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用纺织品

搜索文档
旷达科技: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9:42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沈介良协议转让411,834,831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28%)予株洲启创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1] - 沈介良及其一致行动人同步放弃剩余326,680,583股(占总股本22.21%)表决权 [1]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株洲市国资委 [1] 交易进展与条件 - 交易需国资监管机构批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营者集中审查及深交所合规性确认 [1] - 需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完成股份过户登记手续 [1] 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收入占比92.73% 电力业务收入占比7.27% [2] 市值数据 - 公司当前市值约84亿元人民币 [3]
旷达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筹划控制权变更,股票停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3:22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沈介良正在筹划转让所持公司26%至29%股份给某国有控股企业 [1] - 交易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目前双方正就具体方案进行论证磋商 [1] - 事项需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审批及反垄断审查 尚未签署正式协议 [1] 股票交易安排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日开市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 停牌原因为避免股价异常波动 保证公平信息披露 [1] 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中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占比92.73% 电力业务占比7.27% [1]
华生科技:8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7:25
公司会议与财务 - 公司第三届第九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议案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27亿元 [1] 业务构成 - 2024年营业收入中产业用纺织品占比99.16%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84% [1]
诺邦股份: 诺邦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13
行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景气指数为54.6,处于微景气区间[3] - 非织造布产量达331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出口73万吨,同比增长12%[3] - 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7%,利润率为3.7%[3] - 非织造布子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3.1%和8.4%,利润率为2.8%[3] - 行业出口额214.7亿美元,同比增长2.8%,进口额26.7亿美元,增长4.1%[3] - 对美出口产业用纺织品25.86亿美元,同比下降5%[3] 公司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3.40亿元,同比增长33.35%[2] - 利润总额9015.40万元,同比增长54.04%[2] - 归母净利润6532.80万元,同比增长48.33%[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0亿元,同比增长125.80%[2] - 基本每股收益0.37元/股,同比增长48.00%[2] - 研发费用4870.72万元,同比增长41.42%[6][15] 生产运营 - 水刺非织造材料产量29252吨,同比增长10.08%[5] - 拥有11条水刺生产线和1条研发试验线,年产能近8万吨[9] - 获评浙江省先进级智能工厂,推进年产10000吨数智水刺生产线改造项目[5]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83项,其中发明专利74项[6] 市场与销售 - 母公司出口额同比增长46.12%,出口占比提升至47.64%[6] - 自有品牌小植家实现营业收入2094.37万元,同比增长69.97%[7] - 湿厕纸品类在天猫平台排名第18位[7] - 控股子公司杭州国光营业收入8.45亿元,同比增长37.47%[9] - 产品出口欧美、日本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14]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散立冲达到美国IWSFG可冲散标准(全球最高标准)[12] - 成功开发适配非美市场的可冲散系列产品[6] - 完成小植家迷你卫生巾迭代升级,解决底膜易破损等技术难题[6] - 产品涵盖美容护理、工业用材、民用清洁及医用材料四大领域[3] 子公司表现 - 杭州国光:营收4.58亿元,营业利润1980.76万元[17] - 纳奇科:营收3.77亿元,营业利润1816.19万元[17] - 康纳医疗:营收2210.29万元,营业利润157.00万元[17] - 邦怡科技:营收8848.36万元,营业利润726.99万元[17] - 小植家:营收2094.37万元,营业亏损113.90万元[17] 资产与投资 - 总资产29.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13亿元,增长0.88%[2] - 在建工程1.19亿元,同比增长449.87%[15] - 短期借款1.29亿元,同比增长36.02%[15] - 货币资金2.33亿元受限(信用证保证金及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16]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一根拉动世界的绳子
