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
icon
搜索文档
基金公司自购!年内已超20亿元
券商中国· 2025-07-04 15:02
公募机构自购动态 - 大成基金近期两次自购旗下基金:7月4日宣布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大成洞察优势基金[2],6月7日拟用2000万元认购大成至臻回报基金[5] - 华商基金7月1日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华商致远回报A类基金份额[6] - 5-6月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期间,东方红资管、交银施罗德等机构分别自购1000万-2000万元[7] - 博时基金、中欧基金、宏利基金等宣布自购新型浮动费率基金1000万元,兴证全球基金自购达2000万元[8]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情况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24只已成立,合计募集规模226.82亿元[9] - 东方红核心价值、易方达成长进取等7只基金单只募集规模超10亿元[9] - 剩余2只基金华商致远回报、信澳优势行业于7月1日开始发行[9] 公募机构权益类基金自购规模 - 年内公募机构自购权益类基金总金额超20亿元[1][3][10] - 截至7月4日,股票型基金净申购13.17亿元,混合型基金净申购11.77亿元[11] - 天弘基金以2.95亿元居股票型基金净申购榜首,工银瑞信基金以4.3亿元领跑混合型基金[11][12] 市场分析与展望 - 市场反弹超出预期,投资者信心增强,不利因素被局部化处理[13] - 中欧基金预计下半年稳增长政策将推动经济温和复苏,货币宽松支撑A股和港股[13] - 摩根士丹利基金看好科技成长、中国制造和新消费三大主线[14] - 中欧基金重点关注AI应用、新消费国产替代、周期红利品种等投资机会[14]
响应费率改革 公募基金公司密集自购
南方都市报· 2025-06-13 07:10
大成基金自购行动 - 大成基金宣布拟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自购旗下新发浮动费率基金大成至臻回报混合[1] - 自购行动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及公司主动投资能力[2] - 该基金由资深基金经理杜聪掌舵,其管理的大成成长进取基金近一年收益达34.53%,同类排名前4%[2] 浮动费率基金特点 - 大成至臻回报混合采用浮动费率制,管理费率与持有期限及业绩表现挂钩[3] - 持有不足一年按1.20%年费率收取 - 持有一年及以上且超额收益率超6%按1.50%年费率 - 年化超额收益率在-3%及以下按0.60%年费率[3] - 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将管理费收入与投资者盈亏挂钩,强化投资者利益保护[3] 行业自购趋势 - 多家公募机构近期密集自购旗下浮动费率基金[4][5] - 交银施罗德基金2000万元认购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4] - 兴证全球基金2000万元认购兴证全球合熙混合[4] - 中欧基金1000万元自购中欧大盘智选混合,承诺持有期不低于三年[4] - 博时基金2000万元自购计划,其中1000万元投向博时卓睿成长[5] - 东方红资管1000万元自购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首募规模突破20亿元[5] - 天弘基金1000万元自购天弘品质价值混合[5] - 宏利基金1000万元自购宏利睿智领航混合[5] 行业转型方向 - 浮动费率机制推行标志着公募行业向"重回报、重长期"转型[5] - 基金公司收入将与投资者收益深度绑定,基金经理薪酬更多依赖长期业绩[5] - 该机制是收费模式创新,也是投资理念与考核体系的重构[5]
北交所主题基金年内最高已上涨超70%;自由现金流基金年内募资151亿元丨天赐良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08:46
公募自购浮动费率基金 - 交银施罗德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自购旗下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 [1] -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发行以来,东方红资管、宏利基金等多家公募相继宣布自购,总认购金额已超过1亿元 [1] 公募终止与销售公司合作 - 中欧基金自6月10日起终止与民商基金销售公司的销售业务合作 [2] - 华泰保兴基金自6月9日起终止民商基金办理旗下基金相关销售业务 [2] - 6月以来已有15家基金公司与民商基金终止合作 [3] - 上银基金等公募近日终止与海银基金销售公司的合作 [4] ETF规模增长 - 截至6月9日,ETF总规模达4.16万亿元,年内新增近4400亿元,份额增加844亿份至2.74万亿份 [5] - 14只ETF年内新增规模超百亿元,最高达300多亿元,2只在200亿~300亿元,11只在100亿~200亿元 [5] - 新增规模较大的ETF以股票型和商品型为主,黄金主题和宽基产品合计10只 [5] 自由现金流基金发展 - 年内成立的自由现金流策略基金共26只,涉及22家公募,合计发行规模151.43亿元 [6] - 南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发行规模近20亿元,国泰、易方达等多家公募相关产品募集规模超10亿元 [6] - 平安恒生港股通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华宝恒生港股通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已提交申请材料 [6] 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 - 