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甄选自营卫生巾

搜索文档
2年研发、28道检测、10+个监控点:东方甄选卫生巾的「偏执」背后
新浪科技· 2025-08-27 19:45
公司业务拓展 - 东方甄选于2025年6月16日正式上线自营卫生巾产品 开售14小时售出30万包 两天内迅速售罄 [2] - 截至8月19日的33天销售期内 累计销售39万单、370万包 日均单量超过1万单 [2][9] - 公司计划推出自营安睡裤等延伸产品 战略布局从单一产品扩展至整个健康消费品类 [10] 产品开发理念 - 产品开发初衷为打造让自身、女儿和闺蜜都能放心使用的卫生巾产品 [2][4] - 项目启动于两年前的市场调研 2024年9月正式启动产品开发 [4] - 卫生巾产品作为公司700余款自营SKU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守住安全底线"品牌承诺的关键升级 [4] 产品质量标准 - 甲醛检测标准要求"未检出" 严于国标75毫克/千克的限值 [5] - pH值严格限定在5.0-6.9区间 较国标4.0-9.0范围大幅收窄 [5] - 增设丙烯酰胺、五氯苯酚等致癌物检测项目 均要求"未检出" [5] - 参照《绿色产品标准》和《婴幼儿及儿童用纸品》等严苛标准体系 [5] - 实施28道质量检测关卡 包括敏感肌斑贴测试等特殊检测项目 [5] 供应链管理 - 选用100%新疆棉作为纯棉表层原料 包括护翼部分也采用全棉材质 [6] - 选择天津某资深工厂合作 该厂曾运营国内首条护翼卫生巾生产线 [6] - 在生产车间安装10余个监控网点 对生产过程实施全程监控 [6] - 特别在废料销毁车间安装监控设备 防止废弃原料流入市场 [6][8] 市场响应机制 - 上线次日即根据用户反馈优化隐私发货功能 第二批生产时已实现法规允许范围内的最大隐私保护 [9] - 建立用户-反馈-迭代闭环 快速收集产品体感、贴合度等方面意见 [9] - 推进多轮打样测试 具备第一时间响应、评估、推进的敏捷机制 [9] 行业背景 - 卫生巾行业存在严重信任危机 315问题原材料曝光和网红品牌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信任度降至冰点 [3] - 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格局:传统品牌创新滞后且安全标准透明度不足 电商白牌质量良莠不齐 [3] - 存在"真正安全且买得起"产品的供需落差 传统品牌难以兼顾高标准与高性价比 [3] 商业模式创新 - 依托垂直电商模式削减中间环节 重新定义"安全"为核心产品价值 [4] - 通过自营模式构建从原料溯源到生产监督的可见、可感、可信任闭环 [2] - 以互联网基因打造传统品牌难以企及的敏捷响应能力 [9] 行业影响 - 推动卫生巾行业安全基准与信息透明度的整体提升 [10] - 以可验证的透明实践为市场树立新参照系 [10] - 倒逼传统品牌重新审视品控体系与价值主张 [10]
否认年收入二三十亿,但董宇辉早已将东方甄选甩在身后
36氪· 2025-08-18 21:35
核心观点 - 董宇辉自立门户创办"与辉同行"后发展迅速,年收入传闻达二三十亿元,但公司方面否认该数据[6][10][13] - 东方甄选在董宇辉离职后股价经历暴跌但随后大幅反弹,累计涨幅达357%[19] - "与辉同行"在粉丝数、在线人数、销售额等关键指标上已超越东方甄选[24][27][31] - 两家公司发展路径分化:与辉同行需突破对董宇辉个人IP的依赖,东方甄选则面临品控、会员体验等挑战[54] 公司表现对比 与辉同行 - 粉丝数突破3000万,超过东方甄选的2800万[24] - 近30天场均在线人数达3.33万,是东方甄选(5245人)的6倍多[27] - 5-7月连续三个月销售额位列行业第一,东方甄选未进前十[31] - 新账号"兰知春序"首播即破10万+在线观众,表现亮眼[33] - 2024年上半年日均涨粉9.6万,2025年降至1.5万/日,增速明显放缓[37] 东方甄选 - 董宇辉离职次日股价暴跌23.39%,市值蒸发超25亿港元[18] - 从去年低点至今股价累计涨幅达357%[19] - 2025财年Q4收入1.5亿美元,同比下滑30%但环比收窄,Non-GAAP营业利润0.79亿元[21] - 自营产品SKU从300增至600款,卫生巾上线两天销售18万单[42][44] - 付费会员22.8万,远低于山姆中国的900万[44] 战略方向 与辉同行 - 高度依赖董宇辉个人IP,面临"知识分子"标签引发的争议[39][40] - 需寻找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以降低对个人IP的依赖[54] 东方甄选 - 定位为"具备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产品科技企业",对标山姆模式[41] - 面临品控问题,如软糖融化、香肠含塑料块等用户投诉[46][50] - 线上模式缺乏山姆的线下体验优势,会员权益差异化不足[44]
