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
icon
搜索文档
让农业“压舱石”分量越来越足(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7-01 05:54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 夏粮产量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1/5 其中九成以上是小麦 凸显粮食安全重要性 [1] - 小麦适收窗口期极短 从蜡熟到完熟仅三五日 需快速收割 [1] - 今年麦收速度刷新 得益于区域互助合作和应急响应机制 [1] - 确保农业稳产稳收需加强指挥调度和区域协作 同时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1] 农业科技创新应用 - 先进气象监测设备和数值预报模式帮助盯防灾害性天气 [2] - 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推广应用 拉动夏收效率5年提升30%以上 [2] - 人工智能匹配实现"农户点单 机手接单" 农机调度快速匹配需求 [2] - 全国主要麦区持续推进机收减损 机收损失率降至1%以内 [2] - 农业社会化服务向产后延伸 提供烘干 入库 售粮一条龙服务 [2] 现代农业人才需求 - 跨区农机手 无人机飞手 粮食经纪人等新农人活跃于麦收一线 [3] - 90后"田保姆"相夫龙为周边1万多亩麦田提供托管服务 [3] - 新农人需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 智能化和专业化趋势 [3] 农业长期发展展望 -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可增强农业"压舱石"作用 [3] - 科技创新和人才投入是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的关键 [2][3]
安徽省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29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30 17:25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3类食品219批次样品,合格215批次,不合格4批次[3] - 不合格产品包括黄鳝(恩诺沙星超标236μg/kg和633μg/kg)、鸡蛋(甲氧苄啶20μg/kg、磺胺类总量382.78μg/kg)和小台芒(吡唑醚菌酯0.10mg/kg)[3] - 属地监管部门已责令涉事生产经营者召回不合格产品并整改[4] 不合格产品详情 - 广洁菜市场邬宗付销售的黄鳝恩诺沙星含量236μg/kg(标准≤100μg/kg)[3] - 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周氏水产品铺黄鳝恩诺沙星含量633μg/kg[3] - 六安瑞祥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鸡蛋检出甲氧苄啶20μg/kg(标准≤10μg/kg)和磺胺类总量382.78μg/kg(标准≤10μg/kg)[3] - 叶集区小沈水果店小台芒吡唑醚菌酯含量0.10mg/kg(标准≤0.05mg/kg)[3] 合格产品分布 - 调味品类占比最高,涉及海天、中盐东兴等品牌共34批次[5][6][7] - 粮食加工品32批次,包括挂面、大米等[5][6][7] - 速冻食品19批次,主要为肉制品和预制菜[5][6][7] - 酒类7批次,含白酒、啤酒等[5][6][7] - 茶叶及相关制品16批次,覆盖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地方特色茶[7] 区域监管动态 - 抽检覆盖六安市下辖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等所有行政区[3][4] - 养老服务机构成为重点抽检对象,涉及瑞祥养老、沐泰养老等12家机构[3][5] - 农贸市场和水产品铺位不合格率较高,占不合格样本的50%[3]
万物竞发绘新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30 10:03
