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发展

搜索文档
海陆重工(002255) - 002255海陆重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15:26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包括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 [1] - 主营业务包括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 [1] - 主营业务包括光伏电站运营 [1] 核电业务 - 公司从1998年起开始核电设备的制造,拥有20多年核电领域经验 [1] - 核安全设备包括安注箱、堆内构件吊篮筒体、乏燃料冷却器等十余种关键设备 [1][2] - 全面参与国内核电建设,在反应堆内核级容器领域取得一定业绩 [2] - 第四代核电装备项目有序推进,投产后将解决产能瓶颈 [2] - 项目投产后有利于扩大产能、优化技术,提升核电装备生产能力和盈利水平 [2] 经营与战略 - 2025年至今生产经营情况符合预期,各个项目正常推进 [2] - 未来战略包括深耕主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力度 [2] - 未来战略包括加强管理与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 [2] - 未来战略目标是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哈尔滨电气再涨近7% 煤电业务在手订单充沛 水电核电服务业有望提供长期支撑
智通财经· 2025-09-11 11:30
股价表现 - 哈尔滨电气股价再涨近7% 年内累计涨幅超325% 截至发稿涨5.2%报9.71港元 成交额7393.52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公司中期营业总收入约226.96亿元 同比增长31.49%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10.51亿元 同比增长101.06% [1] 核电业务前景 - 瑞银预计2025年至28年间中国核设备毛利年均增长率为25% [1] - 每新增一个小型模块化反应炉将为公司带来约6.2亿元人民币收入上行空间 [1] - 市场核电核准量从2019-2021年5台/年提升至2022-2025年10台/年左右 [2] - 核电订单将逐步进入执行周期 预计在十五五中期左右体现 [2] 煤电业务状况 - 煤电业务在手订单充沛 当期订单质量相较上一周期量价均有提升 [2] - 订单将持续释放增厚公司利润 [2] - 新印发的《实施方案》强调提升现役煤电机组运行效率 有望促成相关业务增长 [2] 水电业务发展 - 抽水蓄能项目前期订单逐步进入执行周期 新增产能开始释放 [2] - 大水电项目将受益于雅江水电工程带来的需求增长 预计2030年前后逐步释放 [2] 市场预期 - 市场对核电前景及公司订单执行能力更具信心 存在重新评级空间 [1]
中广核矿业(01164.HK):中广核矿业-天然铀市场企稳回升 贸易不改向上趋势
格隆汇· 2025-09-06 04:2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09亿港元 同比下滑58% [1] - 归母净亏损0.68亿元 同比下滑160% [1] - 贸易板块亏损2.62亿港元 主因会计准则对贸易业务核算时间差及存货加权平均成本法记账影响 [1][2] 贸易业务状况 - 新签订1910吨铀销售合同 欧洲客户占比53% 亚洲客户30% 北美客户17% [2] - 上半年交付天然铀812吨 实现销售收入1.23亿美元(约9.55亿港元) [2] - 持有天然铀库存1569吨 加权平均成本68.77美元/磅 [2] - 已签订未交付量4564吨 加权平均售价80.52美元/磅 [2] 矿山生产运营 - 上半年权益产量达650吨标准铀 [3] - 旗下矿山上半年完成率均超100% 显示强劲生产能力与成本控制力 [3] - 新签2026-2028年销售框架协议 定价机制调整为"30%固定价格+70%现货价格" [3] - 2026年固定价格达94.22美元/磅 通过提高现货比例增强业绩对铀价弹性 [3] 天然铀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现货价格在60-80美元/磅区间波动 6月底指数均价78.50美元/磅 较年初上涨4% [1] - 长期合同价格稳定在80.00美元/磅 [1] - 2024年全球产量同比增长13%至约6.16万吨 [1] - 预计2028年后供应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行业面临持续性结构性挑战 [1] 行业发展前景 - 天然铀作为核电核心燃料 受益于算力发展对绿色能源的需求拉动 [1] - 当前价格水平支持既有铀矿增产与重启 [1] - 持续看好公司在国外矿山的扩建及并购发展 [3]
南风股份:目前在手订单较多,且产能充足
格隆汇· 2025-09-01 18:31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在手订单较多且产能充足 [1] - 核电通风产品交货周期为3-4年 根据中标项目建设进度供货 [1] 行业发展态势 - 近几年中国核电机组保持常态化审批节奏 [1] - 核电行业进入积极发展时期 [1]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将积极参与核电相关项目招投标工作 [1] - 通过招投标为未来经营业绩增长打好基础 [1]
南风股份(300004.SZ):目前在手订单较多,且产能充足
格隆汇· 2025-09-01 17:37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在手订单较多且产能充足 [1] - 核电通风产品交货周期为3-4年 根据中标项目建设进度供货 [1] 行业发展态势 - 我国核电机组保持常态化审批节奏 [1] - 核电行业进入积极发展时期 [1]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将积极参与核电相关项目招投标工作 [1] - 为未来经营业绩增长打好基础 [1]