北证50成份指数走势强劲,20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和43只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年内全部正收益,最高涨幅72.29% [7] - 多只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陆续限购,如华安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将大额申购限额从20万元调低至5万元 [7][8] 投资方向聚焦 - 兴证全球基金经理陈聪看好AI应用时代下的互联网龙头公司,认为游戏产业或进入新发展阶段 [9] - 关注创新药、新消费、科技硬件投资机会,创新药板块行情可能延续,A股在宠物、美妆等细分赛道有优质公司 [9] - A股在半导体、电子产业链、军工等高端制造板块具备优势 [9] ETF市场行情 - 6月10日沪指跌0.44%,深成指跌0.86%,创业板指跌1.17%,沪深两市成交额1.42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90亿元 [10] - 航运港口、美容护理、游戏等板块涨幅居前,半导体、航天航空、软件开发等板块回调居前 [10] -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最高涨4.08%,信创ETF最高下跌3.76% [10]
交银施罗德基金拟自购2000万元;14只ETF年内规模均新增超百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15:14
基金公司动态 - 交银施罗德基金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新发浮动费率基金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 [1] - 6月以来已有15家基金公司终止与民商基金销售公司的合作 包括中欧基金和华泰保兴基金 [2] ETF市场表现 - 截至6月9日 ETF总规模达4.16万亿元 年内新增近4400亿元 [3] - 14只ETF年内规模新增超百亿元 以黄金主题和宽基产品为主 [3] -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表现强势 最高涨幅达4.08% [6] - 信创ETF集体回调 最高下跌3.76% [7] 基金经理观点 - 兴证全球基金经理陈聪看好互联网龙头公司在AI应用时代的投资机会 预计AI应用将在下半年至明年逐步落地 [4] - 陈聪同时关注创新药、新消费和科技硬件领域 认为创新药板块行情可能延续 港股新消费公司集中上市形成板块标签 [4] 行业板块分析 - 创新药板块持续走强 港股通医药公司数量占港股医药公司超40% 南下资金持续增持 [8] - 港股医药板块估值已持续多年收缩 部分优质企业PE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8] 新发基金信息 - 广发基金即将发行广发中证港股通汽车ETF发起式联接基金 跟踪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 [9] - 基金经理刘杰历史管理产品包括广发中证港股通汽车ETF、广发创业板ETF等 [10][11][12]
组团认购超1亿元!公募“真金白银”支持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
北京商报· 2025-06-09 21:21
公募基金自购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 交银施罗德基金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 [1] - 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自5月27日起陆续发行 多家公募自购金额超1亿元 其中宏利基金、天弘基金、博时基金、中欧基金、东方红资管各认购1000万元 兴证全球基金、大成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各认购2000万元 [3]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已成立 认购金额达19.91亿元 富国均衡配置混合提前结募 原定8月26日截止认购 现提前至6月18日 [6] 行业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看法 - 业内人士认为公募自购表明对产品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较为看好 试图在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提升产品吸引力 [1] - 基金公司、拟任基金经理的积极认购叠加浮动费率管理机制 实现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持有人利益多重绑定 是对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深度践行 [3] - 预计首批产品整体发行成绩理想 有望达到较高募集规模 知名基金经理管理、投资策略独特、公司品牌影响力大的基金可能更受青睐 [7]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情况 - 首批16只产品于5月27日同步发行 包括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天弘品质价值混合等 鹏华共赢未来混合、万家新机遇同享混合等于6月3日-9日发行 多数产品预计6月中下旬结束认购 [5] - 头部公募从业人员表示旗下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情况在业内属平均水平 部分公司将其作为端午节后重点发售产品 [6]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费率与业绩、持有期挂钩 分档计提 能更好激励基金管理人提升投资能力 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收益 [7]
大成基金2000万元自购新发浮费基金,公募自购潮持续升温
南方都市报· 2025-06-09 18:01
