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何体统》
icon
搜索文档
半年报里看趋势:微短剧走向长视频主舞台
36氪· 2025-08-28 08:03
行业趋势 - 微短剧成为长视频平台寻求新增长的关键抓手 从补充内容转向前台核心业务 [1] - 行业从试水走向规模化发展 平台战略呈现体系化建设特征 [1][8][12] - 短视频平台如红果短剧扩张迅猛 月活达2.1亿超越优酷 对长视频平台形成竞争压力 [13] 爱奇艺表现 - 储备1.5万部竖屏微剧 自制项目《成何体统》刷新平台热度纪录 [2] - 通过长短联动策略 带动同名长剧和动漫预约量增长3倍 [2] - 微剧成为印尼/韩国/巴西第二大会员拉新品类 下半年启动海外原创布局 [4] - 二季度微剧日均播放时长与播放UV实现环比双位数增长 [4] 芒果超媒表现 - 大芒计划上线微短剧1179部 同比增长近7倍 [5] - 依托综艺/影视/艺人全链条资源 实现矩阵化剧场化运营 [5] - 推出《乘风2025之三十而励》《还珠》系列等IP改编短剧 [5] - 与红果短剧达成合作 推出内容双向互通的"果果剧场" [9] 腾讯视频表现 - 34部短剧分账票房破百万 占全平台已公布成绩的80% [6] - 7部横屏短剧分账破千万 独揽榜单前13位 [6] - 《夺娶》以1500万票房居榜首 体现领先商业变现能力 [6] - 通过分账制度让利吸引优质项目 形成差异化战略标识 [8] 财务与运营现状 - 芒果超媒上半年营收59.64亿元同比下降14.31% 净利润7.63亿元同比下降28.31% [12] - 爱奇艺二季度营收66.3亿元同比下降11% 净亏损1.337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6870万元) [12] - 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量同比环比略微下降 [12] - 短剧尚未能扭转主营业务压力 仍处于业务多元化探索阶段 [12]
爱奇艺重回亏损:靠政策救市?丨文娱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21: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1%至66.3亿元 [1] - 净亏损1.337亿元 去年同期净利润6870万元 [1] - 内容成本同比下滑8%至37.8亿元 [16] - 现金及等价物等流动资产规模达50.6亿元 [17] 收入结构分析 - 会员收入同比下滑9.0%至40.9亿元 [5] - 广告收入上半年同比下滑13%至12.7亿元 [8] - 内容发行收入同比下滑38%至4.4亿元 [9]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至8.3亿元 [9] - 海外会员收入同比增长约35% [15] 行业竞争环境 - 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1.14亿 同比环比均减少300万 [2] - 芒果超媒上半年营收下滑14.31%至59.64亿元 [2] - 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0亿 使用率93.8% [6] - 乳业广告主大幅缩减预算:伊利营收下滑8.24% 蒙牛下滑10.1% [9] 内容运营表现 - 三部剧集《临江仙》《朝雪录》《生万物》热度破万 [5] - 综艺节目占据夏季收视榜前五名中的四席 [5] - 微短剧片库数量达1.5万部 [14] - 《成何体统》成为首部热度达5500的微剧 [14] 战略转型举措 - 利用AI优化广告素材 转化率提升20% [8] - 在微短剧植入广告并开发专属广告产品 [8] - 基于IP的收藏卡业务GMV超1亿元 [13] - 在30个城市运营50多个沉浸式剧场 [13] - 扬州和开封两大主题乐园正在建设中 [13] 海外业务拓展 - 巴西/墨西哥/印尼等市场会员收入增长超80% [15] - 《临江仙》登顶15个市场热播榜 [15] - 微剧成为印尼/韩国/巴西第二大会员拉新品类 [15] - 启动海外原创微剧布局 [15] 政策环境影响 - 广电总局推出"21条"改革措施 取消40集上限 [10] - 放宽古装剧限制 试行边审边播机制 [11] - 季播剧排播自由化 取消间隔一年要求 [11] - 新规有望缩短内容制作审核周期 [11]
爱奇艺2025Q2总收入66.3亿元:持续投入AI、微剧、体验和海外业务
