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

搜索文档
主题策略专题:把握海洋经济投资机会
国信证券· 2025-07-02 20:23
核心观点 - 国内海洋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政策支持与战略地位显著提升,海洋经济占GDP比重走高 [3] - 深海科技作为新质生产力语境下的未来产业,正加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AI技术深度赋能展现巨大投资潜力 [3] -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和未来投资脉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投资提供坚实基础 [3] - 海洋经济主题指数表现强劲,关注深海油气与海洋生态服务领域投资机会,细分领域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3] 海洋经济政和产业脉络 热点事件 - 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项举措,包括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等 [7] - 2025年6月多个事件发布相关报告和案例,如《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等,显示海洋资源利用和生态状况 [7] 政策概览 - 国家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政策,《“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宏观指导和战略规划,《海洋环境保护法(2024修订)》提供法律保障 [8] 产业成效与挑战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38亿元,较上年增长5.9%,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海洋各产业有不同程度发展 [8] - 面临海洋科技资源不足、开发方式粗放、产业结构需深度调整等挑战 [8] 发展指数 - 《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发展规模与效益、结构优化与升级等多方面指数较上年有不同程度增长 [18] 生态预警监测 - 近岸海域表层海水部分指标无明显变化趋势,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波动下降,重点生态系统状况优良或稳定 [19] 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 多地有不同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模式,如辽宁锦州退养还湿等 [20] 深海科技产业链 政策驱动 - 2025年3月中央及地方加速布局深海科技,多地发布相关规划和意见,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23] 产业增速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万亿元(+5.9%),深海相关产业增速突出,政策支持领域进入加速培育期 [24] 产业崛起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技术突破为商业化开发奠定基础 [25] AI赋能 - AI技术优化资源勘探、提升作业效率,新兴应用加速试点,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3.25万亿 [25] 深海油气开发 - 我国深海油气开发潜力大,开发兼具战略和商业价值,政策推动下海洋油气企业有望受益 [35] 深海生态服务 - 2023年国内渔业总年产值达1.60万亿元,海洋渔业接近8000亿元,海洋养殖形成多元化发展模式 [44] - 发展远洋渔业是重要战略目标,头部企业份额可持续扩张 [44]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投资线索 产业概述 -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国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49] 产业链环节 - 上游为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中游为装备制造商,下游为应用市场 [53] 政策支持 - 国家陆续推出政策文件,从“十一五”到“十四五”规划均将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 [56] 产业分布 - 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长三角,按市值和专利统计分布有不同集中区域 [60] 融资与园区 - 2014 - 2023年中国船舶行业融资事件17起,融资金额5.67亿元,2021年融资最多 [64] - 中国船舶行业有20个产业园区,主要集中在江苏 [64] 海洋经济指数梳理和分析 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日盘后,海洋经济指数和海洋科技指数半年内分别上涨9.3%和13.7%,有两次行情催化 [69] 指数拆解 - 海洋经济指数样本股行业分类以工业为主,主题指数分布均匀偏集中 [73] - 指数中市值百亿以下标的近半数,按标准筛选得到18个A股成分 [76]
中国东极“鱼经济”
新华网· 2025-07-02 16:53
渔业资源与市场 - 抚远市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拥有21科105种鱼类资源,被誉为"中国淡水鱼之都" [1] - 东极鱼市现有60多家鱼行,日均发货量达6万公斤各类鱼品,覆盖全国市场 [1] - 典型鱼行年销售额约300万元,旺季单日销售额可达2-3万元 [1] - 鲟鳇鱼餐饮店年消耗量达40吨,带动养殖产业发展 [3] 产业链升级 - 马哈鱼加工企业年消耗原料80多吨,开发2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 [4] - 2024年全市渔业总产量8078吨,产值突破1.9亿元 [4] - 在建鲟鳇鱼现代产业园将实现繁育-加工全产业链覆盖 [4] - 企业研发创新产品如鲟鳇鱼啤酒等,拓展消费场景 [3] 电商与物流发展 - 鱼贩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全国销售,冷链物流支持鲜鱼配送 [1][3] - 精深加工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游"向全国餐桌 [4] - 广州等外地客户专程采购,体现跨区域消费吸引力 [1] 文旅融合 - 鱼皮艺术品年创收超百万元,上千名手工艺人参与制作 [5] - 非遗技艺开发30多道工序的鱼皮画,成为特色文旅名片 [4][5] - 为旅游发展大会特别创作100幅主题鱼皮画 [4] - 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际游客专程体验鲟鳇鱼餐饮 [3]
突然爆发!刚刚,狂掀涨停潮!
