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泰双利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季报观点速读 | 市场分化的当下,基金经理这样应对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18 15:00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市场整体震荡,沪深300指数涨幅1.25%,中证红利指数涨幅0.04%,行业表现分化明显,价值风格优于成长风格[5][6][26] - 季度初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市场大幅调整,随着中美贸易缓和逐步回暖,A股展现韧性,科技成长与红利资产成为主线[15][26][29] - 二季度中证股票、偏股和混合基金指数分别上涨1.75%、1.87%、2.04%,超越沪深300表现,QDII基金指数受益美股反弹上涨6.25%[31][33] 行业与板块分析 - 银行等红利资产表现亮眼,顺周期行业持续弱势,白酒板块受政策影响快速下跌但高端白酒因政务占比低仍被看好[5][8][9] - 创新药行业海外授权交易超预期推动股价向好,科技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AI、半导体获政策倾斜[20][21][15] - 军工、轻工、零售涨幅靠前,食品饮料、钢铁、家电承压,纺织服装因人力成本优势受关注[24][26][29] 基金经理策略 - 姜诚坚持安全边际原则,组合仓位稳定,持有比例与内部收益率正相关,对强α低估值品种越跌越买[5] - 田瑀淡化短期波动,维持高端白酒仓位,新增尾部竞争力强且价格低廉的标的[8][9] - 高兰君增持科技与创新药龙头,削减白酒持仓,聚焦内生增长动能[20][21] - 田宏伟采取防守反击策略,配置银行、港股红利及黄金资产,适时参与战术机会[32][34] 组合调整方向 - 多家基金降低对美贸易敞口大的标的,转向纺织服装、家电等抗关税行业[24][26] - 债券基金提升杠杆率与久期,信用债和利率债收益率大幅下行[38] - FOF基金增加A股配置比例,降低港股仓位,参与创新药、军工ETF交易[34][35] 长期判断与展望 - 宏观层面保持乐观但微观需谨慎,关税影响需财务数据验证,经济复苏仍处初期[5][29][33] - 科技创新、创新药、消费升级被视为三大成长方向,政策支持将推动相关领域发展[21][22] - 三季度出口压力或加大,但政策与流动性支持有望稳定市场,结构化特征延续[29][33][35]
金融破段子 | 存款利率进入“0字头”时代,“只求微赚”也有功课要做!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5-26 18:35
存款利率下调与投资趋势 - 国有六大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至0.95%-0.98% [2] -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存款利率可能继续下调 [2] - 年轻投资者转向债基 平均年加仓次数达10次 "收蛋"成为理财社区流行语 [2] 中泰资管固收产品矩阵 低波固收+产品 - 中泰双利债券:主投债券+少量股票 可配置国债期货对冲 定位低波动但兼顾权益收益 [6] 纯利率债产品 - 中泰安益利率债:专注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 无信用风险 近一年A份额净值增长5.74% 同类排名8/64 [10][14] - 成立以来A份额每半年度均实现正收益 累计净值增长率11.36% 超额回报5.76% [15] 高等级信用债产品 - 中泰安弘债券:主投AAA级信用债+利率债 通过期货套期保值对冲风险 近一年净值增长3.67% 超额回报2.48% [19][21] 持有期策略产品 - 中泰稳固30天持有中短债:纯债策略 季季正收益 适合持有期理财需求 [23] - 中泰稳固周周购12周滚动债:12周滚动运作 成立以来股票仓位为0 近三年A份额收益9.51% 748/898交易日上涨或平稳 [26][29][30] 产品业绩表现 - 中泰安益利率债A近一年收益率5.74% 跑赢基准3.17个百分点 [14][15] - 中泰稳固周周购12周滚动债A近三年收益率同类排名前23% [32]
中泰资管天团 | 程冰:低波“固收+”回撤目标的设定依据与干预机制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5-15 16:32
