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酒店
icon
搜索文档
丽丰控股(01125)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21 17:34
业绩总结 - Lai Sun Group 2025年中期总收入下降16%至HK$2,548百万[9] - Lai Sun Development(LSD)收入为HK$2,597百万,经营利润为HK$403百万,净亏损为HK$123百万,净资产值为HK$15,756百万[5] - Lai Sun Garment(LSG)收入为HK$355百万,经营亏损为HK$17百万,净亏损为HK$43百万,净资产值为HK$78百万[5] - eSun Holdings收入为HK$2,548百万,经营利润为HK$463百万,净亏损为HK$118百万,净资产值为HK$25,543百万[5] - LSD的中国物业收入为HK$648百万,经营利润为HK$185百万,净亏损为HK$164百万,净资产值为HK$12,044百万[5] - 2025年中期,LSD的收入下降54%至HK$648百万,调整后EBITDA下降53%至HK$247百万[9] - 2025年中期,Lai Sun Group的调整后EBITDA下降5%至HK$494百万[9] 用户数据 - Hengqin Novotown Phase I的入住率为88.6%,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HK$82.9百万[42] - 酒店收入稳定,海洋公园万豪酒店的入住率为70%,海悦酒店的入住率为89%[50] - 餐饮业务拥有26个地点,共计8颗米其林星[54] - 影院管理方面,总计94个银幕,座位总数为13,671[58] - 影院在香港的总座位数为12,231,内地的总座位数为1,440[58] 市场展望与策略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进行资产处置,以优化资产负债表[64] - 通过积极优化投资组合以提升业绩[55] - 获得地方政府批准开发剩余八栋出租住宿塔楼,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租赁需求[48] - 计划加速出售待售物业,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64] - 通过寻求项目层面的合资伙伴来平衡资产负债表[64]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Novotown Phase I 预计需要超过3,000个住宿单位,Phase II T1和T3正在建设中,预计提供约780个单位[48] - Lai Sun Group的香港物业销售稳步增长,Bal Residence已售出108个单位,预计收益为HK$557.9百万[21]
西安旅游(000610) - 000610西安旅游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7:32
会议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0610,证券简称为西安旅游 [1]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 2025 年 5 月 20 日 15:00 - 17:00,地点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远程召开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陆飞、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刘文忠、财务管理部经理张华、证券事务代表孙蕙及公司其他相关人员 [2] 投资者问题及公司回复 盈利相关 - 投资者询问今年公司能否止亏为盈,公司表示高度重视亏损现状,聚焦减亏灭亏目标,通过深耕酒店主业(加速“直营 + 加盟”扩张,依托品牌谱系及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规模效应)、加速旅行社主业转型升级(加大目的地资源嫁接力度,加强业务拓展)、推进新文旅融合发展来提质增效 [2] - 投资者询问公司连年亏损原因及应对措施,公司称受行业竞争格局变化、消费市场需求升级、酒店板块尚处爬坡期等因素影响业绩亏损,应对措施与上述止亏为盈措施相同 [3] 重组相关 - 投资者询问公司是否有重组打算,公司表示如有相关计划将按法规及时披露信息 [3] - 投资者询问西安旅游和西安饮食是否计划重组、能否重组,公司均表示无相关计划 [3]
核心业务承压,2亿外汇收益支撑华住集团净利润回升
搜狐财经· 2025-05-21 14:47
核心观点 - 公司一季度营收增长2.22%至53.95亿元人民币符合预期但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下滑外汇收益掩盖核心利润同比下降8.66% [1][9] - 公司收入结构向轻资产模式倾斜特许经营收入占比提升至46%但租赁及自有酒店收入同比下滑10% [2][4] - 行业面临供需错配矛盾供给端持续扩张而需求端疲软导致核心运营指标全面承压 [15][17]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总收入53.