否认年收入二三十亿,但董宇辉早已将东方甄选甩在身后
凤凰网财经· 2025-08-17 20:44
核心观点 - 罗永浩提及董宇辉自立门户后年收入可达二三十亿元,但"与辉同行"否认该数据 [2][7] - 董宇辉离开东方甄选后,公司股价经历暴跌但随后反弹,累计涨幅达357% [13] - 东方甄选业绩回暖,2025财年Q4收入1.5亿美元,营业利润率7% [15] - "与辉同行"在粉丝数、直播热度、销售额等方面超越东方甄选 [17][23][26] - 东方甄选尝试对标山姆会员店模式,但会员规模和品控存在短板 [38][40][47] 董宇辉与东方甄选的分野 - 董宇辉2024年7月以7658.55万元收购"与辉同行"100%股权,公司账上留存1.4亿元净利润 [9][12] - 董宇辉离职次日东方甄选股价单日暴跌23.39%,市值蒸发超25亿港元 [12] - "与辉同行"粉丝数突破3000万,日均在线人数3.33万,是东方甄选的6倍 [17][23] - "与辉同行"连续三个月直播销售额行业第一,东方甄选未进前十 [26] 东方甄选的转型挑战 - 自营SKU从300款增至600款,但会员仅22.8万,远逊于山姆中国的900万 [38] - 会员权益缺乏差异化,缺乏线下体验场景 [38] - 自营产品频现品控问题,如软糖融化、香肠含塑料块 [40][45] 与辉同行的增长瓶颈 - 粉丝增速从日均9.6万降至1.5万,流量获取成本上升 [31][33] - 过度依赖董宇辉个人IP,文化标签引发争议 [35][36] - 新账号"兰知春序"首播突破10万+在线观众,显示多元化尝试 [28][29]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主播收入差距显著,网传董宇辉28.54亿元年收入登顶,李佳琦25.33亿元次之 [5][6] - 直播电商呈现马太效应,TOP3主播占据近80亿元年度净收入 [6] - 垂类账号成为新增长点,"东方甄选美丽生活"销售额环比下滑32.45% [29]
东方甄选还是被低估了
36氪· 2025-08-15 08:01
公司股价表现 - 过去一个月东方甄选股价飙涨一倍以上 [2] - 股价反弹源于基本面困境反转,FY25Q1-Q4营业利润率从-8%提升至7% [5] - 市场认为当前股价已超额兑现短期修复逻辑 [5] 财务业绩改善 - FY2025下半年营收2.99亿美元(21.6亿人民币),经营利润620万美元(4471万人民币),较上半年1570万美元亏损显著改善 [5] - FY2025Q4单季经营利润恢复至720万美元(5167万人民币),Non-GAAP营业利润0.79亿人民币 [5] - 自营品毛利率从FY2024下半年的10%提升至FY2025上半年的21% [11] 战略转型进展 - 自营SKU从300款增至600款,卫生巾新品两天销售18万单/120万包,抖音单平台销售额达2000万元 [8][9] - 自营GMV占比达39%,商业模式从主播驱动转向产品驱动 [11][12] - 公司定位转向"具备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产品科技企业",摆脱直播电商单一模式 [6][12] 行业竞争格局 - 直播电商增速放缓:2024年交易规模同比增8.31%,渗透率增7.52% [13] - 山姆中国销售额突破1000亿,付费会员达900万(两年增长125%) [13] - 本土零售企业普遍受挫,盒马近期关闭所有会员店 [14] 差异化竞争优势 - 线上流量+前置仓模式降低运营成本,避免重资产投入 [16] - 新东方品牌积累C端影响力,用户回流潜力强于传统商超 [16] - 本土化选品能力可能突破外资零售在供应链规模上的壁垒 [17]
东方甄选不再需要大主播
36氪· 2025-08-12 16:58