环球网资讯· 2025-08-20 20:40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收入66.3亿元人民币 其中会员服务收入40.9亿元 在线广告服务收入12.7亿元 内容发行收入4.4亿元 其他收入8.3亿元 [1] - Non-GAAP运营利润5870万元 连续14个季度保持Non-GAAP运营盈利 [1] - 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为1470万元(Non-GAAP标准)[3] - 总成本52.9亿元 同比下降7% 内容成本37.8亿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9.6亿元 研发费用4.2亿元 [2] - 截至6月30日现金余额总计50.6亿元 [3] 业务亮点 - 剧集云合总市占率位居第一 《临江仙》《朝雪录》《生万物》内容热度值破万 《无忧渡》《书卷一梦》热度值破9500 [1] - 自制微剧取得突破 《炙爱难逃》《成何体统》《掌上珠》受欢迎 其中《成何体统》热度峰值破5500创平台纪录 [2] - 微剧内容储备约1.5万部 [2] 战略方向 - 聚焦AI应用、微剧、体验业务和海外业务等重点增长领域 [1] - 通过资源管理和资本结构优化实现净利息费用连续七个季度下降 [1]
爱奇艺Q2总收入66.3亿:爆款内容不断,重点投资创新四大增长领域
搜狐财经· 2025-08-20 18:30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收入66.3亿元人民币 其中会员服务收入40.9亿元 在线广告服务收入12.7亿元 内容发行收入4.4亿元 其他收入8.3亿元 [1] - Non-GAAP运营利润5870万元人民币 连续14个季度保持Non-GAAP运营盈利 [1] - 总成本52.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 内容成本37.8亿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9.6亿元 研发费用4.2亿元 [4] - 归属于公司的Non-GAAP净利润为1470万元人民币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余额总计50.6亿元人民币 [4] 内容表现 - 剧集云合总市占率位居第一 《临江仙》《朝雪录》《生万物》内容热度值均破万 [1] - 《无忧渡》《书卷一梦》内容热度值破9500 《绝密较量》《乌云之上》《借命而生》用户反响热烈 [1] - 自制精品微剧取得重大突破 《炙爱难逃》《成何体统》《掌上珠》受欢迎 其中《成何体统》内容热度峰值破5500创平台微剧纪录 [2] - 微剧内容储备约1.5万部 [2] 战略发展 - 聚焦AI应用、微剧、体验业务和海外业务等重点增长领域 [1] - 有效管理资源并优化资本结构 实现净利息费用连续七个季度下降 [1] - "长+短"内容策略持续占领用户心智 [1]
短剧CP的30亿密码,长剧也开始学了?
36氪· 2025-08-08 16:18
短剧CP行业生态演变 - 短剧行业从"捧剧不捧人"转变为演员CP形成独立号召力 [1] - CP多搭成为行业常态 朱一未和白昕怡搭档34次 曾辉和韩雨彤搭档9次 [6] - 形成"CP营销+剧集热→粉圈形成→CP红利提升→更愿多搭"的正向循环 [31] CP运营模式升级 - CP运营从剧粉自发转变为平台、制片方、演员全链条配合的宣发体系 [6] - 演员合同明确写入剧宣要求 包括配合直播、合拍视频等宣传内容 [22] - 平台主动承接CP热度 红果平台预览界面直接展示顶流CP海报 [20] 宣发方式创新 - 采用邮轮庆功会、扫楼、多城市大屏应援等新型宣发方式 [17][18] - 剧组配备专业花絮师拍摄主演互动物料用于宣传 [12] - 直播切片成为CP粉重要二创素材 如何聪睿刘念共创手势舞视频获120万点赞 [3][10] 内容创作导向变化 - 创作重心从突出单一人设转向强化男女主互动和感情线 [39] - 服装色调、画面构图等细节设计专门服务CP感营造 [43] - 纯爱路线成为主流 取代传统虐恋、狗血题材 [42] 商业价值体现 - 《念念有词》成为红果最快破30亿播放量短剧 [1] - 《请君入我怀》红果观看量破20亿 《成何体统》爱奇艺热度值破6000 [3] - CP粉具备购买力 主动支持演员推广产品如USMILE电动牙刷 [46] 与长剧行业差异 - 短剧演员话语权更大 多搭合作意愿强烈 [33] - 短剧演员无需经历粉丝提纯 捆绑CP形成双赢局面 [35] - 长剧行业开始借鉴短剧CP模式 寻求已验证的CP组合 [37]
