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相机Pocket 3
搜索文档
一场“道歉式”营销,炸出无人机赛道的残酷真相
36氪· 2025-10-22 08:56
事件概述 - 无人机巨头大疆在国庆假期后启动“史上最大力度”促销,爆款云台相机Pocket 3直降900元,部分产品降幅近1500元,引发原价购买用户强烈不满并登上热搜 [1] - 竞争对手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通过微博进行“凡尔赛式道歉”,暗示自身实力迫使大疆降价,并为大疆用户提供100元无门槛代金券及抽奖活动,以极低成本实现品牌曝光和用户好感转化 [3][4] - 此次价格战是双方增长焦虑下的必然对决,标志着两大影像巨头从错位竞争转向正面交锋 [5] 市场竞争态势 - 战火于今年夏天点燃:影石7月宣布进军无人机领域,大疆次日即官宣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直攻影石核心市场,随后双方在新品发布、价格对标、KOL争夺上持续升级 [6] - 影石面临增长瓶颈: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至2027年预计仅78.5亿元,影石虽占超八成份额但市场天花板明显,其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收同比增51.17%,归母净利润仅微增0.25%,净利润率从21.35%骤降至14.16% [6] - 影石为攻入无人机领域投入巨大:上半年研发费用翻倍至5.62亿元,销售费用激增75%至6.28亿元,利润被严重挤压 [6] - 大疆体量为影石14倍,但同样面临增长压力:全球市场遇地缘政治阻力,产品创新被指“挤牙膏”,需通过切入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市场寻求增量 [7] 企业基因与战略对比 - 大疆为“沉稳巨头”:技术驱动,拥有3.8万项专利构建深厚壁垒,强调生态协同和供应链控制,逻辑是“用最强技术造最好工具” [10] - 影石为“张扬新锐”:创始人兼具技术极客与营销鬼才特质,注重用户体验创新(如AI一键剪辑),擅长差异化竞争和话题营销,逻辑是“用新颖玩法带来好玩体验” [10] - 双方竞争本质是“工程思维”与“产品思维”的碰撞 [10] 行业深层问题与未来趋势 - 行业面临“创新内卷”:技术迭代进入瓶颈期,厂商陷入参数和价格内卷,大疆降价暴露其从服务专业用户转向大众消费者时的水土不服,“重技术、轻服务”模式遇挑战 [11] - 流量时代存在信任危机:影石营销虽高效但游走于“博眼球”边缘,长期品牌美誉度需依靠扎实产品和真诚服务 [11] - 行业洗牌加速: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特色的中小厂商可能在巨头挤压下退出市场 [11] - 未来决胜关键在生态、AI和用户体验三大维度,需打造更智能、无缝的创作解决方案以赢得用户长期信任 [11]
影石CEO回应抽送大疆:接受批评,承诺过的福利照发
齐鲁晚报· 2025-10-15 13:56
大疆产品降价事件 - 大疆于10月9日起对旗下多款产品进行大幅降价,包括云台相机Pocket 3、运动相机Action 4及Mini 4K航拍无人机等,最高降幅超过1000元 [2] - 公司官方回应称此次价格调整是为“双十一”推出的常规促销安排,并已通过相关渠道对调整进行了预告说明 [4] - 降价引发部分近期购买产品消费者的不满,线上渠道在7天或30天无理由退货期内的消费者可通过退货维护权益,但线下渠道消费者反映因超过退货期限且无价保政策导致维权困难 [4] 影石公司相关回应 - 影石Insta360创始人兼CEO刘靖康于10月13日发文,暗示大疆大幅降价可能与影石公司有关 [4] - 为表歉意,公司承诺向在10月2日至10月8日期间购买大疆产品的客户提供100元无门槛代金券,需在其微博下晒订单证明 [4] - 10月15日,影石CEO刘靖康再次发文回应微博争议,表示接受批评,但承诺过的福利照发 [1]
大疆降价,影石CEO致歉
南方都市报· 2025-10-13 23:03
