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信托

搜索文档
建行山东省分行为“幸福养老”注入金融温度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0 15:53
科技适老化改造 - 建行济南分行营业部网点进行全流程适老化改造,涵盖用户进出、叫号、等待、自助服务、人工服务以及个性化服务 [2] - 创新"12345"工作法,在全辖网点全面推进适老服务升级,以"善建重阳"品牌为核心,细分五大服务区域 [2] - 配备坐式智慧柜员机,具有容膝空间和大字说明书,高度和角度设计人性化 [2] - 大堂、高柜、低柜、理财等岗位均配备适老服务专员,可为老年客户提供全程陪伴服务 [2] - 辖区130个网点均成立张富清金融服务队,部分成员持有应急救护证,为突发状况提供保障 [2] 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 - 打造"健养安"品牌,践行养老金融"十大行动",构建养老金融生态 [3] - 产品矩阵包括"安心健养"企业年金、"安心专养"养老信托等多元化产品,满足不同养老需求 [3] - 主动对接社保公积金政策资源,携手医疗、康养机构打造跨界生态圈,提供养老规划、法律援助等增值服务 [3] - 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升级,智能风控体系守护养老资产安全 [3] - 为平阴县某高新技术企业近百名高管和科研人员构建人才年金保障 [3] 养老金融战略与目标 - 建行山东省分行以打造"养老金融专业银行"为目标,发挥客户、资产、科技三大优势 [4] - 秉持"专业稳健一站式"的服务定位,推动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金融生态四个维度的协同发展 [4] - 通过全方位、全流程的金融服务,实现对客户养老需求的长期陪伴 [4] 服务细节与理念 - 精确至厘米的门宽、量化的容膝空间、宽度不小于1.2米的轮椅通道等细节设计 [6] - 联网振动叫号器让听力障碍老人通过触感感知服务节奏,双屏协同操作打破数字壁垒 [6] - 75岁以上客户专属优先叫号机制,体现对老年群体的关怀 [6] - 持续深化"健养安"品牌,融入社区养老生态圈,提供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服务 [6]
宗良:完善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政策制度,充分发挥养老金融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 养老金融健康专题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3 19:01
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发展现状 - 养老金融产品丰富度快速提升 截至2024年6月个人养老金专项产品达762款 包括储蓄465款 基金192款 保险82款 理财23款 [4] -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滞后 开户数仅覆盖全国人口不足10% 存在"开户热 缴费冷"现象 [5] - 养老模式从"代际供养"转向"自我养老" 61.64%受访者认为自我养老最可靠 [6] - 政府主导特征明显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7亿人 企业年金覆盖3242万职工 个人养老金开户7200万人 [7] 政府优化养老金融政策的路径 - 加强第三支柱建设 通过税收激励 产品创新提高个人养老金覆盖率 [8] - 推动养老金入市 探索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良性循环 提升投资回报率 [8] -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 提升公众参与积极性 [9] 当前政策不足与改进方向 - 第二 三支柱覆盖不足 企业年金仅覆盖20%城镇职工 需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税收优惠 [10][11] - 产品供给单一 需开发差异化养老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家庭需求 [12] - 区域发展失衡 基本养老金收支呈"西高东低" 服务网点分布不均 [14] 区域协调发展措施 - 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探索"东部结余补西部缺口"定向转移模式 [14] - 开发区域差异化产品 如农村地区推出小额普惠型养老保险和养老信托 [14] 养老金融与产业融合 - 推动"科技+养老金融+产业"融合 打通长期资金股权投资堵点 [15] - 加大养老产业金融支持 引导资金流向老年护理等供给缺口领域 [15] - 强化养老金资产管理 保障养老产业需求端健康发展 [16]
专家:养老服务缺人缺钱,中国如何打赢这场“人口逆袭战”
新京报· 2025-05-30 08:54
随着中国快速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社会对养老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成为时代命题。5月28日,在第三届老龄产业发 展论坛上,原中国银监会非银司司长高传捷、人社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原副主任白璐、中国石油集团资本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增业、昆仑信托 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江昱洁和华龄健康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偲先后做了主旨发言,围绕这一命题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回答。 原中国银监会非银司司长高传捷在第三届老龄产业发展论坛上做主旨发言。 养老服务面临制度、服务、人才、资金严重缺口 做好养老服务,面临不小挑战。 原中国银监会非银司司长高传捷认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养老服务业已经积累较强的服务能力,基本满足了中度老龄化社会的服务需求;但由于多种复杂 的原因,很多家庭的养老需求仍然难以实现"服务可获得";突出的影响因素有法律制度、服务规则,监督规范不完善等;由于对参与主体、服务目的、服务 手段、必要条件等缺乏统一的规范与具体服务细则,导致相关服务行业发展、服务准入管理,服务选择与质量控制难以保障、信任成本居高不下。 高传捷进一步解释说,2024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人3.1亿人,其中遇到困难的是30 ...