规范化与精品化并重 微短剧暑期热度攀升
中国经营报· 2025-07-29 23:55
行业热度与内容创新 - 暑期微短剧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一批精品微短剧集中上线 涵盖重大革命历史、反诈普法、轻喜剧和非遗等多元题材 [1] - 具体案例包括《山河回响》(《亮剑》原班人马)、《云端捕手》(反诈普法)、《成何体统》(轻喜)和《墨韵新生》(非遗故事) 其中《成何体统》《墨韵新生》开播后已带动观剧热潮 [1] - 行业创作从"强冲突、快反转"的爽感叙事转向"情感共鸣"与"家国情怀"的深度表达 呈现精品化发展态势 [1] 政策监管与规范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7月11日和7月21日连续发布管理提示 7月11日强调坚决杜绝极端"反智""雷人""离谱"的人设和剧情 7月21日针对抗战题材提出娱乐化、虚无化历史的创作绝不被允许 [3] - 自去年10月以来广电总局已发布约7份管理提示 对题材(如中老年、霸总)、技术(AI应用)和类型(抗战剧)进行精准治理 并通过分类审核、黑名单制度清除违规内容 [3] - 政策管理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治理 通过鼓励精品、开辟绿色通道扶持优质项目、推出"微短剧+文旅/普法"等创作计划为行业创新指明方向 同时遏制"劣币驱逐良币"规范市场秩序 [3] 创作方向与题材拓展 - 广电总局部署六大创作计划 包括"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跟着微短剧来科普""跟着微短剧学经典""微短剧里看品牌"和"微短剧里看非遗" 为内容生产提供清晰价值坐标 [6] - 市场主体积极响应政策导向 推出创新题材作品如科幻短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聚焦月球基建工程 获中国国家航天局支持 入围2025年央视网"中国正能量短剧"共创计划)和非遗题材《墨韵新生》(聚焦古画修复 改编自国家图书馆文献修复师小说) [5][6] - 互联网平台片单显示题材多元化覆盖 红果短剧"果燃计划"推出21部精品短剧 涵盖科幻、反诈、非遗及抗战主题 爱奇艺暑期片单包括轻喜剧《成何体统》、演员王丽坤首部微短剧《若熙传》和港风作品《天若有情》 [7] 平台角色与生态建设 - 互联网平台加大对微短剧的投入与资源倾斜 将影响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促进行业繁荣发展 [8] - 平台通过专题分类、开辟特色剧场、推出假期档片单等方式精准把握内容消费场景 帮助用户从海量市场中高效获取内容 有效拓展用户市场 [8] - 平台可深度参与定制化内容创作(如文旅、非遗、普法、品牌推广题材) 将流量优势、用户洞察与社会价值结合 构建差异化内容生态并摆脱对单一娱乐题材的依赖 [9] - 平台需加强算法管理和场景化消费运营 通过有效分类和主题推荐让存量内容产生增量价值 并强化内容与消费场景的契合度(如春节推亲情社交内容、寒暑假推青春题材) [10]
大陆动漫亮相台北漫画博览会 两岸青年同“声”共演
新华网· 2025-07-28 09:22
7月27日拍摄的2025台北漫画博览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悦 摄 "大陆近几年动漫产业发展非常蓬勃,很多作品让我感到非常惊艳,无论是画作、呈现还是故事编排都非常精致。"台湾配音演员胡镇玺在接受采 访时说,中华文化内涵丰富、题材广阔,仅《聊斋志异》就有数百篇不同的故事。两岸创作者若能从不同角度切入、共同创作这类题材,将能展 现出更加多元而有广度的艺术风格。 "大陆选手在发音时咬字完整、音律优美,气息的连贯性也处理得很好。"已是第二次参赛的台湾"宝雅优声"青年配音演员玖笙(艺名)在接受采 访时表示,不同情境中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发音技巧,有助于更好地融入角色。她认为,两岸持续交流能激发更多想象力与创造力,加强彼此 学习与借鉴十分有意义。 新华社台北7月27日电(记者李悦、李建华)第三届海峡两岸动漫配音大赛展区27日亮相台北漫画博览会,汇集多部大陆经典动画及人气IP,吸引 众多台湾青年参与互动、体验配音乐趣,感受中华文化的现代魅力。 本届博览会上,现场观众不仅可以欣赏《许愿神龙》《成何体统》《奶龙》等一批"中华优秀动画IP"的集中展播,还可与知名配音演员合作演绎 经典动画片段,现场气氛热烈。 台湾中华动漫出版同业协 ...