中国广核(003816):电量增长缓解电价和成本压力 拟收购核电股权赋能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8-31 08:42
财务表现 - 2025年H1公司实现营收391.67亿元,同比下滑0.53%,归母净利润59.52亿元,同比下滑16.30% [1] - 2025年Q2公司实现营收191.39亿元,同比下滑5.23%,归母净利润29.26亿元,同比下滑16.54% [1]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5.27%,增幅超过营收增幅,导致业绩承压 [2] 电量与电价分析 - 2025年H1核电总上网电量1133.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3%,其中子公司核电上网电量892.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4% [2] - 平均市场电价同比下降约8.23%,但电量增长有效对冲电价下行压力,支撑营收基本持平 [2] - 子公司电量增长主要因大亚湾和岭东核电站检修时间减少及防城港4号机组投运 [2] 成本与业绩压力 - 成本上升主要因防城港4号机组投运带动发电量增长 [2] - 营业成本增幅高于营收增幅,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 [2] 在建与核准机组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建核电机组共20台,其中3台调试中、2台设备安装中、4台土建施工中、11台处于FCD准备阶段 [3] - 2025年2月陆丰1号机组FCD,惠州2号机组进入调试阶段;2025年6月惠州3号机组FCD,苍南1号机组完成热态功能试验 [3] - 惠州1号机组有望2025年投运,其余机组投运时间分布在2026-2030年 [3] 新项目核准与收购 - 2025年4月27日国务院核准5个核电工程共10台机组,包括公司台山二期(3、4号机组)和防城港三期(5、6号机组) [3] - 2025年8月公司拟以93.75亿元收购中广核持有的惠州核电82%股权、惠州第二核电100%股权、惠州第三核电100%股权和湛江核电100%股权 [4] - 收购旨在新增在建和储备核电项目,实现未来发电量和业绩增长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25亿元、105.77亿元、113.91亿元,同比变化-6.37%、+4.47%、+7.69% [4] - 2025年8月29日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15倍、18.33倍、17.02倍 [4]
佳电股份(000922):25Q2业绩环比改善 中标核电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34
财务业绩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4.97亿元 同比微增0.63% 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下降24.50% 扣非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30.96% [1] - 25Q2营收13.41亿元 环比增长16.01% 归母净利润0.77亿元环比增长40% 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环比增长75.61% 业绩环比显著改善 [2] - 销售费用率4.46%同比上升0.43pct 管理费用率3.92%同比上升0.39pct 销售费用1.11亿元同比增长17.27% 管理费用0.98亿元同比增长11.74% [2] 业务表现 - 电动机及服务业务营收18.25亿元同比下降2.25% 毛利率20.34%同比提升1.25pct 核电产品营收6.27亿元同比增长13.26% 毛利率25.49%同比下降4.35pct [2] - 控股子公司中标山东海阳核电项目反应堆冷却剂泵设备 中标金额6.09亿元 预计利好未来业绩 [4] - 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主氦风机应用于山东荣成石岛湾项目 国内市场份额超过70% [4] 政策与竞争优势 - 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 要求加快推广能效先进设备 重点推动电机能效升级 [3] - 工信部等七部门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明确加快落后设备替代 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 [3] - 公司获评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 成为全国首家高压电机4主系列505规格新1级能效认证企业 [3] - 政策推动下内资品牌凭成本与响应优势 有望抢占ABB、茵梦达等外资企业市场份额 [3] 技术发展与行业前景 - 超1级能效、智能电机、永磁电机等新品上市获高度认可 在核电、高效节能、低碳环保领域持续突破 [3] - 中国核电建设提速 公司凭借三代核电主泵、四代核电主氦风机技术优势 有望持续受益行业增长 [4] - 电机作为工业核心部件 在能源安全、高端装备领域存在大量市场机会 为本土制造商提供发展空间 [3]