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符合0%-4%增长预期 [1] - 租赁及自有酒店收入28亿元同比下滑10%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1.1% [2] - 归母净利润8.94亿元同比增长35.66%但剔除2.08亿元外汇收益后核心利润同比下降8.66%至6.86亿元 [9] - 华住中国分部经调整EBITDA为16亿元同比增长7%DH分部经调整EBITDA亏损7700万元同比扩大 [6][9] 业务结构 - 净新增门店539家同比增长28%其中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净增544家租赁及自有酒店净减少5家 [4] - 轻资产模式收入占比从40%提升至46%华住中国市场轻资产收入占比达55% [4] - 华住中国营收45亿元同比增长5.5%符合3%-7%预期DH酒店收入9.18亿元同比下滑11.3% [6] 运营指标 - 华住中国日均房价272元同比减少2.6%入住率76.2%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RevPAR 208元同比减少3.9% [13] - 在营18个月以上酒店同店RevPAR同比下降8.3%至205元其中日均房价下滑5.3%入住率下降2.5个百分点 [13] - 整体酒店营业额225亿元同比增长14.3%华住中国增速15.3%DH分部仅增2.9% [13] 行业环境 - 行业供给持续扩张OTA平台酒店数量76.6万家同比增长7.4%客房数量2152.4万间同比增长8.3% [15] - 供需结构性矛盾导致同质化竞争加剧全行业利润空间受压缩 [17] - 公司RevPAR下降3.9%优于锦江酒店-5.3%和首旅酒店但仍反映行业普遍压力 [15] 业绩展望 - 二季度总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5%剔除DH业务后核心业务增速预计3%-7% [18] - 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8%-22% [18] - 国内市场需求面临"假期热平日冷"分化及中小企业商务出行需求不确定性 [18] - DH业务复苏依赖入住率提升而非房价增长成本优化尚未完全兑现 [18]
华住集团-S(01179):25Q1业绩符合预期,成本费用持续优化
群益证券· 2025-05-21 14: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进” [3][7] - 目标价为33.5 HKD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业绩符合预期,境内RevPAR略有承压,华住分部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经营数据受新开业酒店和行业竞争影响;DH分部营收下降、净亏损,经营数据有所提升 [7] - 轻资产化推进,Q1维持较快开店节奏,租赁及自有收入下降,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收入增长,报告期酒店总数有变化 [7] - 成本费用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提升,毛利率同比提升,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7] - 面对淡季和行业竞争,Q1公司经营总体稳定,预计后续重组费用收窄、亏损减少;国内旅游市场景气,商务出行短期或压制Q2 RevPAR,旺季来临有望向好 [7] - 考虑DH重组和轻资产战略,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36.8亿、42.2亿和48.4亿,同比增20.6%、15%和14.6%,EPS分别为1.20元、1.38元和1.5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倍、19倍和17倍,估值合理,维持“买进” [7] 公司基本资讯 - 产业别为社会服务 [2] - 2025年5月20日H股价为28.70,恒生指数为23,681.5 [2] - 股价12个月高/低为32.39/20.46 [2] - 总发行股数为3,069.39百万,H股数为108.82百万,H市值为750.47亿元 [2] - 主要股东为永冠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2.24% [2] - 每股净值为3.42元,股价/账面净值为8.39 [2] - 股价一个月、三个月、一年涨跌分别为3.24%、8.72%、 - 2.35% [2] 近期评等 - 2025年3月21日前日收盘28.50,评等为买进 [3] - 产品组合中租赁及自有占比51.7%,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占比46.3%,其他占比2.0% [3] 财务数据 盈利预测 | 年度 | 纯利(百万元) | 同比增减(%) | 每股盈余(元) | 同比增减(%) | 市盈率(X) | 股利(HKD元) | 股息率(%) | | --- | --- | --- | --- | --- | --- | --- | --- | | 2022 | -1821 | | -0.59 | | | 0.89 | 3.09 | | 2023 | 4085 | | 1.28 | | 24 | 0.72 | 2.52 | | 2024 | 3048 | -25 | 0.97 | -24 | 32 | 1.24 | 4.33 | | 2025F | 3677 | 21 | 1.20 | 23 | 22 | 1.04 | 3.63 | | 2026F | 4223 | 15 | 1.38 | 15 | 19 | 1.05 | 3.65 | | 2027F | 4840 | 15 | 1.58 | 15 | 17 | 0.69 | 2.39 | [9] 合并损益表 | 项目(人民币百万元) | 2022 | 2023 | 2024 | 2025F | 2026F | 2027F | | --- |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13862 | 21882 | 23891 | 25148 | 27222 | 29849 | | 营业总支出 | 12260 | 14341 | 15285 | 15919 | 17068 | 18715 | | 经营溢利 | -294 | 4714 | 5200 | 5371 | 6020 | 6684 | | 除税前利润 | -1642 | 5335 | 4805 | 5114 | 5794 | 6640 | | 持续经营净利润 | -1849 | 4131 | 3102 | 3733 | 4288 | 4914 | | 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 | -1821 | 4085 | 3048 | 3677 | 4223 | 4840 | [12] 合并资产负债表 | 项目(人民币百万元) | 2022 | 2023 | 2024 | 2025F | 2026F | 2027F | | --- | --- | --- | --- | --- | --- | --- | | 货币资金 | 3583 | 6946 | 7474 | 7348 | 7974 | 9616 | | 存货 | 70 | 59 | 60 | 61 | 62 | 64 | | 应收账款 | 1113 | 755 | 817 | 899 | 971 | 1019 | | 流动资产合计 | 9178 | 12056 | 13215 | 13876 | 15263 | 18011 | | 固定资产 | 6983 | 6278 | 5856 | 5567 | 5401 | 5295 |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52329 | 51476 | 47396 | 46389 | 49103 | 52950 | | 资产总计 | 61507 | 63532 | 62552 | 60265 | 64367 | 70961 | | 流动负债合计 | 13146 | 17411 | 13321 | 13910 | 15001 | 16862 |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39558 | 33872 | 36960 | 33264 | 34927 | 36674 | | 负债合计 | 52704 | 51283 | 50281 | 47174 | 49928 | 53535 | | 少数股东权益 | 74 | 114 | 94 | 85 | 80 | 83 | | 股东权益合计 | 8803 | 12249 | 12271 | 13091 | 14438 | 17425 | [13] 合并现金流量表 | 项目(人民币百万元) | 2022 | 2023 | 2024 | 2025F | 2026F | 2027F | | --- |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564 | 7674 | 7518 | 8047 | 8793 | 9701 |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22 | -1477 | -2239 | -2515 | -2722 | -2985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394 | -3720 | -5504 | -5658 | -5444 | -5074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352 | 2477 | -225 | -126 | 626 | 1642 | [14]
华住集团-S:25Q1业绩符合预期,成本费用持续优化-20250521
群益证券· 2025-05-21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进” [3][7] - 目标价为33.5 HKD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业绩符合预期,境内RevPAR略有承压,华住分部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经营数据受新开业酒店和行业竞争影响;DH分部营收下降,净亏损,经营数据中平均房价和出租率提升促进RevPAR增长 [7] - 轻资产化推进,Q1维持较快开店节奏,租赁及自有收入下降,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收入增长,报告期酒店总数达11685家 [7] - 成本费用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提升,报告期毛利率同比提升,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7] - 面对淡季和行业竞争,Q1公司经营总体保持稳定,预计后续重组费用收窄,亏损将减少;国内旅游市场景气,商务出行短期或压制Q2公司RevPAR,旺季来临及新开业酒店运营成熟后RevPAR有望向好 [7] - 考虑DH重组推进和轻资产战略,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36.8亿、42.2亿和48.4亿,分别同比增20.6%、15%和14.6%,EPS分别为1.20元、1.38元和1.5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倍、19倍和17倍,估值合理,维持“买进” [7] 公司基本资讯 - 产业别为社会服务 [2] - 2025年5月20日H股价为28.70,恒生指数为23,681.5 [2] - 股价12个月高/低为32.39/20.46 [2] - 总发行股数为3,069.39百万,H股数为108.82百万,H市值为750.47亿元 [2] - 主要股东为永冠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2.24% [2] - 每股净值为3.42元,股价/账面净值为8.39 [2] - 股价一个月、三个月、一年涨跌分别为3.24%、8.72%、 - 2.35% [2] 近期评等 - 2025年3月21日评等为“买进”,前日收盘为28.50 [3] - 产品组合中租赁及自有占比51.7%,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占比46.3%,其他占比2.0% [3] 财务数据 盈利预测 | 年度 | 纯利(百万元) | 同比增减(%) | 每股盈余(元) | 同比增减(%) | 市盈率(X) | 股利(HKD元) | 股息率(%) | | --- | --- | --- | --- | --- | --- | --- | --- | | 2022 | -1821 | - | -0.59 | - | - | 0.89 | 3.09 | | 2023 | 4085 | - | 1.28 | - | 24 | 0.72 | 2.52 | | 2024 | 3048 | -25 | 0.97 | -24 | 32 | 1.24 | 4.33 | | 2025F | 3677 | 21 | 1.20 | 23 | 22 | 1.04 | 3.63 | | 2026F | 4223 | 15 | 1.38 | 15 | 19 | 1.05 | 3.65 | | 2027F | 4840 | 15 | 1.58 | 15 | 17 | 0.69 | 2.39 | [9] 合并损益表 | 项目(人民币百万元) | 2022 | 2023 | 2024 | 2025F | 2026F | 2027F | | --- |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13862 | 21882 | 23891 | 25148 | 27222 | 29849 | | 营业总支出 | 12260 | 14341 | 15285 | 15919 | 17068 | 18715 | | 经营溢利 | -294 | 4714 | 5200 | 5371 | 6020 | 6684 | | 除税前利润 | -1642 | 5335 | 4805 | 5114 | 5794 | 6640 | | 持续经营净利润 | -1849 | 4131 | 3102 | 3733 | 4288 | 4914 | | 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 | -1821 | 4085 | 3048 | 3677 | 4223 | 4840 | [12] 合并资产负债表 | 项目(人民币百万元) | 2022 | 2023 | 2024 | 2025F | 2026F | 2027F | | --- | --- | --- | --- | --- | --- | --- | | 货币资金 | 3583 | 6946 | 7474 | 7348 | 7974 | 9616 | | 存货 | 70 | 59 | 60 | 61 | 62 | 64 | | 应收账款 | 1113 | 755 | 817 | 899 | 971 | 1019 | | 流动资产合计 | 9178 | 12056 | 13215 | 13876 | 15263 | 18011 | | 固定资产 | 6983 | 6278 | 5856 | 5567 | 5401 | 5295 |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52329 | 51476 | 47396 | 46389 | 49103 | 52950 | | 资产总计 | 61507 | 63532 | 62552 | 60265 | 64367 | 70961 | | 流动负债合计 | 13146 | 17411 | 13321 | 13910 | 15001 | 16862 |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39558 | 33872 | 36960 | 33264 | 34927 | 36674 | | 负债合计 | 52704 | 51283 | 50281 | 47174 | 49928 | 53535 | | 少数股东权益 | 74 | 114 | 94 | 85 | 80 | 83 | | 股东权益合计 | 8803 | 12249 | 12271 | 13091 | 14438 | 17425 | [13] 合并现金流量表 | 项目(人民币百万元) | 2022 | 2023 | 2024 | 2025F | 2026F | 2027F | | --- |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564 | 7674 | 7518 | 8047 | 8793 | 9701 |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22 | -1477 | -2239 | -2515 | -2722 | -2985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394 | -3720 | -5504 | -5658 | -5444 | -5074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352 | 2477 | -225 | -126 | 626 | 1642 | [14]
曾被国人抵制的韩国乐天,被迫退出中国市场后,后来怎么样了?