信托年报里的危与机:去年少赚近三成 业务转型、风险化解加速
第一财经· 2025-05-18 21:4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信托行业营收632亿元,同比下降16.49%,利润总额316亿元,同比下降29.05% [1][2] - 行业分化加剧,仅25家信托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其中吉林信托营收增长88倍至13.82亿元,中建投信托等5家公司营收降幅超100% [3][4] - 净利润10亿元以上信托公司减少4家,29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20家公司降幅超20% [5][8] 头部公司动态 - 华润信托以38.4亿元营收和104.08%净利润增速跃居行业第一,江苏信托以28.34亿元净利润成为盈利榜首 [4][8] - 五矿信托从盈利11.9亿元转为亏损9.54亿元,营收排名跌至末位,固有业务收入暴跌10633.17% [4][13] - 上海信托因上年出售子公司导致营收下降77.25%至18.52亿元,排名从第一降至第十 [4] 业务结构分析 - 信托业务收入444亿元,同比下降7%,固有业务收入188亿元,同比下降33% [9] - 信托业务收入前三为英大信托(29.17亿元)、中信信托(22.70亿元)、华鑫信托(22.63亿元),其中中海信托增速达89.40% [9][12] - 固有业务分化显著,中粮信托增速4178.33%,五矿信托等公司降幅超1000% [13] 转型与风险化解 - 信托资产规模突破27万亿元,TOP20公司占比74%,五矿信托资产规模下降5.73% [14] - 行业重点布局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等本源业务,部分业务规模呈倍数增长 [15] - 房地产和城投领域风险持续暴露,平安信托等公司已停止新增地产项目展业 [15][16] 人员与机构变化 - 行业从业人数减少252人至1.62万人,54%公司减员,平安信托减员161人最多 [16] - 10家信托公司未披露年报,包括中融信托、民生信托等 [16]
当“35岁失业焦虑”撞上“60岁延迟退休”,如何体面养老
金融时报· 2025-05-13 19:16
养老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 - 养老保障体系正从"政府托底"转向"多元共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并制定促进银发经济政策 [1] -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提出构建"养老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通过金融、科技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绘制养老路线图 [1] 生态系统核心要素 - 养老金融生态涵盖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 [2] - 基础核心要素包括参与主体(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养老服务提供商、科技企业)、产品设计、服务模式、技术支持和监管框架 [2] - 专业核心要素包括养老金金融的"三支柱"体系(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及资产管理体系 [3] 养老金金融 - 构建"三支柱"养老金体系,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和智能投顾确保资金安全性与收益性 [3] - 养老服务金融需整合保险、储蓄、信贷等功能,建立全场景支付工具提升便利性 [3] - 养老产业金融需发展产业基金、绿色金融工具、REITs等支持养老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3] 分阶段策略:在职工作期 - 加强教育与宣传,通过企事业单位培训和线上平台普及养老金融知识 [4] - 金融机构需开发多样化产品如养老保险、养老基金、养老信托 [4] - 科技融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实现精准营销和智能投顾 [4] 分阶段策略:离职退休期 - 推行"个人养老金账户+"模式,整合医保、公积金数据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5] - 金融机构优化适老设施及柜面服务,提升养老服务金融体验 [5] - 通过REITs、产业基金吸引资本流入养老产业,构建"资金流+服务流+数据流"生态 [5] 未来发展 - 金融科技发展与政策完善将推动养老金融生态扩大,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6]
从《蛮好的人生》看信托破局,平安信托让家庭财富管理 “蛮好”
新财富· 2025-05-13 14:27
信托行业现状与发展 - 信托服务门槛从传统高净值用户专属降低至100万元,逐渐普惠化[3] - 中国信托行业历经多次变革,2023年新三分类政策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25个业务品种[6] - 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规模超1万亿,近6年复合增长率达37%[6][15] - 保险金信托成为增长最快品类,行业规模达1700亿元,占比超40%[9][18] 平安信托战略布局 - "鸿承世家"品牌从家族信托升级为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涵盖五大产品线六大子品牌[12][13] - 保险金信托业务规模突破1700亿元,服务客户超4.2万,市场份额行业第一[9][18] - 家族信托规模超500亿元,服务客户超2800名[9] - 打造"1+N服务能力",整合平安集团医疗健康、养老等非金融资源[13][30] 产品创新与竞争优势 - 保险金信托近两年复合增长39%,设立门槛100-300万元,成为中产家庭"PRE-家族信托"[18][23] - 全流程线上化系统支持,最快设立时效2个工作日,单月最高设立超5000单[22] - 依托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和30+保险公司合作生态,构建开放式合作平台[20][21] - 养老信托发挥"超级账户"优势,整合金融与非金融服务,91%保险金信托客户选择养老金分配[27][28]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降低养老信托门槛至100万元以下,推动普惠化发展[33] - 短期扩大客群规模,中期提升投配能力,长期强化非金服务生态[34][35] - 作为行业指南牵头方,推动保险金信托规范发展[24] - 拟发布养老信托倡议书和行业报告,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31]
