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运营

搜索文档
海陆重工(002255) - 002255海陆重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0
2025-07-10 15:50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有中信建投、东北证券、甬兴证券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10日10:00 - 11:3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张郭一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工业余热锅炉等设备制造销售、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光伏电站运营 [1] 核电业务 - 1998年起开始核电设备制造,完成多个国际、国内首件(台)制造任务 [1] - 核安全设备包括安注箱、堆内构件吊篮筒体等多种设备,全面参与国内核电建设 [1][2] - 第四代核电装备项目有序推进,投产后将解决产能瓶颈,扩大产能、优化技术等 [2] 2025年半年度业绩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00万元 - 20500万元 [2] - 业绩增长原因是订单质量改善,新能源板块去年同期受补贴影响亏损,今年同期盈利且同比增速显著 [2] 未来战略规划 - 深耕主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力度,加强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私募调研记录】沣京资本调研海陆重工
证券之星· 2025-06-04 08:12
公司调研 - 海陆重工主营业务涵盖工业余热锅炉、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制造销售,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光伏电站运营 [1] - 公司在特种余热锅炉领域是国内骨干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市场占有率高 [1] - 压力容器业务持有A级设计资格证与制造许可证,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 [1] - 核电业务自1998年涉足,已完成多个首件制造任务,第四代核电装备项目正在推进 [1] - 未来公司将深耕主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 机构背景 - 沣京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为基金业协会观察会员 [2] - 公司办公地点为北京市西城区华远企业中心,高波先生为公司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2] - 公司现管理规模超五十亿人民币,具备"3+3"投顾资格 [2] - 管理团队主要来自大型保险资管公司,具备长期超大规模权益资金管理经验,拥有超过二十年的证券投资从业经历 [2] - 沣京资本以专业、严谨的投资研究为基础,运用各种规范的金融工具为客户管理资产 [2] - 公司注重产品成立初期净值安全,以绝对收益为投资的首要目标,为市场少见的保险系投资风格 [2]
海陆重工(002255) - 002255海陆重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5:16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有平安基金、中信证券、国海证券、国联民生证券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5日10:00 - 11:3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张郭一 [1] 主营业务 - 包括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光伏电站运营 [1] 核电业务 - 1998年起开始核电设备制造,完成多个国际、国内首件(台)制造任务 [1] - 核安全设备包括安注箱、堆内构件吊篮筒体等多种设备,全面参与国内核电建设,在反应堆内核级容器领域取得一定业绩 [1] - 第四代核电装备项目有序推进,投产后将解决产能瓶颈,扩大产能,优化技术,提升生产能力和盈利水平 [2] 未来战略规划 - 深耕主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力度,加强管理与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晶科科技: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自持规模持续增长,海外电站建设提速-20250505
民生证券· 2025-05-05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降,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仍为负,公司自持规模扩大、发电量提升,储能业务放量、海外电站建设加速,预计25 - 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75亿元,同比+9.25%,归母净利润3.24亿元,同比 - 15.39%,扣非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 - 41.00%;24Q4营收8.85亿元,同比+2.07%,环比 - 54.99%,归母净利润1.0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1.37亿元;25Q1营收11.12亿元,同比+43.00%,环比+25.65%,归母净利润 - 0.3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0.34亿元 [1] - 预计25 - 27年营收分别为64.46/67.67/70.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9/5.72/6.8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x/16x/13x [3] 自持规模与发电量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自持电站装机容量达6.45GW,同比+20%,新增装机并网约1.88GW,较2023年同比 - 20%,24年自持电站发电量为67.14亿千瓦时,同比+27% [2] - 24年底地面电站持有规模3.98GW,全年新增并网0.96GW,获取国内地面电站开发指标3.35GW;工商业自持规模1.39GW,全年新增186MW,新增签约307MW;户用自持规模1.08GW,全年新增733MW,建档548MW [2] 储能与海外业务 - 截至24年底公司自持独立储能电站规模298MWh,全年新增网侧储能55MWh、用户侧储能18MWh,新增获取备案储能项目容量超1,970MWh,多个储能项目超GWh纳入推进计划 [3] - 截至24年底,公司海外项目储备超2.4GW,包括光储、数据中心配套等多种类型 [3] 财务指标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775|6,446|6,767|7,055| |增长率(%)|9.3|35.0|5.0|4.3|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324|459|572|688| |增长率(%)|-15.4|41.6|24.7|20.2| |每股收益(元)|0.09|0.13|0.16|0.19| |PE|29|20|16|13| |PB|0.6|0.6|0.6|0.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