"固收+"产品策略分析 - "固收+"产品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和对冲工具运用,可在控制回撤的同时实现长期收益高于纯债产品,其回撤水平不必然大于纯债类产品 [2] - 中泰双利债券A份额自2022年9月成立至2025年3月,净值增长率为9.97%(基准5.93%),最大回撤0.66%,优于混合债二级指数(4.25%)、纯债指数(1.31%)和中短债指数(0.89%) [3] 产品目标设定逻辑 - 将中短债基金作为回撤管理对标值,因"固收+"持有人对净值波动敏感,控制回撤能力直接影响满意度 [3] - 目标设定为回撤接近纯债/中短债基金,但长期收益优于纯债基金,以匹配低风险偏好客户需求 [3] 动态风险管理方法 - 以债券票息和交易收益构成安全垫,根据风险预算动态调整权益/可转债等弹性仓位,一季度严格限制高波动资产仓位 [5] - 采用分级干预机制:回撤初期允许策略运行,触发阈值后立即削减风险敞口,优先防守以避免突破最大回撤目标 [5] 高弹性仓位操作策略 - 权益类资产采取"伺机而动"原则,仅在市场环境有利、胜率较高时增加仓位,机会不明朗时保持0%-1%极低仓位 [5] - 策略特点为防御阶段波动小,机会出现时快速响应,但上涨初期短期收益可能不突出,核心是严守纪律和胜率 [6] 新产品发行信息 - 中泰双鑫六个月持有债券采用持有期设计,6个月锁定期减少赎回冲击,有助于规模稳定和执行中长期策略 [6] - 该产品由同一团队管理,延续低波"固收+"定位,与中泰双利债券形成策略互补 [6] 基金经理背景 - 程冰现任中泰证券资管固收公募投资部总经理,历任东吴证券、上海银行、兴业证券等机构投资管理岗位,具备12年跨市场固收投资经验 [8]
股债双驱,中泰双鑫6个月持有债券如何“金”彩三连?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5-12 08:50
基金策略与结构 - 采用"固收+"策略,权益仓位0-20%,追求低波动和控制回撤,目标为长期稳定超越基准收益 [1] - 底层资产以中高评级信用债、中长及超长利率债为主,叠加收益增强类债券品种,追求稳健收益 [2] - "+"层精选优质价值股,灵活调整仓位,提高组合收益上限,同时合理运用对冲工具严控风险 [2] - 设置6个月持有期,交易日随时可买,持有期满后随时赎回,兼顾封闭运作优势及流动性需求 [3][4] 业绩表现 - 中泰双利债券A份额成立以来(2022年9月27日至2025年3月31日)份额净值增长率为9.97%,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为5.93% [5] - 近1年A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29%,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为4.05% [5][7]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仅0.66%,显著优于混合债券型二级指数(4.25%)和纯债债基指数(1.31%) [5] - C份额成立至2025年3月31日份额净值增长率为8.82%,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为5.93% [7] 管理团队 - 采用双基金经理组合管理模式,秉持严格风险控制原则 [9][10] - 基金经理程冰拥有21年证券投研经验,曾任职多家金融机构投资管理岗位 [13] - 基金经理商园波拥有13年证券投研经验,曾担任多家机构固定收益投资经理 [13] 公司背景 - 中泰证券资管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主流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15] - 累计服务客户超1012万 [15][16] - 近5年长期主动股票和债券投资管理收益排名靠前 [16]
新基发行,中泰双鑫6个月持有债券基金十问十答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5-12 08:50
债券基金分类 - 主动管理型债券基金分为纯债基金和混合债基两类 纯债基金仅投资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 不参与新股申购和股票投资 混合债基分为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 主要区别在于投资标的 [2] - 中泰双鑫6个月持有债券为混合二级债基 债券投资比例不低于80% 权益类资产及可转债/可交换债投资合计不超过20% 属于"固收+"产品 [2] 二级债基风险收益特征 - 二级债基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但高于纯债基金与货币基金 风险目标与中长期债券型基金指数相近 [3] - 近20年二级债基指数涨幅372.10% 大幅跑赢中证全债的146.90% 在上涨行情中比纯债指数更具上涨空间 波动行情中跌幅有限 [3][5] - 近十年二级债基指数有七年收益为正 其中两年受益于A股市场涨幅超10% 如2015年涨12.48% 2019年涨10.16% [5][6] 市场配置时机 - 当前银行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 10年国债收益率跌至1.7%附近 