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
搜索文档
巨头爆雷,充电宝行业即将大洗牌!
商业洞察· 2025-07-04 15:41
充电宝行业爆雷事件 - 北京多所高校提示罗马仕某款20000毫安充电宝更易爆炸,呼吁停用 [6] - 罗马仕召回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制造的491745台移动电源 [6] - 安克创新召回712964件充电宝,并在美国拟召回115.8万件 [7] - 民航局新规禁止携带无3C标识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机,多地机场拦截大量不合规产品 [7] - 行业累计召回超236万台充电宝,创历史最高纪录 [8] 电芯供应商问题 - 召回原因指向电芯原材料未经批准变更,可能导致燃烧风险 [8] - 头部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69款产品3C认证均被暂停或撤销 [9] - 安普瑞斯母公司已于2023年11月解散但未处理子公司股权,存在异常 [11][12][13] - 该公司2023年锂电池产量突破1亿只,2024年新增6000万只产品,产值超10亿元 [15] - 采用硅纳米线负极技术,电芯能量密度达顶尖水平,6分钟可充80%电量 [16] 行业影响与洗牌 - 安普瑞斯客户包括安克创新、罗马仕、小米、绿联等头部品牌 [17] - 罗马仕产品全线停售,安克创新损失超亿元并更换供应商 [20] - 绿联、倍思已转用力神、亿纬锂能等替代供应商 [20] - 2024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中国占比38.7% [21] - 行业价格战导致安全冗余压缩,百元级20000mAh产品价格下探至70元 [22] 监管与行业变革 - 2023年8月起移动电源强制实施CCC认证管理 [24] - 2024年8月前购买的无3C标识产品仍属政策允许范围 [25] - 事件将推动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24][26] - 需品牌方、供应链和监管机构协同重建行业信任 [26]
小米新车配套纸巾盒卖169元雷军解释成本巨高,”被骂上热搜但已经售罄”
搜狐财经· 2025-07-04 14:39
罗马仕充电宝召回风波 - 多位消费者反映罗马仕充电宝退款流程受阻,召回问题持续发酵[1] - 母公司三个月内两次变更法定代表人,公司回应称正在进行内部整改和产业链自检[1] 小米磁吸纸巾盒争议 - 小米汽车配套磁吸纸巾盒定价169元引发热议,被质疑价格过高[3] - 雷军解释产品需满足车规测试,耐高温低温且工艺复杂,承认价格偏高并承诺降成本[3] - 尽管争议不断,产品在小米商城已售罄[3] 云海肴新加坡食品安全事件 - 云海肴新加坡CEO因食物中毒事件当庭认罪,涉事菜品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2000倍[8] - 事件导致130人肠胃不适,60人送医,公司面临最高5000新元罚款(约2.8万元人民币)[8] - 云海肴在中国有130家门店,此次事件可能冲击其出海战略和品牌信任度[8] 美团进军折扣超市 - 美团旗下硬折扣超市品牌"快乐猴"将于8月在北京、杭州开设首批门店,面积800-1000㎡[9] - 品牌由小象超市团队运营,对标盒马NB,小程序已上线但未开放门店[10] - 美团此举被视为应对盒马NB扩张和京东入局的战略调整[11] 三养食品中国建厂 - 韩国三养食品宣布投资10亿元在浙江嘉兴建厂,年产8.4亿份方便面供应中国市场[13] - 中国已成为三养最大出口市场,占其总出口量近30%,公司计划拓展辣味产品线[13] Skims品牌战略 - Skims联合创始人提出目标成为"内衣界星巴克",主打"平价高端"定位[15] - 品牌估值超40亿美元,产品定价高于主流(文胸50美元起),品类从女性扩展到男士内衣[15] 《纸嫁衣8》游戏上线 - 中式恐怖游戏《纸嫁衣8》7月4日上线,延续系列民俗恐怖风格并优化解谜机制[17] - 系列在Taptap评分超9.0,微博话题阅读量破3亿,成为中式解谜游戏头部IP[17]
罗马仕辟谣倒闭、安克召回量超三成!充电宝行业或大洗牌
第一财经· 2025-07-04 14:18
