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
搜索文档
伟星新材跌2.03%,成交额7049.5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96.2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21 10:59
截至9月30日,伟星新材股东户数5.81万,较上期增加9.13%;人均流通股25302股,较上期减少8.37%。 2025年1月-9月,伟星新材实现营业收入33.67亿元,同比减少10.76%;归母净利润5.40亿元,同比减少 13.52%。 分红方面,伟星新材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0.8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3.13亿元。 11月21日,伟星新材盘中下跌2.03%,截至10:42,报10.62元/股,成交7049.58万元,换手率0.45%,总 市值169.07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796.22万元,特大单买入258.73万元,占比3.67%,卖出395.23万元,占 比5.61%;大单买入654.02万元,占比9.28%,卖出1313.74万元,占比18.64%。 伟星新材今年以来股价跌11.78%,近5个交易日涨0.00%,近20日涨3.70%,近60日跌2.22%。 资料显示,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江石西路688号,成立日期1999年10月12 日,上市日期2010年3月1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为PPR系列管材管件、PE系列管材管件、HDPE双壁 波纹管和PB管材 ...
ST纳川:子公司仲裁撤案,一诉讼案二审判决有结果
格隆汇· 2025-11-13 21:39
法律纠纷进展 - 子公司四川纳川管材与四川恒成同泰建筑科技的施工合同仲裁案因无管辖权被撤销 涉案金额1757.10万元[1] - 仲裁委员会撤销案件的原因为双方未提交新书面仲裁协议且约定了诉讼管辖[1] - 公司表示该仲裁案的撤销对公司损益无重大影响[1] 其他诉讼判决 - 河北茂乾市政工程与福建纳川水务的工程劳务案已获二审判决[1] - 二审判决要求河北茂乾市政工程向福建纳川水务开具64.86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1] - 判决要求福建纳川水务在收到发票后15日内向河北茂乾市政工程给付欠款[1]
青龙管业跌2.00%,成交额6168.5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60.0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2 10:21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1月12日盘中股价下跌2.00%至11.75元/股,成交金额6168.52万元,换手率1.56%,总市值39.1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60.08万元,其中特大单卖出335.71万元占比5.44%,大单买入622.10万元占比10.08%卖出1446.47万元占比23.45%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69%,近5个交易日下跌0.93%,近20日上涨6.14%,近60日下跌2.08% [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主流供排水管道产品、综合管廊、节水灌溉产品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工程施工业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混凝土管50.58%,塑料管材23.16%,复合钢管14.77%,设计咨询11.16%,其他收入0.34%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装修建材-管材,概念板块包括地下管廊、小盘、海绵城市、海上风电、水利建设等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月-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8亿元,同比减少9.25%,归母净利润5099.50万元,同比减少54.91%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5.2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9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10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5.76万,较上期增加12.67%,人均流通股5789股,较上期减少11.24%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国泰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159745)新进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14.16万股,广发中证全指建筑材料指数A(004856)新进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81.52万股 [3]
公元股份前三季度营收44.08亿元同比降7.55%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17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4.08亿元,同比下降7.5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527.26万元,同比下降69.36%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04.79万元,同比下降103.7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 [1]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7.70%,同比下降1.75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1.02%,较上年同期下降2.17个百分点 [2] 单季度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7.46%,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92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0.03%,较上年同期下降1.29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下降4.62个百分点 [2] 费用与效率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为7.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61.57万元 [2]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7.23%,较上年同期上升1.42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8%,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76%,研发费用同比减少6.21%,财务费用同比增长64.41%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83% [2] 估值指标 - 以10月27日收盘价计算,市盈率(TTM)约为48.83倍,市净率(LF)约为0.99倍,市销率(TTM)约为0.85倍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3.86万户,较上半年末增加8784户,增幅29.47%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17.03万元下降至13.54万元,降幅为20.52% [2]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塑料管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PVC管材管件35.03%,PE管材管件20.81%,灯具及组件17.02%,PPR管材管件15.90%,其他产品6.22%,其他(补充)4.54%,电器产品0.48% [3] 行业与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装修建材-管材 [3]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机器人概念、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储能、新型城镇化等 [3]