大成基金自购行动 - 大成基金宣布拟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自购旗下新发浮动费率基金大成至臻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2] - 自购行动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以及公司主动投资能力的信心 [5] - 大成至臻回报混合基金由资深基金经理杜聪掌舵 其管理的大成成长进取基金近一年收益达34.53% 同类排名前4% [5] 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设计 - 大成至臻回报混合采用浮动费率制 管理费率与持有期限及业绩表现挂钩 [6] - 持有不足一年按1.20%年费率收取 持有超一年且年化超额收益率超6%按1.50%收取 年化超额收益率≤-3%按0.60%收取 [6] - 产品投资范围覆盖A股主板/创业板/科创板 港股通标的 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等 [6] 行业自购潮动态 - 交银施罗德基金拟2000万元自购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 兴证全球基金拟2000万元自购兴证全球合熙混合 [8] - 中欧基金出资1000万元自购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并承诺持有期不低于三年 [8] - 博时基金2000万元自购计划中1000万元投向博时卓睿成长 东方红资管1000万元自购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首募规模突破20亿元 [8] 行业转型趋势 - 浮动费率机制推动行业向"重回报 重长期"转型 实现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 [9] - 费率改革重构投资理念与考核体系 基金经理薪酬将更多依赖长期业绩表现 [9] - 外资公募宏利基金参与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发行 其产品设计强调"降档幅度大于升档"让利投资者 [8]
交银施罗德2000万元自购旗下浮费基金
快讯· 2025-06-09 08:55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 - 交银施罗德基金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正在发行的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基金 [1] - 自购行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以及公司主动投资能力的信心 [1] - 自购成为首批浮费基金发行的"标配" [1] 行业自购动态 - 东方红资管、天弘基金、博时基金、中欧基金以及兴证全球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已宣布自购或基金经理等员工跟投 [1] - 自购金额在1000万元至2000万元不等 [1]
自购绑定 全员发海报 业绩基准“分水岭” 16只同日冲锋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闪击
中国证券报· 2025-05-28 04:31
行业动态 - 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同日开售 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生态迎来重大变革节点 [1] - 从5月16日产品上报到5月27日发行仅十余日 审批和发行节奏"火速"推进 [1] - 目前仍有10只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档期未定 已开启发行的16只基金普遍将于6月中下旬结束认购 [1] 销售情况 - 发行首日渠道销售火热 已有产品认购规模超过数亿元 [1][2] - 浦发银行、东方证券、中国银行等代销渠道积极参与销售 [2] - 基金公司全员动员推广 部分公司如东方红资产已自购1000万元认购旗下产品 [2] 基金经理配置 - 基金公司普遍派出绩优基金经理管理新产品 包括多位百亿级基金经理 [3] - 拟任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超10年 如王君正(11年)、王明旭(13年) [3] - 部分基金经理业绩突出 如富国孙彬最佳在管产品任期回报达116% [3] 产品设计特点 - 业绩比较基准呈现分化 8只产品选择沪深300指数 4只选择中证800指数 [4] - 成长风格产品多对标中证800成长指数 如博时卓睿成长股票等 [4] - 港股配置产品基准权重在5%-20%区间 主要参考恒生指数或中证港股通指数 [5] 运营技术支持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要求实时跟踪每笔份额持有期限与收益 对系统能力提出高要求 [6] - 金证股份已完成系统升级 实现动态费率配置、自动计算触发等核心功能 [7] - 华夏基金等已组建专业团队 完善管理细则与风控方案 确保各环节高效衔接 [7] 产品机制创新 - 管理费与投资者真实回报挂钩 实行"达标多收、未达标少收"机制 [7] - 平安基金表示该机制能将费率与超额收益水平挂钩 约束投资行为稳定性 [7] - 当前被视为权益投资"黄金窗口期" 因A股和港股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 [7]
定档5月27日 首只浮动费率基金披露发售公告
快讯· 2025-05-23 20:23
浮动费率基金发行 - 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交银施罗德基金率先披露发售公告 [1] - 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将于5月27日正式发行 募集结束时间为6月20日 [1] - 拟任基金经理黄鼎为周期研究出身 风格均衡 [1] - 主要销售渠道为股东方交通银行和托管银行浦发银行 [1] - 首批产品将于5月底前启动募集 6月底前基本完成募集 [1]