充电宝行业安全风暴事件 - 罗马仕面临严峻考验 包括全线充电宝产品下架 退款受阻 高层变更 员工焦虑等问题 [1][3] - 安克创新已收到20多万用户召回申请 占召回总量30%以上 峰值日申请量达4-5万 [2] - 问题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工厂放假 停止招聘 70张3C认证资质证书被撤销或暂停 [2][8][9] 受影响企业现状 - 罗马仕几乎全线移动电源3C认证证书被暂停 工商变更法定代表人 [3] - 罗马仕员工反映已签离职赔偿协议 但担心拿不到赔偿金 [3] - 安克创新移动电源品类占整体营收10% 召回损失对利润影响有限 [2] 问题电芯情况 - 问题电芯产量预估2000-3000万片 1 0和2 0版本均有风险 [5] - 全球充电宝召回量超200万件 其中罗马仕召回49万余件 安克创新全球召回超百万件 [5] - 电芯问题指向隔膜材料 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9] 行业影响与应对 - 多家知名品牌部分3C认证被暂停 包括小米 倍思 绿联等 [11] - 安克创新终止与安普瑞斯合作 转与ATL战略合作 [11] - 绿联 倍思等已将电芯供应商转为力神 亿纬锂能 [11] 安普瑞斯公司情况 - 2023年销售额8 7亿元 2024年增至10 3亿元 目标2025年破15亿元 [8] - 从中外合资变为独立公司 大股东香港子公司已解散 [9] - 获多项资质称号 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8]
充电宝行业地震后:罗马仕辟谣倒闭、安克召回量超三成
第一财经· 2025-07-04 12:16
电芯安全问题引发的行业风暴 - 核心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陷入生产停滞,工厂放假且停止招聘,内部员工证实校招Offer被迫毁约 [2][6] - 安普瑞斯70张3C认证资质证书被撤销或暂停,ISO三大管理体系认证于6月21日被暂停,20余项电池专利遭驳回 [8] - 问题电芯涉及隔膜材料变更,可能导致极少数产品在长期循环使用后隔膜绝缘失效,引发过热或燃烧风险 [5][8] 受影响企业现状对比 - 罗马仕面临全面经营危机:官方旗舰店全线产品下架,退款受阻,3C认证被暂停,法定代表人三个月内变更,员工工资仅发至6月 [1][3] - 安克创新相对稳健:已收到20多万召回申请(占总量30%),峰值日处理4-5万申请,移动电源品类仅占营收10%,召回损失对利润影响有限 [2][4] - 安克创新终止与安普瑞斯合作,转投ATL(宁德新能源)作为新供应商,绿联、倍思等品牌也转向力神、亿纬锂能等电芯供应商 [9] 问题电芯规模与影响范围 - 问题电芯总产量预估达2000-3000万片,涉及1.0和2.0版本,目前全球召回量约200多万件 [4] - 罗马仕宣布召回49万余件,安克创新全球召回超百万件(国内71万余件) [4] - 除罗马仕和安克外,小米、倍思、绿联等多家品牌2025年4-6月间出现3C认证暂停情况 [9] 安普瑞斯企业背景与现状 - 2023年销售额8.7亿元,2024年增至10.3亿元,管理层曾提出2025年15亿元销售目标 [7] - 原为中外合资企业,现已从美国总部分拆独立,香港子公司解散,无锡公司英文名由Amprius改为Apex [7] - 2024年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先进级智能工厂称号 [7] 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 - 事件暴露充电宝行业对电芯材料检测能力不足,安克创新正在强化自有电芯实验室 [4] - 行业经历内卷和价格战后,此次风波可能倒逼良性发展,引发格局洗牌 [9] - 多家品牌已主动更换电芯供应商,供应链重构正在进行 [9]
充电宝厂商“爆雷”,都是电芯惹的祸?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04 11:55
充电宝行业危机 - 罗马仕因充电宝自燃风险遭多所高校禁用并启动大规模产品召回 法定代表人两个月内两次变更 每月营收损失或达1亿元 [1] - 安克投入逾10万个专用防火安全袋用于召回产品安全回收 此前美国消费品安全监管机构要求召回超过100万台安克移动电源 [2][11]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无3C标识或已召回充电宝携带上机 充电宝从便携产品变为"烫手山芋" [2] 质量问题根源 - 问题核心为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外包生产时违规替换隔膜原材料 导致正负极接触引发爆炸风险 [3][5] - 劣质隔膜问题在使用一年后开始暴露 安克公告承认供应商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6][7] - 电芯成本占整机60%以上 部分厂商为节省成本采购低价电芯导致质量问题频发 [17] 行业生产模式问题 - 行业普遍依赖代工和贴牌模式 安克等企业对上游供应商审核不严 [11][14] - 手机品牌因不以充电宝为主要利润来源 其产品无需压缩成本反而质量更优 [21] - 部分手机品牌充电宝直接使用与手机同款的ATL/光宇电芯 但多数充电宝品牌使用安普瑞斯等次级电芯 [21] 3C认证监管漏洞 - 