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
icon
搜索文档
杰华特: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担保总额为人民币6.5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8:09
2024年1至12月份,杰华特的营业收入构成为:集成电路行业占比99.84%,其他业务占比0.16%。 截至发稿,杰华特市值为264亿元。 每经AI快讯,杰华特(SH 688141,收盘价:59元)10月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对 外担保均为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的担保,担保总额为人民币6.5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及总 资产的比例为31.44%、15.46%。 每经头条(nbdtoutiao)——与美元脱钩后,暴涨102倍,揭秘黄金疯涨背后神秘的"无形之手"!专家: 推动金价上涨的逻辑没有变 (记者 曾健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科大讯飞新设未来科技公司,含集成电路业务
企查查· 2025-10-09 17:10
近五日涨跌: -0.34% 市盈率: 20.30倍 资金流向: 最新份额为87.4亿份,减少 了150.0万份,主力资金净 流出2012.9万元。 (原标题:科大讯飞新设未来科技公司,含集成电路业务)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浙江金讯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晶晶,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人 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集成电路设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科大讯飞(002230)间接全资持股. 相关ETF 食品饮料ETF (产品代码: 515170) ★ 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 科创半导体ETF (产品代码: 588170) ★ 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 估值分位:19.09% 游戏ETF (产品代码:159869) ★ 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 近五日涨跌: -- 市盈率:46.63倍 资金流向: 最新份额为66.7亿份,增加 了1.1亿份,主力资金净流 出4.1亿元。 估值分位:68.94% 近五日涨跌: 5.26% 资金流向: 最新份额为18.4亿份, 增加 了1.2亿份,主力资金净流 入3846.2万元。 云计算50ETF ...
【回眸“十四五”】制造强国:从规模领先到实力领跑
中汽协会数据· 2025-10-09 15:04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规模优势持续夯实,创新动能更加强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基础更加牢固,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坚定迈进 [5][6] 产业规模与全球地位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3] - 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大多数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3] - 2020年至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1.3万亿元增长到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长到33.6万亿元 [6] -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6] 创新投入与成果 -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6%,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6] - 产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进入“跟跑”加快、“并跑”增多、“领跑”涌现的新阶段 [6] - “嫦娥”落月、“天和”驻空、“北斗”组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 [6] 产业结构升级 - 2020年至2024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7.9%和8.7%,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至34.6%和16.3% [6] - 新能源汽车去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领先 [6]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 通过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急需基础产品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突破 [7] - 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船舶等重点产业链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形成百余项标准和千余项发明专利 [7] - 2024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3.93%,较上年提高0.28个百分点 [7] 产业协同与数字化转型 - 构建起更紧密的产业协同网络,上下游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需求对接和产能共享,缩短研发周期和交付时间 [8] - 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过1亿台(套),服务企业近400万家次 [11] - 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打通了工业生产的信息大动脉 [11] 智能制造进展 - 建成7000余家先进级和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推动工艺、装备、软件集成创新 [12] -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12] - 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解决方案取得群体性突破 [12] 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 [13] - 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个 [14] - 2024年,10种再生资源利用量超过4亿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利用量超过30万吨 [14] - 每年生产钢材中近3亿吨来自废钢循环利用,绿色电解铝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 [14]
甬矽电子股价涨5.26%,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25.07万股浮盈赚取443.3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3:45
10月9日,甬矽电子涨5.26%,截至发稿,报39.39元/股,成交6.30亿元,换手率5.87%,总市值161.69亿 元。 资料显示,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中意宁波生态园兴舜路22号,成立日期2017 年11月13日,上市日期2022年11月1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集成电路的封装和测试业务。主营业务收入 构成为:系统级封装产品41.16%,扁平无引脚封装产品37.79%,高密度细间距凸点倒装产品14.67%, 晶圆级封测产品4.24%,其他(补充)1.61%,其他产品0.52%。 从甬矽电子十大流通股东角度 数据显示,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甬矽电子十大流通股东。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二季度新 进十大流通股东,持有股数225.07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为0.8%。根据测算,今日浮盈赚取约443.38万 元。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成立日期2016年9月29日,最新规模649.53亿。今年以来收益28.58%,同 类排名2093/4221;近一年收益34.04%,同类排名1521/3848;成立以来收益13.79%。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 ...