大疆产品降价事件概述 - 公司于10月9日至14日对多款热门产品进行大幅降价促销,涉及云台相机、运动相机和航拍无人机 [1][6] - Osmo Pocket 3标准版直降700元,全能套装版直降900元;Mini 4 PRO无人机降价1478元;Action 4运动相机最高降价1129元 [6] - 公司官方回应称此次价格调整是为“双十一”推出的常规促销安排 [3][9] 市场与消费者反应 - 降价引发抢购热潮,Pocket 3标准版在降价首日迅速断货 [8] - 部分在国庆假期前后原价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感到不满,线上渠道消费者可通过退货维权,但线下渠道因缺乏价保政策导致维权困难 [8][9][10] - 竞争对手影石Insta360的CEO发文称其可能是导致大疆降价的原因之一,并为近期购买大疆产品的消费者提供100元无门槛代金券作为补偿 [4][11]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32%放缓至2025年的20% [15] - 公司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领域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9.1%下降至2024年的13.2% [15] - 公司与影石创新互相侵入对方核心市场:公司于7月推出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进军影石主导领域;影石则计划通过“影翎Antigravity”品牌推出全景无人机,切入公司主导的航拍市场 [12][13] 产品与技术挑战 - 上市近两年的Pocket 3产品短板凸显,包括不防水、仅配备单摄像头难以满足长焦和微距等多样化拍摄需求 [15] - 公司新推出的全景相机Osmo 360被部分用户反馈存在“镜头起雾”现象,公司回应称在潮湿环境中更换电池可能导致雾气,但录制15-20分钟后可解决 [12] - 传统手机厂商如OPPO和vivo正凭借其生态互联优势布局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计划在2026年及明年推出产品,对行业现有参与者构成潜在冲击 [16] 公司跨界拓展与新业务挑战 - 公司于2025年8月推出扫地机器人ROMO,进军家庭智能清洁市场,售价区间为4699元至6799元 [17] - ROMO上市后遭遇产品性能质疑,用户反馈问题包括漏扫、清洁不干净、漏水以及避障能力有限等 [18] - 扫地机器人市场集中度高,2025年一季度前五名厂商出货量占整体市场的63.4%,公司作为后来者面临与石头科技、科沃斯等已有积累品牌的激烈竞争 [19] 战略意图与行业专家观点 -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此次降价是公司对市场激烈竞争的回应,旨在以价换量维持市场份额,为研发投入争取时间以强化技术领先地位 [4][16] - 降价促销可能有助于公司巩固市场领导地位,推动行业洗牌,并为未来产品生态布局打下基础 [19] - 影石创始人认为双方竞争并非零和博弈,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在创新玩法、用户体验和内容生态上实现差异化突破 [14]
大疆多款产品降价,胖东来主动联系顾客退差价:一个月内购买的均可申请,费用由胖东来出
齐鲁晚报· 2025-10-13 16:05
促销活动概览 - 公司启动大规模"双十一"促销活动 涉及户外电源、云台相机、运动相机、手机稳定器、无线麦克风、无人机、扫地机器人等多条产品线 [2] - 多款产品价格大幅下调 其中户外电源Power 1000 V2降价900元人民币 Power 500降价500元人民币 云台相机Pocket 3最高降价900元人民币 运动相机Action 4最高降价1129元人民币 手机稳定器Mobile 7P降价200元人民币 扫地机器人ROMO最高降价300元人民币 无线麦克风MIC 2最高降价800元人民币 Mini 4K航拍无人机最高降价1300元人民币 航拍机Mini 4 PRO最高降价1478元人民币 [2] - 此次促销被描述为公司少见的大力度降价活动 [2] 市场反应与争议 - 促销活动因线上线下购买渠道的价保权益不同而引发广泛争议 [2] - 话题"大疆预告降价,已购买消费者退货维权"登上微博热搜 显示事件引起公众高度关注 [2] 渠道商应对措施 - 有渠道商采取额外措施维护消费者权益 例如胖东来时代广场店为超出7天价保协议的消费者补差价 费用由渠道商自身承担 [2] - 该渠道商针对此次特殊调价推出统一政策 凡在10月9日降价活动之前一个月内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均可申请退补差价 [2] - 渠道商表示会根据销售数据主动联系符合退差价范围的顾客 [2]
科技周报|大疆降价引发消费者退货维权;中国移动AI投入未来三年翻番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2 15:35