青龙管业前三季度营收15.67亿元同比降9.32%,归母净利润5099.50万元同比降54.91%,毛利率下降1.71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30 18:39
核心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5.67亿元,同比下降9.32%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099.50万元,同比下降54.91% [1] - 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4361.92万元,同比下降58.26%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6% [1] 盈利能力指标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9.57%,同比下降1.71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净利率为2.82%,较上年同期下降4.29个百分点 [1] - 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30.22%,同比微升0.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1]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5.80%,同比下降0.70个百分点,但环比大幅上升4.53个百分点 [1] 费用与成本结构 - 期间费用为3.50亿元,期间费用率为22.33%,同比上升2.08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3.45%,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1.00%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34%,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2.09% [2] 估值与股东回报 - 市盈率(TTM)约为18.52倍,市净率(LF)约为1.59倍,市销率(TTM)约为1.45倍 [1] - 2025年三季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总户数为5.23万户,较上半年末下降2541户,降幅4.63%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7.61万元下降至7.08万元,降幅为6.95%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各类主流供排水管道产品、综合管廊、节水灌溉产品等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混凝土管50.58%,塑料管材23.16%,复合钢管14.77%,设计咨询11.16% [2] 行业与板块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装修建材-管材 [3]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地下管廊、小盘、海绵城市、QFII持股、专精特新等 [3]
雄塑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6.89亿行业第五,净利润-2103.11万低于行业均值
新浪财经· 2025-10-30 18:3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1日,于2017年1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塑料管道行业知名企业,专注于塑料管道研发生产,具备全产业链优势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 - 装修建材 - 管材,概念板块包含小盘、微盘股、粤港澳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89亿元,行业排名5/7,远低于行业第一名公元股份的44.08亿元和第二名伟星新材的33.67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PVC系列管材占比62.02%,PE系列管材占比28.23%,PPR系列管材占比9.00%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103.11万元,行业排名5/7,行业第一名伟星新材净利润达5.39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12.26%,远低于行业平均的46.99%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2.78%,高于去年同期的9.38%,但低于行业平均的23.04% [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董事长兼总经理黄淦雄,其2024年薪酬为99.37万元,同比增加3.42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46万,较上期增加0.8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29万,较上期减少12.15% [5]
顾地科技的前世今生:负债率91.05%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14.73%低于同类8.31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30 18:3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18日,于2012年8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湖北省鄂州 [1] - 主营业务为塑料管材管件的制造和销售、体育赛事运营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装修建材-管材,概念板块包括旅游酒店、在线旅游、体育产业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43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6位(共7家公司)[2] - 行业第一名公元股份营收44.08亿元,行业平均营收为17.76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PE管道2.03亿元占比48.22%,PVC管道1.55亿元占比36.81%,PP管道5796.95万元占比13.76%,赛事文旅业215.85万元占比0.51%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03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7位 [2] - 行业第一名伟星新材净利润5.39亿元,行业平均净利润为5242.73万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91.05%,较去年同期的56.38%大幅上升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46.99%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4.73%,较去年同期的8.86%有所提升 [3] - 公司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23.04% [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为万洋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苏孝锋 [4] - 董事长苏孝忠2024年薪酬为120万元,较2023年的14.92万元增加105.08万元 [4] - 总经理戴浩2024年薪酬为114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73万户,较上期减少1.11%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4.15万股,较上期增加1.13% [5]
