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当拉布布站上拍卖台
经济日报· 2025-06-18 06:13
行业动态 - 中国潮玩行业处于爆发前夜 企业需深耕运营以夯实价值根基 [1][3] - 泡泡玛特旗下LABUBU雕塑以108万元拍卖成交 创全球该IP最高价纪录 [2] - 中国潮玩IP如LABUBU MOLLY DIMOO正快速出海 引发国际消费者关注 [3] 公司表现 - 泡泡玛特推动LABUBU成为全球热门IP 外网抢购视频刷屏印证其影响力 [2] - 公司尝试布局动画与主题乐园 并注册商标以维护IP权益 [3] - LABUBU的商业价值被市场认可 部分爱好者因抢购困难转向盗版 [2] 市场挑战 - 盗版问题严重 宁波海关查获数万件侵权LABUBU货物 假货衍生出Lafufu Lagogo等变种 [2] - 投机资本可能过度裹挟市场 企业需维护价格体系并优化销售模式 [2] - 部分声音质疑天价拍卖为炒作 认为国内抢购潮依赖黄牛推动 [2] 发展前景 - 中国潮玩IP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位置跃迁 国际消费者开始解读中国设计故事 [3] - 与迪士尼三丽鸥等百年IP相比 中国潮玩仍处于早期阶段 需时间积累认可度 [3] - 监管部门需完善规则以净化市场环境 为创新提供土壤 [1][3]
海外消费中概周专题:量子之歌收购Letsvan,进军潮玩领域
国海证券· 2025-06-13 2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量子之歌2025Q1营收5.7亿元同比降39.6%,积极转型收购Letsvan进军潮玩市场 [4] - Letsvan旗下IP销售增长好,线下渠道铺设多且在推进IP出海 [5] 各部分总结 量子之歌 - 2025Q1营收5.7亿元同比-39.6%,毛利率83.1%较去年同期+1.5pct,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181.2%,净利率7.2%较去年同期+5.7pct [4] - 个人在线学习服务收入4.7亿元同比-43.6%,企业服务收入0.48亿元同比-26.1%,消费者业务收入0.49亿元同比-1.4%,其他收入670万元去年同期300万元 [4] - 2025年3月31日以2.35亿元现金收购Letsvan61%股权,进军潮玩市场,截至2025Q1末现金等为11.3亿元 [4] 深圳熠起文化有限公司(Letsvan) - 运营多个知名IP,分销渠道覆盖中国及东南亚市场线上线下平台,增长战略包括加强合作、发展自营店、构建线上销售能力 [3] - 核心IP销售增长好,“胖哒哒”限定吊卡、“狐狐兔兔爱捣蛋”系列销售破纪录,《WAKUKU》曝光量突破10亿次,“又梨”形成差异化调性 [5] - 线下在北京朝阳大悦城设自营快闪空间、蓝色港湾落地展陈,全国主要分销渠道设主题专区,海外在东南亚与北美运营,6月初在泰国曼谷有海外快闪活动 [5]
关税从0%飙到120%13.6亿个包裹遭殃霸王茶姬8美元奶茶谁会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6-11 08:32
全球贸易格局变动对跨境电商的影响 - 全球贸易格局剧烈变动,关税政策调整对跨境电商、品牌出海等模式带来巨大挑战,曾被视为全球化驱动因素的商业模式逐渐陷入困境 [1] - SHEIN依靠"免邮小包"政策快速发展,利用万国邮政联盟的便利和小包免税政策,结合中国高效供应链体系形成"零关税、低物流成本、快速响应"的竞争优势 [2] - 2025年特朗普政府关税调整将小包关税从0%大幅上调至120%(谈判后降至54%),基于终端零售价计算的关税使10美元商品成本上升5.4美元,远超传统贸易30%税率带来的压力 [2] - 跨境电商依赖的航空运输成本高于海运,税收优惠消失使成本劣势更显著,2023年中美小包直邮量达13.6亿件,其中超过80%为商业用途 [2] SHEIN的应对策略与挑战 - SHEIN等企业开始平台化转型,如Temu采取"半托管模式"将报关责任转移至卖家,允许中小商家拆分商品规避高关税 [2] - 自营型巨头面临合规压力,考虑供应链迁移至东南亚如越南,但全产业链转移需时间,越南工人效率和政策稳定性使迁移成本居高不下 [2] - 短期内承受高关税阵痛,长期需在东南亚重建供应链或通过技术升级(如AI设计、缩短生产周期)对冲成本 [3] 霸王茶姬的文化符号全球化战略 - 霸王茶姬选择将"中国茶"作为核心符号推向全球,2025年4月在洛杉矶比弗利山庄开设首家北美门店,计划通过高端选址进军主流市场 [5] - 产品定位主打"原叶鲜奶茶",强调茶底风味,树立"正宗中国茶"形象,差异化定位使其在东南亚华人聚集区迅速扩张后进军欧美市场 [5] - 文化绑定是双刃剑,地缘政治紧张时"中国茶"可能成为敏感符号,茶饮文化薄弱的欧美市场对"茶拿铁"接受度待验证 [7] - 线下门店面临高昂成本结构,美国人工和租金成本使奶茶售价需达8至10美元才能覆盖成本,对价格敏感的大众市场形成挑战 [7] - 推出"纯茶第二曲线"(如售卖茶叶、茶点等),试图在以咖啡为主的欧美饮品市场打开空间 [7] 泡泡玛特的IP全球化路径 - 泡泡玛特通过"无明显地域特征"的IP形象如"Molly"和"PUCKY"征服全球市场,国际巨星BLACKPINK成员Lisa的社交平台展示预计带来超10亿元年营收,占海外收入20% [9] - 核心竞争力在于IP创作和运营的双重优势,全面掌控从签约设计师、孵化IP到生产销售的全链条,与依赖外部授权的企业形成差异 [11] - "Molly"采用普遍"萌系"形象降低文化理解门槛,配合盲盒的"社交货币"属性,在东南亚及欧美年轻人中迅速流行,2024年海外营收达50亿元,占总营收近40% [11] - 打破"中企擅长运营而非创作"的传统认知,在日本、美国等IP强国主导的市场展示原创IP的全球吸引力 [11] 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多样化选择 - 跨境电商的供应链出海需高效和合规的平衡 [13] - 文化出海依赖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13] - IP出海通过精准捕捉人性需求打开全球市场 [13] - 成功关键在于对"本土化"的深刻理解,包括对当地消费习惯、文化心理及政策环境的全面适应 [13]
中国文化IP的远征密码:一地一策与生态共创
北京商报· 2025-05-25 22:33
IP出海现状与挑战 - 当前中国IP出海仅有个别爆款成功,尚未形成整体系统化出海格局,缺乏优质IP和内容 [3] - 网游、网文、网剧等新业态成为出海成果显著的"新三样" [3] - 面临文化折扣、国际IP巨头压制、本土化运营最后一公里等挑战 [5] 传统文化与IP打造 - 需体系化推动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IP打造,鼓励战略性资本投入研发 [3] - 发展文化产业体系,重点支持文化科技融合的新业态 [3] - 建设IP授权产业体系,通过文化品牌带动制造业海外拓展,参考日本动漫模式 [3] 本土化运营策略 - 采用"全球研发+本土团队"模式提升内容适配性,如米哈游设立首尔工作室开发《崩铁》韩服 [4] - 推行"内核在地化+形式全球化"策略消减文化认知差异 [5] - 搭建"本土化中台"涵盖小语种客服、合规风控与在地营销体系,例如东南亚泼水节限定活动 [5] 全球化与技术创新 - 用全球化叙事逻辑包装本土素材,如《原神》融入二次元与开放世界概念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6] - 积极与海外编剧、发行商、平台联合开发IP,活用TikTok、YouTube等社交媒体 [6] - 建立高效标准化IP工业生产体系提升内容质量和速度 [6] 知识产权保护 - 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前在目标市场进行商标、专利、版权申请 [8] - 建立监测与预警机制,加强与当地知识产权机构合作处理侵权 [8] - 在国际合作中明确知识产权归属与使用规则 [8] 跨行业协同与IP开发 - 需建立"大文化"出海思维完善顶层设计,涵盖基础研究到市场拓展全链条 [9] - 推动文学、影视、音乐、游戏、动漫多领域深度合作形成"组合拳" [9] - 深度挖掘IP潜力,将全产业链开发计划前置 [9] 文化共鸣与品牌建设 - 通过"双语化"表达寻找文化共鸣,如《哪吒》用"反抗命运"主题连接东西方叙事 [11] - 系统性打造IP矩阵与品牌符号,通过跨界联名、国际展会等方式全球推广 [11] - 在地化运营需建立本地团队、适配本地文化、融入本地社群 [11]
