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食
icon
搜索文档
烧光1亿、资金断裂、老板被悬赏!周杰伦代言的品牌也撑不住了?
新浪财经· 2025-11-17 23:22
公司核心观点 - 轻食巨头沙拉食刻从资本宠儿迅速衰落,面临员工欠薪、加盟商维权、消费者退款无门及创始人被法院悬赏的全方位信任危机 [2][10][21] - 公司曾累计融资过1.5亿元,销售超1000万份鲜食,并设定了投放10万台AI无人售餐机、日服务1000万人的宏大目标 [5][18][20] - 公司在危机爆发后仍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超级工厂,被指战略误判,其商业模式存在伪需求、高损耗及便利性不足等根本问题 [27][29][36] 公司发展历程与商业模式 - 公司于2020年由制药背景的邱远生创立,主打“写字楼无人餐柜”模式,提供15元左右的加热沙拉,强调便捷与性价比 [15] - 商业模式为“源头采购+中央工厂+冷链运输+无人售餐”,提供超200款产品,涵盖沙拉、中式快餐等品类 [16][17] - 2023年底获不惑创投1亿元A轮融资,2024年获梅花创投5000万A+轮融资,并聘请周杰伦代言 [18][19] 公司当前危机表现 - 自今年3月起陷入欠薪风波,员工称被拖欠薪资长达9个月,公司处于停摆状态 [20][21] - 加盟商投资打水漂,消费者充值余额无法退款,创始人邱远生因债务纠纷被法院发布悬赏公告 [10][21][24] - 创始人11月初在群内承诺还款并恢复800台终端售货机,但被质疑为“画大饼” [21][22][24] 行业与商业模式分析 - 轻食沙拉的冷餐特性与中国消费者追求热食、丰富口味的饮食习惯存在差异,导致复购率低 [30][31] - 无人售餐机需用户专门前往取餐,便利性不及外卖上门服务,模式优势被削弱 [32] - 采用“日配+日清”标准,滞销餐品当日销毁,供应链成本高企,损耗率侵蚀利润,参考每日优鲜前置仓成本可占营收35%以上 [34][35] - 公司在现金流紧张情况下仍重资产投入超级工厂,反映出将餐饮业视为互联网烧钱游戏的战略误判 [27][28][36] 行业启示 - 无人概念并非餐饮万能解药,餐饮本质需注重人与人的情感链接及真实场景需求 [38] - 零售化工具需扎实结合产品与盈利能力,脱离实际运营能力的扩张将导致恶性循环 [36][38]
2025年中国轻食行业门店运营分析 一线及新一线门店较多【组图】
搜狐财经· 2025-11-14 21:16
行业门店数量趋势 - 2021年中国轻食相关餐饮企业成立数量达4905家,为历年最高点,此后行业进入理性发展阶段,2024年成立数量为3738家 [1] - 轻食行业门店闭店率较高,2023-2024年闭店率为27.0%,显著高于餐饮行业平均闭店率22.6% [8] 行业区域分布特征 - 中国轻食门店主要集中在一线、新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门店数量占总量的13.4%,新一线城市占比接近四分之一 [3] - 截至2025年,轻食门店数量最多的十大城市依次为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东莞 [4] 主要市场参与者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奈雪的茶(02150.HK)、三只松鼠(300783.SZ)、壹网壹创(603719.SH)、佳禾食品(833429.BJ)、海底捞(03650.HK)等 [1] - 截至2025年8月,中国轻食行业品牌门店数量排行前五的品牌为谨食健身营养餐、沙野轻食、蔓味轻食、超能鹿战队、食野·SAYYEAH·创意轻食 [5]
2025年中国轻食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预测
搜狐财经· 2025-11-11 15:37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轻食市场规模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2024年增长至1760亿元 [1][14] - 2024年中国谷物类轻食市场规模为189亿元,同比增长8%,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 [1] - 轻食行业企业成立数量在2021年达到峰值4905家,随后行业进入理性发展阶段,2024年成立数量为3738家 [1][16] 行业发展历程与驱动因素 - 轻食概念于2013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其发展经历了引入孵化、资本投放、理性回归和关注上升四个阶段 [6][7] - 行业增长主要驱动力包括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消费者健康饮食意识提升以及减脂需求增加 [1][14] -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健康饮食,例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体重管理年"活动,为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11][13] 行业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食品原材料供应、包装耗材及设备供应 [8][9] - 产业链中游为轻食产品供应,涵盖主食类、零食类、代餐类、饮品类和烘焙类轻食 [8] - 产业链下游销售渠道主要包括电商平台、外卖平台、自有门店和商超等 [8][9] 行业竞争格局与主要企业 - 市场竞争激烈,新兴品牌不断涌现,消费者需求从单一口味转向对品质、营养、健康等多方面综合考量 [2][19] - 行业领先企业包括江苏沙拉拉、上海花楸餐饮、重庆渝蔓味轻食、南京超能鹿战队和武汉无谷轻食等 [2][21] - 部分企业已形成相当规模,例如上海花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全国门店超过500家,无谷轻食餐饮(武汉)有限公司年营业额达2.92亿元 [21] 研究报告内容框架 - 研究报告全面剖析轻食行业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 [2][26] - 分析框架涵盖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现状、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经营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6][35] - 研究报告采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等多种研究模型与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2]
预见2025:《2025年中国轻食行业全景图谱》
搜狐财经· 2025-11-02 05:14
产业概况 - 轻食主要指低糖、低脂、低盐且富含高纤维、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 [1] - 按产品类别可分为主食类、零食类、代餐类、饮品类、烘焙类和乳制类轻食等六类 [1] - 按食材类别可分为蔬果类、谷物类、肉及海鲜类、奶及奶制品和大豆及坚果类轻食等 [2] 产业链剖析 - 产业链上游为包装、设备及原材料供应商,包括餐具餐盒包装耗材、冷鲜和烹饪设备、蔬果肉类食品原材料 [4] - 产业链中游为核心环节,涵盖各类轻食产品供应,如主食类、零食类、代餐类、饮品类和烘焙类轻食 [4] - 产业链下游销售渠道主要包括电商、外卖平台、自有门店和超市等 [4] - 上游代表性企业包括富岭股份、南王科技、海容冷链、银都股份、宏辉果蔬、圣农发展、福成股份 [6] - 中游跨赛道供应商包括奈雪的茶、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品牌供应商包括袋鼠先生、薄荷健康、暴肌独角兽、鲨鱼菲特 [6] 产业发展历程 - 轻食概念于2013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开启消费者认知进程 [9] - 2015至2017年行业迎来资本集中布局,推动规模化快速发展 [9] - 2018至2019年行业进入深度洗牌周期,资本加速撤离,发展节奏放缓 [9] - 2020年及以后行业再度迎来发展热潮,供给端企业数量爆发式增长,疫情改变消费者饮食观念,健康化需求显著上升 [9] 行业政策背景 - 自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起,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推动健康饮食 [11] - 2025年《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推动开展"体重管理"等主题宣传 [12] - 2025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设定2030年人均每日能量摄入量男性2150千卡、女性1700千卡等具体目标 [12] - 2025年《促进健康餐饮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对轻食等新业态给予供应链补贴与认证支持 [12] - 2024年多项政策围绕体重管理、合理膳食提出具体要求,包括《体重管理指导原则》《肥胖症诊疗指南》等 [12] - 2022年中国烹饪协会发布《轻食营养配餐设计指南》,规范轻食定义及营养标准 [13] - 2021年《轻食餐饮发展指南》通过流量扶持、专项补贴等多方面助力轻食商家发展 [13] 行业发展现状 - 2023年国内轻食市场规模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2024年市场规模约1760亿元 [14] - 2021年轻食相关餐饮企业成立数量达4905家,为历年最高,2024年成立数量为3738家 [15] - 2024年0糖饮食在轻食行业产品线上消费结构中占比接近50%,低糖饮食占比约35% [17] - 行业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A轮及以前,反映行业内初创企业较多,资本倾向于早期布局 [20] 行业竞争格局 - 截至2025年8月,轻食行业品牌门店数量排行TOP5为谨食健身营养餐(747家)、沙野轻食(324家)、蔓味轻食(273家)、超能鹿战队(255家)、食野·SAYYEAH·创意轻食(219家) [22][24] - 产业链企业多集中于经济较发达、消费市场活跃及产业链配套完善的地区 [26] 行业发展前景 - 在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双重推动下,2030年中国轻食市场规模或将超3000亿元 [29] - 产品创新多元化趋势明显,中式口味轻食逐渐崭露头角,功能性轻食产品不断涌现 [33] - 行业规范逐步完善,中国烹饪协会已发布《轻食营养配餐设计指南》,未来标准体系将不断完善 [33]
【行业前瞻】2025-2030年中国轻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搜狐财经· 2025-10-30 11:05
行业概览与主要参与者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奈雪的茶(02150 HK)、三只松鼠(300783 SZ)、良品铺子(603719 SH)、康比特(833429 BJ)、KEEP(03650 HK)等 [1] - 2021年中国轻食相关餐饮企业成立数量达到峰值4905家,此后行业进入理性发展阶段,2024年成立数量为3738家 [1] - 截至2025年8月,中国轻食行业品牌门店数量排行前五名为:谨食健身营养餐、沙野轻食、蔓味轻食、超能鹿战队、食野·SAYYEAH·创意轻食 [4] 市场规模与历史增长 - 2024年中国谷物类轻食市场规模约为190亿元,同比增长8% [5] - 2022年至2024年,中国谷物类轻食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7% [5]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功能农业和健康食品",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7] - 各省市出台全谷物食品原料采购补贴政策,例如山东省对相关企业给予最高15%的财政补贴 [7] - 预计到2030年,中国谷物类轻食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25亿元 [7]
【最全】2025年中国轻食行业上市企业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9-28 15:40
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轻食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少 多为品牌跨界企业 包括奈雪的茶 三只松鼠 良品铺子 康比特 百合股份和KEEP等[1] 产业链环节及公司业务 - 上游包装耗材环节包括富岭股份和南王科技 富岭股份主营生物降解材料餐饮具 2024年营收22.7亿元 南王科技主营环保纸袋 2024年营收14.0亿元[2][4] - 上游设备供应环节包括海容冷链和银都股份 海容冷链主营冷鲜存储设备 2024年营收28.3亿元 银都股份主营冷鲜与烹饪设备 2024年营收27.5亿元[2][4] - 上游食品原材料环节包括宏辉果蔬 圣农发展和福成股份 宏辉果蔬经营果蔬及水产品 2024年营收10.8亿元 圣农发展主营白羽肉鸡生产 2024年营收185.9亿元 福成股份主营肉牛饲养 2024年营收10.2亿元[2][4] - 中游主食类轻食以奈雪的茶为代表 主营植物基饮品和能量碗系列 2024年营收49.2亿元[2][4] - 中游零食类轻食包括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 三只松鼠主营代餐轻食和每日坚果 2024年营收106.2亿元 良品铺子主营五减零食和全麦面包 2024年营收71.6亿元[2][4] - 中游代餐类轻食包括康比特 百合股份和KEEP 康比特主营蛋白棒和黑咖等 2024年营收10.4亿元 百合股份主营代餐奶昔 2024年营收8.0亿元 KEEP主营鸡胸肉和蛋白棒等 2024年营收20.7亿元[2][4] - 中游烘焙类轻食包括西麦食品和桃李面包 西麦食品主营混合谷物燕麦片 2024年营收19.0亿元 桃李面包主营全麦吐司 2024年营收60.9亿元[3][4] - 中游饮品类轻食以农夫山泉为代表 主营东方树叶和NFC果汁 2024年营收429.0亿元[3][4] - 下游电商环节包括阿里巴巴和京东 阿里巴巴融合C2C/B2C模式构建即时零售网络 京东依托自营物流实现全渠道配送[3] - 