华大九天股价涨5.15%,长盛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81万股浮盈赚取31.3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3:40
10月9日,华大九天涨5.15%,截至发稿,报132.81元/股,成交14.33亿元,换手率2.02%,总市值724.40 亿元。 资料显示,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利泽中二路2号望京科技园A座二层,成 立日期2009年5月26日,上市日期2022年7月29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用于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EDA 工具软件开发、销售及相关服务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EDA软件销售82.57%,技术服务 13.41%,硬件、代理软件销售及其他4.02%。 长盛电子信息主题混合(000063)基金经理为朱律。 截至发稿,朱律累计任职时间6年143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24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59.13%, 任职期间最差基金回报27.95%。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从基金十大重仓股角度 数据显示,长盛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华大九天。长盛电子信息主题混合(000063)二季度持有股数 4.81万股,占基金净值 ...
复旦团队官宣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
新京报· 2025-10-09 11:46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俞金旻)10月9日,复旦大学宣布,该校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集成电 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周鹏-刘春森团队研发的"长缨(CY-01)"架构,将二维超快闪存器件"破晓(PoX)"与 成熟硅基CMOS工艺深度融合,率先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芯片。 人工智能时代,当下的AI系统瓶颈正在从前端的算力转向后端的存储和数据,未来的模型会越来越庞 大。多位业界人士表示看好该成果以更快速度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应用,融入个人电脑、移动端设备等 场景。 存储器产业界代表认为,团队研发的二维器件具有天然的访问速度优势,可突破闪存本身速度、功耗、 集成度的平衡,未来或可在3D应用层面带来更大的市场机会,下一步期待通过产学研协同合作,为每 年600亿美元的市场带来变革。 相关研究成果以《全功能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A full-featured2D flash chip enabled by system integration)为题,于北京时间10月8日晚间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发表。 据悉,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应用,团队已跨越最艰难一步,后续迭代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他们下一步计 划建 ...
2025年1-8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为3429.1亿块 累计增长8.8%
产业信息网· 2025-10-09 11:38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为425亿块,同比增长3.2%;2025年1-8月中国 集成电路累计产量为3429.1亿块,累计增长8.8%。 2020-2025年1-8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统计图 上市企业:纳思达(002180),韦尔股份(603501),江波龙(301308),士兰微(600460),华润微 (688396),佰维存储(688525),兆易创新(603986),航锦科技(000818),海光信息(688041),晶晨 股份(688099)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
苏州工业园区对新贸易逼近峰值
苏州日报· 2025-10-09 10:56
从主要进出口商品看,集成电路在园区与新加坡贸易中的比重逐步提升,2024年进出口规模创历史 新高60.1亿元,占比也创新达41.3%。今年前8月,园区对新加坡进出口集成电路90.8亿元,增长1.7倍, 占60%,拉高园区对新加坡贸易增幅67.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集成电路30.6亿元,增长25.8%;出口集 成电路60.2亿元,增长5.7倍。 随着中新两国政策支持与合作机制的不断优化,园区与新加坡的贸易往来更加顺畅。据了解,中新 自贸协定4.0升级版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实施,首次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承诺开放更多市场,货 物贸易自由化水平高,零关税比例达95%以上。同时,园区对新加坡贸易有40家AEO企业,享受查验率 低、通关速度快等便利,有利于市场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上述企业今年前8月对新加坡进出口总值达 82.9亿元,占同期园区对新贸易总值的54.9%,其中有11家对新加坡进出口值倍增。 10月3日,我国与新加坡将迎来建交35周年。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苏州 工业园区开了国际合作开发产业园区的先河。多年来,园区对新贸易不断向联合创新、绿色发展、数字 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拓展。据 ...
