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资本市场丨完善资本市场生态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搜狐财经· 2025-06-23 12:17
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5] - 资本市场通过多层次体系、注册制改革、科技创新债券等机制推动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6] - 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在市场化程度、投资者结构、制度弹性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6][7] 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超50%,专利持有量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以上 [7] - 市值超千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从10年前的12%升至27% [7] - 截至2024年末,中国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90万亿元,居全球资本市场第二位 [7] 资本市场结构优化方向 - 需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构建全链条、多层次、差异化生态体系 [10][12] - 提高上市包容度,优化IPO审核流程,扩大北交所、创业板服务覆盖面 [10] - 完善股权市场转板制度,畅通"区域性市场—新三板—交易所市场"晋升通道 [10] - 丰富科创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构建立体化融资渠道 [10]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支持科技企业发行高收益债券、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创新品种 [11] - 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构建无形资产评估交易体系 [11] - 放宽中长期资金入市限制,简化流程,考虑差异化税收待遇 [11] - 开发长期投资工具如REITs、ESG基金,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11] 配套机制与制度建设 - 构建适配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监管框架,强化信息披露 [11] - 完善科技企业股权激励服务体系,利用AI优化股权定价和风险评估 [11] - 建立科学合理的退市标准,增加科技创新能力相关指标 [11] - 培育长期资本生态,解决资本期限错配问题 [12] 国际化与全球资源配置 - 提升市场包容性和开放度,吸引国内外优质科技企业和投资者 [13] - 加强与国际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推动跨境投资、并购重组 [13] - 深化发行上市制度改革,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 [13] - 完善并购重组制度体系,推动科技企业资源整合 [13]
2025年陆家嘴论坛政策解读:全球变局下的金融:促改革、扩开放、重科创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23 11:28
金融体系 - 国际货币体系或朝少数主权货币并存、竞争、制衡格局演进,也有超主权货币成为主导的讨论方向[7] - 跨境支付体系朝高效、安全、包容、多元方向发展,新兴技术加速应用[9] - 潘功胜宣布8项重磅金融政策,关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的4项试点[5][6] 金融开放 - 聚焦消费、科技、绿色、养老、财富管理领域,发布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3][13] 资本市场 - 推出深化改革“1 + 6”政策措施,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15][17] - 批复全国首批两只数据中心REITs注册,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17] 外汇管理 - 建立“更便利、开放、安全、智慧”外汇管理体制机制,自贸试验区实施10项便利化政策[3][19] 风险提示 - 关注外部因素扰动,美元信用或进一步下降,美债利率有上行风险[10][11] 评级分布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海通国际股票研究覆盖率中优于大市、中性、弱于大市占比分别为92.2%、7.5%、0.3%[34]
招商公路(001965)6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00.4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22 04:16
公司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20日收盘 招商公路报收于12 06元 下跌0 17% 换手率0 17% 成交量11 36万手 成交金额1 37亿元 [1] -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00 42万元 占比成交额13 15%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44 38万元 大单净流出1756 03万元 中单净流出1186 95万元 小单净流入613 46万元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显示 公司营业总收入28 03亿元 同比减少7 24% 归属净利润13 29亿元 同比增长2 74% 扣非净利润13 23亿元 同比增长2 35% [1] - 流动比率0 826 速动比率0 804 资产负债率43 45% [1] 公司基本信息 - 招商局公路网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 位于天津市 是一家以从事资本市场服务为主的企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617821 7338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424542 588万人民币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白景涛 [1] 公司投资及知识产权 - 公司共对外投资了6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861次 [2] - 知识产权方面有商标信息20条 专利信息96条 拥有行政许可45个 [2]
经济日报:强化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服务科创
快讯· 2025-06-21 06:37
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关系 -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 科技创新从点状突破向系统集成加快推进 技术突破向市场应用加快转化 [1] - 资本市场需成为适配的灌溉水源 直接关系创新生态的繁茂程度 [1] - 资本供给与科创需求间存在周期错配 服务断层等堵点 [1] 资本供给现状与问题 - 科技创新需要长期资本"助跑" 但当前适应创新规律的资本形成机制不完善 [1] - 金融供给存在资金短期化 风险容忍度低等问题 [1] 资本市场功能与作用 - 资本市场具有独特的风险共担机制 能在从风险投资到上市融资的全链条服务中"扶优除劣" [1] - 资本市场能加速科技成果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惊险一跃" [1]
经济日报金观平:强化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服务科创
经济日报· 2025-06-21 05:56
资本市场改革与科技创新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以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突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1] -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 中国科技创新正从点状突破向系统集成加速推进 技术突破加快市场转化 [1] - 当前资本供给与科创需求存在周期错配 金融供给存在资金短期化 风险容忍度低等问题 需完善适应创新规律的资本形成机制 [1] 资本市场对创新的支持作用 - 资本市场通过合理定价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才创新活力 带动技术 数据等生产要素协同集聚 服务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 [2] - A股上市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达1 88万亿元 占全社会研发投入一半以上 创新生态进一步完善 [2] - 科创板将设置科创成长层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精准服务技术突破大 商业前景广阔的科技企业 [2] 资本生态与融资创新 - 推进股债联动 发展科创债 支持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 数据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和REITs融资 [3] -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 推动社保基金 保险资金 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3] - 完善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 落实"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 [3] 资本市场开放与合作 - 外资和外资机构是重要参与力量 将构建更开放包容的资本市场生态 落实对外开放一揽子举措 [3] - 推动国内市场与全球创新资源深度融合 发挥资本市场连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枢纽功能 [3]
国元证券: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30