践行金融为民,共建养老服务——中建投信托发布《中国养老信托白皮书》及养老金融综合服务产品
和讯网· 2025-05-08 19:00
活动中,中建投信托还联合新华保险(601336)共同发布养老金融服务产品。该产品突破传统模式,实 现了三大创新:一是功能融合,首次将家族信托或家庭信托与保险金信托深度结合,打破了财富传承与 养老规划之间的界限;二是场景延伸,新增养老支付、养老理财等模块,实现了客户从财富积累到康养 消费全周期需求的覆盖;三是生态协同,中建投信托还将联合券商、基金等作为养老理财投顾,并与中 信养老等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整合康养、医疗、照护、社区资源,构建"养老金融+康养服务"的一站式 解决方案。 发布会上,中建投信托副总经理奚洁指出,信托公司基于制度功能、金融功能和资源禀赋,开展养老信 托具备特有的业务优势。此次"养老信托+"综合养老服务产品,将家族信托或家庭信托与保险金信托深 度融合,也是保险金信托和家庭信托或家族信托的养老升级版,委托财产不仅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保 险金请求权。近期北京已率先实现了个人不动产和股权财产信托登记,这标志着未来信托财产登记的优 化。这些改革新动态新举措必将推动养老信托不断升级完善,不断丰富养老信托的委托财产形式,并推 动"以房养老"等新型创新养老方案,真正做到信托在养老金融中独有的生前养老、身后传承 ...
践行金融为民,共建养老服务——中建投信托发布《中国养老信托白皮书》及养老金融综合服务产品
和讯· 2025-05-08 17:47
5月8日,中建投信托在上海北外滩举办 《中国养老信托白皮书》暨养老金融综合服务产品发 布会 。 本次活动聚焦养老金融,共同探索融合养老信托与养老保险、养老理财、基金投顾、 养老支付、康养医护功能于一体的合作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需求正从传统的"基础保障"向"品质化、个性化、全生命周 期"升级转变。然而,从目前我国养老体系三大支柱发展现状来看,基本养老保险、企事业年 金和个人养老金发展并不均衡,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发展空间巨大。在此背景下,如何 通过金融工具创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养老需求是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责任所在,也为信 托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活动中,中建投信托还联合新华保险共同发布养老金融服务产品。该产品突破传统模式,实现 了三大创新: 一是功能融合 , 首次将家族信托或家庭信托与保险金信托深度结合,打破了财 富传承与养老规划之间的界限; 二是场景延伸 , 新增养老支付、养老理财等模块,实现了客 户从财富积累到康养消费全周期需求的覆盖; 三是生态协同 , 中建投信托还将联合券商、基 金等作为养老理财投顾,并与中信养老等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整合康养、医疗、照护、社区资 源,构建" ...
中建投信托: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 筑牢信托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石
证券时报· 2025-05-07 14:09
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1]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方向 [1]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金融监管总局《意见》,推动信托业加强监管与高质量发展 [1] 党建引领与公司治理 - 公司坚定落实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业务全过程 [2] - 树立长期主义理念,回归信托本源,将服务实体经济置于首位 [2] - 深化全面穿透式风险管理与合规管理,优化管理体系与人才储备 [2]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 - 2024年投资余额达181亿元,通过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支持新质生产力行业 [3] - 发行全国首单民营科技中小企业专项知识产权ABN项目,创新融资渠道 [3] - 布局家族信托、家庭信托等业务,结合科技赋能提升服务多元化 [4] 业务转型与创新 - 建立"2+4"转型业务体系,聚焦标品固收、资产证券化、财富管理服务信托等 [5] - 以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支点,强化投研能力与"固收+"产品线 [5] - 慈善信托累计备案规模1.38亿元,行业领先 [6] 核心能力建设 - 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投研、财富管理、信息科技四大专业能力 [7] - 深化穿透式风控,加强标品与非标业务管理精度 [7] - 金融科技助力自动化运营与风险管控数字化 [8] 金融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 通过绿色信托、碳排放信托引导资本投向新能源行业 [9] - 首单绿色产业员工持股计划服务信托规模3266万元,覆盖113位员工 [9] - 赋能传统产业转型,运用知识产权信托、供应链金融等工具 [9]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将深入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宗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