移动电源强制3C认证2024年8月才开始施行 此前市场无固定国标 [18] - 部分共享充电宝品牌无3C标识 美团出现"双轨制"认证 [19] - 商家公然售卖廉价3C认证贴纸供"贴标过检" 暴露监管漏洞 [19] 市场格局与出海现状 - 中国企业占据全球27%市场份额 美国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量47.95% [23] - 共享充电宝呈现"头部集中"格局 美团依托7.7亿用户生态稳居龙头 [25] - 怪兽充电股价较发行价缩水85%进入退市程序 小电港股IPO未成功 [27] 行业改进建议 - 需建立电芯供应商黑名单制度 开展第三方飞行检查 [27] - 设计需预留20%散热空间 采用高等级阻燃材料 [29] - 头部品牌应建立主动召回机制和风险监测体系 [29]
罗马仕回应没有倒闭,同日再换法人,雷社杏卸任三天再度上任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11:40
公司管理层变动 - 罗马仕法人代表在2025年6月30日由雷社杏变更为雷杏容,同时雷社杏卸任董事、经理职务 [1][2] - 仅三天后(7月3日),雷杏容退出法人、董事、经理职务,雷社杏重新担任这些职位 [1][2] - 这是雷社杏在三个月内的第二次法人变更,其于4月23日接替雷桂斌出任法人及经理 [1] 产品质量与安全事件 - 北京高校学生反映罗马仕充电器相比其他品牌更容易发生爆炸 [2] - 公司于6月14日发布公开声明致歉并承诺承担全部责任 [3] - 6月16日向深圳市监局报告召回计划,召回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制造的三款移动电源共计49.17万台 [4]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显示多家罗马仕子公司3C认证证书状态变更为"暂停" [3][4] 公司经营状况 - 消费者反馈电商平台客服称商家钱款不足无法退款,平台正在催缴保证金 [5] - 媒体报道公司自7月1日起陆续通知员工全面停工停产,工资仅发至6月份 [5] - "罗马仕 倒闭"话题于7月3日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5] - 公司官方微博声明"没有倒闭",但承认用户咨询量较大导致回复延迟 [5] 行业监管动态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无3C认证或标识不清的充电宝登机 [6] - 深圳、杭州等多地机场明确拦截已发布召回通知的罗马仕等品牌充电宝 [6] - 罗马仕回应称2024年8月前移动电源尚未强制要求3C认证,自称"最早一批认证3C" [6]
充电宝暴雷,击穿了消费品信任底线
36氪· 2025-07-04 10:20
充电宝行业危机事件 - 充电宝行业因安全问题引发大规模召回和3C认证撤销,涉及罗马仕召回50万台、安克创新召回70万台产品 [2] - 中国民航局禁止无3C认证或召回批次的充电宝登机,影响行业流通和消费场景 [2][4] - 行业暴露出低价竞争导致供应链失控,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使用劣质材料引发安全隐患 [9][11] 行业发展历程 - 充电宝市场随智能手机普及快速扩张,2013年小米推出69元产品年销超1000万台 [5] - 共享充电宝模式兴起,怪兽充电2021年登陆纳斯达克,安克创新成为亚马逊美国市场销售冠军 [7] - 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2.9亿美元,中国拥有1.7万家企业,共享充电宝规模126亿元 [7] 行业竞争问题 - 20000毫安充电宝合规成本80-90元,但市售价格低至20-30元,电商平台存在几元劣质产品 [7] - 电芯占成本50%,品牌压价导致供应链偷工减料,正负极隔膜材料替换引发爆炸风险 [9][11] - 头部品牌动力锂电芯单价45-60元,与低价产品形成鲜明成本对比 [11]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对安全零容忍,调研显示仅10.8%关注性价比,质量可靠和品牌信任成为首要因素 [12] - 3C认证成为消费决策硬标准,认证撤销导致平台下架、物流拒收等连锁反应 [14][17][19] - 品牌信任结构重构,消费者购买行为从"性价比"转向"质价比"和"信任比" [27][28] 行业启示 - 低价红利终结,品质安全成为新护城河,竞争转向可靠性而非价格 [29] - 品牌需建立可验证的ESG体系,通过环境、社会和治理能力构建长期信任 [30] - 消费行业进入信任经济时代,需从供应链到营销全环节保障品质 [29][30][31] 市场影响范围 - 事件波及食品、个护等多个行业,如牛火锅虚假宣传、卫生巾翻新销售等信任危机案例 [23][24] - 反映消费品行业普遍存在的低价竞争与品质失控问题,需系统性重构 [22][24] - 预示各行业将面临更严苛的信任审视,安全底线成为市场竞争新起点 [24][29]