大疆产品降价与消费者关系 - 大疆多款产品在10月9日至10月14日期间进行促销降价,涉及户外电源、云台相机、运动相机、无人机等 [1] - 具体降价幅度为云台相机Pocket 3最高降价900元,运动相机Action 4最高降价1129元,航拍机Mini 4 PRO最高降价1478元 [1] - 降价引发部分已购消费者退货维权,大疆回应此为“双十一”常规促销,并为用户提供“7天价保”等指引与支持 [1] 中国移动AI战略投入 - 中国移动发布“AI+”行动计划,计划到2028年底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总体投入翻一番 [2] - 公司将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智算基础设施,并探索十万卡智算集群建设 [2] - 预计全国产智能算力规模将突破100 EFLOPS [2] 手机与终端AI技术发展 - vivo公布最新AI战略升级,包括蓝心智能战略、原系统6、蓝河操作系统3及专为端侧智能体打造的3B多模态推理大模型 [3] - 该模型具备128K长上下文处理能力,代表行业转向探索更适用于端侧AI的低功耗发展路径 [3] - AI Agent被认为是AI手机的未来方向,但面临模型参数量大导致计算消耗和成本高的挑战 [3] 半导体行业监管与并购 - 市场监管总局对高通公司立案调查,因其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4] - 受消息影响,高通10月10日美股收盘下跌7.29% [4] - Autotalks是一家主营V2X通信产品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该收购此前已受到欧盟、英国、美国等多地监管机构关注 [4] 先进芯片制程工艺进展 - 英特尔公布首款基于Intel 18A(1.8纳米)制程的客户端SoC Panther Lake的晶圆,该产品已正式进入生产阶段 [5] - Panther Lake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大规模量产,基于同工艺的至强6+处理器计划在明年上半年搭载于服务器产品 [5][6] - 英特尔正在先进制程领域追赶台积电,但市场消息称其18A制程产品良率此前不超过20% [6] 科技企业创始人动向与人才培养 -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近年首次公开亮相,参与发起的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正式开业 [7] - 该中心为民办非营利性机构,旨在招聘对泛计算机和AI感兴趣的年轻人,以科技史为线索连接科学知识,培育创新人才 [7] - 培养核心是独立思考和重视实践,关注长期和全局,在探索中学习 [7] 资本市场与公司私有化 - 怪兽充电董事会正式拒绝高瓴资本提出的溢价私有化要约,高瓴出价为每ADS 1.77美元,较管理层原方案高出约40% [8] - 公司决定继续推进与信宸资本及管理层组成财团的原有私有化方案,该方案报价为1.25美元/ADS [8] - 怪兽充电在2021年以8.5美元发行价上市,首日总市值一度达约23亿美元,目前市值约为3.37亿美元 [8] 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 - Figure AI发布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面向Helix平台、家庭场景及大规模商业应用设计 [9] - 新一代机器人外形更加拟人,传感器信息捕捉范围迭代,并采用注塑、压铸等新工艺提升供应链效率 [9] - 公司宣传重点从工业应用转向家庭场景应用展望 [9] 国内半导体企业上市与市场地位 - 长鑫科技完成IPO辅导工作,从启动到完成历时约3个月 [10] - 公司主营业务为DRAM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持股21.67% [10] - 按比特计算,长鑫科技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为6%,预计第四季度份额将增长至7.5% [11]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 - 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将亮相2025湾区半导体芯片展,该公司由深圳市国资委全资持有 [12] - 公司此前已展示外延沉积设备、原子层沉积设备、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等多款半导体设备 [12] - 此次展会主题为“芯启未来,智创生态”,新凯来各子公司将带来展示内容 [12]
大疆降价风波背后:多重竞对夹击下的“焦虑”
南方都市报· 2025-10-11 16:21