券商中国· 2025-07-02 14:43
海洋经济概念股表现 - 7月2日A股海洋经济概念股全线爆发,深水海纳、大烨智能、国联水产等斩获20CM涨停,克莱特大涨超27%,海洋王、亚星锚链、振华重工等超10只个股涨停 [1][2] - 中科海讯、天能重工大涨超10%,海兰信、中集集团、中远海特等个股跟涨 [2] 政策驱动因素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1][2] - 会议强调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 - 会议要求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发展海上风电、远洋捕捞、海洋生物医药等细分领域 [3]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发展海洋经济作出重要部署 [4] 地方政策举措 - 广东召开高规格会议部署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培育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 [5] - 上海发布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拟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并设立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 [5] - 山东提出到2027年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大幅提升,15个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增幅显著高于GDP增速 [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达105438亿元(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GDP比重7.8% [7] -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7] - OECD预测2030年全球海洋经济价值将超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规模 [1][7] 细分领域机会 - 船舶工业、海洋电力等第二产业高速增长,为深海科技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8] - 深海资源开发将推动产业链向勘探、开采、加工全环节延伸,重点关注勘测端(水下机器人、声纳技术)、开采端(海底挖掘系统)、运输端(船舶工业)和通信端(光纤光缆) [8] - 海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受政策支持力度大,具备显著投资机会 [9]
“滴灌”海洋新质生产力 国内首场蓝色信贷投融资路演在沪举办
新华财经· 2025-07-02 13:05
活动概况 - 国内首场蓝色信贷及海洋能装备投融资路演活动在上海举办 由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和深交所联合主办 [1] - 11家企业和科研团队参与路演 覆盖海洋工程装备 海洋信息服务 海洋能开发利用 海洋渔业发展等多个关键领域 [1] - 总融资需求近100亿元 面向深交所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的近1万家投资机构和约3万名专业投资人 [1] 项目亮点 - 涉及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南极磷虾加工船与产业园 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等项目 [2] - 展示项目包括舰船特种电力推进系统 深海动力及执行装备产业化 海岸带综合管理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等 [2] - 聚焦"蓝色"与"新能" 包括百兆瓦潮流能并网发电 波浪能供电原位观测平台等海洋能装备产业化项目 [2] 参与机构 - 上海市海洋局作为主要承办方 组织上海优秀涉海中小企业及科研团队参与路演 [2] - 搭建与深交所及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高效对接平台 [3] - 国家电投 三峡集团 南方电网 中国铁建等央企参与活动 [3] 活动影响 - 吸引沿海各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海洋产业界和金融投资界代表线上线下约500人次参加 [3] -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和中国工商银行专家进行专业分享 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深度理解与互信 [3] - 标志着金融资源向海洋可持续发展和新兴能源技术领域精准"滴灌" [2] 上海海洋经济举措 - 上海扎实做好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工作 开展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统计监测试点 [5] - 举办首届上海现代海洋城市发展论坛 组建上海市现代海洋城市智库和高校联盟 [5] - 支持张江科学城举办"AI赋能海洋"高端学术论坛 促进人工智能与海洋科技深度融合 [5]
秒速20%封板!利好来袭,这个板块大爆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12:11