下游外卖平台以美团为代表 通过700万骑手实时调度系统提供即时服务[3] - 下游自有门店包括奈雪的茶 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 奈雪的茶推出奈雪green专营轻饮轻食 三只松鼠开设生活馆零售空间 良品铺子拥有2704家门店[3] - 下游超市环节以联华超市为代表 全国网点数超3300家[3] 企业区域分布 - 轻食产业链企业多集中于经济较发达 消费市场活跃及产业链配套完善的地区 涵盖境内外多地资本市场上市主体[6] 企业基本信息对比 - 成立时间最早为农夫山泉(1996年) 最晚为奈雪的茶(2014年)[8] - 注册资本最高为桃李面包(159971.9155万元) 最低为KEEP(248万元)[8] - 2024年营收最高为农夫山泉(428.96亿元) 最低为百合股份(8.01亿元)[8] 业务布局对比 - 奈雪的茶聚焦20-35岁年轻白领 通过奈雪green提供能量碗套餐 覆盖全时段轻食需求[10] - 三只松鼠通过蜻蜓教练子品牌推出0脂养麦面等产品 瞄准大众健康饮食市场[10] - 良品铺子以良品飞扬品牌推出野山笋系列等五减零食 适合户外露营等场景[10] - 康比特针对轻运动女性提供CPTfit蛋白棒Pro 每支97kcal 添加37亿益生菌[10] - 百合股份针对运动人群提供左旋肉碱牛磺酸多维饮等产品 满足运动后能量替代需求[10] - KEEP通过KeepLite轻食品牌提供金汤肥牛魔芋面(179大卡/份)等产品 覆盖减脂餐需求[10] - 西麦食品即食燕麦系列被推荐为减脂餐 2024年电商渠道GMV突破4.68亿元[10] - 桃李面包碱水结和恰巴塔面包低糖油高饱腹 通过脱氢工艺满足清洁标签需求[10] - 农夫山泉冷藏NFC果汁被健身人群用于调配运动饮料 保留93%凤梨蛋白酶活性[10] 销售渠道对比 - 奈雪的茶 良品铺子 康比特和西麦食品实现线上线下均衡布局[11] - 桃李面包和农夫山泉以线下渠道为主[11] - 三只松鼠 百合股份和KEEP以线上渠道为核心[11] 销售业绩对比 - 奈雪的茶能量碗套餐2024年日均销量超8万份 全年累计销量超2920万份 有氧小绿瓶年销量超1500万瓶 客单价23.8-28.8元[13] - 三只松鼠蜻蜓教练抖音爆款单品月销超百万件 2024全年累计销量超1200万件 低脂鸡胸肉全网销量55.2万件[13] - 康比特健身房智能售卖机覆盖1.2万家 单台日均销售额超200元 运动补给套餐年销量超1000万份 复购率45%[13] - 西麦食品抖音冲饮燕麦类目市占率第一 2024年GMV达4.68亿元[13] - 农夫山泉17.5°NFC橙汁2024年春节期间单月销量超68万件 全年累计销量超816万件 东方树叶2024年茶饮料营收达167.45亿元 同比增长32.3% 年销量超30亿瓶[13] 业务规划 - 上市企业围绕轻食业务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规划 涵盖店型拓展 产品创新 渠道优化 场景融合及生态构建等方向[15]
轻食赛道“升温”,多个头部餐企“押宝”健康餐饮
新京报· 2025-08-18 16:52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国内代餐轻食市场规模超1600亿元 预计未来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0% [1][3] - 2024年一季度市场增长率达39.31% 2023年整体市场规模达1760.46亿元 [5] - 低GI食品销售额同比激增超15倍 牛排品类增长48% 低卡调味料涨幅达58% 药食同源类食品实现翻倍增长 [3] 头部品牌战略布局 - 肯德基旗下KPRO肯律轻食发布"六大安心承诺" 涵盖食材清洗至科学配比全流程标准 依托肯德基成熟供应链落地实践 [2] - 赛百味中国突破1000家门店 计划2025年开店超300家 门店总数超1100家 以新鲜健康美味理念迎合消费趋势 [1][2] - 麦当劳推出500大卡套餐 老乡鸡更新中式健康餐品并开设薄荷营养师推荐专区 [3] 产品创新与行业挑战 - 轻食行业存在菜单雷同(沙拉/鸡胸肉/牛肉为主) 技术门槛低易被模仿 价格过高及饱腹感不足等问题 [4] - 72.57%消费者认为轻食价格过高 76.99%消费者指出高热量的伪轻食产品泛滥影响选择 [4] - 轻食需以营养科学为指导精准配比 食材优质/现点现做/高性价比成为竞争关键 智能检测与制造环节将升级 [4][5] 政策与产业驱动 - 国家卫健委启动3年"体重管理年"行动 发布《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等多份文件 [3] - 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以"肥胖需全民意识和规范诊疗"为主题 推动体重管理多学科融合 [3] - 产业爆发背后是国家层面对健康体重的战略布局 头部品牌因规模效应和供应链积累或推动行业价格下调 [3][5][6]
肯德基加码轻食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8-15 21:23