搜狐财经· 2025-05-21 13:38
乐天集团发展历程 - 乐天集团由旅日朝鲜侨民辛格浩于1948年创立 最初以乐天牌口香糖起家 后扩展为跨行业企业帝国 [3] - 1965年日韩邦交正常化后 公司开始在韩国投资建设乐天制果 业务涵盖酒店、机械、食品、零售等多个领域 [3] - 截至2002年 公司已拥有41家企业、45000名员工 总资产超过30兆韩元 成为韩国五大财团之一 [3] 中国市场扩张与挫折 - 1994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1998年开设首家乐天玛特超市 高峰期在中国拥有300家门店 覆盖北京、天津、山东等地 [4] - 2016年因提供土地支持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引发中国消费者大规模抵制 三个月内损失约3000亿韩元 [4][5] - 中国市场经营陷入停滞 每月需支付5600万人民币员工工资 预计总亏损达5000亿至8万亿韩元 相当于韩国0.5%GDP [5] 公司治理危机 - 2009年涉及韩国女星张紫妍自杀事件 辛格浩父子被指控性丑闻 公司形象严重受损 [9] - 2017年高层再曝挪用公款、偷税漏税丑闻 辛东彬等被起诉 管理层陷入贪污指控漩涡 [12] - 继承权纷争持续发酵 创始人辛格浩去世后内部权力斗争加剧 加速公司衰退 [12] 战略失误与行业影响 - 政治决策直接导致中国市场崩溃 公司未能有效应对消费者抵制 错失全球化调整机会 [4][11] - 管理层在危机处理中表现无能 未能通过创新或战略转型扭转颓势 [11] - 从跨国零售巨头到全面衰退 案例成为商业领域重大警示 [11][12]
酒店“三巨头”一季报:华住逆势增长 锦江与首旅业绩承压
新华财经· 2025-05-21 13:19
行业格局 - 中国酒店业三大头部集团为锦江酒店、华住集团、首旅如家,占据国内连锁酒店市场过半份额 [1][2] - 截至2024年底,锦江酒店客房数129.1万间、门店数13416家,华住集团客房数108.8万间、门店数11147家,首旅如家客房数51.9万间、门店数7002家 [2] 华住集团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53.95亿元,同比增长2.22%,酒店营业额225亿元,同比增长14.3%,归母净利润8.94亿元,同比增长35.66% [2] - 增长动力来自轻资产模式下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收入同比增长21%,国际市场RevPAR增长12.7% [2] - 华住中国RevPAR同比下降3.9%至208元,入住率76.2%高于行业均值 [4] 锦江酒店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9.42亿元,同比下滑8.25%,归母净利润3601万元,同比骤降81.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61.45万元,同比下滑57.29% [3] - 全公司一季度RevPAR为135.37元,同比下降7.94%,其中全服务型RevPAR192.19元(同比下降8.30%),有限服务型RevPAR137.53元(同比下降5.31%) [5] 首旅如家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65亿元,同比小幅下降4.34%,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18.37% [3] - 除"轻管理"以外全品牌酒店平均RevPAR为124元(同比下降5.3%),平均房价212元(同比下降2.5%),出租率58.3%(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6] 行业趋势 - 2025年第一季度酒店行业RevPAR同比下降3.6%,平均价格下降2.3个百分点,平均入住率下降0.7个百分点 [4] - 截至3月底,酒店数量同比增长9.3%,客房数量同比增长8.8%,供给增速较2024年年底略有提升 [4] - 中高端酒店市场预计到2026年规模达15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7.6% [7] 中高端战略布局 - 华住集团2024年中高端在营酒店873家,同比增长35%,待开业酒店521家 [8] - 锦江国际中档及以上酒店在已开业门店中占比突破60.76% [8] - 首旅如家中高端酒店房间量占比提升至41.5%,收入贡献率超60% [8]
端午节撞上“六一” 武汉酒店订单同比增长17%
长江日报· 2025-05-21 10:27
旅游行业趋势 - 2025年端午假期国内周边游预订量同比增长23%,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1] - 亲子家庭旅游订单占比达35%,亲子酒店搜索热度同比上升45%[1] - 端午民俗体验游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0%,赛龙舟、包粽子等传统活动受青睐[2] 热门目的地与消费特征 - 武汉酒店端午订单量同比增长17%,主要客源地为上海、北京、长沙、广州和南昌[1] - 武汉出行热门目的地为南昌、长沙、南京、上海和成都[1] - 晋城、德州、常州因音乐节和演唱会拉动,酒店热度成倍飙升[2] - 端午前往武汉、济南、西安等城市酒店均价较"五一"节省20%~30%[1] 旅游主题偏好 - 微度假、避暑和民俗体验相结合的旅游方式受旅客青睐[1] - 跨城观演带动年轻人挖掘宝藏旅游小城,如晋城、德州、常州[2] - 音乐节和演唱会成为端午假期重要吸引力,如"摇滚编年史"演唱会、新青年音乐节和张杰常州演唱会[2]