2025年第19周:跨境出海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5-22 17:47
行业环境 - 中国汽车后市场迎来品牌出海黄金期,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需求增长,2021年至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从201万辆增至586万辆,新能源车表现突出 [2] - 智能终端出海服务创新联合体成立,聚焦智能终端出海需求,预计2024年我国智能终端出口额突破2500亿美元,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超40% [3] - 中国企业通过"抱团出海"模式应对全球化逆风,包括服务业支持型出海、产业链协同出海和同类型企业资源共享三种形式 [5] - 中东成为中国基建企业海外拓展的核心市场,中国企业参与多个标志性项目,累计投资数千亿美元,成为该地区最大承包商 [8][9] 国潮与文化IP出海 - 国潮出海深入推进,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其在2025年春节档取得超150亿元票房,并带动相关衍生品国际市场火爆 [6] - 中国IP如《哪吒》《黑神话:悟空》逐渐崛起,卡游等企业通过多元化产品和创新文化载体,将国潮IP与现代叙事结合,实现全球化年轻受众共鸣 [10] - 泡泡玛特以"IP+潮玩+体验经济"模式成为中国文化出海典范,2025年一季度海外营收同比增长480% [21] 高端制造与航空产业 - 全球航空产业链正经历深刻变革,C919首航及中国获127架意向订单标志着市场从"双头垄断"向"三足鼎立"转变 [11] - 国产高端制造"出海"是航空产业二十年技术积累的集中爆发,中国通过"国内循环+一带一路"策略打破欧美垄断 [11] 头部品牌动态 - 伊利股份2024年营收达1157.8亿元,海外业务保持双位数增长,东南亚冰淇淋业务增长13%,羊奶粉品牌佳贝艾特国际收入增68.2% [12][13] - 腾讯云加速海外布局,将日本作为核心市场,过去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4月16日宣布在日本大阪建设第三个数据中心 [14] - 贵州茅台2025年一季度海外营收增长37.53%,2024年出口额达9.7亿美元,海外营收占七成以上 [15] - 美的集团2025年一季度营收1,284亿元,同比增长20.6%,海外市场电商销售增长超50% [19] - 霸王茶姬任命前麦当劳高管Eugene Lee为亚太区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计划2025年前新开1000至1500家门店 [20] - 阿里国际站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美国热度上升,4月上半月美国用户通过支付宝在中国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长两倍 [22] - 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聆讯,2024年营收32.85亿元,毛利率从26.7%升至31.3%,开启国际化战略 [23] 餐饮与零售出海 - 遇见小面2024年营收11.54亿,净利6070万,计划三年新增440店,香港已开6店 [16] - 美团与滴滴在国际外卖市场展开激烈竞争,美团聚焦中东与拉美,滴滴在墨西哥市场份额超50% [17] 制造业与品牌建设 - 中国羊绒品牌通过精准定位高端市场、融合民族特色与现代设计,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成为首个入驻LVMH旗下顶级百货的中国品牌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