降价促销活动详情 - 大疆于10月9日至10月14日对多款产品进行大幅降价促销,涉及云台相机、运动相机和航拍无人机等热门产品 [5] - Osmo Pocket 3标准版直降700元至2799元,全能套装版直降900元至3499元 [5][7] - 运动相机Action 4最高降价1129元至1248元 [4][5][7] - 无人机Mini 3直降900元,Mini 4 PRO降价1478元 [5] 市场与消费者反应 - 降价引发抢购热潮,Pocket 3标准版在降价首日迅速断货 [8] - 部分近期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感到不满,尤其是国庆黄金周期间购买的客户 [8] - 线上渠道在7天或30天无理由退货期内的消费者可通过退货维护权益,但线下渠道因无价保政策且超过退货期限导致维权困难 [8][9] - 公司回应称此次价格调整是为"双十一"推出的常规促销安排,并已通过相关渠道进行预告说明 [3][8] 行业竞争格局 - 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70%以上,但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速预计从2023年的32%降至2025年的20% [11] - 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领域,公司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9.1%降至2024年的13.2%,面临影石创新和GoPro的竞争 [11] - 影石创新进军无人机市场推出影翎Antigravity全景无人机,而大疆则展示Osmo 360全景相机并计划推出全景无人机新品,双方互相深入对方核心业务领域 [11][12] - 传统手机厂商如OPPO和vivo计划在2026年及明年推出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凭借生态互联优势可能对行业产生冲击 [13] 产品与技术挑战 - Pocket 3作为上市近两年的产品,存在不防水和仅有一颗摄像头的短板,难以满足长焦、微距等拍摄需求 [12] - 公司新款扫地机器人ROMO上市后遭遇性能质疑,包括漏扫、清洁不干净、避障能力有限等问题 [15] - 扫地机器人市场已成为红海,前五名厂商出货量占整体市场的63.4%,公司作为后来者面临石头科技、科沃斯等老玩家的激烈竞争 [15] 公司战略分析 - 专家指出降价是对市场激烈竞争的回应,公司可能以价换量维持市场份额,为研发投入争取时间,从而强化技术领先地位 [3][13][16] - 公司尝试通过进军家庭智能清洁市场等新赛道寻找突破口,但新产品ROMO的表现和市场挑战显示其跨界故事仍需要时间积淀 [14][15]
大疆降价,惹怒了谁?
36氪· 2025-10-10 20:35
公司历史与市场地位 - 2014年公司被《华尔街日报》称为首个在全球主要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其爆款产品营收超过10亿美元[1] - 公司长期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以上份额,2024年财报显示年营收突破8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净利润达120.56亿元[3][12] - 创始人创立公司的初衷源于个人兴趣与梦想,不为名利,旨在做一件足够聪明的事[1][10] 近期市场策略与消费者反应 - 2024年10月9日起公司启动双11促销,多款主力产品大幅降价,云台相机Pocket 3标准版从3499元降至2799元,全能套装从4499元降至3599元,运动相机Action 4最高降价1129元[3][4] - 降价引发已购买消费者维权,争议焦点在于线上渠道支持30天无理由退货和价保,而线下授权店售后标准不统一,部分门店拒绝退差价[5][6][8] - 公司回应称正通过各个渠道沟通,为用户提供清晰指引与必要支持,并优化相关服务与沟通机制[8]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变化 - 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增速从2023年的32%降至2025年的20%,行业增量空间持续收窄[13] - 公司全球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9.1%下滑至2024年的13.2%,而竞争对手影石创新的份额从28.4%升至35.6%[13] - 面临多方竞争,包括影石创新推出全景无人机冲击消费级市场,智能清洁品牌追觅研发无人机产品,以及OPPO宣布在2026年推出新形态影像产品[13] 业务多元化与新市场拓展 - 公司于2024年8月推出首款扫地机器人DJI ROMO,正式进入智能清洁赛道,系列产品售价从4699元至6799元不等[3][16] - 