公司动态 - KPRO肯律轻食发布全新品牌主张"安心好品质 均衡好轻食"及六大安心承诺 [1] - 品牌承诺包括使用可生食鸡蛋 果蔬三道清洗 食材四温区存储 食材时间管理 控糖盐调味 四类六种科学搭配 [4] - 公司联合中国烹饪协会倡议严选优质食材与科学营养搭配 [4] - 品牌将持续推进门店拓展计划并进入更多城市 [1] 行业趋势 - 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正向营养健康型转变 [5] - 轻食行业从"小众可选"进阶为"大众日常" [5] - 中国烹饪协会2022年制定《轻食营养配餐设计指南》规范行业发展 [5] - 餐饮品牌普遍通过低盐低脂产品 配方公开 热量计算器等方式强化健康标签 [5] - 奈雪的茶推出Green轻食店型瞄准白领低卡健康需求 [5] 市场规模 - 2023年国内代餐轻食市场规模超1600亿元 [5] - 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0% [5]
14亿国人体重焦虑,催生万亿减肥市场
GLP1减重宝典· 2025-07-23 16:02
中国体重管理行业现状 - 中国成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 [4] - 预测2030年成人和儿童超重肥胖率可能分别达70.5%和31.8% [4] - 农村成人超重和肥胖率有望超过城市 [4] - 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高度相关 [4] 健康食品市场发展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有机产品消费市场 [5] - 2023年有机食品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 [5] - 预计2025年轻食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5] - 预测2027年代餐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500亿元 [5] 体育健身产业发展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达36741亿元 [5] - 体育产业增加值14915亿元,占GDP1.15% [5] - 体育服务业增加值10849亿元,占比72.7% [5] - 健身相关企业数量超157.5万家 [6] 减肥药物与保健品市场 - 全球减重市场规模预计达1000亿美元 [6] - 预计2030年中国减肥药市场规模突破149亿美元 [6] - 国内企业加速布局减肥药领域 [6] 职业发展机会 - 体重管理师、健康管理师等专业人才缺口巨大 [6]
对话超级碗创始人高松:规模不急一时,今年重点加密华东区域
虎嗅APP· 2025-07-20 21:18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定位从"更健康的麦当劳"转向"中国风味热烹轻食",强调符合中国消费者对热食的需求[10][8] - 坚持直营和联营模式,10年仅拓店100多家,2025年计划新增30~50家店,重点加密华东区域[3][36] - 强调长期主义,认为餐饮行业是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更注重持续创新而非快速扩张[33][34] 产品策略 - 产品逻辑从"打造爆品"转向"持续上新",每周二固定召开新品会,最快新品从测试到上线仅需一个月[6][16][20] - 2023年推出的鲜蔬锅帮助公司增收20%,周复购率达10%~12%,外卖平台复购率46%~48%,高于行业平均35%[14] - 针对儿童市场推出"babybowl儿童餐"并配套儿童友好餐厅,目前在北京上海各有一家门店[28][29] 门店运营 - 主流店型包括商场旗舰店、写字楼配套店和园区店三类,强调选址需精准捕捉目标客群健康需求场景[27][5] - 社区店曾因脱离核心模型导致失败,迅速闭店并吸取教训[5][35] - 单店全职员工2~3人,通过优化兼职占比提升人效,目前重点打磨单店模型[31][44] 组织管理 - 团队文化强调扁平化和创新能力,核心团队多来自跨界背景如互联网、物理学、金融等领域[40][45] - 店长全部由总部招聘并需创始人亲自面试,重视店长选育用留各个环节[47][48][50] - 提炼"专业、靠谱、真诚、有爱"作为团队核心价值观,认为餐饮行业最终比拼的是组织能力[51][52] 市场表现 - 过去一年主动降价7%,客单价降至25元左右,通过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38] - 轻食品类被视为增量市场,增速高于整体餐饮行业,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小[38] - 2023年进入上海市场时因"冷食"问题遭遇消费者质疑,促使公司反思产品定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