微短剧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精品化成暑期档主旋律
第一财经· 2025-07-24 09:25
微短剧市场概况 - 2024年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网民使用率59.7%,行业总规模504.4亿元,首次超越传统电影425.02亿元票房 [1]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680亿元,2027年有望达千亿级别 [1] - 增长驱动因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娱乐需求及内容产业数字化转型 [1] 行业发展阶段与政策规范 - 行业从"野蛮生长"步入"精品化探索"阶段 [2] - 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确立"分类审核"与"持证传播"管理框架,推动精细化管理 [1] - 红果短剧等平台通过技术审核与人工筛查结合确保内容符合主流价值观 [1] 商业模式创新 - 红果短剧采用"免费看剧+广告分账+专业制作"模式定义行业商业逻辑 [4] - "阶梯式分账+流量激励"机制使头部短剧单月分账收益达数百万元 [4] - 腾讯视频推出厂牌激励计划,制作方最高可获500万奖金,导演/编剧/IP最高100万奖励 [5] 人才与产业链升级 - 长信传媒、柠萌影视等传统影视公司专业团队加入微短剧制作 [5] - 行业从作坊式生产转向涵盖IP开发、剧本孵化、拍摄执行的工业化体系 [5] - 腾讯视频对竖屏短剧S/S+级剧本提供保底稿费及播后额外奖励 [5] 技术创新应用 - 5G普及支持4K超高清画质与互动式剧情实现 [8] - AIGC技术渗透全流程,ChatGPT等大模型可几分钟生成剧本初稿 [7][8] - 快手可灵AI、抖音即梦AI等视频生成模型提升制作效率 [7] 精品化内容成果 - 2025年暑期档《念念有词》播放量破10亿,成红果首部双破亿短剧 [10] - 红果"果燃计划"合作近300部短剧,总播放量近百亿,获国际电影节多项荣誉 [10] - 爱奇艺《成何体统》热度峰值5667创平台纪录,腾讯视频《重返八零共白首》获市场认可 [13] 题材多元化与社会价值拓展 - 题材覆盖科幻、非遗、年代创业等,如《我在月球当包工头》《姐姐的三条簪》 [11] - 非遗主题作品《祈安澜》《墨韵新生》实现文化传播与公众教育功能 [14] - 文旅融合剧《和你的桃花源》带动永春旅游收入增长35% [14] - 国家广电总局推出"微短剧+"行动计划,涵盖文旅、普法、非遗等六大方向 [15] 就业与经济影响 - 2025年上半年行业创造64.7万个就业岗位,90后从业者占比超60% [16] - 新就业形态特征包括灵活工作时间、数字化创作方式等 [16]
今年暑期档,女频动漫正在集体上桌?