扫地机器人项目2021年立项,采用内部赛马机制,团队超100人,产品配备无人机同款环境感知和避障系统,8月下旬销量达约12000台[18][19] - 2024年7月底公司发布首代全景相机Osmo 360,首销三小时售罄,预约量破12万台,单机身定价2999元,直接对标影石创新[19][21] 产品迭代与技术创新 - 老款产品降价部分原因是为新品让路,有消息称Osmo Pocket 4发布已进入倒计时,预计价格上调并升级变焦能力、6K/8K视频录制支持等功能[14] - 全景相机Osmo 360通过两颗定制的1英寸方形传感器实现画质提升,但未采用可更换镜头设计,与竞争对手产品形成差异[21] - 公司产品方法论聚焦于在细分赛道做有技术门槛、客单价高的产品,当产品进入大众视野时以易用性为明确指标[12]
产品直降千元后,大疆往何处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09:27
大疆产品降价事件概述 - 公司于10月9日对多款重要产品进行罕见的大范围、大幅度降价,例如云台相机Pocket 3、运动相机Action 4及Mini 4K航拍无人机等产品直降千元左右 [1] - 此次降价行动被部分消费者视为“背刺”,并引发了通过“退货再购”或“线下补配件”等方式将促销成本转移至企业售后体系的行为 [1] - 降价预计将导致退货物流成本、线下门店谈判成本增加,并可能催生“等等党”群体,从而削弱品牌溢价能力 [2] 公司面临的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70%以上 [3] - 行业整体增速呈现放缓趋势,据分析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速将从2023年的32%降至2025年的20% [5] - 竞争对手不断增加,例如影石创新进军无人机市场,并且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领域,公司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9.1%降至2024年的13.2% [5] - 新的市场进入者持续涌现,如OPPO已启动新形态影像产品系列并计划于2026年发布新品 [5] 公司自身创新与增长挑战 - 公司产品近年被市场质疑为“挤牙膏式创新”,例如2020年发布的Mavic Air 2与前代产品相似度高,2025年5月发布的Mavic 4 Pro在主摄焦段上未有大的突破 [5] - 公司正试图开辟第二增长曲线,例如在7月底发布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进军新市场,并于8月6日发布历经4年研发的扫地机器人DJI ROMO,但新品尚缺乏足够竞争力 [6] - 公司面临增长引擎失速与竞争壁垒被侵蚀的双重危机,此次降价被视为应对深层生存焦虑的被动反击 [6] 降价策略的潜在影响与公司战略方向 - 降价策略旨在通过降低门槛快速吸引新用户,使其进入公司生态系统,以期未来持续购买配件、服务及更高端产品 [6] - 该策略可能扩大市场份额,但负面作用包括降低盈利水平,并可能引发连锁价格战,压薄甚至导致全行业亏损 [6] - 公司需要进行深刻的身份转变,从依赖技术壁垒的“硬件征服者”转变为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生态构建者”,并致力于更具颠覆性的技术创新 [7] - 无人机领域仍有诸多技术痛点可供突破,例如载重能力、续航焦虑、防丢功能等,未来技术进步可能带来飞行时间更长、功能更多的产品 [7] - 企业的长期护城河最终建立在科技创新实力、用户持久信任与品牌卓越价值之上 [8]
产品千元降价后,大疆往何处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06:57
大疆降价行动 - 公司于10月9日对多款重要产品进行大幅降价,包括云台相机Pocket 3、运动相机Action 4及Mini 4K航拍无人机,部分产品直降千元左右 [1] - 此次降价幅度大、范围广,对于发布已两年且长期处于“预售”状态的Pocket 3而言非常罕见 [1] - 突然降价引发部分消费者不满,导致退货物流成本增加、客服挤兑及“等等党”群体出现的潜在风险 [1]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70%以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1] - 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32%放缓至2025年的20% [2] - 