现金管理类及纯债基金收益率中枢持续下移 [7] - 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可通过二级债基的"固收+"策略提升收益空间 以债为主搭配股票增强 [7] 投资策略框架 - 采用"固收+"策略 债券作为底层资产提供安全垫 股票提供收益弹性 叠加对冲工具降低组合波动 [8] - 债券投资聚焦AA+以上信用债 通过宏观驱动选择久期和杠杆 权益投资强调胜率择时 以低估值行业龙头为主 [8] - 通过宏观分析确定股债比例 严格止损和对冲操作 注重风险预算分配 控制回撤目标 [9] 基金经理背景 - 程冰拥有21年证券投研经验 现任中泰证券资管固收公募投资部总经理 曾任职东吴证券 上海银行 兴业证券等机构 [10] - 商园波拥有13年证券投研经验 现任中泰证券资管固收公募投资部副总经理 曾任职上海银行 国泰君安资管等机构 [10] - 两人共管的中泰双利债券A份额成立以来净值增长9.97% 跑赢基准3.04个百分点 最大回撤仅0.66% 优于同类指数 [11] 市场观点 - 债市波动性仍高 需关注货币政策变动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灵活调整杠杆率和久期 [12][13] - 权益市场政策支持力度大 低利率环境下红利策略机会长期存在 关注低估值大盘蓝筹及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 [13] 产品要素 - 设置6个月最短持有期 赎回不收费 A类认购费率0.3%-0.5% 管理费0.5%/年 托管费0.13%/年 [15] 管理人实力 - 中泰证券资管成立于2014年 截至2024年底资管规模1051.19亿元 [16] - 银河证券排名显示 其近五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收益率在93家公募中排名第1 债券投资排名第5 [16]
季报观点速读 | 关税冲击之下,他们这样思考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4-21 17:31
基金经理观点总结 姜诚观点 - 一季度市场缺乏清晰基本面主线,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表现突出,组合整体仓位和结构变化不大,仅在个别标的价格显著波动时进行被动应对 [6] - 专注于为资产进行称重而非阶段性波动,不关心企业利润增速,更关注竞争格局和竞争优势的结构性变化 [6] - 对贸易战前景判断困难,但认为中国完备产业链和巨大内需提供经济韧性,政策空间仍有很大余量,后续操作以多看少动为主 [6] 田瑀观点 - 一季度市场整体平稳但行业差异大,科技领域进展和宏观经济转暖带来期待,但外部需求影响仍是主要风险 [10] - 短期国内经济复苏但外需变化带来不确定性,长期更关注贸易冲突对企业展业的影响,以谨慎假设增加确定性 [10] - 组合标的变化不大,质地优良价格低廉,与外需摩擦关联度低,模拟半导体设计中长期看是自主可控受益领域 [11] 李玉刚观点 - 一季度市场震荡上行,主题轮动明显,银行等传统高股息板块跑输科技成长主线 [11] - 坚持以合理价格分散化持有能持续创造价值的优秀公司,不判断市场风格调整组合 [11] - 组合分散配置于银行、建筑建材、消费、医药、能源、化工、电子等行业优秀公司 [12] 高兰君观点 - 一季度科技领域呈现显著结构性机会,国产AI算力突破推动成本下降逾40% [12] - 完成三大方向配置:港股互联网核心资产价值重估(动态PE15倍)、医药板块估值修复(创新药/器械主业维持双位数增速)、AI全产业链投资(算力基建端资本开支季环比增长58%) [12][13] 王路遥观点 - 一季度市场结构性行情明显,AI领域突破带动科技股热情,沪深300指数下跌2.79% [14] - 组合持仓变化不大,地产和家电板块略增,建材板块略降,主要依据股价变动带来内部收益率变化 [16] - 认为中美"脱钩"大方向难改变,需判断贸易战对持仓企业长期盈利能力影响 [16] 田宏伟观点 - 一季度配置框架稳定,保持较高黄金配置,增加可转债配置,聚焦港股红利高股息资产和A股银行类资产 [20] - 适当配置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资产,优化指数化组合,减持宽基指数增配行业指数基金 [20] - 认为虽然面临美国关税政策针对,但中国政策工具丰富,经济基本面韧性增强 [20] 唐军观点 - 一季度增加港股基金配置比例,保持贵金属和美债基金配置,季末增加长久期债基 [24] - 展望未来将紧密跟踪国内政策力度和对冲外贸压力效果,调整大类资产配置 [24] 债券投资观点 - 一季度灵活调整债券仓位,组合久期从2年降至1.3年再至0.9年,杠杆率最低至0% [28] - 展望未来债市波动性仍高,资金面不确定性增加,但关税政策落地后市场或转向博弈基本面 [28] - 权益资产方面控制仓位不超过8%,主要集中于价值型标的,适当波段交易港股科技股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