海洋经济概念板块表现 - 海洋经济概念板块指数盘中放量大涨逾7%创历史新高开盘不到1小时成交超过昨日全天成交[2] - 60只概念股中仅4只微跌1只停牌其余全线飘红克莱特触及30%涨停深水海纳高开后秒速20%封板坤博精工等近20股涨停或涨超10%[2] - 渔业板块指数放量飙升近12%逼近年内最高点开盘不到5分钟成交超昨日全天成交板块内所有个股上涨仅大湖股份涨逾7%未涨停其余全部封死涨停[5] - 水产品航海装备航运概念等与海洋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板块逆势上扬亚星锚链开创国际好当家等批量涨停[5] 海洋经济政策动态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7] - 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注重创新驱动高效协同产业更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7] - 会议指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 - 天风证券表示当前海洋经济政策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态势建议关注深海材料研发深海装备制造及深海数智化应用三大领域投资机会[7] 领航医药生物科技动态 - 港股领航医药生物科技大幅高开高走盘初一度直线飙涨23981%创8年多来新高后有所回落但仍大涨逾50%成交较前一交易日激增数十倍[8] - 公司与卖方及Conflux订立谅解备忘录内容有关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股权的潜在收购事项前提为目标公司完成收购Conflux资产[10] - Conflux为香港注册公司主要从事开发区块链技术谅解备忘录有效期12个月其间卖方不得与第三方就目标公司股权进行谈判[10] - 此举旨在帮助公司拓展区块链技术业务实现业务多元化并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交易尚需签署正式协议后方可落实[10] - 公司曾发布预亏公告预计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年度将净亏损约55亿港元—6亿港元[11] - 预亏主要原因是口服胰岛素产品研发相关的无形资产产生25亿港元—35亿港元减值损失及可换股债券产生的有效利息支出约259亿港元[11]
耕海牧渔,建设“蓝色粮仓”(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7-02 06:19
海洋经济转型发展 - 日照市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通过建设海洋牧场实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和产业升级 [1] - 2024年日照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 [1] - 已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8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建设项目14处,建成深水抗风浪网箱1000余个,大型智能桁架式网箱2座 [1] 海洋牧场建设与生态修复 - 通过投放人工鱼礁(边长3米、重达10吨的混凝土构件)修复海洋生态,促进藻类生长和鱼类聚集 [2] - 采取底播增殖、放流等措施逐步修复海洋生态环境,近海鱼群数量显著增加 [2][3] - 立体养殖模式(底层养海参鲍鱼,上层养贝类)实现生物链循环,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提高养殖效益 [3] 渔旅融合与产业延伸 - 岚山区海钓业年收入超过2亿元,建有2个国家级和7个省级海洋牧场 [4][5] - 官草汪居开发海钓旅游、民宿、农家乐等项目,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滨海旅游地 [5] - 2024年官草汪居集体年收入超52万元,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 [5] 科技赋能现代渔业 - 投放财金"海上粮仓壹号"网箱(高约11层楼),预计年产三文鱼900吨,采用一类海水水质养殖 [5][6] - 网箱配备数智化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指标,智能化投喂系统避免饲料污染 [6] - 实现"南鱼北育"技术突破,膨腹海马养殖苗种成活率达90%,2024年鲜海马产量2075.8万尾 [7]
獐子岛: 关于对外挂牌出租部分资产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21
交易概述 - 公司于2025年4月23日通过议案,同意通过大连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出租部分资产 [1] - 首次挂牌未征集到符合条件的意向承租方,第二次挂牌出租底价为789.30万元/年(资产评估值的94%) [1] - 最终确定长海县泰泓水产有限公司为承租方,年租金789.30万元,租期6年 [1] 交易进展 - 已与承租方签订《海域使用权租赁合同》和《资产交接单》 [2] - 收到首半年租金394.65万元和履约保证金50万元 [2]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关联交易 [2] 承租方基本情况 - 2024年度财务数据:总资产21万元,净资产-479万元,营业收入10万元,净利润-82万元 [2] - 承租方被列为"被执行人" [2] 合同主要内容 - 租赁期限为6年,自资产交接之日起算 [2] - 租金支付方式:每半年支付一次,首期租金在合同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 [3] - 履约保证金50万元,用于保证合同履行 [3] - 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3] 交易影响 - 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租赁收益,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4] - 对未来财务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4] - 交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4]
日本水产放开进口,“潘多拉的海鲜盒”即将打开?