股价表现 - 股价从去年最低点8.9港元/股上涨至31港元/股 涨幅达248% [1] - 当前股价接近小作文事件前高位32.8港元/股 [1] 产品战略成效 - 自营卫生巾上线两天销售18万单 抖音平台销售额达2000万元 [2] - 自营大白虾上线三个月GMV突破2000万元 曾断货40-50天 [3] - 自营品SKU达600款 GMV占比提升至39% [16] - 公司毛利率一度达到38% [16]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下半年营收2.99亿美元(21.6亿元人民币) 经营利润620万美元(4471万元人民币) [5] - 2025财年上半年经营亏损1570万美元(1.1亿元人民币) [6] - 2025年3月至5月经营利润720万美元(5167万元人民币) [5] 商业模式转型 - 从MCN机构模式转向产品公司定位 [8][9] - 不采用主播分成模式 保持高利润率 [10] - 建立自有APP和自营品体系 [10][12] - 目前会员数25万 前置仓27个 [22] 行业模式对比 - 产品路线代表:山姆会员店(中国400个前置仓) 胖东来(2024年销售额170亿元 增58.5%) [21][22] - MCN模式代表:交个朋友(2024年GMV150.8亿元) 与辉同行(2024年GMV102亿元) [23] - 与辉同行直播间2025年上半年日均观看人次同比下降45% [23] 产品主义实践 - 通过热点事件营销(如卫生巾产品结合行业痛点)提升销量 [12] - 学习山姆会员店模式和胖东来选品标准 [21] - 雷军案例:抖音平台2024年增粉2300万 2025年上半年再增800万 [17] 竞争格局 - 董宇辉成立"兰知春序"公司探索供应链和自营品 [26] - 与厂家联名开发产品 推出"与辉同行"自营品 [28] - 产品路线需应对重资产投入和成本控制挑战 [22]
董宇辉出走1年 东方甄选股价暴涨超200% 正在内蒙古“游山玩水”的俞敏洪 做对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3:39
公司股价表现 - 东方甄选股价从2024年7月26日低点8.92港元上涨至2025年8月11日29.38港元 累计涨幅达229% 市值突破300亿港元[8] - 与董宇辉分家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股价大跌超23% 蒸发30亿港元[2] 战略转型与财务表现 - 公司战略重心从主播驱动转向产品驱动 重点发展供应链与自营产品[11] - 自营品GMV占比提升至39% 品种突破600款 冷链覆盖率达92%[11] - 自营品毛利率从2024下半财年10%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21% 营业利润率从3%回升至7%实现翻倍增长[17] 新产品表现 - 首款自营卫生巾使用新疆棉材质 开售10分钟订单突破4000单 半天销量达30万包[12][14] - 卫生巾产品单月销量突破150万包 好评率达99.3%[14] - 第二款自营卫生巾新品上线当日股价收盘上涨12.78%[14] 会员体系构建 - 设立199元年费会员制 付费会员数超25万 复购率是普通用户2.7倍[17] - 通过专属权益和社群运营实现公域流量向私域转化[17] 与辉同行财务数据 - 与辉同行2023年12月22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纯利为1.41414亿元人民币[2][4] - 董宇辉获得与辉同行50%利润分配 约1.4亿元[4] 董宇辉直播表现 - 2025年以来与辉同行直播265场 总观看人次31.5亿 场均观看1196万人次[18] - 场均直播销售额2500-5000万元 较上周期上涨129.81%[18] - 直播总销量较上周期上涨32.63%[18]
董宇辉出走1年,东方甄选股价暴涨超200%,正在内蒙古“游山玩水”的俞敏洪,做对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3:37