公司债券概况 - 公司获准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的公司债券,已发行多期债券包括22国元01、22国元02、22国元03、23国元01、23国元02、24国元01、24国元02、24国元03、24国元C1、24国元04等,发行规模从10亿元至35亿元不等,票面利率介于2.04%至3.49%之间,期限主要为3年和5年 [1][2] - 公司还获准非公开发行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的次级债券,已发行24国元C1,规模25亿元,票面利率2.46%,期限3年 [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8.48亿元,同比增长23.49%,营业支出50.96亿元,同比增长22.65%,利润总额27.41亿元,同比增长24.8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4亿元,同比增长20.17% [9] - 分业务来看,自营投资业务收入23.11亿元,同比增长76.88%,资产管理业务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63.26%,国际业务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38.69%,而投行业务收入1.63亿元,同比下降18.92% [9] - 公司2024年末资产总额1721.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54%,负债总额1350.41亿元,增长37.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370.43亿元,增长7.12%,净资本259.73亿元,增长21.32% [10] 财务状况 - 公司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303.65亿元,同比增长185.76%,经营活动现金流出271.14亿元,增长70.3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51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52.95亿元 [1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7.76亿元,增长717.88%,现金流出39.85亿元,增长773.27%,筹资活动现金流入520.15亿元,增长5.78%,现金流出451.34亿元,下降4.61%,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8.81亿元,增长270.40% [10] - 公司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73.35%,较上年末的67.73%有所上升,流动比率1.26,速动比率1.23,EBITDA利息保障倍数2.48 [15] 债券募集资金使用 - 22国元01、22国元02、22国元03募集资金已按约定于2022年使用完毕,23国元01、23国元02募集资金已按约定于2023年使用完毕 [3] - 24国元01募集资金用于偿还21国元01到期本金,24国元02、24国元03募集资金用于偿还24国元证券CP001及24国元证券CP002到期本金,24国元C1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公司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24国元04募集资金用于偿还21国元02到期本金 [12][13] 债券偿付情况 - 公司已按期足额支付22国元01、22国元02、22国元03、23国元01、23国元02的利息,24国元01、24国元02、24国元03、24国元C1、24国元04无2024年度兑付兑息事项 [4][5][14] 信用评级 -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对公司相关债券的跟踪评级显示,22国元02、22国元03、23国元01、23国元02、24国元01、24国元02、24国元03、24国元04的主体及债项评级均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18][20][21] 重大事项 - 公司董事会秘书暨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于2024年11月14日由刘锦峰变更为李洲峰,该事项对公司经营和偿债能力无重大不利影响 [22]
吉利控股等取得一种定位完好性监测相关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6-20 14:30
专利授权信息 - 涟漪位置(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一种定位完好性监测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5062097B,申请日期为2022年06月 [1] 涟漪位置(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广州市,主要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 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3次,拥有专利信息43条,行政许可6个 [1] 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杭州市,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 [1] - 注册资本54034.79万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36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13条,专利信息404条,行政许可5个 [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杭州市,主要从事汽车制造业 [2] - 注册资本103000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38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1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5000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272个 [2] 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杭州市,主要从事资本市场服务 [2] - 注册资本43333.333333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4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9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3条,专利信息175条,行政许可3个 [2]
新华社权威快报 | 新设科创成长层!资本市场包容性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资本市场改革 - 中国证监会宣布将聚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体系[1] - 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1] - 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1] 市场体系建设 - 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服务矩阵,提升市场竞争力[1] - 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核心抓手,推动制度创新[1]
董少鹏:“三家”联手,构建资本市场新机制
搜狐财经· 2025-06-20 06:47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 -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高端制造业和产业链链主地位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基础 提升制造业竞争力需要科技、产业和金融的深度融合 [1] - 资本市场应通过完善监管、提升服务效率、对接实体经济需求来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1] - 证监会将强化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 推动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机制 培育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 [1] 金融供给与资本形成 - 当前金融供给存在资金短期化、风险容忍度低的问题 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不足 [2] - 需通过市场化改革优化IPO退出机制 让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获得合理回报 同时避免定价泡沫化 [2] - 建议改革资本利得税体系 降低短期排名对长期投资的干扰 营造长线投资氛围 [2] 科技企业金融服务 - 当前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需对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给予税收和制度激励 [3] - 科创板将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创业板也将启用该标准 同时强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3] - 将完善科创债发行平台 优化贴息和担保机制 推动股贷联动 允许银行贷款在一定条件下转为股权投资 [3] 资本市场生态建设 - 当前资本市场缺乏"投融资文明" 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需主动担当社会责任 反欺诈反造假 [4] - 监管部门需加强信息披露治理 打击伪市场化操作 堵住监管漏洞 依法惩处破坏市场生态的行为 [4] - 资本市场制度建设需听取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意见 以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4]
上交所制定专项行动方案 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
深圳商报· 2025-06-20 04:37
上交所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 - 上交所制定完成《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旨在推动上市公司ESG评级水平提升[1] - 行动方案衔接《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1] - 方案围绕六大工作举措:评级指导、沟通交流、信息披露改进、最佳示范、正向激励、管理绩效提升[2] ESG评级的重要性 - ESG评级是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综合表现的直观表征[1] - 投资机构将ESG评级作为筛选投资标的和构建组合的重要依据[1] - 全球ESG资产投资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50万亿美元[1] 沪市上市公司ESG表现 - MSCI ESG评级AAA级的沪市上市公司外资持股市值平均356亿元,是CCC级公司的21倍[1] - AAA级公司外资平均持股比例近5%,是CCC级公司的2倍[1] - 截至2024年底,沪市342家上市公司纳入MSCI ESG评级,其中100家评级提升,10家跃升2-3个等级[2] ESG评级提升的积极影响 - 高ESG评级公司更容易入选ESG指数和ETF组合,获得更高投资权重[1] - 推动上市公司主动履行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2] - 上交所将通过优化制度等措施增强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可投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