齐鲁晚报· 2025-07-12 17:0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最初为国外品牌代工,利润分配仅占20% [3] - 2010年启动自主研发,5年内进行5000余次实验,成功打破欧美在动力绳和静力绳领域垄断 [3] - 2020年产品应用于珠峰高程测量,在海拔8800米极端环境下通过零下40摄氏度考验 [1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防水动力绳吸水率仅0.9%(国际标准≤5%),浸水30小时后保持98%原始强度 [5] - 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5%以上,建立"文化-机制-制度"三位一体创新体系,实行"三不原则"(无经费上限、无试错限制、无领域边界) [7] - 累计获得专利2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30余项,主导3项国际标准 [7][18] 产品与市场应用 - 产品覆盖航空航天、深海开发、工业吊装、体育户外等领域,服务国家战略项目 [10] - 实施"绳网+"战略,投资2.67亿元建设功能绳网智造产业园,研发内置传感器的智能化绳缆,预计开启百亿级市场 [14] - 水下系泊系统应用于东南亚光伏电场,动力绳进入欧洲高端户外市场 [16] 全球化布局 - 在泰国设立生产基地,产品进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18] - 东南亚工厂采用本土化战略,结合当地产业配套打造出海桥头堡 [18] 企业文化 - 通过"绳子精神"培训强化文化认同,将绳结元素融入公司设计(如奖杯、建筑装饰) [19] - 强调"绳芯"文化,以员工合力驱动企业韧性发展 [19]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产业链、发展规模、进出口贸易、重点企业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0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4 09:33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定义及分类 - 产业用纺织品是从传统纺织工业中分化出来的新品种,以功能性和技术性为主导,具备高强度、耐腐蚀、阻燃等特殊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等12大类领域 [2] - 代表性产品包括网、带、土工布、骨架材料等,按照国际标准可分为农业用、建筑用、医疗用等12大类 [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规模2199.43亿美元,其中美国532.04亿美元,欧洲485.63亿美元,日本141.86亿美元 [4] - 中国市场规模3324.36亿元,行业总产值5977.42亿元,产成品产值5094.81亿元 [6] - 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552.22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3600亿元,行业总产值6480亿元 [4][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纤维材料、化学品与助剂等原材料 [8]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 [8] - 下游应用于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8] 进出口贸易 - 2024年中国进口金额362.49亿元,较2023年增加212.1亿元 [10] - 出口金额2944.11亿元,较2023年减少4.64亿元 [10]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等策略抢占市场 [12] - 主要企业包括东方雨虹、神马股份、宏达高科等10家上市公司 [12] - 企业业务布局聚焦高性能纤维突破、新兴产业协同和全球化产能布局 [12] 代表企业情况 - 东方雨虹2024年营业收入280.56亿元,业务涵盖防水、建材等多领域 [15] - 神马股份2024年化纤织造行业营收39.47亿元,尼龙化工行业营收49.85亿元 [17] - 神马股份2024年工业丝产量6.07万吨,帘子布产量7.11万吨,切片产量27.10万吨 [19]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将向高性价比、创新应用优势转变 [21] - 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21] - 创新和绿色发展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主旋律 [21]
走在最前沿|一根拉动世界的绳子
齐鲁晚报· 2025-06-23 18:15
公司发展历程 - 最初为国外品牌代工,利润分配仅占20% [2] - 2010年突破高端绳网技术壁垒,5年完成5000余次实验,实现CE认证产品国产化替代 [2] - 从OEM转型至ODM模式,完成全球化产业链升级 [3] 技术创新与研发 - 2016年研发防水动力绳,吸水率仅0.9%(国际标准≤5%),浸水30小时后强度保持率98% [5] - 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销售收入5%,建立"文化-机制-制度"三位一体创新体系 [7] - 实行"三不原则"研发政策(无经费上限、无试错限制、无领域边界),累计获专利2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0余项 [7] 产品应用与市场突破 - 产品应用于珠峰高程测量,耐受海拔8800米零下40℃极寒环境 [13] - 布局航空航天、深海开发等领域,投资2.67亿元建设功能绳网智造产业园,研发智能化绳缆(内置传感器)瞄准百亿级市场 [16] - 防水动力绳技术跻身全球前三,打破欧美垄断 [5] 全球化战略 - 产品出口100余国,在泰国设生产基地,主导制定3项国际标准 [21] - 东南亚光伏电场采用其水下系泊系统,欧洲户外市场与欧美品牌直接竞争 [18] - 实施本土化战略,结合东南亚产业链优势建立出海桥头堡 [20]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 - 以"绳子精神"为核心文化,强调纤维合力隐喻团队协作 [22] - 创新奖杯设计为绳结造型,将文化渗透至细节 [22] - 通过产学研用模式联动清华、东华大学等高校,承担数十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12]
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稳步复苏
科技日报· 2025-05-09 08:53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纤维加工总量达2138.4万吨,在纺织三大终端应用中占比持续提升 [1] - 2024年行业出口额413.4亿美元,同比增长6.7% [1] - 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势,高于工业平均水平,扭转2023年下滑态势 [1] - 全年产能利用率整体保持平稳且处于较高水平 [1] 出口表现与市场结构 - 主要出口产品包括产业用涂层织物、非织造布、毡布/帐篷等,均保持增长 [2] - 擦拭布(干巾)、湿巾、交通工具用纺织品、结构增强用纺织品出口增速较高 [2] - 对越南出口增长18.4%,美国增长12.9%,孟加拉国增长19.7%,柬埔寨增长27.3% [2] - 发展中国家在出口市场中的份额增加 [2] 行业竞争力与挑战 - 行业是全球最大产业用纺织品出口国,凭借完整产业链和技术研发投入保持竞争力 [1] - 国际市场对产业用纺织品需求逐步回升 [1] - 面临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冲击全球供应链 [2] - 核心材料、精密装备、高端产品存在"卡脖子"现象,基础创新和原始创新不足 [2] - 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和市场壁垒构成发展挑战 [2]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深化前端性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强化创新引领力 [3] - 加大投入突破材料、装备及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3] -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产业集群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发展 [3] -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全球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