公司股价表现 - 东方甄选股价从2024年7月26日低点8.92港元上涨至2025年8月11日的29.38港元,累计涨幅达229% [10] - 公司市值突破300亿港元,年内最低点10.12港元以来涨幅达190% [10] - 与董宇辉分家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股价大跌23%,市值蒸发30亿港元 [3] 战略转型与供应链建设 - 公司战略重心从"主播驱动"转向"产品驱动",自营品GMV占比提升至39% [13] - 自营产品品种突破600款,冷链覆盖率达92% [13] - 自营品毛利率从2024下半财年10%升至2025年上半年21%,营业利润率从3%回升至7% [19] - 推出"透明化供应链"策略,展示棉花产地与生产工艺构建信任链 [16] 新产品表现 - 首款自营卫生巾上线10分钟订单突破4000单,半天销量达30万包 [14][16] - 卫生巾产品单月销量突破150万包,好评率达99.3% [16] - 第二款卫生巾新品上线当日公司股价上涨12.78% [16] 会员体系发展 - 付费会员数超过25万,复购率是普通用户的2.7倍 [19] - 设置199元年费门槛,提供新品优先购、会员日折扣等专属权益 [19] - 通过社群运营将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资产 [19] 与董宇辉分家情况 - 与辉同行6个月纯利1.41414亿元人民币,董宇辉获得50%分成 [3][5] - 董宇辉购买与辉同行的资金由公司安排,公司实质赠予 [6] - 分家后与辉同行直播场次下调32.39%,但场均销售额上涨129.81% [20] - 2025年以来与辉同行总观看人次31.5亿,场均销售额2500-5000万元 [20]
东方甄选股价拉涨16.82%,年内涨幅171.5%
第一财经· 2025-08-05 20:18
股价表现与市场关注 - 东方甄选股价大幅拉升 港股收盘价27 5港元 涨幅16 82% 年内涨幅171 5% [5] - 距离2023年1月历史高点75 55港元仍有差距 但两年调整期后机构开始关注其转型 [5] - 华西证券测算2025财年四季度收入约1 5亿美元 同比下滑近30% 但环比收窄 非公认会计原则下营业利润约0 79亿元人民币 营业利润率约7% 环比提升3% [5] 经营与财务改善 - 2025年6月GMV达8 8亿元 同比增长28% 自营品GMV达3 5亿元 同比增长15% [5] - 浙商证券认为公司经营逐渐走回正轨 自营品发展符合新消费趋势且有拓展空间 [5] - 2025财年实销GMV约75亿元 2026财年有望增长至90亿 对比山姆中国900万会员数据 付费会员业务与自营品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8] 自营品发展策略 - 加大对自营商品投入力度 以国产虾产业链建设为例 筛选历时三个月 2024年底敲定与正大集团东营基地合作 [6] - 正大东营基地月产能仅50-60吨 东方甄选月需求达150吨 缺口超60% 前两个月累计缺货天数近50天 [7] - 正大投入400万元升级设备 新增三套循环水处理系统 单池养殖密度从每立方米500尾提升至800尾 年产能从500吨提升至540吨 [7] 自营品销售数据 - 国产白虾累计卖出超22万单 仍处于供不应求阶段 正大计划将国产高端虾市场占比从5%提升到20% [7][8] - 烤肠累计卖出超2 6亿根 鸡蛋累计卖出超2 6亿颗 软糖系列累计卖300万瓶 [8] - 自营卫生巾产品上线累计销量突破150万包 每包约10元 对应销售额超1500万元 [8] 转型与调整 - 公司经历剥离与辉同行 头部主播顿顿离职风波后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5] - 2022年6月快速出圈后 经历董宇辉舆论事件及2024年中与辉同行剥离 两年多调整期已过 [8] - 浙商证券认为利润率短期承压但在修复通道 正常利润率约5% [8]
东方甄选股价拉涨16.82%,年内涨幅171.5%
第一财经· 2025-08-05 17:23
股价表现与市场关注 - 8月5日港股收盘股价27.5港元 单日涨幅16.82% 年内累计涨幅171.5% 但仍低于2023年1月历史高点75.55港元 [2] - 机构关注公司从主播驱动向产品驱动转型 两年多调整期后通过自营战略投入实现经营企稳 [2][6] - 浙商证券认为公司经营逐渐走回正轨 自营品发展符合新消费趋势且存在拓展空间 [2][6] 财务业绩与盈利能力 - 2025财年第四季度收入约1.5亿美元 同比下滑近30% 但下滑幅度环比收窄 [2] - 非公认会计准则下营业利润约0.79亿元人民币 营业利润率约7% 环比提升约3个百分点 [2] - 剥离与辉同行及头部主播变动后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 