中广核电力(01816):长期成长确定性强,分红稳健股息回报高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4 22:4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对应25.2%上升空间 [2][8]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3/12/11倍,显著低于A股核电企业平均18/16/15倍 [50] - 以2024年每股分红计算股息率为3.50% [8] 核心观点 - 核电作为清洁基荷电源在双碳目标下定位提升,2019-2025年国内年均核准10台机组加速发展 [7][22]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运装机31.8GW,在建/核准24.2GW(+76%),2025-2030年将投产8台新机组 [7][34] - 经营性现金流充沛(2024年380亿元+14.8%),分红比例连续六年超40%,每股派息从2016年0.0578港元提升至2024年0.1032港元 [7][4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872/897/931亿元,增速0.5%/2.9%/3.8% [46] - 归母净利润108/116/123亿元,增速-0.6%/7.9%/6.3%,对应EPS 0.21/0.23/0.24元 [46][49] - 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8.6%-8.9%区间,市净率0.2-0.3倍 [6] 行业分析 - 核电等效二氧化碳排放仅12g/kWh,利用小时超7000小时,显著优于其他清洁能源 [15][18] - 我国掌握华龙一号等自主三代技术,技术路线涵盖中法美俄加等多国堆型 [19][20] - 2022-2025年每年核准10台以上机组,较2011-2018年停滞期显著提速 [22][26] 公司优势 - 作为中广核集团唯一核电平台,控股股东持股58.89%,2019-2024年营收CAGR达7.4% [7][23] - 财务费用率从2019年19.4%降至2024年11.9%,通过发行49亿元可转债优化融资结构 [38][39] - 两广电价已触底(2025年0.401元/千瓦时),后续下跌空间有限 [29][36]
中广核完成49亿元可转债发行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2:29
公司可转债发行情况 - 中国广核完成A股可转债发行上市,规模为今年第二大,略小于50亿元的亿纬转债 [1] - 可转债信用等级和公司主体信用等级均为AAA,初始转股价格为3.67元/股 [1] - 期满后5个交易日内,公司将以债券面值的106%价格赎回未转股可转债 [1] - 前十名持有人包括控股股东、大型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控股股东认购30亿元,占总发行量的61.22% [1] - 主承销商华泰联合包销2.44亿元,占发行总量的0.50% [1] 公司核电业务规模 - 中国广核是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规模最高的核电类上市公司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和20台在建核电机组(含控股股东委托管理的8台机组) [1] - 总装机容量超过5600万千瓦,占全国在运及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的约45% [1] 可转债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广东陆丰核电站5号、6号机组项目,均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2] - 单台机组装机容量达1200兆瓦,分别于2022年9月和2023年8月全面开工,预计2027年、2028年投运 [2] - 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预计可达9%,投产后将提升装机规模及市场竞争力 [2] 行业发展趋势 - 陆丰核电站项目是公司"十四五"期间重要布局,符合国家"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战略方向 [2] - 当前核电发电量占比约5%,核能行业协会预测2035年将提升至10% [2] - 2022年至2025年,国家连续4年每年核准10台以上机组,2025年4月新批5个项目,核电审批进入常态化阶段 [2] - 公司储备厂址资源丰富,未来将积极推动新项目申报,支撑国家能源结构转型 [2]
融发核电(00236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716
2025-07-16 17:14
订单与生产情况 - 公司目前在手订单相对充足,各订单按生产计划有序进行,但上半年订单及开工情况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公司通过招投标、业务洽谈等形式积极开展市场销售 [2] 财务与交付情况 - 公司收入确认原则为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主管道等部分产品按履约进度确认,石化装备等部分产品在某一时点确认 [3] - 核电站项目交付周期一般为 5 年,公司产品加工周期 2 年以上,交付周期 3 年左右 [3] - 核电产品进度款基本按合同约定执行,主要核电产品毛利率有波动可能,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整体相对稳定 [4] 业务发展规划 - 主营业务聚焦核电装备制造产业,推动产品多元化发展,为国家核电发展做贡献 [5] - 积极关注核聚变技术发展,参与过 ITER 项目我国承制部分个别部件制造,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并参与发展 [6] - 依托核电装备能力和技术储备,加大非核产品及新材料、新技术研发投入,提升市场占有率并开拓新市场 [7] - 巩固原有区域市场优势,拓展新区域市场,根据不同产品制定海外业务发展规划,关注海外市场动态 [9] 市场竞争情况 - 主营产品因产品不同竞争对手不同,产品多为许可制造,有准入门槛,国内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