虎嗅· 2025-07-01 20:4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本通 (ID:ribentong-517japan),作者:不要温和地,题图来自:AI生成 时隔近两年,中国内地再度部分放开日本水产品进口了。6月29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宣布恢复除福岛等10个都县以外的日本水产品进口,当然前 提是日方提供符合要求的放射性物质检测报告、卫生证明、产地证书等材料,并完成出口商的注册手续。虽然十都县仍被列为"高风险"区域,但37个道府 县的产品已经重新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门票",这可说是一场"局部解封"。 这次的放开既是对国内消费者食品安全情绪的适度回应,也是在不彻底撕破外交面子的前提下,为中日经贸关系留下一条回旋通道。而且,对于日本而 言,这意味着一个重要出口市场的局部回暖,但也不容盲目乐观。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从日本进口水产品总额达5亿美元,而2024年仅剩下区区10万美 元。 更现实的是,两年多时间里,国内消费者对"日本海鲜"的认知和情绪已发生显著变化,曾经"进口即高端"的光环被层层质疑所取代;价格昂贵、安全性不 明、替代品增多,这三大因素共同构成日本水产品重返中国市场的三道难关。 与此同时,日本方面也在为市场恢复做出努力。政府及渔业团体试图通 ...
海洋经济第一大省释放发展新信号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1 10:54
发展格局 - 广东将坚持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形成科学高效的海洋经济格局 [1] - 平衡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强化海洋资源规划约束,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1] - 优化海洋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坚持港产城联动,加快推动环珠江口"黄金内湾"聚势腾飞 [1] - 聚力建设世界级沿海经济带,持续深化山海协作,推动陆海区域协调发展 [1] - 拓展对内对外向海开放,积极构筑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圈 [1] 产业体系建设 - 广东将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2] - 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全面提升远洋捕捞综合实力,建好用好渔港平台 [2] - 突出做强石化、船舶等优势临港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和未来产业 [2] - 加大力度打造现代海洋企业矩阵,不断巩固拓展产业优势 [2] - 聚力发展海洋文旅,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持续优化拓展涉海服务保障 [2] 科技创新 - 广东将坚持创新驱动、基础先行,形成更坚实的海洋经济发展支撑 [2] - 集中资源力量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围绕产业所需加快攻坚关键核心技术 [2] - 大力引育现代海洋人才,更好支撑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2] - 进一步优化港口资源,建好临港产业园区,积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
海洋经济发展的五个战略方向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1 10:54
国际海洋秩序变革 -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际海洋秩序加速变革 将重新调整各国海洋活动并分配公海利益 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1] - 海洋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需主动适用国际新规则抢抓战略主动 紧抓海洋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 [1] 绿色低碳船舶工业 - 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各国重要议题 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将在2030年实现零排放 欧美国家纷纷出台船舶更新换代计划 [1] - 我国是全球最大造船国 海运运力世界第二 需以科技创新驱动 加快交通运输和船舶工业绿色转型 提升船舶全生命周期低碳水平 [1] 海洋生物产业 - 美欧发达国家已完成深海生物遗传资源储备 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 美日德等国已申请1.3万项海洋遗传资源专利 [2] - 我国是全球少数具备深海遗传资源探采能力的发展中国家 需加大资源战略储备 推动AI赋能生物技术 加强产学研用融合 [2] 渔业发展与转型 - 国际社会将打击非法捕捞和防止过度捕捞作为海洋可持续发展路径 消除有害渔业补贴和划设保护区成为共同目标 [2] - 我国是全球最大海洋渔业养殖国和公海捕捞国 需推进渔船更新改造 发展深远海养殖 统筹建设现代化渔业 [2] 深海矿产资源开发 - 低碳产业推动铜钴锰镍等矿产资源需求上升 但法德智利等30多国因环保问题反对深海采矿 主张"冻结"相关活动 [3] - 我国需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发展绿色采矿技术装备 强化多场景适应性 降低环保"冻结"风险 [3] 海洋数字经济 - 海洋成为人工智能 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重要应用场景 我国拥有全球领先的5G 卫星遥感和物联网技术基础 [4] - 需构建空天海地一体化监测网实现实时数据采集 突破智能船舶操作系统和无人航运技术以提升运输效率 [4] - 应加大海洋数字基础设施投入 完善国家级海洋大数据中心 推动数字孪生 量子通信等技术在海洋场景落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