GMV与自营品表现 - 2025年6月GMV达8.8亿元 同比增长28% 自营品GMV达3.5亿元 同比增长15% [2] - 自营品高折扣力度阶段逐渐过去 经营逐步回归正轨 [2] - 2025财年实销GMV约75亿元 2026财年有望增长至90亿元 [6] 供应链建设与产能扩张 - 国产虾产业链建设历时三个月 2024年底敲定与正大集团东营基地合作 [3] - 合作初期月需求150吨 但供应商月产能仅50-60吨 缺口超60% 累计缺货天数近50天 [5] - 正大投入400万元升级设备 新增三套循环水处理系统 单池养殖密度从500尾/立方米提升至800尾/立方米 年产能从500吨提升至540吨 [5] 产品销售数据 - 国产白虾累计卖出超22万单 目前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正尝试拓展合作范围 [5] - 正大集团计划将国产高端虾市场占比从5%提升至20% [5] - 截至2025年5月底 烤肠累计卖出超2.6亿根 鸡蛋累计卖出超2.6亿颗 软糖系列卖出300万瓶 [5] - 自营卫生巾6月18日上线 累计销量突破150万包 每包约10元 对应销售额超1500万元 [5] 业务发展空间 - 对比山姆中国900万会员数据 公司付费会员业务与自营品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6] - 正常利润率水平约5% 目前利润率虽短期承压但处于修复通道 [6]
检出致癌物、有“黑点”?新国标落地后卫生巾品控问题怎么破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20:14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一次性卫生用品产量达1.20亿吨同比增长15.6% 销售额达1.80万亿元同比增长18.2% 占全球市场份额35% [5] - 线上卫生巾品类规模达160.6亿元同比增长近30% 40元以下价格段销量占比由67%增长至75% [6] - 头部品牌集中度下滑 中腰部品牌增长导致CR5出现小幅度下滑 [6] - 行业迎来新玩家入局:黄子韬与遥望科技收购工厂推出朵薇品牌 东方甄选与倍舒特合作推出自营产品 三只松鼠推出"她至美"品牌 [1][7] 产品安全与标准升级 - 辛选集团旗下棉密码品牌被检出致癌物硫脲 澄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结果显示不存在致癌问题 [1] - 7月1日起实施《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新国标 首次明确禁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禁用成分 增加pH值/荧光增白剂残留量等理化指标 [10][11][12] - 新国标实施前生产的旧标产品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 导致1-2年内新旧标准产品共存市场 [13][15][16] - 行业普遍存在"黑点"问题 朵薇品牌采用0.3mm视觉检测标准严于行业0.5mm标准 [17] 生产模式与技术发展 - 多数新品牌采用贴牌代工模式 东方甄选由倍舒特代工 年产能达12亿片 [7] - 遥望科技斥资2.75亿元收购浙江米派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打造自动化率达90%的智慧工厂 [7] - 朵薇工厂预计12月增至25条生产线 产能目标行业前三 [9] - 产能是卫生巾厂商核心差异点 大型工厂需配备高速生产线 新品研发需要整机停产打样成本高昂 [8][9] 产品创新与营销趋势 - 行业持续推出新概念产品 包括益生菌/艾叶/中药/负离子/纳米银等特殊功能卫生巾 [5] - 洁伶工业推出多品牌战略:V-GIRL未可针对青春期少女 UWILL由意针对无法频繁更换场景 ALL IN ONE主打一包搞定周期 [3] - 新国标推动行业从营销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终结"伪功能"营销乱象 [1][11] - 直播电商等新兴渠道加速行业在低线城市与农村地区的渗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