智通港股早知道 港元低利率环境未必持续 哔哩哔哩(09626)一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3.62亿元
金融界· 2025-05-21 08:02
香港货币政策与市场动态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指出,港元拆息受美元利率和本地资金供求影响,当前资金供应充裕导致低利率环境,但未来港汇和港息走势存在变数,低利率可能不可持续 [1] -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下跌,道指跌0.27%至42677.24点,纳指跌0.38%至19142.71点,标普500跌0.39%至5940.46点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65%,阿里巴巴涨1.8%,恒生指数ADR涨0.24%至23738.31点 [1] 政策与行业规划 - 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印发IPv6部署工作要点,目标到2025年末建成全球领先体系,IPv6活跃用户达8.5亿,物联网连接数11亿,固定和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分别达27%和70% [2] 财政与金融数据 - 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证券交易印花税535亿元同比增长57.8% [3] - 新华保险获批参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将联合设立鸿鹄基金三期并计划提高港股配置比例 [3] 公司资本运作 - 兆易创新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4] - 中联重科拟以不低于16.27亿元收购中联重科融资租赁(北京)81%股权 [10] 行业前景分析 - 中船防务总经理预计造船业景气周期将持续,受产能紧平衡、船队更新需求和减碳提速驱动 [4][5] - 协鑫科技表示颗粒硅成本仍有下降空间,库存仅10余天,EBITDA一季度为正并保持稳定现金流 [5] 公司战略与产品 - 农夫山泉董事长称所有产品无法代工,因高度依赖水源地和定制化生产系统,已布局14大水源地和30余生产基地 [6] - 海信视像发布"放映级"家庭影院设备,探索X1系列搭载IMAX级激光组件,120英寸售价69999元 [7] 医药与科技进展 - 和誉医药CSF-1R抑制剂匹米替尼获国家药监局优先审评,用于治疗腱鞘巨细胞瘤 [8] - 上海医药利伐沙班片获美国FDA批准 [9] - 腾讯发布混元游戏视觉生成平台,为首个工业级AIGC游戏内容生产引擎,可提升设计效率数十倍 [9] 企业业绩表现 - 中通快递一季度净利润20.392亿元同比增长40.9%,包裹量增19.1% [10] - 高鑫零售年度收入715.52亿元同比减1.4%,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05亿元 [10] - 华住集团一季度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34.78%,收入53.95亿元 [11] - 哔哩哔哩一季度经调整净利润3.62亿元扭亏为盈,广告及游戏业务表现突出,日均活跃用户1.067亿 [12]
白嫖经济学
虎嗅APP· 2025-05-20 22:00
白嫖经济学模型 - 核心原理是监督成本大于监督收益时会出现白嫖空间 行业通过成本收益计算后可能选择放弃监督[2] - 典型案例为酒店行业因查房成本高于物品损失而取消退房检查 壁装设备普及和生活水平提升减少偷盗行为[4] - 电商无理由退款机制早期可行因大盘订单量足够大 商家为效率选择忽略个别退款[6][7] 行业动态变化 - 女装行业退货率上升导致白嫖群体比例过高 商家被迫提价或退出市场[10] - 网约车女司机专线因挑剔用户集中导致服务压力倍增 原分摊机制失效[12][15] - 游戏行业性别分家提议遭反对因女性向游戏需男性玩家支撑大盘和付费[20][23] 经济模型失衡后果 - 白嫖群体扩大后商家通过提价转嫁成本 正常用户被迫承担额外支出[24] - 信息流动加速使漏洞广泛传播 原"少数人白嫖"模型崩溃[10][25] - 行业应对策略包括预售制 价格调整等 但整体效率下降[24] 典型案例分析 - 学校演出服白嫖事件频发因商家治理成本高于损失[8] - 电商客服为避免沟通成本激增选择放任部分退款[7][9] - 酒店业放弃查房后形成"默许白嫖"的行业默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