农业与粮食生产 - 中央储备粮滁州直属库有限公司天长库区6月23日起收购托市小麦,两天时间已收超360吨 [3] - 安徽麦收较往年提前3天完成,山东德州新型收割机将粮食损耗控制在1%以内,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22天内完成收割 [3] - 全国夏粮收获过九成,冬小麦大面积收获基本结束 [3] 生态环境治理 - 重庆丰都县名山坝长江消落带通过人工干预与自然修复形成1200多亩湿地生态系统 [4] -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采用麦草方格、灌木种植等经典治沙模式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筑生态屏障 [4] - 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调查期实现"双缩减" [4] 就业与劳动力市场 - 贵州六枝特区与广东中山建立劳务协作站,提供从招聘到维权的一站式服务网络 [5] - 湖北举办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考核暨就业联动招聘对接会,广西高校举办就业双选会满足多样化需求 [5]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针对脱贫人口召开专题会议并印发通知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 [5] 高温应对与生产保障 - 成渝中线高铁成都站改建工程施工现场配备防暑降温物资如遮阳棚、冰饮站 [6] - 天津宁河区中国民航大学新校区二期工地为塔吊司机室安装空调,南宁市总工会为建筑工人送防暑慰问品 [6] - 气象部门拉响高温预警,城市保障部门确保电、气、水供应稳定 [6]
陕西宝鸡:以秋补夏提产能 打好粮食生产主动仗
陕西日报· 2025-06-27 21:41
粮食生产措施 - 陕西省宝鸡市采取以秋补夏策略应对高温干旱,已完成夏播120.67万亩,较去年扩种32.29万亩 [1] - 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将扩种任务纳入专项督导考核,全程跟踪问效 [1] - 逐级分解任务,建立地块、品种、主体"三位一体"清单,在光热水源条件优越地区压茬种植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 [1] 扩种路径 - 村集体兜底种秋粮扩种13万亩,种粮大户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小农户通过项目资金补贴扩种4万亩 [1] - 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种子、农机等补贴 [1] 单产提升技术 - 推广耐密、抗倒、适合机收的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在97%以上 [1] - 引进指夹式、气吸式等先进播种机械,配备北斗导航系统,全市已有高性能玉米播种机近5000台 [1] - 推广贴茬精播、水肥一体化、增密种植等关键技术,同步推进田管措施 [1] 服务保障 - 财政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粮食生产,支持打造20个吨粮镇、41个吨粮村 [2] - 组建32个技术指导组,派出技术骨干6700人次深入一线精准指导 [2] - 借助新媒体平台培训群众6万人次以上 [2]
“绿色储粮”新方向 大国粮仓焕发“智能体”数字生命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7 16:07
粤港澳大湾区粮食枢纽建设 - 东莞麻涌镇建成350亩粮食枢纽,相当于33个标准足球场面积,配备28个1.5万吨大直径筒仓,单仓可满足12万人一年粮食供应[1][3][4] - 深赤湾港拥有1250米码头岸线和5个5万吨级泊位,单泊位卸船效率达4000吨/小时,两泊位30小时内可完成两艘7万吨级散粮船卸货[3][6] - 枢纽采用数字孪生技术管理上千台设备,实时监控粮食流向并优化车队调度,实现高效精准管理[6][8] 智能化粮食仓储技术 - 粮库实现"云上巡仓"和在线监测上万个控制节点,通过智能气调、通风、预警系统进行远程粮情监管[4][11][13] - 粮食储存精度达毫米级,每批粮食拥有专属数字档案,通过实时温湿度监测实现全程可追溯[13][15] - 智能系统可一键应对台风等突发天气,自动关闭仓库窗户保障储粮安全[11][13] 粮食全产业链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已建成11个标准化农场和4个综合服务站,连接超3万户农户,形成"订单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9][17] - 基地三期在建30万吨高标准粮仓,预计2027年应急服务能力突破百万吨,打造集收购、加工、仓储配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17] 绿色储粮技术创新 - 全国划分七大储粮生态区,针对不同气候条件采用差异化绿色储粮技术组合[18][20] - 华南高温高湿区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如马六甲肉食螨可有效消灭害虫卵和幼虫,且不会形成生态威胁[22][24][26] - 部署真菌毒素全自动检测仪等智能化装备,实现粮食安全检测完全自动化[30][32]
