探针测试技术贯穿芯片产业的设计验证、晶圆检测和成品测试环节 是验证芯片功能和测试良率的关键技术 [2] - 该技术长期被日本厂商垄断全球绝大部分市场 其次是中国台湾厂商 [2] - 公司已在多个半导体产品领域打破海外厂商垄断 多项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