36氪· 2025-07-22 20:08
暑期档女频动漫市场趋势 - 女频动漫在2024年暑期档成为视频平台重点布局方向 取代往年男频年番霸屏局面 题材突破恋爱搞笑等传统类型 向爽燃热血维度升级 设定新鲜度超越男频作品 [1] - 爱奇艺 优酷 B站通过女频动漫实现差异化破局 挑战腾讯视频在男频领域的垄断地位 [1] 代表性作品与角色创新 - 《苍兰诀2 影三界篇》开播即登顶爱奇艺站内热搜 剧动联动策略推动热度 弹幕互动量激增 女性角色"女帝"创新塑造:红发飒爽人设 战力与男主持平 外刚内柔反差萌 突破花瓶辅助刻板印象 [4] - 《罗小黑战记2》鹿野师姐角色获女性观众认可:工装战斗服设计 无性化镜头 力量源于自身能力 拥有完整动机故事线 结局依靠自主决策 [5] - 优酷《云深不知梦》首创女性复仇主线3D国漫:女主经历灭门剜心坠崖后换脸重生 专注谋略反杀 战斗智商碾压反派 官方声明"无CP"强化独立女性定位 [7][9] 题材拓展与制作升级 - 女频动漫题材向男频看齐:覆盖战斗成长 群像塑造等元素 《斗罗大陆2绝世唐门》女性粉丝占比46% 《仙逆》达30% 证明女性观众对热血内容需求 [10] - 爱奇艺《成何体统》采用3D建模+2D渲染技术 突破传统2D局限 兼顾打斗流畅性与手绘质感 2023年斩获平台动漫热度年榜第一 登顶美韩新加坡等多地区榜单 [12] - 设定创新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套娃式穿书"三方博弈设计 颠覆传统爽文逻辑 对同质化男频形成降维打击 [12] 平台战略布局 - 腾讯视频2021年推出《眷思量》试水女性向:女性导演与美术联手 女主雀斑马尾造型突破网红脸套路 平视镜头避免俯拍身体 但第二季因女主边缘化陷入争议 [13][15] - 爱奇艺建立"一鱼多吃"IP开发模式:《苍兰诀》剧集与动画差异化定位 共享世界观与场景资源 覆盖不同受众偏好 [2] 动漫短剧新赛道 - 女频短剧2025年第一季度在投数量与题材热力值为男频两倍以上 抖音"大宋制片厂"小程序一年上线900余部作品 融合UGC与PUGC模式 [16] - 付费转化表现突出:《反派逼我谈恋爱羽毛篇3》定价30元售出近1.5万份 《寒枝不可栖》超2万人支付12元观看结局 [18] - 成本优势显著:女频作品满足用户想象空间即可 男频需重金投入打斗场面 女频更适合低成本快速起量 长视频平台可借衍生动画激发二创与剧宣效果 [18]
微短剧暑期档热度攀升 行业在规范中迈向高质量发展
经济网· 2025-07-21 15:01
政策监管 - 国家广电总局构建"分类分层、备案编号、违规整治、AI治理"全链条监管体系,实现"上线即可追溯" [2] - 专项治理行动已排查清理违规AI生成内容超3000部 [2] - 2024年行业违规举报量较2022年下降78% [2] 市场规模 - 微短剧市场规模从2021年3.68亿元增长至2024年504亿元,三年实现百倍增长 [3] - 2025年暑期档平均播放时长同比增加4.2分钟,"倍速观看"比例下降15% [4] 内容转型 - 从依赖"高反转"流量模式转向现实题材挖掘,如《家里家外》播放量破8亿次,《祈安澜》相关话题登热搜12次 [3] - 红果短剧"果燃计划"储备21部精品,涵盖非遗传承、改革开放等题材 [3] 暑期档表现 - 《山河回响》反诈剧台词成"反诈金句",被用作社区普法教材 [4] - 《云端捕手》AI伦理题材7天播放量破5亿 [4] - 《成何体统》古装轻喜剧相关短视频剪辑在抖音播放量超20亿次 [4] 社会价值 - 2025年上半年创造64.7万个就业岗位,涵盖专业与灵活就业 [5] - "微短剧+文旅"模式带动取景地古镇游客量增长30% [6] - "微短剧+普法"使北京朝阳区租房纠纷投诉量下降2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