“黑科技”升级粮食“住”进好房子 今年粮食收购储存有新亮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6 16:00
河南夏粮生产与收购 - 河南夏粮产量占全国1/4 连续多年稳定在750亿斤以上 [2] - 受天气影响今年小麦收购比常年提前10天左右 [2] - 截至6月24日河南已收购新产小麦548.1万吨 [4] - 收粮点采用微信小程序预约售粮 单日卸粮能力达3500吨 [2][4] - 90后农户李俊辉单次运输量达150吨 通过液压翻板设备半小时可卸完50吨粮食 [2][4] 粮食仓储技术创新 - 新郑中储粮浅圆仓单个容量9800吨 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平房仓1/4 [9] - 浅圆仓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 单人可管理3-4个仓 工作塔设计产能200吨/小时 [9][11] - 出粮口利用粮食自流惯性 每小时可出库200吨 [13] - 长沙在建气膜粮仓气密性达国标6倍 采用三层结构保温隔热 预计2026年投用 [15][17] - 气膜仓采用氮气气调技术 可解决南方高温高湿储粮难题 [17][19] 新型粮仓性能对比 - 楼房仓夏季粮温比浅圆仓低4℃ 比平房仓低3℃ 40℃外界温度下仓内保持20℃ [21] - 三层楼房仓总仓容2.8万吨 配备智能集控系统 卸粮效率提升50% [21][23] - 筒仓结构受力均匀 地基成本较高 房式仓维护简便 投资成本较低 [37][39] - 平房仓配备14根测温线监测420个点位 数据实时回传电子粮情系统 [32][34] 历史粮仓演变 - 隋朝黎阳仓遗址发现152个粮仓 总储粮3000万斤可保存10年 [26] - 50年代土圆粮仓单仓容量20万公斤 设14个通风口和熏药除虫系统 [28][30] - 现代平房仓采用轴流风机调节温湿度 测温频率每周两次 [32][34]
“坐”电梯、“穿”新衣、“住”楼房 “大国粮仓”里藏着多少“科技密码”↓
央视网· 2025-06-26 15:44
现代粮仓技术 - 河南新郑中储粮新港直属库使用10个高度超过30米的浅圆仓 每个仓可装9800吨小麦 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平房仓的1/4 [3] - 浅圆仓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一人管理3-4个仓 可线上实时监控粮食状态 [3] - 浅圆仓配套工作塔设计产能200吨/小时 3-4天可完成1万吨粮食入库 出库效率达200吨/小时 [6] - 湖南长沙望城区建设5个9000吨级气膜粮仓 设计装粮高度26.6米 内径24米 [7] - 气膜仓采用三层一体化结构 气密性达国家高标准粮仓要求的6倍以上 解决南方高温高湿储粮难题 [9] - 鹤壁浚县楼房仓总仓容2.8万吨 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 配备智能集控系统实现高效转运 [11] 传统粮仓技术 - 河南鹤壁浚县黎阳仓遗址发现152个古代粮仓 可储粮3000多万斤 保存期限达10年 [13] - 浚县50年代建造的土圆粮仓共14座 总容量280万公斤 现存4座完整 [15][17] - 平房仓配备14根测温线监测420个点位 数据实时回传至电子粮情监测系统 [19] 粮仓类型比较 - 筒仓(浅圆仓/立筒仓)结构受力均匀 空间利用率高 但建造成本较高 [21][23] - 房式仓(平房仓/楼房仓)内部空间规整 便于管理 建造成本较低但空间利用率相对较低 [21][23] - 粮仓选择需综合考虑布局 结构安全 投资成本和管理成本等因素 [23]
2025年中国进口粮食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供需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豆类依然是占比最大的进口品种,占比高达66.67%[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6 09:38