充电宝限飞一事,正在朝着越来越奇怪的方向发展
虎嗅· 2025-07-04 09:54
行业监管动态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实施新规,禁止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属于召回批次的充电宝登机,全国200多个机场同步执行排查[3][8][17] - 3C认证政策自2023年8月1日强制实施,过渡期一年后未认证产品不得生产销售,但此前已售产品仍可日常使用[35][36] - 多地机场执行标准存在差异,如3C认证年份、召回批次判定等引发混乱,部分合规品牌充电宝仍被没收[22][24][26] 企业召回与供应链问题 - 罗马仕因电芯原材料问题召回PAC20-272等三款型号,涉及295款产品3C认证被暂停/撤销[58][62][64] - 安克创新召回2023年9月至2025年1月生产的部分批次产品,要求用户使用防爆袋寄回或自行销毁[51][54][60] - 核心供应商安普瑞斯因违规替换电池隔膜材料导致安全隐患,70余项认证被暂停,波及罗马仕、安克、小米等品牌[65][66][75][76] 市场影响与行业现状 - 充电宝市场规模从2015年100亿元增至2020年300亿元,预计年内突破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5%[90][91] - 市监局抽查显示43.6%充电宝不合格,涉及电解液质量差、缺乏过充保护等问题,小作坊低价产品加剧乱象[93][94] - 行业长期依赖上游供应链压缩成本,安普瑞斯通过硅纳米线负极技术实现高能量密度,但代工厂混用次品引发危机[69][70][73] 国际对比与安全事件 - 日本计划7月8日起要求充电宝贴住接口并可视摆放,泰国、韩国等国已禁止机上充电[81][82][84] - 2024年中国民航发生15起充电宝起火事件,直接推动3C新规出台[88] - 全球多起航空事故与充电宝相关,如釜山航空行李架烧穿、香港航空备降事件[86][87]
罗马仕停工停产,网店无法退款?法定代表人、高管已火速变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23:06
公司经营异常 - 淘宝官方店铺因账户余额不足导致消费者退款受阻,平台启动30天催缴程序但结果存在不确定性[3][8][9] - 多名员工透露公司自7月1日起全面停工停产,6月后工资停发[11] - 法定代表人及高管团队在三个月内发生火速变更,雷社杏卸任全部职务由雷杏容接替[12][13] 产品质量与召回事件 - 公司主动召回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期间生产的3款移动电源,涉及数量达491745台[14] - 行业层面包括安克等品牌同期出现大规模召回,引发充电宝行业信任危机[14][15] - 民航局新规明确禁止无3C认证或召回产品登机,2025年已发生15起充电宝起火事件[17] 行业监管与安全隐患 - 劣质锂离子电芯是主要风险源,短路时温度可超400℃并释放有毒气体[17] - 产业链隐忧集中在电芯质量控制环节,行业面临安全标准升级压力[17][18]
不带“3C标识”的充电宝禁止携带上机——这些充电宝为啥不能上飞机了?
人民日报· 2025-07-03 07:48
民航局新规与充电宝安全 - 中国民航局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旨在防控航空安全系统性风险 [1][2] - 新规源于2023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对锂离子电池和移动电源实施CCC认证管理,要求2024年8月1日起未获认证产品不得出厂或销售 [2] - 今年以来国内航班已发生多起充电宝自燃事件,飞机低压环境可能加剧电芯气体膨胀导致爆炸风险 [2] 3C认证的技术要求与行业影响 - 3C认证包含高海拔模拟测试、阻燃材料应用等要求,能有效检测低气压环境下的产品安全性并延缓火势蔓延 [3] - 头部充电宝品牌近期因电芯安全风险召回多批次产品,市场监管总局已撤销或暂停部分厂家3C认证 [3] - 电芯热管理不当是引发短路、自燃的核心原因,需加强全产业链(监管部门、品牌方、电芯厂)的质量监管 [3] 国际航班与认证标准差异 - 国际航班通常执行UN38.3标准,允许符合要求的充电宝登机,而中国3C认证标准高于国际标准 [4] - 欧盟CE认证、美国FCC-ID认证等地区性标准主要针对销售和进口环节,与航空运输标准存在差异 [4] 消费者自查与产品处置建议 - 消费者若发现充电宝鼓包、异常发热或电池容量骤减,应立即停用并交由专业机构回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