东宏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7亿行业排第三,净利润1.73亿位居第二
新浪证券· 2025-10-30 18:1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21日,于2017年1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塑料管道制造商,拥有全产业链优势及多个国家级重点工程项目经验 [1] - 主营业务为各类塑料管材、管件的加工制造及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装修建材-管材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17亿元,在行业7家公司中排名第3,行业平均数为17.76亿元 [2] - 当期净利润为1.73亿元,行业排名第2,行业平均数为5242.73万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管材管件销售8.82亿元占比83.15%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总收入6.39亿元,同比增长8.08%,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300.05% [5]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5.54%,低于行业平均的46.99% [3] - 当期毛利率为19.89%,低于行业平均的23.04% [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52万,较上期增加37.90%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85万,较上期减少20.23% [5] 发展战略与机构观点 - 公司聚焦“国家大型长输管线和城市生命线”双线发展战略和“一主多翼 + 一新”业务布局 [5] - 机构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2元、0.87元、1.08元,对应PE分别为18倍、14倍、12倍 [5] - 业务亮点包括政策利好下订单增加、全产业链优势及突出的研发能力 [5]
公元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44.08亿行业居首,净利润4493.86万排名第三
新浪财经· 2025-10-30 17:4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19日,于2011年12月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塑料管道行业领先企业,专注于塑料管道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全产业链优势 [1] - 公司涉及机器人概念、海绵城市、地下管廊、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44.08亿元,在行业7家公司中排名第1,高于行业平均数17.76亿元和中位数15.67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以PVC管材管件为主,收入10.18亿元,占比35.03%,其次为PE管材管件6.05亿元,占比20.81% [2] - 当期净利润为4493.86万元,行业排名第3,低于行业第一名伟星新材的5.39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2.83%,低于去年同期的34.04%,且低于行业平均的46.99%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7.70%,低于去年同期的19.44%,且低于行业平均的23.04%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长卢震宇2024年薪酬为205.06万元,较2023年的248.35万元减少43.29万元 [4] - 公司总经理冀雄2024年薪酬为202.02万元,较2023年的225.55万元减少23.53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3.86万,较上期增加38.28%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94万,较上期减少27.68%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103.36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25.23万股 [5]
破局与重构——建筑材料行业上市公司中期报告投研分析
搜狐财经· 2025-10-27 13:44
文章核心观点 - 建材行业结构性分化加剧,投资机会与风险并存,需聚焦新质生产力、高周转赛道和行业龙头 [1] - 行业整体营收增长疲软但盈利改善,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92%,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58% [2] - 长期维度下行业承压明显,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35%和-28.76% [6] - 建议配置思路为高景气制造、高周转工程化品类和综合服务化转型三大核心赛道 [19][20] 细分板块表现 - **水泥制造板块**:处于深度出清期,基本面承压,营收3年CAGR为-28.35%,净利润3年CAGR为-77.85%,产能利用率仅为55.8% [10] - **水泥制品板块**:呈现高周转与结构优势,毛利率达25.67%,存货周转率为7.99次,是水泥制造的6.6倍 [12] - **玻纤制造板块**:维持高景气,是唯一全维度正增长的子行业,营收和净利润3年CAGR分别为18.72%和23.47% [14] - **玻璃制造板块**:传统与创新赛道分化,首次出现全行业整体亏损,净利润3年CAGR为-35.87% [15] - **耐火材料板块**:相对稳健,需求刚性,营收3年CAGR为-1.87%,净利润3年CAGR为-15.62% [16] - **管材板块**:受基建与城镇化拉动,毛利率为22.45%,受益于1.5万亿元的新基建投资计划 [17] - **其他建材板块**:多元化布局,是隐形冠军聚集地,具备较强抗周期属性 [18] 重点公司动态 - **水泥制造企业分化显著**:海螺水泥净利润逆势增长31.34%,华新水泥净利润大增51.05%,而西部建设净利润同比下滑1810.39% [11] - **水泥制品个股转型见效**:龙泉股份营收和净利同比增47.45%和126.04%,三和管桩净利大增3433.46% [13] - **玻纤制造龙头强者恒强**:中国巨石营收和净利分别增长22.45%和35.21%,中材科技净利同比增长28.75% [14] - **玻璃制造企业积极转型**:旗滨集团从2024年第四季度亏损3.17亿元扭转为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4.7亿元 [15] - **耐火材料代表企业稳健**:瑞泰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12.35%,北京利尔净利润同比增长8.76% [16] - **管材企业受益基建**:金洲管道净利润同比增长22.45%,国统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18.76% [17] 行业未来展望 - 行业整合从量变转向质变,集中度提升是大势所趋 [22] - 新基建投资和绿色建材将成为新增长点,2025年基建投资计划达1.5万亿元,绿色建材市场预计到2030年突破5万亿元 [22] - 智能化、高端化、多元化是突围路径,企业加速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如光伏玻璃、电子玻璃等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