粮食供需现状 - 2024年我国粮食需求量达86177万吨,同年产量仅70650万吨,存在15527万吨缺口需通过进口弥补 [1][9] - 人口总量增长及饮食结构升级推动饲料用粮需求大幅增长(玉米、大豆等)[1][9] - 工业用粮需求随酒精、淀粉、生物燃料等产业发展持续上升 [1][9] 进口粮食市场政策 - 国家通过《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等政策优化进口节奏,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4] - 2024年6月-2025年3月期间密集出台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外贸金融支持等配套政策 [6] 进口规模与结构 - 2024年累计进口粮食15753万吨,同比减少2.3%,进口依存度降至18.28% [11] - 豆类占比最高达66.67%,玉米和小麦分别占8.66%和2.74%,薯类及稻谷占比较小 [11] 产业链构成 - 上游:境外种植、远洋运输、冷链物流 [7] - 下游:油脂压榨(食用油/豆粕)、面粉加工(面包/面条)、饲料生产、食品深加工(淀粉/糖果)[7] 行业竞争格局 - 中粮集团年农粮经营规模1.7亿吨,拥有1146万吨小麦进口配额(占样本企业总量42%)[14][22][23] - 2025年玉米进口配额申请企业达1453家,小麦/大米企业分别为344家/335家 [14][15][17][19] 代表企业分析 - 中粮集团构建全球产业链,覆盖40国市场,投资港口、船队及加工基地 [22] - 金健米业2024年农产品贸易收入12.55亿元,占营收27.12%,采用FOB/CNF/CIF多元采购模式 [24] 未来发展趋势 - 进口品类多元化:高端食用油原料、优质大米、特色杂粮需求增长 [26] - 拓展"一带一路"新兴粮源国,降低对美/巴/加等传统市场的依赖 [26]
武汉江北粮库下月竣工投运
长江日报· 2025-06-26 08:23
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建设进展 - 武汉市政府储备粮库(江北)项目将于7月建成投运 总库容达15万吨 目前53米高的清理工作塔和皮带输送机等设备已安装完毕 [1] - 基地占地约2000亩 总投资超60亿元 聚焦粮食和冷链两大产业板块 配套港口码头、铁路专用线等设施 是国家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3] - 铁路专用线长约5.4公里 与京九京广铁路相连 采用铁水联运模式 构建粮食物流大通道 预计7月投入运营 [3] 基地功能与运营现状 - 已建成投用粮食仓容21万吨、冷库库容30万吨 总仓容20万吨的冷库和省级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等设施已投入运营 [3][4] - 大米加工生产线设备预计8月底建成投产 基地功能将扩展到10.75平方公里 纳入国家粮食发展"十五五"规划 [3] - 武汉市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和江北储备粮库投用后 将形成40万吨粮食物流园 成为华中最大北粮南运集散和进口粮食中转基地 [4] 未来规划与储备能力 - 金控长贸国际冷链物流园二期规划20万吨冷库库容 项目全部建成后 粮食和肉类储备可满足武汉全市50天需求(按人均日消耗1斤粮食和1斤肉计算) [4]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陕西:打好粮食收购“组合拳”
陕西日报· 2025-06-26 06:35
夏粮收购总体情况 - 陕西夏粮收购进入尾声,全省设立881个收购网点,准备仓容27.5亿公斤,农发行陕西省分行提供信贷资金56亿元,保障收购顺利进行[1][4] - 宝鸡市作为小麦主产区,小麦质量总体较好,市场化收购企业如凤翔县恒业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已收购1.1万吨小麦,计划收购总量2万吨[2][3] - 政策性收储企业如陕西省储备粮咸阳直属库提前一周开秤收购,10天完成年度轮换任务的10%,单日卸车量达1000余吨,挂牌价2等粮每斤1.22元,3等粮每斤1.21元[3] 粮食经纪人的作用 - 粮食经纪人成为夏粮收购主力,如陕西祥茂合盛商贸有限公司日均收购小麦30吨,计划收购小麦2万吨、玉米4万吨,截至6月16日已收购小麦1000吨[6] - 粮食经纪人通过灵活高效的购销模式提升流通效率,缓解农户"卖粮难"问题,同时保障企业粮源稳定[6] - 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粮食经纪人轮训实训,计划两年内完成全省培训,提升政治法治、技术实操等能力,并出台"负面清单"和行业规范加强管理[7] 智慧粮库技术应用 - 陕西省储备粮杨凌直属库应用智慧粮库综合管理平台,通过虫害远程监测系统、270个测温点及物联网设备实现粮食全流程智能化监管[8][9] - 科技储粮技术包括氮气气调储粮、空调控温内环流储粮、可视化害虫检测等,使粮食"休眠"保鲜,仓内温度稳定在25℃左右[9][10] - "十四五"期间陕西新建改造仓容110万吨,推广绿色储粮技术,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储备粮信息化监管体系,实现全流程动态监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