为什么长三角是世界级城市群,而珠三角不是?
搜狐财经· 2025-10-09 09:28
经济总量与腹地支撑 - 长三角2022年GDP总量逼近30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近四分之一,经济规模已超越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与纽约大都市区相当 [2] - 珠三角GDP超13万亿元,体量约为长三角的45% [2] - 长三角拥有长江流域作为广阔腹地,形成"核心-腹地"的梯度发展格局,辐射半径覆盖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 [2] - 珠三角受南岭阻隔限制了腹地拓展,辐射范围主要集中于华南地区,流域联动效应远不如长江 [2] - 上海港、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前茅,并通过长江黄金水道与内陆紧密相连 [2] 产业结构与布局 - 长三角产业结构呈现"制造强国+创新高地"双轮驱动格局,具备上海的国际金融航运科创、杭州的数字经济、苏州的先进制造、合肥的基础科研等多元互补产业生态 [3] - 长三角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领域均形成完整产业链,以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代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3] - 珠三角以深圳科技创新和东莞先进制造闻名,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但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电子设备制造业 [3] - 珠三角在基础研究、多元产业布局方面与长三角存在明显差距,经济更易受全球电子产业周期波动冲击 [3] 区域协同机制 - 长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协同机制日益成熟,通过交通一卡通、医保异地结算、G60科创走廊等制度创新不断突破行政壁垒 [3] - 长三角41个城市分属三省一市,但通过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正逐步形成"类同城化"发展格局 [4] - 以上海为龙头的创新链协同,与杭州数字经济、苏州制造业升级、合肥基础研究突破形成良好功能互补 [4] - 珠三角广深双城竞合关系微妙,资源整合与协同效率低于跨省域的长三角,在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共治等方面仍有壁垒 [5] 人才储备与文化软实力 - 长三角拥有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一体化人才市场建设形成人才自由流动、高效配置的良性循环,构建多层次多样化人才体系 [5] - 长三角依托江南文化底蕴和复旦、交大、浙大、南大等顶尖学府,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吸引全球人才 [5] - 珠三角在高端人才储备、文化软实力方面逊于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差距更为明显,直接影响长期创新能力 [5] 发展模式与战略定位 - 长三角已初具世界级城市群雏形,具备全球影响力的经济规模、多元互补产业体系、高度一体化区域协同、强大人才吸引力与创新能力以及深厚文化软实力 [6] - 珠三角凭借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支持,在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领域加速追赶,具有独特的"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和高度国际化营商环境 [6] - 长三角发展路径展现广度与深度,珠三角体现速度与锐度,两者共同支撑中国高质量发展 [6]
2025全国二线城市魅力排行榜:厦门第6,大连第9,南昌第16
搜狐财经· 2025-10-08 08:54
百年工业老城凭"风"再起。2024年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超540万标箱,增速东北第一;长兴岛恒力石化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全面达产,产值突破3000亿元。 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连续五年居辽宁首位,地铁通车里程225公里,把机场、港区、高新区串成"半小时经济圈"。日韩航线密集、国际客运量东北第一, 带动免税、邮轮、跨境电商爆发式增长,让大连重回北方二线头部。 大连第9:北方港城的"绿色转身" 2025新一线城市魅力榜公布,30座二线城市座次排定。厦门、大连、南昌分别拿下第6、第9和第16位,全部跻身全国前二十。三城气质不同,却用同一 张"产业+生活"答卷,为二线阵营写下各自的升级样本。 厦门第6:海峡风口上的"小而美" 面积不到广州三分之一,GDP却突破8000亿元,厦门把"小"做成"精"。航空维修、软件信息、集成电路三大产业年产值合计4200亿元,占全市工业半壁江 山;高崎机场国际航线55条,出入境旅客增速连续四年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9%,拥有全国最美环岛路骑行道,房价收入比虽高,但教 育、医疗、文旅配套齐全,让"海岛写字楼+沙滩咖啡"成为日常场景,商业魅力指数稳居全国前十。 不靠沿海,南昌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