竞争对手不断增加,例如影石创新进军无人机市场,GoPro等公司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领域攻势凛冽,导致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9.1%降至2024年的13.2% [2] - OPPO等新对手宣布启动新形态影像产品系列,计划于2026年内发布 [2] 公司创新挑战与增长焦虑 - 公司产品近年被市场质疑为“挤牙膏式创新”,例如2020年发布的Mavic Air 2与前代相似度高,2025年5月发布的Mavic 4 Pro在主摄焦段上未有大的突破 [2] - 公司试图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于7月底发布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进军影石创新核心市场,并于8月6日发布历经4年研发的扫地机器人DJI ROMO,但新品尚缺乏足够竞争力 [3] - 降价行为被视为公司应对增长引擎失速与竞争壁垒被侵蚀的被动反击,目的是降低门槛以快速吸引新用户进入其生态系统 [3] 降价策略的潜在影响 - 降价策略可能扩大市场份额,但会降低盈利水平,并可能引发连锁价格战,破坏行业生态,导致行业利润被压薄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 [3] - 该策略属于权宜之计,公司需要进行深刻的身份转变,从依赖技术壁垒的“硬件征服者”转变为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生态构建者” [4]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需要超越渐进式产品迭代,通过颠覆性创新解决无人机领域的痛点,如在载重能力、续航焦虑、防丢功能等方面实现突破 [5] - 技术进步带来新机遇,例如利用高压或中压电线为飞行中的无人机自动充电的新技术,可显著提升续航能力和飞行半径 [5] - 企业的长期护城河终究建立在科技创新实力、用户持久信任与品牌卓越价值之上 [5]
背刺打工人 大疆也无奈?
北京商报· 2025-10-10 00:14
大疆产品降价策略 - 公司在"双11"期间对多款产品进行线上促销,包括云台相机Pocket 3降价700元及运动相机Action 4等产品不同幅度降价 [1] - 降价活动引发"双节"假期前原价购机消费者的不满,被称为"背刺",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获得百万次浏览 [1][3] - 公司对外回应显示产品线降价节奏不会因舆论风波调整 [5] Pocket 3产品表现与清库存动机 - Pocket 3发布近两年后仍保持高热度,消费者愿意原价购买,产品兼具旅拍单品和时尚单品属性 [3][4] - 产品初始出货量预期为30-40万台,但去年销量达500万台,至今总销量破千万台,营收近200亿元 [5] - 市场消息称Pocket 4或将于今年底发布,Pocket 3降价是为新品让路的清库存行为 [5]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公司面临专业对手影石创新的"双向渗透",影石全球全景相机市占率超67%,今年7月进军无人机领域,公司同期推出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反击 [6] - 手机厂商跨界布局构成威胁,OPPO明确推出新形态影像产品对标,vivo组建团队研发类似产品,小米通过性价比产品分流用户 [7] - 2023年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达364.7亿元,2023-2027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速12.9%,2027年规模有望突破592亿元 [9] 市场份额变化与集中度 - 全球智能影像设备市场呈现头部垄断态势,2023年行业前三名企业合计占78.9%市场份额 [10] - 影石创新份额从2023年28.4%提升至2024年35.6%,GoPro从38.2%降至30.1%,公司份额从19.1%下滑至13.2% [10] - 中国市场增长潜力突出,全景相机品类2023-2027年复合增长率17.8%,运动相机品类达26.1% [9][10]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影像行业竞争逻辑变化,传统头部品牌硬件优势明显但生态存在短板,手机厂商凭借供应链和生态整合快速入局 [7] - 行业未来可能呈现专业级由传统品牌主导、消费级多跨界产品的双轨发展模式 [10] - "降价+促销节点卡位"成为行业玩家必选策略,关键节点如"双11"、"6·18"对抢占用户至关重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